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为何其子曹叡还立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曹操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为何其子曹叡还立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56 更新时间:2024/2/7 4:42:41

其实,自从曹操当年看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后,特意叮嘱儿子曹丕要提防司马懿。曹丕继位后,虽然对司马懿重用,但却防止他擅权。39岁的曹丕病逝后,他的儿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雄才大略的曹叡虽然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却是个福大命不大的人,238年年底,年仅36岁的曹叡已经病入膏肓。

曹叡尽管后管佳丽众多,但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没有养成一个儿子。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曹叡只好从宗亲里选了一个曹芳作为养子继位。

尽管曹叡执政时期,靠司马懿抵御了诸葛亮的北伐,但他牢记祖上的叮嘱,对司马懿还是比较提防的。因此,在他的第一次托孤大臣之中并没有司马懿。

曹叡的第一次托孤人选是5人组合:大将军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

这套托孤班子名单最大的特点是9个字:5人都源自曹魏宗亲。曹宇是曹操的儿子,夏侯献是曹魏宗亲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曹睿的发小。

然而,这个托孤名单出来后,曹宇却表示不能接受,原因是他觉得托孤人员太多。曹叡没办法,只好询问自己的两个宠臣孙资刘放

孙资和刘放两人平时和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关系并不好,害怕他们辅政后实权在握而对他们不利,于是趁机向曹叡说:先帝有遗诏,藩王不得辅政,陛下刚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语,这等人辅政,必然对社稷产生巨大危害。

曹叡听了脸色煞白,问谁能替代?这两人建议让曹爽代替曹宇为大将军,又举荐司马懿为副手。

对于曹爽和司马懿这样的2人托孤组,曹叡思量良久,最终同意了。随后,曹叡让两人执手,写下了手诏,并诏告天下。

曹宇、曹肇等人只能虽然“不服”,但也无可奈何了,只能仰天长叹了。

总之,曹叡虽然一直都在压制司马懿,但驾崩前还是受到了孙资刘放两人意见的左右,不得已让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而这也彻底改变了曹魏江山。

果然,司马懿出其不意地发动高平陵之后,曹爽投降后,司马懿食言了,最终杀害了他。至此,曹魏国势倾颓,大权旁落。司马师继父位后,对皇室监控更加严密,魏帝曹芳无奈之下,决定自强,于是密令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发动政变,推翻司马师。结果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政变失败,曹芳被废掉了皇位。

之后,司马师另立了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高贵乡公曹髦为君。

当时的曹髦虽然只有14岁,但从小聪慧过人,是位文武全才。他阴差阳错地当上皇帝后,利用自身学识屡次召开文学会,意图团结众臣,与大臣们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舌辩无碍,使众人心悦诚服。总之,曹髦处处展露出“兴复”之心。

曹髦当皇帝第二年,机会来了。当时毌丘俭、文钦等人打出“勤王”的旗号,发起了淮南之变。这件事引起了“摄政王”司马师的高度重视,他于是亲率大军东征,并让弟弟司马昭留守洛阳。

结果在平乱的过程中,司马师不小心受了伤,被对手的暗箭射中了头部,结果目眶迸裂,在回到许昌时一病不起。司马昭知道后,赶紧从洛阳到许昌去询问后事。在这个关键时刻,曹髦亮剑了,他利用司马昭羽翼末丰的情况,下诏令让司马昭留在许昌打理后事,尚书傅嘏领军回洛阳。

曹髦想通过这釜底抽薪之计夺回军政大权。

然而,事实证明,曹髦的计谋用对了,但人却选错了,尚书傅嘏是司马家的死党。因此,傅嘏收到诏令后与司马家的谋主钟会进行了“密中谈”,结果钟会看出了曹髦的心思,于是马上派人通知司马昭,要他赶紧带兵回洛阳,主持军权。

就这样,曹髦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司马昭迅速回洛阳后,马上接替兄长成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此后,曹髦空有大志,但已无力回天。而司马昭步步紧逼,很快加大都督职衔“奏事不名”。再晋封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剑履上殿。总之,这时9个字可以形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曹髦进行最后一搏,他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向他们提出要以天子之尊讨伐司马昭。

结果王经一听,苦苦进谏,说是朝野上下都是司马家族的人把控局势,千万不可造次。结果曹髦不听,王沈王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司马昭进行了“告密”。

结果可想而知,当曹髦带着宫中几百侍从宫卫“讨伐”司马昭时,曹髦被早有准备的司马昭大军镇压,曹髦也被屠杀。

“甘露之变”后,虽然自己还是没有敢真正坐上皇帝宝座——另立曹奂为帝,但也给他的后人铺平了道路。在司马昭手上,他还完成了灭蜀之壮举,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又灭了东吴,三国就这样归晋了,曹魏江山也就彻底葬送在了司马氏手上。

更多文章

  • 作为诸葛亮军事接班人的姜维,成长坎坷,父亲的名字有点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姜维视频,蜀汉姜维个人简历,姜维是诸葛亮继承人吗

    在荆州,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在刘表手下渐渐恢复了元气,发出“髀肉之叹”的他并不甘于自己的现状,开始积极进攻曹操,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博望坡之战”,也就在这年发生。不同的是没有诸葛亮的参与,刘备自己就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在江东,即位日浅的孙权还在周瑜和张昭的帮助下稳定内部局势,一向精明的曹操抓住了这个

  • 以用法严峻著称的诸葛亮,是否真的赏罚分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故事,从不同方面评价诸葛亮,诸葛亮为人处世的态度

    先主入蜀后,法正凭着自己的权力,”睚眦之怨,无不报复”,确实太纵横,人品也不怎么样。但法正是一个很难得的人才,就你李广杀霸陵尉差不多,并沒有伤及刘备勢力的政治层面,如果他贪赃枉法,过濫报复的话,那又另当別论。诸葛亮对他作出宽容的態度。彭羕有一定的才干,法正和庞统都推薦他給先主,但他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 关羽与曹操争抢的女人,其子差点成为曹叡的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与关羽,曹叡托孤大臣是谁,曹叡为什么临终托孤

    据《魏氏春秋》记载:...(秦)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於太祖(曹操),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朗随母氏畜于公宫,太祖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曰:"世有人爱假子(继子)如孤者乎?"而《魏略》也记载:..“太祖为

  • 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卓曹操吕布的共同点,吕布杀董卓视频完整版,曹操到底有没有刺杀董卓

    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阿谀奉承,并且拿眼角飘着吕布。而这个时候曹操已经知道吕布是董卓的一个干儿子,而且能扛能揍还能打胜仗,武功甚是了得,这个时候曹操就已经打起了小九九,究竟要不要干掉董卓?谁知道董卓自己作死,非要让吕布离开自己帮曹

  • 曹操能文,刘备能武,孙权什么都不会,凭什么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刘备孙权,刘备孙权曹操最后是谁赢了,刘备曹操孙权见过面吗

    没错,就是用人,当领导的不需要事事强于对手,只需要正确、合理的用人,用其所长,帮助自已成就事业,最终就能成功,而孙权就是这样的领导。孙权15岁就被他哥孙策任命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参与从政,19岁时,他的哥哥孙策遇刺身亡,年轻的孙权立即被推到江东军事集团的前台。想想一个19岁的少年,成为一个军事

  • 曹操究竟是曹氏子孙,还是夏侯氏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和夏侯家族,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姓夏侯么,曹操与夏侯氏是一家吗

    关於曹操的身世有一种说法,说曹操实际上并不姓曹。曹操的父亲曹嵩,原为夏侯氏子,因被宦官曹腾所养,故而才姓曹氏。此种说法见於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所引吴人所作《曹瞒传》及郭颁的《世语》中说法:(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曹操)於惇为从父兄弟。然而,曹操为夏侯氏子孙的说法,究竟可不可靠呢?

  • 曹操是不是一个被严重高估的人?善恶功过,世人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简历,对曹操的一生评价,在历史上对曹操的全面评价

    出身寒门,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起曹操的身世,算是出身寒门吗?其实也不见得,祖父曹腾是士人最讨厌的太监头子,父亲则是认贼作父、贪污腐化的大奸臣。汉末乱世之中,群雄争霸,在那个时代若是论起拼爹,曹操大概只能拼过吕布了。最关键的不是出身低,而是家族名声实在太差(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刘备刘表是汉宗室,孙权世代吴

  •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其实不是曹操的原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说宁愿负天下不愿天下人负我,曹操煮酒论英雄原话,三国演义曹操宁可负天下人原话

    就是这么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太好。这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坏事儿,而是因为一部叫做《三国演义》的小说。这个人被《三国演义》贬低,因为演义中写的生动,以至于在很多人内心中。曹操,就是一个大奸巨恶的乱世奸雄。那真正的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子呢?曹操是一个温柔的枭雄。我知道当我说他温柔的时候一定有人

  • 解密:吴起,为求官职,杀害自己老婆,他的素质真的这么差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起郭艳梅照片,吴起杀妻典故,战国吴起简介

    [var1]吴起经过司马迁的诉说后,大家只接受了他的正面形象。吴起是卫国人,家里特别的有钱,但性格暴躁,特别想能够光宗耀祖,当上大官。但因为自己的挥霍无度以及四处求学,导致自己家道中落,街坊四邻都嘲笑他,忍辱负重之下离开了家乡,并发誓不功成名就绝不会家。[var1]于是他找到了曾子学习,在学习期间,

  • 春秋时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宗族公社开始瓦解,是大国争霸的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韦注:“言春秋禘、袷,当以立谥,序昭穆,从先君于庙堂也。《国语》所记说明晋、楚等国按“周史之法”都有本国的国史《春秋》。《墨子·明鬼》也说:“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记述《墨子》佚文称:“吾见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各国的国史均名《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