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千多年前的井田制,如果真的实现均等主义,庶民们或有余粮!

两千多年前的井田制,如果真的实现均等主义,庶民们或有余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67 更新时间:2024/1/20 4:06:02

中国的两三千年前,因为有了“井田”,也才有了封建,封建本就是依托于“井田”而成的。周天子们正是把天下之土地划分为一块一块的,给了亲族和功臣们。这些亲族功臣们变成了地方诸侯,又把土地分封给了亲族和臣僚,如此层层分封,到最底层的庶人的时候,庶人就没有权力分封了,便只能耕种于田地之上,如同与天子诸侯签订了某种契约,只能是一辈子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也就是这些庶人而已。

所谓井田,即是土地划分为九块,中间的那块是公田,周围的八块为私田。这种均衡的土地分封,可能并不一定实用于天下。即便是到今天,我们的山川土地,有着高原盆地,有些深沟浅谷,有的地方适合耕种的土地多,有的地方则少,甚至还有沙漠戈壁的。绝对的井田之制,或许更为实用于平原地区。

正是因为诸侯国在严格贯彻落实井田制度,国家与国家之间才会因为土地之事产生纠纷。那些国境内拥有众多山地峡谷的国家,就会对那些平原河流较多的国家产生往和嫉妒之心,远古时代的炎黄部族乃至后来的周人们,皆从西部高原而来,向着东方中原的土地上迁徙而来,为的正是占有更为肥沃的土地。地处于西方的秦、晋等国乃至戎狄部族们,总体上都是向着中原肥沃地区挺进的。同样拥有万亩土地的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全为平原,一个国家全是山川。井田之制,推行的层次是决然不同的。

《井田制》载:“井田之制,不必尽方如棋局。其在平原广野,可作数井,数十井或百井则为一通一成之制,尽方如棋局然。若在山川险阻之地,或止有九百亩,但为一井,成正方形,或不足九百亩,其田不能成方,则但以方田计之,以九百亩为一井……沟洫亦随地为之,不必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不澮也”。这即说明在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中,推行的井田之制也是根据山川地形来转变的。

《周礼》载:“立其五沟、五途之界,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当占据了肥沃土地的诸侯贵族们,在这里开垦荒原,推行井田之制,他们就会认为这些土地都是他们的财产。《孟子》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任何时代皆为如此,处于底层的庶人们是最惨的,他们既没有土地的拥有权,还要在土地上耕种,为诸侯贵族乃至天子们提供田地贡赋,以求的生存。

井田制本质上是一种土地分配制度,这些土地是不能拿到市场上交易买卖的,只有天子诸侯们才有这种权力,国家与国家之间是不允许有土地交易的,史书有:“井田受之于公,毋得揍卖”,诸侯国们的土地大多应该是在天子处备案了的,可是到后来诸侯们对土地的欲望越来越大,郑庄公就私底下跟鲁国人交换土地,甚至还间接引发了郑国与天子之间的战争。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可见孟子是把井田制度作为管理经济社会的重要衡量,是赞同把井田派发给庶民按照固定规则进行耕种的,只是这不过是理想化的一种观点。比如对天子而言,井田对诸侯贵族们可能是作为计算俸禄的等量单位,对庶民而言则只不过是奖勤罚懒的法则。

但井田制之内核,本身其实是均等主义,就是要平均分配天下之财富,只是在具体执行层面被天子和诸侯们所私有化了。《国语》里有:“井田畴均,则民不憾”,庶民们如果真的可以均分到田地,或许这种初衷是能达到的。

更多文章

  • 商纣王真是昏君?因为妲己仅60天就被灭国?专家:别再泼脏水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纣王与妲己真实历史,妲己历史上是真的把商纣王杀死吗,商纣王跟妲己有关系吗

    在中国,商纣王实在是一个“昏君”、“暴君”的标准模板。纵观史书上的记载,商纣王骄奢淫逸、残害忠良、不恤民力、统治残暴,基本属于是一点“拟人”的事都不干。而纣王这一通作死下来,自然就引发了“武王伐纣”,身死国灭,但是,如果我们捋一捋武王伐纣的时间轴,就会发现,武王从起兵到灭掉商朝,前后竟然只用了两个月

  • 周朝国都西岐,商朝国都朝歌,这两大名地都位于如今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朝的西岐是现在哪里,朝歌与西岐,朝歌和西岐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像如今的西安,古时候的长安,不仅好听还有着美满的寓意——“长治久安”。而在《封神榜》中也有两个极为美丽的都城名字,一个是周朝的西岐,另一个是商朝的朝歌。那要是从我们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两座都城又是位于哪里呢?周朝西岐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古公)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

  • 历史上唯一的出身为奴隶的宰相,伊尹成就了殷商盛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宰相伊尹后代现状,商朝宰相伊尹真实事迹,中国第一位宰相伊尹图片

    商朝遗址在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在公元前1600年的时候,商汤打败了夏桀,消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伊尹在辅佐汤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汤原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太丁过早就去世了。汤去世后,伊尹扶持汤的二儿子外丙做了商王,外丙即位三年后就去世了。伊尹又扶持外丙的弟弟仲壬(汤的三儿子)做了

  • 这几个祸国红颜胜过妲己,却罕被提起,不料其中竟有千古榜首狐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狐狸妲己,妲己历史故事,妲己祸国经典语录

    而除了妲己外,还有几位女人在“红颜祸水”上的造诣,可以说与妲己不分上下,却没有妲己如此出名。1、妹喜据传在夏桀执政期间,荒淫无道,残暴施虐。当时有施氏部族为了反对夏桀的压迫,奋起反抗,最后由于实力单薄,被夏桀所镇压。最后不得不再次俯首称臣,为了弥补,将妹喜献于夏桀,被召入皇宫的妹喜由于过于美貌的容颜

  • 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周朝800年,为啥不多背几步?因为他犯了个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文王背姜子牙,周文王与姜子牙是同朝关系吗,周文王为什么名垂青史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足足有着长达近800年的时间。而这个朝代的建立除了周武王姬昌以外还有两个人功不可没,而这两个人分别就是周文王和姜子牙。而传闻周朝江山之所以能够存在800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的原因。不过既然这件事情够影响到周朝的统治时间,为何姬昌又不多背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为什么没有被封神?现在终于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封神英雄榜为啥姜子牙没封神呢,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最后怎么样了,封神榜姜子牙封神以后去哪了

    姜子牙为何下山直到长大一点,读了封神演义原著之后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姜子牙不能成就神位是早已经注定好的。他32岁上山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修仙学道,修炼40年,直到72岁才下山。这次下山也是他的师傅元始天尊刻意安排的。而姜子牙呢,其实压根就不想参加什么封神榜,只想在昆仑山上混吃混喝,过着神仙般无忧

  • 姜子牙为什么又叫“吕望”?他的后人中有没有特别有名的大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子牙为什么叫吕望,吕望和姜子牙的关系,姜子牙吕望后人

    关于姜子牙,受明代许仲琳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以为,他是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尊称太公。其实,在先秦典籍里,大家是找不到“姜尚”、“姜子牙”、“姜太公”这样的说法的,见到的只能是“吕望”、“吕尚”、“太公望”、“师望”、“尚父”、“师尚父”等。话说,姜姓始祖四岳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

  • 为什么商代不停地迁都,前后迁了十几次,把首都换来换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代首都有哪些,商代有几个首都地点,商代最后一次迁都是啥

    “不常阙邑”的商朝王国维认为商朝元祖契最早建都是在今天的山东曹县,然后搬到蕃(今天山东藤县),是为一迁。然后契的儿子昭明把首都从蕃迁徙到砥石(今河北泜水流域),是为二迁。之后又搬回到商(今河南商丘),是为三迁。再然后昭明的儿子又搬到泰山、再搬回商都,是为四迁、五迁。再再然后帝芬又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 封神榜的西歧和朝歌,是当今的什么地方?两大权力集团争斗的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封神榜西岐和朝歌,西岐朝歌是现在的哪里,封神榜中西岐在哪里

    (一)西岐“凤鸣于岐山”说的就是周朝兴起于岐山。西周晚期著作《诗经·大雅·卷阿》有云:“凤凰于飞,亦傅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讲的是有一次周文王在岐山,遇见一只凤凰落于附近的山上栖息鸣叫,文王心喜,以为是瑞兆,将山命名为“凤凰山”,将山下的村落叫做“凤鸣镇”,如今岐山县的行政驻地就在凤鸣镇。西

  • 武圣是关羽,那武皇是谁,武王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王和武皇,关羽是武圣吗,历史上的关羽是武圣吗

    武圣:关羽中国人自古崇尚“文武”二字,考试都分“文举”与“武举”,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状元”与“武状元”,风光无限,受尽敬佩。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之下,武圣关羽,在国人的心目中也向来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宋朝以后皇帝开始追封关羽,明神宗正式以''圣''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