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启超担任徐志摩、陆小曼证婚人,却给予了最具讽刺的证婚词

梁启超担任徐志摩、陆小曼证婚人,却给予了最具讽刺的证婚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4/1/17 16:23:14

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历史上第一对离婚的夫妻,张幼仪出身江苏名门,她性情温和善良,长相秀丽,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她和徐志摩结婚之前并不相识,双方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感情基础。

两人婚后不久,徐志摩就离开家了,先后赴美国和英国留学,在英国留学期间结识了随父亲林长民赴英读书的林徽因,这一年,林徽因刚满16岁,正属于豆蔻年华,而徐志摩,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诗歌,一心追求自由和爱情,一开始就被林徽因的美貌、灵气和才华所折服,随即发起疯狂的追求,在追求林徽因的过程中,向发妻张幼仪递交了离婚通知书,此时张幼仪已有身孕在身。梁超得知这个消息后,写信对徐志摩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教导。徐志摩不顾梁启超的良苦用心的规劝,回应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林徽因欣赏徐志摩的才情,爱他的俊朗潇洒,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光,但她认为徐志摩是一个情感不专的人,最终没有与他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而选择了与她家庭背景和性格更加匹配的梁思成

求而不得,徐志摩随即转而追求京城有名的交际花、庚的妻子陆小曼,陆小曼不仅外貌出众而且擅长交际,17岁时就到北洋政府外交部工作,经常出席一些舞会和社交场合,风华绝代,胡适就曾说:“她是旧时北京城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

王庚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给不到陆小曼想要的陪伴,也没有满足陆小曼对于浪漫婚姻的想象。恰在此时,徐志摩出现了,徐志摩懂浪漫更会迎合陆小曼的心意,经常陪伴陆小曼,一来二去,两人便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随后,陆小曼为了徐志摩便与王庚离了婚,在和王庚离婚一个月以后,陆小曼就和徐志摩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坚决不同意自己的儿子迎娶陆小曼。他本就不喜欢交际花陆小曼,认为这样的女人品行凉薄;何况自己儿子离婚在当时的情况下已属大逆不道,再娶一个离婚之人更是有辱家风。

后经胡适等人从中斡旋,徐志摩的父亲才同意儿子与陆小曼结婚。但他提了一个条件:婚礼必须由梁启超作为证婚人。

1926年10月3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两人盛大的婚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

婚礼上,作为证婚人梁启超给徐志摩、陆小曼送上了最具讽刺的证婚词: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

陆小曼,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这番“证婚词”令新婚的两人尴尬不已,在场的宾客也是目瞪口呆,梁任公的一番话对两人的点评可谓是入木三分。

事后,梁启超说:“我平生演讲无数次,唯有这一次最为特别。” 而徐志摩则说:“我听了先生多少次教导,唯独这次铭心刻骨。”

作者 ︳历史巨轮

图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割让台湾:李鸿章的马关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马关春帆楼,是日本下关(亦称马关)的一家旅店 ,是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的地方,是见证中华民族奇耻大辱的千古伤心地。时至今日,春帆楼旁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马关条约》单赔款一项,就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繁荣,甚至在日本经济著作中,有

  • 自称多尔衮后人,在火车站妄想行使贵族特权,还欲住进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多尔衮第一次进入紫禁城,男子自称多尔衮后人大闹火车站,多尔衮是怎么入主紫禁城的

    而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便是清朝,在这个清朝,产生了很多位皇帝,也有很多满清贵族走进了大家的视线。回忆起清朝建立的过程,当初正是皇太极想要进入关中地区才建立了满清的江山。而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属多尔衮了。正是他的支持和努力,清军才顺利进入关中地区,建立了统一的满清政权,顺治皇帝才能坐上王位,爱新觉罗的

  • 守寡多年的慈禧在晚年怀孕,这是为何?诊断太医活下来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26岁守寡后怎么怀孕的,46岁慈禧怀孕守寡,慈禧守寡20年却怀孕了

    提起慈禧,大家一定并不陌生,慈禧是晚清同治,光绪时期的实际统治者,手中实际权力比皇帝还大,上朝之时都垂帘听政。然而她的名声并没有如其权力一样之好,她晚年私生活不堪入目,整天过着奢靡的生活,使国库在不断地亏空,却依旧我行我素。步步攀升,早年守寡道光十五年(1835年),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慈禧)生于北京

  •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雍正凭什么胜出?原因有三,第三点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夺嫡成功原因,康熙晚年时雍正的地位,康熙与雍正的治国之道

    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成年受封的儿子有二十个。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令康熙身心俱疲。在争储的皇子中,皇四子胤禛并不占优势。论年龄他不是最长的,论才干,他也并不十分突出。胤禛平时深居简出,特立独行,他喜欢念佛和书法,似乎对皇位没什么兴趣。那么,为什么最后康熙会把皇位传给胤禛呢?孝顺父皇、勤勉敬业

  • 慈禧26岁丧夫,却在46岁时不慎小产,孩子是谁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很快,慈禧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如往常,时时出现呕吐、嗜睡、恶心等症状。作为过来人,慈禧心里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这是自己怀孕的表现。但是此事并不能张扬,只能憋在心里。慈溪生病,按照惯例,御医是必须要来检查身体的。第一位太医一下子把出了喜脉,但是他并未声张,暗自下决心埋藏此秘密,给慈溪开了几副补药,便匆匆离去

  • 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一生砍掉300多个脑袋,晚年终遭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邓海山长什么样,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天砍300多人

    眼见如此情形,先生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看到民众如此行为,砍下犯人头颅的刽子手,又会作何感想。像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一生中就砍掉了300多个脑袋,晚年最终遭受报应。尽管从事这个工作以后,他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清朝残存的势力指使,但血腥经历太多,最终依旧给自己给带来了不好的灾祸。接下

  • 奶奶是慈禧、伯伯是光绪、哥哥是溥仪,而他却默默教书活到2015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王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的败亡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后世之人总会用一种战略的眼光,去研究清末的每一个名留青史之人,我们想要还原当时先人们经历的事情,以此来填补历史的空缺。而除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学者们还将目光放到了其他不太重要的皇室之人身上,企图获得新的发

  • “乾隆七世孙”恒绍,身穿龙袍手戴帝王扳指,号召百官公开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七世孙穿着龙袍祭祖,孙恒绍,恒绍是谁的儿子

    百姓们欢呼雀跃,被统治者压制百余年终于解脱。有人欢喜有人忧,曾经的“作恶者”恨不得钻到地缝里,生怕遭到清算,许多皇族后裔甚至改名换姓,尝试着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人人平等,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但少数人仍然当起了另类。对于部分“有心人”而言,爱新觉罗氏像极了一种荣耀,自己每天沉醉其中,不

  • 辞官回乡罢你的官,安享晚年抄你的家,乾隆为何这样整治张廷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是官二代,父亲张英是康熙初期的大学士,康熙非常欣赏张英的学识,特意请他做太子胤礽和雍正的老师。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29岁考中进士,因康熙对其父的偏爱加上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康熙的赏识和提拔,45岁时,已然成为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逝世后,雍正守灵期间,很多事情只能口述,雍正讲完后

  • 三朝元老张廷玉,晚年连出昏招,被乾隆抄家,一查是廉洁模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张廷玉被抄家的事,有朋友说,家没被抄,一查张廷玉是廉洁模范,弄得皇帝很尴尬。其实并非如此,抄家这事在《清史稿》记载语焉不详,而关于张廷玉太廉洁,皇帝太尴尬方面。我做了一个查证,于是我就翻了《钦定清高宗实录》,在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八月甲子)谕、前经降旨。张廷玉说受恩赐物件……着将御赐物件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