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结交燕国的背后原因

秦国结交燕国的背后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17 更新时间:2024/1/26 3:35:43

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其实是分两条路线执行,一条是以结盟楚国,从两个方向蚕食三晋边界;一条则是以联姻燕国,即遏制齐国势力,又能借瓦解燕赵关系,让燕国多次参与到与秦结盟的对外战争中。就是在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的力量已是惨遭削弱,燕国依然要派遣大军偷袭赵国,显然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秦国之怂恿。而燕国对齐国的作战方略,则更是由秦国人所辅助,建立了所谓的五国同盟,才让乐毅大军对齐国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

从秦国与燕国的地理位置上看,秦国是西方的霸主,而且在西方没有其他诸侯国可压迫秦国,尤其是到战国时代即便是相邻的三晋之国也不能抵挡秦国的东进,偏西南的巴蜀之地则尽为秦国所有;燕国则是东北之地的霸主,幽州地区的那些部族在燕庄公而后就少有对燕国的威胁,那些当年侵扰过燕国的山戎、孤竹等国,大多已经臣服或依附于燕国。对燕国而言,有个最大的弱点,即邻国有两大强国,一为赵国,二为齐国。这是秦国远交之因。

[var1]

齐国从春秋以来即为强国,多次成为中原霸主,国力一直较为强大,对致力于东进中原的秦国人来说,自然是不可小视的诸侯国。况且战国以来齐国人亦在大力的侵扰邻国,宋国、鲁国等国皆受冲击,其中宋国直接由齐国所灭,燕国都城也为齐国所破。齐国的这种发展格局,让秦国、燕国都感到畏惧,一旦齐国将燕、齐、鲁、宋等东方战略屏障之国彻底的纳入齐国疆土,就会对中原地区形成逼迫之势,有利于齐国的,自然就不利于秦国。

而赵国在战国中后期,随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跃成为可与秦楚匹敌的强国,赵国遂成为三晋之首。当年秦国尚未崛起,三晋地区的魏国多年之间即成为秦国之噩梦,秦魏之间发生了很多区域性的规模战争,大多围绕着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关口和城池。赵国崛起即让秦国人难以入眠,其后多年之间,即对赵国发动了多场外交策略,威逼利诱韩魏国瓦解三晋同盟,结盟楚国对三晋展开军事行动,如此等等皆有冲破赵国阻塞之目的。而燕赵向来并称,这两个诸侯国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河北地区,因此燕赵之间不合,则赵不能宁。秦国与燕结盟,目的即在于此。

[var1]

《战国策》载:“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可见秦国与燕国之间,采取的正是联姻之策。而且两国之间的关系似乎一直很好,燕国对外,秦国辅之,燕国受侵,秦国救之。有所谓:“齐、燕战。秦使魏冉之赵,出兵助燕攻齐”。后来齐国占据燕国数十座城池,苏秦会对齐宣王说:“今燕虽弱小,强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与强秦为仇”,齐宣王畏秦之兵锋才会将占据的城池归还给了燕国,这即为后来的燕昭王复兴奠定了根基。

秦国与燕国之间的这种关系,从弱者的角度来看,则是和和气气相当友好,但从秦国的角度来看,那就不同了。秦国结盟燕国目的既然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有所付出就要有所得,秦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争取结盟燕国的丰收之季的。秦国曾经多次怂恿燕国攻打齐国,以达到削弱齐国的主张。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发动五国盟会,并率先派遣蒙武率领大军攻打齐国河东之地,连破九座城池。而后即是五国联军进攻齐国,最终由燕国乐毅直接攻破了齐国都城,这即成为了齐国盛极而衰的转折点。秦国结盟燕国的目的终致达成。

更多文章

  • 邯郸之战失败后的一系列事件对秦国的打击并不如想象中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与赵国邯郸之战,邯郸之战秦国败得有多惨,邯郸之战秦国一共死了多少人

    邯郸之败、白起被杀、六国合纵,看起来后果很严重;但凡事不要只盯着表象,实际上,它们对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我们想的那么大。就在邯郸之败后的下一年,发生了一起宣告旧秩序彻底崩盘的事件:秦国攻打西周,周赧王向秦国“谢罪”。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各诸侯国已经完全沦为了秦国案板上的鱼肉。看待秦朝之

  • 法家为战国时后起的学说,相对更为实干,后世儒家实为儒法并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法家三派,战国时期法家的法治思想,战国时的法家学说

    法家思想的渊源法家是战国时期较后起的一个学派,那些人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一批革新改制的实干家。法家思想渊源有来自道家的成分,有源于名家的成分,也有吸取儒家的荀子学派的成分。道家有中国古代难能可贵的对于世界本原的玄想,但其争鸣的最终目的,还是给当时的乱世开救治的药方。据《史记》记载,道家“出于史官,历

  •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春申君个人问题的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的春申君,春申君个人简介,春申君移花接木

    “《史记·春申君列传》在史书中没有他的前半生的记载,出身不详。司马迁根据那些资料写“游学博闻”也不明确,在其他资料里也没有类似于“游学博闻”的记载。春申君个人问题就是他的身份(称号与出身)、如“春申”之名、对春申君的评价等。[var1]春申君的身份问题《史记·游侠列传》记载:“近世延陵、孟尝、春申、

  • 刘渊:这位不可一世的匈奴人、汉赵国的缔造者,为何尊阿斗为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匈奴刘渊世系,匈奴刘渊被谁灭的,刘渊和匈奴是什么关系

    [var1]刘渊,字元海,正宗的匈奴人,据称是冒顿单于之后。汉朝初立时,冒顿单于曾屡屡寇边,刘邦也是恼了,挟胜西楚霸王项羽之余勇,亲率三十万大军北征,欲将冒顿一举灭了,可是哪知冒顿没灭,却差点被冒顿所灭,幸亏陈平用计,这才突出重围,捡回小命一条。见冒顿太过生猛,一时难以胜之灭之,刘邦脑子一转,另辟蹊

  • 唯一能阻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人,李牧有多厉害?王翦都不是其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翦和李牧没赢过吗,王翦打败了李牧吗,王翦与李牧谁更强

    一、项燕项燕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名将,他还是秦末期间的抗秦名将项梁的父亲,“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var1]楚国和秦国,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快速崛起了。商鞅变法损害了秦国贵族的利益。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就杀掉了商鞅,但是他留下了商鞅变法的内容,这让秦国可以持续从中受

  • 如果回到过去,你会怎么劝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劝屈原不要跳江小作文500字,想对屈原说的心里话,如果你遇到屈原你会跟他说什么

    [var1]当时秦楚两国也是通婚的,秦王嬴政的亲祖母夏太后就是楚国人,养祖母华阳夫人是正宗楚国芈姓熊氏人(楚国王族),亲高祖母著名的宣太后(芈月)也是楚国芈姓王族人。可以说,秦王嬴政身上也流淌着楚国王族的血液,秦国实际破的也是楚国的旧王族统治,这个旧王族也不是代表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秦破楚顶多算

  • 春秋诸侯争霸,晋国崛起所伴随的内忧外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是怎么崛起的,春秋时期晋国崛起,纪录片晋国崛起

    东周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标志着周天子的权力一步一步的丧失,从此各个诸侯陆续出现,对于天子礼仪的僭越。[var1]东周初期之前我们讲到,周朝的建立是把商朝的神神鬼鬼,抽象出来成为天的概念,君王称作周天子,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灭商以后,周朝开始对天下诸侯进行分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慢慢的发展,一步一步

  • 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是什么下场?还有哪些国家得以幸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灭六国后六国国君的下场,秦始皇统一的六国分别是哪六国,秦灭六国后都去哪了

    秦始皇任用李斯、尉缭、王翦、李信等诸多能臣勇将,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统一天下。[var1]不过灭国战争并非是一帆风顺,在六国破亡的同时,一些太子或六国宗室贵族还流窜到其它地区组织抵抗,如赵国灭亡后又出现的代国,燕国灭亡后又出现的卫满朝鲜,

  • 研究楚辞,感沐到的不仅是屈原之魂,更窥视到了后世的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屈原与楚辞的地位与影响,屈原的楚辞的意义,楚辞及屈原简介

    [var1]明代——以“文学思想”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作为楚辞学的高峰,汉代及宋代为最具代表性的时期,首先这两个时代分别诞生了王逸的《楚辞章句》以及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这三部周详完备的《楚辞》注释书籍。其次,这两个时代都具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它们反映在了楚辞研究上,使得汉代、宋代的楚辞

  • 春秋时期有一个剩女最多的国家,后来还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有没有女性国君,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女性,春秋战国时期女人的地位如何

    [var1]燕国为公元前11世纪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在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燕召公奭。在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于公元前7世纪灭掉蓟国,建都蓟(今北京市房山区)。[var1]燕国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