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雉,武则天,慈禧都曾干政,但为何一人强国一人建国一人亡国!

吕雉,武则天,慈禧都曾干政,但为何一人强国一人建国一人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41 更新时间:2023/12/24 2:01:10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凡是王朝统治者,基本都以男性为主。但中华上下五千年,还是出现过不少女性干(理)政,其中以汉朝的吕雉(吕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慈禧为主要代表。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汉朝在吕雉的干预下越来越昌盛越来越强大?唐朝在武则天干预下越来越繁荣越来富强?唯独清朝在慈禧的干预下是越来越弱小越来越凄惨?

备注,以下内容为昊童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

吕雉所处的时期是秦末汉初,当时的儒家和理学对于女性的各种限制还未完全成型,所以或许会有男性歧视女性,但绝不会有男性无视女性。而且根据史料记载,汉朝时期,女性是可以与男性经过协议后解除婚姻,而且成了寡妇也可以再嫁(汉武帝的母亲进宫之前甚至生过孩子)。

武则天所处的时期是唐朝初年,当时的社会风气是胡汉相融,因为隋唐之前的五胡乱华几乎彻底的消灭了性别之间的枷锁。所以当时别说男性歧视或无视女性,就是男性不尊重也非常少见。同样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女性当家做主虽然不多的但也不少,而且女性不要说离婚或改嫁,就是与人私奔也是很常见的(但这个是违反法令的)。

慈禧所处的时期是清朝末期,在儒学和理学的大力加持下,尽管慈禧是满族,但依然无法避免女性地位低下的尴尬情况。

这里之所以说社会地位,是因为地位不同干政的程度也就不同。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妻,是汉惠帝刘盈的生母。刘邦在世时因为顾忌吕雉在朝中的影响(吕雉与汉朝功臣集团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对她礼待有加,而汉惠帝刘盈则因为性格懦弱而对吕雉言听计从。所以,在身份上说,吕雉干政是名正言顺,因为她既是皇后又是太后。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二位皇后,二人早在唐太宗时期便有往来。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被送入道馆为尼,而唐高宗为了救她不惜向初任皇后王氏(关陇贵族在后宫的代言人)求情。后来李治废掉王皇后并改立武则天为新皇后,同时,武则天又先后为李治生下四子,并凭借这四子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另外,李治能完成中央集权武则天是功不可没,而且李治本人体弱多病,所以武则天时常代理朝政,因此武则天干政也是名正言顺,因为当时的朝政本就是她在打理。

慈禧是清文宗咸丰的第三任皇后,咸丰帝病逝时慈禧只是一位贵妃,但慈禧凭借独子同治帝而与当时的慈安太后并称二后。后来慈禧与慈安为了从同治的顾命八大臣手中夺权,便共同发动了辛酉政变。自此,慈禧才算是半只脚踏上了干政的小船。20年后,慈安太后驾崩,慈禧终于正式的开始了自己的干政生涯。

由此可见,吕雉与武则天的干政是长久且有效,而慈禧的干政是短暂且基本有效。

吕雉干政时汉朝处于新兴阶段,虽然内有不满外有强敌,但国策已定,只要吕雉不乱来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毕竟大战之后必有修养。而且吕雉与朝臣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就算有人不满或反对也是无济于事。

武则天干政时唐朝处于巅峰时期,说句不客气的话,当时的长安可谓众星拱月,万国来朝。所以武则天只要不乱来也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毕竟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摆在那里。而且武则天常年理政兵权在手,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慈禧干政时清朝处于死气沉沉的晚期,当时外有强敌内有起义,而且各地豪强都是蠢蠢欲动,慈禧的政令或许能下发到各地,但能不能起效果就不一定了。另外,慈禧干政时内外皆有不服,虽然他通过软禁皇帝拉拢朝臣等手段勉强保住了地位,但也基本和满朝文武做到了离心离德,所以无论她乱不乱来情况都是那个样子。

吕雉并不是一个精通权术的人,但她有个优点,那就是坚决服从。吕雉干政期间虽然大肆封赏自己的家族并全力打击,不服从自己的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但同时也坚决的服从刘邦生前制定的基本国策,即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并且做到了凡国家大事从不插手,凡对外用兵从不干预的良好保证。

所以,尽管吕雉做了很多不该做的狠辣之事,但汉朝依然没有大乱并且还缓缓的呈上升趋势。

武则天是一个非常精通权术的人,她干政期间所发布的所有政策基本都没有太大问题,有的还非常正确。而且武则天很擅长挖掘人才,比如初期就任用来俊臣等人打击反对自己的势力,中期就任用狄仁杰等人来协助自己处理朝政,后期就任用张谏之,敬晖等人来保证国家政策不偏离。

所以,武则天虽然干政干的非常彻底,但唐朝(武周)依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意。

慈禧是一个比较了解权术的人,但她的权术仅仅局限于皇宫之内,对于皇宫之外的国家大事用一窍不通来形容那是再合适不过。同时,慈禧有两个缺点,那就是铺张浪费和跟不上时代变化。

具体体现在,慈禧多次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国家的大利,比如为修建颐和园不惜挪用军费以致使甲午海战失利。在邻国大力发展科技及工业时,却盲目的沉迷在天国上朝的美梦之中,并在坚船利炮已经架到了脑门上时依然不知悔改。 所以,尽管慈禧干政不彻底,但依然导致清朝越来越贫穷越来越凄惨。

综上所述,吕雉,武则天,慈禧三人都干政,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是,三人能力不同,所处时代不同,身份地位也不相同。

历年今日:1918年5月16日,段祺瑞政府与日本陆军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1940年5月16日,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于宜城阵亡并被追授为上将,成为二战盟军阵亡最高军事长官;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武则天立下无字碑? 原来是因为这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为何立无字之碑,无字丰碑武则天,武则天墓碑为什么留下无字

    武则天剧照第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一生功德高大,不必去述说。武则天从做皇后开始到退位前后经历了大概5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武则天都是朝政的实际把持者。就从唐高宗驾崩以后算起,她也有二十一年朝政实际控制权。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在武则天看来自己一点不比男人差,跟唐高宗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至尊红颜》15年后,上官婉儿嫁给了李君羡,武媚娘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至尊红颜李君羡和婉儿相似,至尊红颜李君羡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至尊红颜武媚娘初见李君羡

    在唐朝的时候都是以肥为美的,看杨玉环就知道了。记得贾静雯为了还原历史,还为此长胖了十斤,也是为了更够更好的诠释这个角色,武媚娘,我们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她也是在历史上唯一一个当上皇帝的女子,服侍过2任皇帝,并且丈夫还是一对父子,很多人都挺佩服这个武媚娘的,居然能把父子两个都征服了,果然是虎毒不食子啊!

  • 有肚量!一个“吃羊肉”的故事,武则天给老臣张德上了一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吃羊肉的故事,武则天与张德生了几个孩子,唐朝张德

    这件事记录在《资治通鉴》中,这里就不搬文言文,直接上故事。据记载,武则天当政时,下达命令禁止文武百官杀生吃肉。武则天的手段,大臣们不是不知道忤逆武则天的后果,自然不敢违背。但是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大臣(张德),老来得子,欢喜得不得了,想宴请宾客,也算是对新生儿的祝福。于是,权当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宝贝

  • 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三次中兴后,仍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之谜,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安史之乱唐朝为什么坚挺100多年

    开元年间,大唐王朝在唐玄宗的带领下取的了空前的发展,内部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外部也平灭突厥,降服契丹奚族,连老对手吐蕃也频频遭受唐军打击。然而,在这样的盛世下却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天宝年间唐玄宗逐渐昏聩而慢慢爆发了出来。首先,唐代本有文臣带兵的习俗,但随着李林甫的入相,为了杜绝边将入朝为相,他向

  • 一骑红尘妃子笑,多才多艺杨贵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妃子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主角杨贵妃,唐朝妃子杨贵妃图片

    唐玄宗最喜欢的武惠妃死了以后,其他的女子玄宗一个也看不上,心里很不痛快。宦官高力士知道玄宗这时候最需要一个能让他满意的女人来安慰他,于是就想到了杨贵妃。杨贵妃的脸像荷花、牡丹一样美,皮肤白得像雪,长得不胖也不瘦,是有名的美人,无人可比。高力士跟唐玄宗一说,玄宗立刻同意见她。两人一见面,唐玄宗一下子就

  • 武则天为什么怕猫 原来是做了这种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怕猫是真的吗,女皇武则天为什么怕猫,武则天秘史萧淑妃变成猫

    范冰冰版武则天而对于他害怕猫儿的事情是要从武则天被李治从感业寺接回来说起。在武则天还是太宗的才人时,就与李治有着不解之缘,后来太宗去世,武则天入感业寺修行,当时王皇后由于没有子嗣,高宗一直对萧淑妃甚是宠爱,王皇后为了制约萧淑妃,让高宗将武则天接出感业寺,纳入后宫,封为昭仪。可武则天并不满足,她有着很

  • 20万大军大战30场,为何唐朝处心积虑要扫平淮西?看地图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十大军阵,唐朝最惨一战纪实,唐朝护边战图

    元和九年(813年)闰八月,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子吴元济秘不发丧,擅领淮西军务。唐廷拒绝授予吴元济节钱,“(吴)元济不得命,乃悉兵四出,焚舞阳及叶,掠襄城、阳翟。时许、汝居人皆窜伏棒莽间,票」系千徐里,关东大恐”。元和十年(814年)一月,唐廷正式开始讨伐淮西。唐廷在吴少阳死后,迅速部署兵力,四个月

  • 唐朝人多爱吃?去印度学习制糖术,从高昌获得葡萄酒酿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制糖,唐朝制糖工艺白砂糖,高昌葡萄酒

    从荔枝到樱桃从酥山到烧尾宴唐朝人对舌尖美味的追求从不曾止步创造贞观之治的唐太宗绝对是一位美食家他不仅派人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还从高昌国拿到了葡萄酒的酿法……派人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白糖,现在来说并不是什么稀有的东西,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蔗糖的生产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中国种植甘蔗的历史要更为久远,但制作

  • 李世民为什么不斩魏征?是同心同德吗?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征死了李世民痛哭,李世民对魏征有杀心吗,李世民杀魏征是哪一集

    从魏征早年的政治生涯开始考察,本来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作了刀下之鬼,作为阶下囚的魏征却被赦免了。此中奥妙并非出于李世民的宽宏大量,或是对魏征特别好感,而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怕穷究余党,打击面太宽,不利于新政权的稳定与巩固;二是,魏征等人虽为建成属员,也是高祖李渊的臣属,李渊尚在,李世民不能不给自

  • 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真的被少林寺13棍僧救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少林十八棍僧救唐王,少林寺和尚真的救过李世民吗,李世民被少林寺12棍僧救过吗

    当时他身上的玉玺丢失,一时间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这块玉玺恰好辗转流落到一名少林武僧手中,这位名为智守的僧人,通过玉玺上“李世民”三字,判断出李世民身陷囹圄。他与寺中的13名棍僧商议决定前往洛阳城搭救李世民,最终他们救出了唐王,并生擒王仁则。李世民画像这个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还被香港中原公司拍摄成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