图1
朱元璋的经历
要问你在中国的历史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朝代?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和我一样是明朝。
确实,明朝统治二百多年以重气节著称于世。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明朝是以道德气节作为立国之本来归束臣子百姓的。这或许和他的开国皇帝有着很大的关系。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他生活在战乱动荡的元末时期。当时元朝的统治者有着很深的民族歧视,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打击汉民族的人。
图2
当时的统治者将全国的人种分为四个种类,蒙古人是最高等级的,而北部汉人在他们眼中是最低等的人,大多被当成奴役。
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的亲人多在饥饿中死亡。他经历了非常坎坷的一生,他曾经当过和尚,做过乞丐,而且还去放过牛。
一个意外的机会,朱元璋加入到了起义的大军之中,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受到了当时统领的青睐,慢慢的他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部队。
图3
在元朝末年反军四起,朱元璋并不是唯一的反军,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等人也对这江山野心勃勃,可是在乱世之中朱元璋丝毫没有退缩,他凭借着识才惜才的能力揽获了常遇春刘伯温等大将为自己服务。
多疑的性格
能在那样的局势之中成功的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绝非等闲之辈,有人说他的性格和曹操十分的相似,事实上,他比曹操多了一份怜悯和正气。从小饱受苦难的朱元璋深刻的知道百姓的痛苦,在建国之后他也大兴吏治整顿贪官污吏之人。
可是另一方面,朱元璋的性格中带着一丝多疑和残忍。朱元璋在登基之后,为了一扫障碍,他凭借蓝玉案、空印案、郭恒案、胡惟庸案杀死了数以万计人。
图4
和曹操一样,朱元璋十分的多疑,在常人看来无伤大雅的举动都会引起朱元璋的猜测。
而在这多疑的性格下,是一颗杀伐果断的心,朱元璋一旦对一个人心生怀疑,便会很快的引起杀心,而且他动辄就会实行连坐制度,珠灭有罪之人的九族,当时经常出现一人犯错全家甚至亲朋好友一起下狱的情况。
而且朱元璋还自创了一些非常残忍的刑法,在这样的统治环境下,更是严重的打击了当时士族和文人的创造力。
图5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当时很多朝中大臣在每一次离开家门之前,都会给家中的妻儿交代好后事,在他这样的大肆杀戮之下,宫里面竟然出现了官位上无人可做的情况。
史书上记载的一则故事也做实了太高祖皇帝的多疑性格。
宫女的故事
有一天,朱元璋照常在皇宫里面批奏折,平日侍奉朱元璋的一位宫女看到了朱元璋如此辛苦勤劳,她去御膳房中端了一碗粥过来。可是朱元璋看到宫女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赏赐这位宫女,还立即下令让这个宫女把粥留下,人拖出去斩了。
图6
很多人就会心生疑惑,这个宫女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竟就这样被判了死刑。
朱元璋当时身居高位,他认为宫女深夜献粥是一种谄媚的举动。他心里坚信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道理。在古代的深宫之中,侍奉皇帝的宫女凭借着几分姿色妄图诞下龙子祸乱后宫的事情数不胜数。朱元璋认为这位宫女的动机不纯,于是一念之间便痛下杀心。
这位宫女或许真的是心怀不轨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又或许她只是单纯的善良,想让深夜劳作的皇帝可以填饱肚子。但是朱元璋没有听宫女的任何解释,便决定了这个宫女最终的命运。
图7
这件事情将朱元璋的性格淋漓尽致的呈现了出来,他手下杀死的那些大臣对他何尝没有恩情?但是或许正是像那句话所说宁可错杀也绝不能放过。
只要他面前的这个人有谋害他的机会,他就绝不会对此人手下留情,他只能快刀斩乱麻,将这些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结语:
不得不说,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一统江山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明皇帝,但是他狠辣多疑的性格,也确实造成了无数无辜生命的死亡。
在看待朱元璋时我们要以全面的态度进行评价,不可以单拿出某一个事件以偏概全。
历史上的女太监,其实真的存在!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要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