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究竟是曹氏子孙,还是夏侯氏子孙?

曹操究竟是曹氏子孙,还是夏侯氏子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63 更新时间:2024/2/4 19:40:18

关於曹操的身世有一种说法,说曹操实际上并不姓曹。曹操的父亲曹嵩,原为夏侯氏子,因被宦官曹腾所养,故而才姓曹氏。此种说法见於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所引吴人所作《曹瞒传》及郭颁的《世语》中说法:(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曹操)於惇为从父兄弟。

然而,曹操为夏侯氏子孙的说法,究竟可不可靠呢?从时间上看,《曹瞒传》的成书年代为三国时期。但是这部书出自於敌对国之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该书中充满了对曹操的不恭及曹操各种“奸诈”的描述。再则,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很是闭塞,且又是敌对国的关系,所以,也很难排除道听途说的可能。而郭颁的《世语》成书於西晋时期,在后世留存及影响力上都不及《曹瞒传》。

而在陈寿的《三国志》,曹氏与夏侯氏并重,同被视为宗室(夏侯氏与曹氏的重要人物,被合为了一传)。可见,曹氏与夏侯氏的关系的确非同一般,但并不能说明曹操就出自於夏侯氏。

首先,夏侯氏与曹氏同为谯县豪族。如果曹操为夏侯氏血脉,那么曹操既没有冒认世族,又没有冒充皇室血脉,本就不是件值得隐讳之事。而古人最重家系血脉的渊源与传承,如果曹操为夏侯氏子孙的话,曹魏的官方史籍也一定会有相关记录。

再则,曹操为夏侯氏子孙的说法,不合乎古时的礼法。古时候的过继,通常都是从同宗中过继,而很少从外姓中过继,过继涉及到香火传承与财产继承等问题。皇帝无嗣的话,会从近支宗室中遴选出皇位继承人,而绝不会传到外姓人的手中。民间过继也是一样,也是有宗法的,我国过去被称为宗法社会,一个宗族通常都会聚居在一起。

随便从外姓中过继一位,就很难获得宗族的承认,而不获得宗族的承认,就没法继承家产及在宗族社会中生存下去。故而,过继通常都是从宗族近支中过继。比如周恩来,就被过继给了他的叔父。因而,曹操之父曹嵩为夏侯氏子的说法,并不符合过继的宗法。

第三,曹操为夏侯氏的说法,不符合古人“同姓不婚”(夏侯氏与曹氏世为联姻)的礼法。古人在婚配上,很是忌讳“同姓婚姻”(《左传·僖公二十年》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国语·晋语》也言道: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而夏侯氏与曹氏却世为联姻(《三国志》载: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如:夏侯楙的妻子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夏侯尚的妻子为曹真的妹妹等等。古时候,有入赘而改他姓等情形的,也会立下“不与其源出姓”联姻的规定。例如,李鸿章的家族,本为许姓入赘到李姓,故在当地有:李许本一家,百世不通婚的说法。

第四,根据当代复旦大学对曹氏、夏侯氏墓葬的发掘及基因的检测,而与现今曹操后裔子孙DNA的比对,得出的研究结果:曹操既非汉相曹参的后代,也非夏侯氏抱养子孙。故而,曹操为夏侯氏子孙的说法,并不足为信。

更多文章

  • 曹操是不是一个被严重高估的人?善恶功过,世人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简历,对曹操的一生评价,在历史上对曹操的全面评价

    出身寒门,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起曹操的身世,算是出身寒门吗?其实也不见得,祖父曹腾是士人最讨厌的太监头子,父亲则是认贼作父、贪污腐化的大奸臣。汉末乱世之中,群雄争霸,在那个时代若是论起拼爹,曹操大概只能拼过吕布了。最关键的不是出身低,而是家族名声实在太差(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刘备刘表是汉宗室,孙权世代吴

  •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其实不是曹操的原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说宁愿负天下不愿天下人负我,曹操煮酒论英雄原话,三国演义曹操宁可负天下人原话

    就是这么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太好。这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坏事儿,而是因为一部叫做《三国演义》的小说。这个人被《三国演义》贬低,因为演义中写的生动,以至于在很多人内心中。曹操,就是一个大奸巨恶的乱世奸雄。那真正的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子呢?曹操是一个温柔的枭雄。我知道当我说他温柔的时候一定有人

  • 解密:吴起,为求官职,杀害自己老婆,他的素质真的这么差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起郭艳梅照片,吴起杀妻典故,战国吴起简介

    [var1]吴起经过司马迁的诉说后,大家只接受了他的正面形象。吴起是卫国人,家里特别的有钱,但性格暴躁,特别想能够光宗耀祖,当上大官。但因为自己的挥霍无度以及四处求学,导致自己家道中落,街坊四邻都嘲笑他,忍辱负重之下离开了家乡,并发誓不功成名就绝不会家。[var1]于是他找到了曾子学习,在学习期间,

  • 春秋时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宗族公社开始瓦解,是大国争霸的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韦注:“言春秋禘、袷,当以立谥,序昭穆,从先君于庙堂也。《国语》所记说明晋、楚等国按“周史之法”都有本国的国史《春秋》。《墨子·明鬼》也说:“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记述《墨子》佚文称:“吾见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各国的国史均名《春秋》

  • 春秋时我国便可以用丹砂提炼水银,秦始皇陵的水银可能是就地冶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秦始皇的墓葬里真的有水银吗,丹砂烧制成水银是什么原理

    直到现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物探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内的贡含量的确极为异常,且贡含量呈现为东南、西南较高,而东北、西北较弱的趋势。如果以水银分布代表江河湖海的话,这种分布趋势正好与我国的渤海、黄海分布位置相吻合。经过对汞含量的分析,推断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含量达一百吨左右。那么,在古代那

  • 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武将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战国所有武将,春秋战国有哪些文臣武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文臣武将

    资料图春秋战国时代打仗打得多,所以武官就不能少。列国的武官往往都被授予了重要的权力,有的国家还曾推行军政合体制,比如武官不仅有军权,还掌握着国家的其他权力。晋国推行的是三军之制,上中下三军的长官属于晋国权力的最高层,即三军六卿。这几位人物很多时候掌管着晋国百分之九十九的权力,甚至可以架空国君。后来晋

  •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说,法家是最成功的,同时也是问题最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对于这个问题,诸子百家都有着不同的观点,比如说,儒家他们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到周王朝的统治状态之下,明确阶级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甚至孔子认为,哪怕不能够恢复到西周的状态当中,那么,退而求其次,东周也是可以的;但至少要保证阶级的存在,要保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不能够违反西周分封制度

  • 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与战国怎么分别,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春秋是怎样过渡到战国的

    [var1]春秋和战国得名及出处如果,要区分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在哪儿,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春秋和战国的定义究竟是什么。1,春秋春秋一词的来源,是鲁国的史书《春秋》。而这本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一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共242的历史。只是,因为牵扯到周王室的衰微问题,后世史学家在界定春秋的具体时代

  • 川军到底能打不?为何武侯麾下能吊打魏国,到了五代却无一是男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川军在历史上有多厉害,川军真实的战斗力,川军为什么能打不过魏国

    [var1]▲诸葛亮北伐五代时期,十国之中前后蜀的灭亡,就与蜀汉对魏的顽强抗战形成鲜明反差。后唐灭前蜀,①由陈仓(今宝鸡)一路长驱直入,前锋康延孝部2000余人便打得蜀军一路败退,甚至来不及在剑阁(广元)设防,只能切断吉柏津浮桥,结果唐军迅速修复浮桥抢渡。蜀军奔逃到绵江以西,才得以重组防御,康延孝一

  • 别再被“成家立业”误导了,孔子讲的“三十而立”是这个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提到三十而立,很多人可能马上会联想到成家立业。意思为人三十岁时,应该已经组建家庭,事业上也应有所成就。如果达不到这些标准的话就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甚至被看成没有能力!实际上孔子讲的“三十而立”不是这个意思![var1]四书“立”的真正含义就在四书之一的论语中,四书分别是《大学》、《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