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天下之中是洛邑吗?

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天下之中是洛邑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0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55

如果说,以上铭文对于“天下之中”的解释多是政治层面,即洛邑的创建是用来监管殷民,统治东方的。那么从《史记·周本纪》也 以另外的层面证明洛邑是“天下之中”。即“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当时周公赞同洛邑是天下之中的一个原因,是”四方入贡道里均“,也就是天下进贡的路程是平均的,是大致相近的。后来成王在洛邑亲政,并让周公以“四辅"的身份治理东都的事务,这个”四辅“也就是是统治四方的意思。因为洛邑处于”天下之中“,确实能够更好的治理四方。这些记载就更倾向于洛邑在地理上同样具有天下之中的地位。

以当时西周的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来看,北面大致可以到今天的燕山南北,东面可到泰沂山脉以东或者胶莱河以东,南面大致在江汉通道以北,西面则可达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以洛邑为中心的伊洛地区作为地理上的天下之中也是说得过去的。

西周时期,镐京仍然是国家的首都,洛邑的身份是辅助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它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镐京。平王东迁以后,洛邑成为周王朝唯一的都城所在地。虽然这个时候的周王朝已经日渐衰落,诸侯对他们也是爱理不理,但是丝毫不影响洛邑的政治中心地位。就像楚庄王称霸中原的时候,就发生了“问鼎”的事件,王孙满一句“在德不在鼎”使楚庄王自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于是就撤军了。即便到了战国时期,秦惠王、秦武王两朝对“窥周室”仍然是慎之又慎。可见一直到这个时候,洛邑都是政治上“的天下之中”,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了。

公元前249年,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被秦庄襄王知道,就命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秦国虽然把洛邑收归己有,但是山东六国尚在,他们并不会接受秦之“洛邑”的号令,也不会承认他的象征地位。至此洛邑作为天下之中的政治使命成为历史。至于这时候哪里才是天下的政治中心?答案是没有,有的只是和当时战场一样混乱的政治格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咸阳从此以”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登上历史舞台。

相对于洛邑长期作为政治上的“天下之中”的稳定性,地理上的“天下之中”却因为诸侯版图的扩张时常变化。西周时期,周王朝天下的外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洛邑”得以保留自己天下之中的地位。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的兼并和对戎狄的扩张开始了。这个时候,鉴于楚、吴、越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对华夏的的归属感,我们应该把他们作为天下的一部分的。

周定王时期来看,当时正是晋楚争霸的时候,楚庄王最终问鼎中原。这时候版图最大的变化是南方到了洞庭湖一带。由于陕北、晋西北戎狄环伺,关中有点被华夏民族孤立的感觉。此外晋北、冀北也是戎狄遍野。天下的中心自然向东向南偏移,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南部。

春秋战国之交,楚国在南方的扩张大致到了衡山一带,东面随着齐国的统一山东半岛,越国吞并吴国,继续向东延伸,北面晋国则兼并了大量的戎狄,使整个版图更加清晰规整,西面没有大的变化,所以天下的版图继续向东向南偏移,这时候的天下之中大概在今河南省周口市到商丘市之间。

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在南方的扩展达到了广西的北部,甚至有庄蹻入滇的局部扩张。秦国也在西面占有了巴蜀地区,兼并了今天的川西平原和川东丘陵。北部赵武王则兼并林胡、娄烦等部落,使赵国的领土扩张到今天鄂尔多斯高原以南地区,虽然没有燕国在东北的扩张更向北,但是却使北方的疆域更加饱满了。这时候的天下之中大概应该在河南省漯河市到驻马店之间。

秦国统一六国后,全盛时期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天下之中大致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到荆州市之间。

当“洛邑”被周王室选为“东都”,并让他治理天下的时候,它的政治中心的地位就已经落地生根。这种政治上的认同感不会轻易被更改,直到新的帝国建立,新的首都的建立为止。从地理角度讲,地理中心的变化却是时常发生的,因为当时处于中国版图的整合前期,诸侯国多元发展,蛮夷戎狄遍布大地,扩张性就非常明显。总体来讲,西周、春秋和战国的地理中心呈现出向南的迁移的倾向。

更多文章

  • 周朝国都西岐,商朝国都朝歌,古代这两大名地是如今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朝西岐是现在的哪里,朝歌与西岐,西岐和朝歌分别在哪

    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已经证明,周武王给商纣王安插的罪名,有言过其实的嫌疑。当然,就商纣王的行为表现来说,称为暴君也并不为过。只是关于他的很多评价,大家理性看待就好。史书之中记载,周武王从西岐率军出发,最终攻破商朝国都朝歌。那么就现如今来看,古代这两个名地,现在分别位于什么地方呢?地名的更改在中

  • 姜子牙随元始天尊学艺40载,共学会6样本领,分别都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子牙拜师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和姜子牙的故事,姜子牙为什么能拜元始天尊为师

    一,五行遁术;所谓五行遁术就是依赖于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进行快速移动或逃生的本领。在封神中五行遁术属于是修道之人必修的技能,对于姜子牙来说,虽然只有区区40年道行,却已经能将五行遁术运用的驾轻就熟。其具体表现为:在刚下昆仑山时,姜子牙借土遁之术瞬间就能到达朝歌城去见自己的结义兄长宋异人;因不愿替纣王

  • 姜子牙的23代孙,一顿操作猛如虎把儿子变成皇帝,自己却饮鸩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的24世孙是谁,姜子牙及其后代,姜子牙 历史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可转眼间,就被自己的亲儿子的一封信卅字就一下想不开,那时亲儿子还没称皇帝还不是秦始皇呢!这吕不韦如此操作,也太虎头蛇尾,头重脚轻了吧!这完全不符合吕不韦的风格,也不符合吕不韦的性格!莫非真的是老了吗?还是父爱的无奈呢!吕不韦出生

  • 一次不经意的土地交易,却成为西周王朝衰败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周王朝衰败原因,西周王朝为什么会衰败,西周王朝

    历史的巨大变革往往都是从无关紧要的小事开始,就像一条渗水的裂痕,当时没人会知道,这条裂痕的背后就是历史的洪流。一、贵族生活烦恼多大约是公元前959年,西周周共王(恭王)时期,有一个叫矩伯的贵族,正在屋里来回踱着步,看起来心神不宁。西周的爵位按顺序是公、侯、伯、子、男。矩伯的爵位是“伯”,算起来还是个

  • 黄帝为何叫“黄帝”?甲骨文揭开端倪,这种解读或许更接近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轩辕黄帝甲骨文,甲骨文是黄帝时期的吗,黄帝为什么有甲骨文

    现代人们之所以被称作炎黄子孙,其中炎指的炎帝,黄就是黄帝的意思,由此可见黄帝在我国千百年文明长河中占据着怎样重要的位置。很多历史书籍将黄帝神化,认为是他神仙,具有人面蛇身,因此对于它的身份很多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惑。其实,黄帝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在我国上古时期是一支部落的祖先,后来逐渐统一了天下,

  • 为什么比干在小说中的形象,不如在正史中值得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比干的真正死因,比干视频,比干为什么是财神

    由于商纣王太过宠信妲己,妲己又是以败坏殷商江山为己任,自然搞得天怒人怨,商朝众多忠直大臣更要舍死劝谏,而商纣王不仅不在乎,对这些人轻则放逐,重则铲除,还变本加厉建成了鹿台摘星楼,奢华异常。这个鹿台最大的作用,就是要跟天下美女一起喝酒享乐,而在纣王心中头号大美女当然是妲己,而妲己又跟周王说,他认识很多

  • 秦王除秦始皇外,哪个秦王最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前面的历任秦王,历代秦王谁的功劳最大,秦王主要有什么功绩

    [var1]第一,秦国在整个大周王朝历史上,直到秦始皇,都是一个异类。这个异类的重要表现就是,历代秦王,从第一代,一直到秦始皇,个个努力,勤奋,而且,不犯大错。这在大周王朝所谓八百镇诸侯中,独一份儿。因此,很多人会觉得,秦统一六国,这是必然的,因为,人家历代君主,哪怕是在位时间短到几天,长到几十年,

  • 为什么秦国与晋国没多大瓜葛,但秦穆公却热心帮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穆公与晋国的恩怨,秦穆公为什么扶持晋国,秦穆公为什么最终能够战胜晋国

    [var1]等到周幽王时期,由于申侯勾结西戎,里应外合打镐京,天下诸侯出于职责,都要到京城救驾,虽然秦的始祖还不算诸侯,但是也发展到了有地有兵,所以秦的先祖,也立下了大功,跟着郑国和晋国护送周平王迁到了洛邑,周平王当然要封赏这群来自西北的功臣,给一个诸侯封号是必然的,得到封号的这个人就是秦襄公,从他

  • 秦国最为落后野蛮,为何却能统一天下?战国竹简出土后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秦国统一过程,秦国时期竹简,秦国为何能迅速崛起

    [var1]戎族在古代是一个少数民族,是落后的代表,跟中原这些正统民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战国时期楚国地处云南偏远一带,就经常被人看不起,跟别说原本就是戎族的秦人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批落后野蛮的戎族人,最终击败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尤其是一开始,每个国家都比秦国强,为

  • 如果吴起在魏国获得重用到善终,秦国会有灭顶之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起为什么能打进秦国,吴起能灭秦国吗,吴起对秦国的预言

    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除去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事变革之外,其他四项变法都以魏国李悝变法为蓝本,并对改革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之后推行的变法。变法之后,短时期内的国力和战力都有显著的提升。[var1]其中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在时间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