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肚量!一个“吃羊肉”的故事,武则天给老臣张德上了一课

有肚量!一个“吃羊肉”的故事,武则天给老臣张德上了一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1/22 0:46:21

这件事记录在《资治通鉴》中,这里就不搬言文,直接上故事。

据记载,武则天当政时,下达命令禁止文武百官杀生吃肉。武则天的手段,大臣们不是不知道忤逆武则天的后果,自然不敢违背。

但是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大臣(德),老来得子,欢喜得不得了,想宴请宾客,也算是对新生儿的祝福。于是,权当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宝贝”,这位老臣冒了个险。他偷偷宰杀了一只羊,以此也不至于在宴请宾客的时候没有荤菜。

但是,人心隔肚皮,刚吃了这位老来得子大臣的宴席,杜肃就武则天偷偷“举报”。

第二天上朝,武则天留下了那位老臣,她首先祝贺老臣老来得子,然后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再有宴请,要看清楚自己宴请的人,一些小人,不请也罢!”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也大概多少能让人明白她能成为“女”的原因。

事情僵化处理就不好了,命令是死的,人是活的。老来得子本就不是容易事情,宴请宾客该不该呢?该!

既然老来得子,心中也欢乐,又是大臣,宴请宾客总不能全素吧?说不过去。

这两点,想必武则天是理解的,因为她在“将心比心”。

而且,张德和杜肃,人品对比,一看便知。

虽然老来得子,但并未因此狂妄罔顾皇命,知道小操小办,不搞“山珍海味”,但也不能亏待了宾客,于是以身犯险,杀了一只羊。要他真有心和武则天对着干,干啥还偷偷摸摸,直接大办喜宴,大荤大肉不就可以了?

而杜肃无非就是表达一个观点:张德不听武则天的话。

只是若是不听,何必偷偷摸摸,就老来得子这样的大喜事,又何必只杀一只羊?杀一头牛都可以,这一点,武则天是知道的。

其实,最君主让人忌惮的,是对君主有抵抗的心思,老臣显然是没有的。而最让人厌恶的,则是两面三刀的小人,今天他出卖朋友,明天会不会出卖他的“女王”呢?武则天是知道答案的!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三次中兴后,仍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之谜,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安史之乱唐朝为什么坚挺100多年

    开元年间,大唐王朝在唐玄宗的带领下取的了空前的发展,内部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外部也平灭突厥,降服契丹奚族,连老对手吐蕃也频频遭受唐军打击。然而,在这样的盛世下却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天宝年间唐玄宗逐渐昏聩而慢慢爆发了出来。首先,唐代本有文臣带兵的习俗,但随着李林甫的入相,为了杜绝边将入朝为相,他向

  • 一骑红尘妃子笑,多才多艺杨贵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妃子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主角杨贵妃,唐朝妃子杨贵妃图片

    唐玄宗最喜欢的武惠妃死了以后,其他的女子玄宗一个也看不上,心里很不痛快。宦官高力士知道玄宗这时候最需要一个能让他满意的女人来安慰他,于是就想到了杨贵妃。杨贵妃的脸像荷花、牡丹一样美,皮肤白得像雪,长得不胖也不瘦,是有名的美人,无人可比。高力士跟唐玄宗一说,玄宗立刻同意见她。两人一见面,唐玄宗一下子就

  • 武则天为什么怕猫 原来是做了这种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怕猫是真的吗,女皇武则天为什么怕猫,武则天秘史萧淑妃变成猫

    范冰冰版武则天而对于他害怕猫儿的事情是要从武则天被李治从感业寺接回来说起。在武则天还是太宗的才人时,就与李治有着不解之缘,后来太宗去世,武则天入感业寺修行,当时王皇后由于没有子嗣,高宗一直对萧淑妃甚是宠爱,王皇后为了制约萧淑妃,让高宗将武则天接出感业寺,纳入后宫,封为昭仪。可武则天并不满足,她有着很

  • 20万大军大战30场,为何唐朝处心积虑要扫平淮西?看地图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十大军阵,唐朝最惨一战纪实,唐朝护边战图

    元和九年(813年)闰八月,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子吴元济秘不发丧,擅领淮西军务。唐廷拒绝授予吴元济节钱,“(吴)元济不得命,乃悉兵四出,焚舞阳及叶,掠襄城、阳翟。时许、汝居人皆窜伏棒莽间,票」系千徐里,关东大恐”。元和十年(814年)一月,唐廷正式开始讨伐淮西。唐廷在吴少阳死后,迅速部署兵力,四个月

  • 唐朝人多爱吃?去印度学习制糖术,从高昌获得葡萄酒酿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制糖,唐朝制糖工艺白砂糖,高昌葡萄酒

    从荔枝到樱桃从酥山到烧尾宴唐朝人对舌尖美味的追求从不曾止步创造贞观之治的唐太宗绝对是一位美食家他不仅派人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还从高昌国拿到了葡萄酒的酿法……派人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白糖,现在来说并不是什么稀有的东西,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蔗糖的生产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中国种植甘蔗的历史要更为久远,但制作

  • 李世民为什么不斩魏征?是同心同德吗?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征死了李世民痛哭,李世民对魏征有杀心吗,李世民杀魏征是哪一集

    从魏征早年的政治生涯开始考察,本来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作了刀下之鬼,作为阶下囚的魏征却被赦免了。此中奥妙并非出于李世民的宽宏大量,或是对魏征特别好感,而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怕穷究余党,打击面太宽,不利于新政权的稳定与巩固;二是,魏征等人虽为建成属员,也是高祖李渊的臣属,李渊尚在,李世民不能不给自

  • 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真的被少林寺13棍僧救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少林十八棍僧救唐王,少林寺和尚真的救过李世民吗,李世民被少林寺12棍僧救过吗

    当时他身上的玉玺丢失,一时间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这块玉玺恰好辗转流落到一名少林武僧手中,这位名为智守的僧人,通过玉玺上“李世民”三字,判断出李世民身陷囹圄。他与寺中的13名棍僧商议决定前往洛阳城搭救李世民,最终他们救出了唐王,并生擒王仁则。李世民画像这个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还被香港中原公司拍摄成了电

  • 唐朝最“短命”的考试,曾风靡一时,为何最终消失在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考试多久出结果,唐朝科举制度有何发展,唐朝最受重视哪一科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说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一般咱脑海里想到的——这是儒家的事,好像有志于科举的读书人,那都是圣贤传人、孔孟门生。嘿,其实,这个答案还真不一定对。起码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科举可不光是儒家的事。一、科举制小起底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这科举制是咱中华文明的发明专利,它这一路走来,其实

  • 山西男子捡到“烂木匣”,内藏193件唐朝金器,专家估值:1150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地大物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稀世珍宝,其中一些已经陈列在博物馆中,供大众瞻仰。剩下的一部分还处于隐藏阶段,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曾经陕西就有一个男子在除草时发现了一个“烂木箱子”,看似其貌不扬的箱子中竟然藏着193件唐朝金器。 上个世纪70年代,山西省军屯沟大队组织村中居民一起去割草。共同劳作割

  • 司马懿无意留下一难题,困扰后世君王四百年,李世民对此一筹莫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点评司马懿,李世民对司马懿的看法,司马懿无意留下一道难题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里面的各种人物都让人佩服,敬服其聪明才智,尤其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对决,司马懿是一个有谋略的人。司马懿的一生都在“下棋”,虽说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决时,他都属于一个劣势状态,但在大部分的对决中又几乎都是司马懿获胜,战利都被收入囊中。司马懿虽有才有谋,但却是一个狠辣之人,还给后世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