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不斩魏征?是同心同德吗?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

李世民为什么不斩魏征?是同心同德吗?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4/1/16 19:50:07

魏征早年的政治生涯开始考察,本来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作了刀下之鬼,作为阶下囚的魏征却被赦免了。此中奥妙并非出于李世民的宽宏大量,或是对魏征特别好感,而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怕穷究余党,打击面太宽,不利于新政权的稳定与巩固;

二是,魏征等人虽为建成属员,也是高祖李渊的臣属,李渊尚在,李世民不能不给自己的父亲留点面子;

三是,让这些人任职而又并不执掌实权,这样做既无危害,又有利于分化李建成的旧属,还能留下个好名声。

那么魏征后来怎么又成了李世民忠实无二的谏官了呢?

这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是魏征转守为攻,以求自存的韬晦之计。政治上异常锐敏的魏征深知,自己一度曾为李世民的政敌,在新政权中势单力孤,没有靠山,极易遭受谗嫉和不测。因此就立下对策,与其将来不明不白的冤死,不如以犯颜直谏留名青史。后来他又看准了李世民想以、舜那样的明君载入史册的强烈欲望,越是在人多的场合,越敢给李世民提意见。李世民惧损圣德,不敢轻易处置,反而给魏征做出了牌子,奈何他不得。

尽管李世民成全了魏征“犯颜直谏”的美名,但是,只要有机会,李世民还是要给魏征一点颜色看看。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有人告发魏征“阿党亲戚”,于是李世民迫不及待地派御史大夫温彦博查处此事。调查结果说明,纯属子虚乌有。但温彦博却还是做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遭受诬告和无端诽谤,反而受到责备,真有点岂有此理。

李世民不仅不为魏征主持公道,反而支持了温彦博的做法,使魏极感心寒。魏征死后,他生前密荐过的,说是有着“宰相之材”的杜正伦侯君集,很快就被从政治舞台上赶了下来,原来答应将衡山公主嫁给魏的长子叔玉一事,也赖得精光。李世民还派人毁掉了自己为魏征写的碑文。

综上所述,魏征和唐太宗李世民,同属封建统治阶级中有作为的佼佼者,有时他们为了自身的共同利益,还能做到求大同存小异,但更多的则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更多文章

  • 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真的被少林寺13棍僧救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少林十八棍僧救唐王,少林寺和尚真的救过李世民吗,李世民被少林寺12棍僧救过吗

    当时他身上的玉玺丢失,一时间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这块玉玺恰好辗转流落到一名少林武僧手中,这位名为智守的僧人,通过玉玺上“李世民”三字,判断出李世民身陷囹圄。他与寺中的13名棍僧商议决定前往洛阳城搭救李世民,最终他们救出了唐王,并生擒王仁则。李世民画像这个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还被香港中原公司拍摄成了电

  • 唐朝最“短命”的考试,曾风靡一时,为何最终消失在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考试多久出结果,唐朝科举制度有何发展,唐朝最受重视哪一科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说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一般咱脑海里想到的——这是儒家的事,好像有志于科举的读书人,那都是圣贤传人、孔孟门生。嘿,其实,这个答案还真不一定对。起码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科举可不光是儒家的事。一、科举制小起底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这科举制是咱中华文明的发明专利,它这一路走来,其实

  • 山西男子捡到“烂木匣”,内藏193件唐朝金器,专家估值:1150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地大物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稀世珍宝,其中一些已经陈列在博物馆中,供大众瞻仰。剩下的一部分还处于隐藏阶段,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曾经陕西就有一个男子在除草时发现了一个“烂木箱子”,看似其貌不扬的箱子中竟然藏着193件唐朝金器。 上个世纪70年代,山西省军屯沟大队组织村中居民一起去割草。共同劳作割

  • 司马懿无意留下一难题,困扰后世君王四百年,李世民对此一筹莫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点评司马懿,李世民对司马懿的看法,司马懿无意留下一道难题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里面的各种人物都让人佩服,敬服其聪明才智,尤其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对决,司马懿是一个有谋略的人。司马懿的一生都在“下棋”,虽说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决时,他都属于一个劣势状态,但在大部分的对决中又几乎都是司马懿获胜,战利都被收入囊中。司马懿虽有才有谋,但却是一个狠辣之人,还给后世留下

  • 印度洋打捞出了明代石碑,内容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印度洋发现郑和下西洋的石碑,印度洋发现明代石碑,郑和下西洋事件史书记载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为一个废帝真的要进行7次下西洋的大型活动,是否过于劳民伤财。而直到近代在印度洋打捞出一个明代石碑,才为这件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通过翻译完整的内容,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一、一块石碑引发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这块石碑是什么,怎么还跟明代有关系。这个在印度洋打捞的石碑,位置在于斯

  • 元朝大内鬼:救朱元璋等七千英雄,后成反元大帅、明朝开国第一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朝大将一览表,朱元璋和元朝打仗杀了多少人,明朝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常遇春、胡大海等七千英雄到武科场比武夺状元,太师脱脱定下十条毒计,其中第三条毒计是在武科场内遍设地雷,等把状元毒死后,就引燃地雷把天下英雄都炸死。徐达正好被脱脱安排负责埋设地雷,他认为脱脱这么干是伤天害死,于是串通火工司,造雷时偷减药料,埋雷时又做了手脚,等到点地雷时,只响了几个,没炸着几个

  • 死囚即将问斩,朱元璋:你姓啥,罪犯:姓范,朱元璋:赦免死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赦免姓范的,朱元璋死前说的最霸气的话,朱元璋死前五字遗言

    朱元璋不能说残暴,却也足够残忍,在杀人上面他是说杀便杀,这点也让很多大臣都惶惶不安。但朱元璋有一次审问一个死刑犯时,却因为得知了犯人的名字而将他无罪释放,还赐他一首诗,这又是为何?就在这样的严刑下,大量的官员人头落地,但即便这样,依旧发生了明初几大案这样的事情,明朝的贪污不断的另一个理由是官员的俸禄

  • 都说明朝败于清军之手,其实,明朝真正败于两个漂亮女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抗击清军的将领,明朝打清军败了吗,明朝和清军打仗赢过没有

    追溯山海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文帝。他为了防止蒙古人南下,在此修筑了一座城关——榆关。至此,此关成为了隋唐两代数次征战高句丽的前头堡。后来,唐太宗为了唐帝国的边患永安,亲征高句丽未果,至此而返,遗恨此关。之后,又有千古罪人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将此关在内的中国北部防线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

  • 宋朝这个法律条款,令苏东坡不敢给王朝云正室的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朝云照片,王朝云临终遗言,苏东坡与王朝云在惠州西湖的故事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区别在于你如果有钱有身份有地位的话,你就可以三妻四妾。如果你是个穷光蛋,不用说三妻四妾,就是一个老婆你也养活不起。在我国的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经也是妻妾成群。但是到最后他被贬,出知定州的时候,跟随他的就只有一个小妾王朝云

  • 继岳飞之后的英雄,带领18000人对战15万金军,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大破金兵的战役,和岳飞同时代的抗金将领,除了岳飞以外还有哪些抗金名将

    宋朝是紧接着五代十国的时期,因为前者长期混乱的原因,导致宋朝朝势动乱薄弱。在对外战争上也出现了很多对宋朝不利的事情,因为与金国长期的混战斗争,出现了割地求和的局面,此时还出现了许多奸臣出卖国家,还使民族英雄岳飞白白丧失了性命,然而继岳飞之后,又出现一位英雄,出现了一个名为虞允文的文官,从而将宋朝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