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秦国与晋国没多大瓜葛,但秦穆公却热心帮晋国

为什么秦国与晋国没多大瓜葛,但秦穆公却热心帮晋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4/1/16 18:46:59

[var1]

等到周幽王时期,由于申侯勾结西戎,里应外合打镐京,天下诸侯出于职责,都要到京城救驾,虽然秦的始祖还不算诸侯,但是也发展到了有地有兵,所以秦的先祖,也立下了大功,跟着郑国和晋国护送周平王迁到了洛邑,周平王当然要封赏这群来自西北的功臣,给一个诸侯封号是必然的,得到封号的这个人就是秦襄公,从他开始,秦国有了自己的势力。

[var1]

但问题是,仅仅有名头,对于秦国来说,实惠还是没有的,可是东周时期的王室,不管诸侯要钱要粮,就算他们有出息了,拿什么赏赐秦襄公呢?周平王能做的,只剩下开“空头支票”了,就告诉秦襄公,西北少数民族占领的土地,你们随便打,打下哪里,哪里就归你们,就这样,“奉旨抢地盘”的秦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几百年的浴血奋斗,终于将渭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都占领了,也就是如今陕西省一带。

[var1]

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国力已经强大了不少,这时他们就希望跟中原诸侯有更多的合作,跟晋国求亲,娶来了晋国的公主,更利用各种办法,请来了好几位中原的高人,比如用五张羊皮换来的百里奚,靠着离间计请来了由余,以及百里奚推荐的蹇叔。这样一来,地盘大了,人才多了,兵马强了,秦国更不想窝在西北了,起码在秦穆公心中,应该考虑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

[var1]

这时候,晋国恰好发生了骊姬之乱,也就是晋献公宠爱骊姬之后,在骊姬的软磨硬泡之下,改立了他们的儿子奚齐做太子,代价就是追杀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结果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逃走。但奚齐在接班晋献公之后,并没有得到国内群臣的支持,很快他和母亲骊姬全都被杀,晋国需要新君主的情况下,秦穆公支持了夷吾,夷吾当上了晋惠公,但是晋惠公这个人称得上是春秋早期第一无耻流氓君主,出尔反尔,恩将仇报,不仅没有跟秦国搞好关系,反而跟秦国开战,等夷吾战败后,被秦国俘虏,差点被杀掉。尽管晋惠公在秦穆公夫人的帮助之下,回到了晋国,但是两国也就基本闹掰了,没过多久,晋惠公死了,他的儿子晋怀公即位。

[var1]

这时的秦国再一次决定,找一个新的晋国君主,取代晋怀公,这样才能对秦国的向东发展更有意义,最终,他们找到了流亡在外的重耳,支持他回国做君主。然而,由此可见,无论是晋惠公,还是晋文公,他们能够成为晋国国君,都离不开秦穆公的帮助,尽管两国有姻亲关系,但是在当时的天下,根据周公的宗法制度,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使得诸侯国之间,像是晋国这样的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只能找与王室无关的功臣之后建立的诸侯国,所以晋国和秦国以及齐国等大国,通婚是很正常的。所以,姻亲关系不是支持秦穆公帮助晋国的理由,更多的可能,还是因为秦国壮大后,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影响力和存在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心态,一旦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善了,当然要努力回馈社会,帮助身边更多的人,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更多文章

  • 秦国最为落后野蛮,为何却能统一天下?战国竹简出土后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秦国统一过程,秦国时期竹简,秦国为何能迅速崛起

    [var1]戎族在古代是一个少数民族,是落后的代表,跟中原这些正统民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战国时期楚国地处云南偏远一带,就经常被人看不起,跟别说原本就是戎族的秦人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批落后野蛮的戎族人,最终击败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尤其是一开始,每个国家都比秦国强,为

  • 如果吴起在魏国获得重用到善终,秦国会有灭顶之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起为什么能打进秦国,吴起能灭秦国吗,吴起对秦国的预言

    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除去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事变革之外,其他四项变法都以魏国李悝变法为蓝本,并对改革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之后推行的变法。变法之后,短时期内的国力和战力都有显著的提升。[var1]其中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在时间是先

  • 孟子只是亚圣,孔子才是圣人,但有五位君主也被称为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孟子是亚圣孔子是至圣吗,孟子和孔子是圣人吗,孟子为什么被后世儒家尊为亚圣

    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帝王君主统治臣民,史上很多帝王都是昏庸无道的,然而也有稍微帝王君主在后人心中评价很高,甚至被称为"圣人"的也有,历史上有七位君主被后人称作圣人,当真算是实至名归了。尧帝:尧帝20岁继承大统,成为方过的首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开辟了禅让制度,并且让伏羲推求历法,计算出二十四方位,为百

  • 阖闾墓中陪葬有鱼肠剑,为何千百年来盗墓贼们不去光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阖闾墓三把剑,阖闾墓出土文物,阖闾墓打开了没

    [var1]专诸刺杀吴王僚之后,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而那把鱼肠剑本来就是阖闾的,后来自然也落到阖闾手中,鱼肠剑是中国古代师大名剑之一,排名仅次于莫邪、干将,吴王僚被杀之后,公子光自立为吴王,即阖闾,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吴国也越来越强大。公元前496年,阖闾跟越国交战时,竟然被敌人斩下一根脚趾,结果伤

  • 春申君相关问题之春申君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申君个人简介,春申君是什么爵位,春申君之死之谜

    笔者认为春申君的记载不详细起因于春申君的身份不明。就是说,不仅战国后期的资料不多,而且虽然在《战国策》、《韩非子》、《史记》、《汉书》、《列女传》、《越绝书》里有关于春申君的记载,但是对于他的身份,这些记载不太明确,没有统一看法。从此可见,在各个古籍编纂时关于春申君身份的资料就比较贫乏。[var1]

  • 秦国结交燕国的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与燕国是啥关系,秦国和燕国的恩怨,燕国为什么帮助秦国

    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其实是分两条路线执行,一条是以结盟楚国,从两个方向蚕食三晋边界;一条则是以联姻燕国,即遏制齐国势力,又能借瓦解燕赵关系,让燕国多次参与到与秦结盟的对外战争中。就是在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的力量已是惨遭削弱,燕国依然要派遣大军偷袭赵国,显然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秦国之怂恿。而燕国对齐国的

  • 邯郸之战失败后的一系列事件对秦国的打击并不如想象中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与赵国邯郸之战,邯郸之战秦国败得有多惨,邯郸之战秦国一共死了多少人

    邯郸之败、白起被杀、六国合纵,看起来后果很严重;但凡事不要只盯着表象,实际上,它们对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我们想的那么大。就在邯郸之败后的下一年,发生了一起宣告旧秩序彻底崩盘的事件:秦国攻打西周,周赧王向秦国“谢罪”。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各诸侯国已经完全沦为了秦国案板上的鱼肉。看待秦朝之

  • 法家为战国时后起的学说,相对更为实干,后世儒家实为儒法并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法家三派,战国时期法家的法治思想,战国时的法家学说

    法家思想的渊源法家是战国时期较后起的一个学派,那些人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一批革新改制的实干家。法家思想渊源有来自道家的成分,有源于名家的成分,也有吸取儒家的荀子学派的成分。道家有中国古代难能可贵的对于世界本原的玄想,但其争鸣的最终目的,还是给当时的乱世开救治的药方。据《史记》记载,道家“出于史官,历

  •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春申君个人问题的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的春申君,春申君个人简介,春申君移花接木

    “《史记·春申君列传》在史书中没有他的前半生的记载,出身不详。司马迁根据那些资料写“游学博闻”也不明确,在其他资料里也没有类似于“游学博闻”的记载。春申君个人问题就是他的身份(称号与出身)、如“春申”之名、对春申君的评价等。[var1]春申君的身份问题《史记·游侠列传》记载:“近世延陵、孟尝、春申、

  • 刘渊:这位不可一世的匈奴人、汉赵国的缔造者,为何尊阿斗为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匈奴刘渊世系,匈奴刘渊被谁灭的,刘渊和匈奴是什么关系

    [var1]刘渊,字元海,正宗的匈奴人,据称是冒顿单于之后。汉朝初立时,冒顿单于曾屡屡寇边,刘邦也是恼了,挟胜西楚霸王项羽之余勇,亲率三十万大军北征,欲将冒顿一举灭了,可是哪知冒顿没灭,却差点被冒顿所灭,幸亏陈平用计,这才突出重围,捡回小命一条。见冒顿太过生猛,一时难以胜之灭之,刘邦脑子一转,另辟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