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诸葛亮军事接班人的姜维,成长坎坷,父亲的名字有点尴尬

作为诸葛亮军事接班人的姜维,成长坎坷,父亲的名字有点尴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82 更新时间:2024/1/23 22:50:43

在荆州,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刘表手下渐渐恢复了元气,发出“髀肉之叹”的他并不甘于自己的现状,开始积极进攻曹操,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博望坡之战”,也就在这年发生。不同的是没有诸葛亮的参与,刘备自己就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在江东,即位日浅的孙权还在周瑜和张昭的帮助下稳定内部局势,一向精明的曹操抓住了这个时机威胁孙权遣送人质,在周瑜的鼓励下,孙权严词拒绝了曹操,展示出了自己身为君主的威望,而这也是他第一次获得这种表现机会,也或许是最好的几次之一,因为未来,一个叫做“合肥”的城市将成为孙权一生的笑柄。

不过我们的主角并不是这些耳熟能详的前三国名人,比起正当盛年的他们,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凉州,在那个地方,有一个幼小的生命诞生了,正是这个人,将在未来的人生中,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个时代,也正是他,为此后英雄凋零的岁月中,谱写了最后的壮丽乐章。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后三国名将——姜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里这段名言对姜维的出身来说似乎有着准确的预判。虽然姜家是凉州的大姓,但是具体到姜维的父亲姜冏身上,其实这块蛋糕并没有分到多少。姜冏本身是天水郡守的功曹佐官,相当于市长手下的科级干部,事多钱少还麻烦,估计姜冏在这个岗位上干的也不算怎么舒心。

然而姜冏是一个很正派的人,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家庭,都能以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后者让他从姜维年少的时候就开始认真的培养这个儿子,不仅在武艺上严格的训练他,同时也非常注重姜维的文化素养。历史记载姜维好郑氏之学,意思就是郑玄的学问。这可不得了,郑玄的儒家经学,可以说是承上下的学术派别,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流传到南北朝时代,都是最为主流和具有相当地位影响力的显学,学了郑玄的学问,按照现在的话,那就是正经名牌大学,985、211的高材生。当然以姜家的条件应该是请不起郑玄的嫡传弟子,但是即使是能够有分支的分支前来教授,至少也已经让小姜维一只脚踏进了储备干部的门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姜维十二岁那年,公元214年,姜冏在抵抗羌人的暴动中不幸为国牺牲,少年姜维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虽然因为父亲的捐躯让姜维获得了烈士的称号,也因此得到了抚恤和补偿,被任命为中郎兼参军,跟父亲的官场级别差不多持平。但是此刻12岁的姜维心中充满的,也许只有对父亲的怀念和深深的孤独和眷恋。也正是这份对父爱的渴望,让未来姜维的人生得以改变,而郑玄经学在年幼时对姜维的影响,也将让他踏上另一条道路。

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姜维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方面接着认真磨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也积极从事政务和军事上的分内工作。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整整14年。在这14年里,姜维并没有什么声名大噪的功劳,同样也没有节节高升的官运,但是也正是这种不骄不躁的积累,让姜维逐渐拥有了过人的才华,而渐渐成长起来的他,也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

非常讽刺的是,带给他这个机会的,并不是他所效忠的曹魏,而是被曹魏当做敌人的蜀汉,当然,作为一个汉粉,我更愿意称之为“季汉”。

公元228年,汉丞相武乡候诸葛亮率兵出岐山北伐中原,史称“一出祁山”。对诸葛亮的北伐毫无心理准备和战略准备的曹魏阵脚大乱,而姜维的直属上司天水太守马遵更加展现出了极差的危机处理方式,直接一个人跑到了上邽,把跟随自己到处巡视的姜维抛在脑后,而姜维的命运,也将面临一个人生最大的转折。

更多文章

  • 以用法严峻著称的诸葛亮,是否真的赏罚分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故事,从不同方面评价诸葛亮,诸葛亮为人处世的态度

    先主入蜀后,法正凭着自己的权力,”睚眦之怨,无不报复”,确实太纵横,人品也不怎么样。但法正是一个很难得的人才,就你李广杀霸陵尉差不多,并沒有伤及刘备勢力的政治层面,如果他贪赃枉法,过濫报复的话,那又另当別论。诸葛亮对他作出宽容的態度。彭羕有一定的才干,法正和庞统都推薦他給先主,但他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 关羽与曹操争抢的女人,其子差点成为曹叡的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与关羽,曹叡托孤大臣是谁,曹叡为什么临终托孤

    据《魏氏春秋》记载:...(秦)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於太祖(曹操),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朗随母氏畜于公宫,太祖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曰:"世有人爱假子(继子)如孤者乎?"而《魏略》也记载:..“太祖为

  • 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卓曹操吕布的共同点,吕布杀董卓视频完整版,曹操到底有没有刺杀董卓

    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阿谀奉承,并且拿眼角飘着吕布。而这个时候曹操已经知道吕布是董卓的一个干儿子,而且能扛能揍还能打胜仗,武功甚是了得,这个时候曹操就已经打起了小九九,究竟要不要干掉董卓?谁知道董卓自己作死,非要让吕布离开自己帮曹

  • 曹操能文,刘备能武,孙权什么都不会,凭什么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刘备孙权,刘备孙权曹操最后是谁赢了,刘备曹操孙权见过面吗

    没错,就是用人,当领导的不需要事事强于对手,只需要正确、合理的用人,用其所长,帮助自已成就事业,最终就能成功,而孙权就是这样的领导。孙权15岁就被他哥孙策任命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参与从政,19岁时,他的哥哥孙策遇刺身亡,年轻的孙权立即被推到江东军事集团的前台。想想一个19岁的少年,成为一个军事

  • 曹操究竟是曹氏子孙,还是夏侯氏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和夏侯家族,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姓夏侯么,曹操与夏侯氏是一家吗

    关於曹操的身世有一种说法,说曹操实际上并不姓曹。曹操的父亲曹嵩,原为夏侯氏子,因被宦官曹腾所养,故而才姓曹氏。此种说法见於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所引吴人所作《曹瞒传》及郭颁的《世语》中说法:(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曹操)於惇为从父兄弟。然而,曹操为夏侯氏子孙的说法,究竟可不可靠呢?

  • 曹操是不是一个被严重高估的人?善恶功过,世人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简历,对曹操的一生评价,在历史上对曹操的全面评价

    出身寒门,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起曹操的身世,算是出身寒门吗?其实也不见得,祖父曹腾是士人最讨厌的太监头子,父亲则是认贼作父、贪污腐化的大奸臣。汉末乱世之中,群雄争霸,在那个时代若是论起拼爹,曹操大概只能拼过吕布了。最关键的不是出身低,而是家族名声实在太差(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刘备刘表是汉宗室,孙权世代吴

  •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其实不是曹操的原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说宁愿负天下不愿天下人负我,曹操煮酒论英雄原话,三国演义曹操宁可负天下人原话

    就是这么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太好。这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坏事儿,而是因为一部叫做《三国演义》的小说。这个人被《三国演义》贬低,因为演义中写的生动,以至于在很多人内心中。曹操,就是一个大奸巨恶的乱世奸雄。那真正的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子呢?曹操是一个温柔的枭雄。我知道当我说他温柔的时候一定有人

  • 解密:吴起,为求官职,杀害自己老婆,他的素质真的这么差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起郭艳梅照片,吴起杀妻典故,战国吴起简介

    [var1]吴起经过司马迁的诉说后,大家只接受了他的正面形象。吴起是卫国人,家里特别的有钱,但性格暴躁,特别想能够光宗耀祖,当上大官。但因为自己的挥霍无度以及四处求学,导致自己家道中落,街坊四邻都嘲笑他,忍辱负重之下离开了家乡,并发誓不功成名就绝不会家。[var1]于是他找到了曾子学习,在学习期间,

  • 春秋时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宗族公社开始瓦解,是大国争霸的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韦注:“言春秋禘、袷,当以立谥,序昭穆,从先君于庙堂也。《国语》所记说明晋、楚等国按“周史之法”都有本国的国史《春秋》。《墨子·明鬼》也说:“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记述《墨子》佚文称:“吾见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各国的国史均名《春秋》

  • 春秋时我国便可以用丹砂提炼水银,秦始皇陵的水银可能是就地冶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秦始皇的墓葬里真的有水银吗,丹砂烧制成水银是什么原理

    直到现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物探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内的贡含量的确极为异常,且贡含量呈现为东南、西南较高,而东北、西北较弱的趋势。如果以水银分布代表江河湖海的话,这种分布趋势正好与我国的渤海、黄海分布位置相吻合。经过对汞含量的分析,推断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含量达一百吨左右。那么,在古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