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七世孙”恒绍,身穿龙袍手戴帝王扳指,号召百官公开祭祖

“乾隆七世孙”恒绍,身穿龙袍手戴帝王扳指,号召百官公开祭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36 更新时间:2024/1/23 19:09:16

百姓们欢呼雀跃,被统治者压制百年终于解脱。

有人欢喜有人忧,曾经的“作恶者”恨不得钻到地缝里,生怕遭到清算,许多皇族后裔甚至改名换姓,尝试着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人人平等,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但少数人仍然当起了另类。

对于部分“有心人”而言,爱新觉罗氏像极了一种荣耀,自己每天沉醉其中,不断模仿曾经当权者们所谓的生活习惯行为。

话说回来,这到头来还不只是一场梦吗?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

许多网友们纷纷打趣,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生活越来越好,这些人的目的开始变得不单纯,放到大清刚刚覆灭的时候,不知道他们会用种行为方式表现自己的行为。

如今说得最多的便是“乾隆七世孙”,他的名字叫恒绍,每天身穿龙袍手扳指,差点都让你对他的身份信以为真。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恒绍每年都会大旗鼓地进行“公开祭祖”活动,规模更是号召百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乾隆七世孙

说实话,这个名号有些让人诟病,笔者一点都看不上。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最需要的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借用祖先的荣耀为自己贴金,这得落魄到什么程度?

首先来看他的姓氏,即爱新觉罗氏,和满清的官方记载相符,但这并不能断定他的身份。

在缺乏证据佐证的情况下,恒绍将此身份大肆宣扬,每天以皇家标准要求自己,比如不是黄色的不穿,不是黄色的不坐,否则无法体现个人的尊贵。

其他地方的人们或许并不知情,恒绍在吉林反正是出尽了风头。

据当地人所言,恒绍手上佩戴着帝王扳指,有史学家曾进行过考证,确实为乾隆皇帝生前佩戴过的物品,价值不菲。

何为帝王扳指?即护指之物。

封建时代下许多皇帝有打猎的爱好,拉弓勾弦时容易勒手,故而有了这种东西诞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帝王扳指慢慢演化为一种装饰物,成为身份的象征。

考古学家们得知该消息后,先后多次上门对恒绍做思想工作,目前国家对于史料的研究还是很重视,希望他能将此物交给国家,不过遭到了恒绍的拒绝。

笔者对此并不反对,毕竟是别人的私人物品,可借此消息炒作个人身份,就有些让人反感。

从恒绍自己的角度出发,这个扳指绝非文物那般简单,最重要的是有力身份证明,亲自佩戴过的物品怎么可能随意传承到别人手中?

话并不无道理,过程中仍然排除不了众多可能情况。

仅有的一个身份证明,还让人对他变得如此反感,恒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他张罗召开了一场祭祖活动——全球满族祭祖大典。

祭祖大典

这场活动恒绍号召了400余人,地点在吉林省乌喇公园,每个人都身着传统服饰,一位身穿龙袍的年长者跪拜。

没错,他就是爱新觉罗·恒绍,所谓的“乾隆七世孙”。

跪拜之礼结束后,恒绍拿起话筒称“众爱卿平身”,随后开始了各项祭祖礼仪,整个过程看起来十分繁琐。

有守卫、有宫女,如果你是路人,对恒绍身份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以为这是在拍摄大型清宫剧。

如此具有封建色彩的活动,引起了众多网友们的不满,对此恒绍做出解释:只是想恢复祖宗们的仪式,同时将这一好的传统进行保留。

祭祖没有错,但通过这种方式未免有些不妥?

很多时候事情并非诸位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简单,拿恒绍的“乾隆七世孙”身份和组织活动为例,他真的是为了祭祀祖先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切都是利益作祟罢了。

恒绍平时喜好中医学,成年后成为中医药从业人员,33岁的时候开办了一家药材的研究所。

年轻的时候都不见他提及这个身份,为什么后来开始大肆宣扬?这里不得不提到一本书,即《爱新觉罗·恒绍藏宫廷秘方集》。

据恒绍本人介绍,这本书是他根据清代宫廷秘方《玄金秘要》所编著的,用这些活动为自己换来名气,就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他医治,也够他吃一辈子。

笑侃人世间

说得再多,绕不开的还是“利益”。

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看起来虽然有些稀奇,但背后确实有些哗众取宠。新时代的每个人生而平等,邵衡靠这种名号来博取世人的眼球,不知道九泉之下的“乾隆先祖”会作何感想?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很多事情早已成为过去式,一味地沉溺于曾经的辉煌之事,只会让自己慢慢迷失。任何人任何事,回归当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白日梦终究只会害了自己。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更多文章

  • 辞官回乡罢你的官,安享晚年抄你的家,乾隆为何这样整治张廷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是官二代,父亲张英是康熙初期的大学士,康熙非常欣赏张英的学识,特意请他做太子胤礽和雍正的老师。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29岁考中进士,因康熙对其父的偏爱加上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康熙的赏识和提拔,45岁时,已然成为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逝世后,雍正守灵期间,很多事情只能口述,雍正讲完后

  • 三朝元老张廷玉,晚年连出昏招,被乾隆抄家,一查是廉洁模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张廷玉被抄家的事,有朋友说,家没被抄,一查张廷玉是廉洁模范,弄得皇帝很尴尬。其实并非如此,抄家这事在《清史稿》记载语焉不详,而关于张廷玉太廉洁,皇帝太尴尬方面。我做了一个查证,于是我就翻了《钦定清高宗实录》,在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八月甲子)谕、前经降旨。张廷玉说受恩赐物件……着将御赐物件收回…

  • 八旗子弟今何在?和珅后人在黑龙江种地,如今仍然保留祖上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黑龙江八旗后裔,清朝和珅还有后人吗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有着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让世界为之赞叹,只不过历经短暂的繁荣后,便迎来了灭亡。清朝由满族人建立而来,他们在一些事情上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作为清朝统治阶级核心的八旗子弟,就是其特色之一。凭借这一身份,那些八旗子弟在当时拥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尽管清王朝灭亡,但其血

  • 画家献仙童祝寿图,群臣齐声喝彩,可慈禧却说:这明明是在骂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画像100幅,慈禧的祝寿诗,仙童祝寿

    话说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仓促之间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带,便携光绪帝一路向西奔逃。这一路老太太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不少的苦头。慈禧自掌权以后,生活之奢靡可谓是空前绝后,本来大清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可她的个人花销却大得离谱。据说慈禧一顿平常的晚餐所花费的银两,就够以一百户人家一年

  • 康熙长子胤禔被圈禁在府26年,疯狂纳妃生下20个孩子,却因祸得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的大儿子胤禔,康熙长子胤禔活了多少岁,康熙的皇长子胤禔很有实力吗

    不过,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皇子们相互争斗而发生的“九子夺嫡”,让康熙的晚年过得不那么顺心。这“九子夺嫡”中第一个出局的倒霉蛋就是康熙的长子“爱新觉罗·胤禔”。从37岁被圈禁起来,直到63岁去世,胤禔下半辈子在府邸里过了26年的软禁生涯,倒霉吗?听起来是很倒霉,但是这26年间,胤禔疯狂纳妃,生下了20

  •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乱不断故吐蕃可占领长安,郭子仪以疑兵收复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子仪和谁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郭子仪和谁进军河北,安史之乱后吐蕃是怎样入侵唐朝

    当年蒙古铁骑不过20多万人,却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建立天下无敌的大蒙古国。清朝入关的时候,也不过只有10多万八旗兵,但是却能够统一天下,维持了近三百年之久的统治。当年金国的女真人,也只有10多万的部队,甚至打算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可他们依旧能够灭亡大辽、北宋,霸占中原地区。为什么这些民族人口不多

  • 谄臣争拍马屁,大赞张昌宗貌美,武则天大发花痴,婆娑老眼看情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和武承嗣是一样的,同样是个有奶就是娘的主。他的父亲虽然是武则天搞死的,但武则天给予他的荣华富贵他没法拒绝,只好把杀父之仇抛到九宵云外,对武则天百依百顺,奴态十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称制,起用武三思为右卫将军,后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

  • 唐太宗: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大喜可惜真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袁天罡来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代传奇人物,也许他的事业并不是那么的光鲜亮丽,但是他确实非常有才华,甚至还被唐太宗给亲自接见过,无比风光。当时唐太宗问了他一个问题,大唐何时亡?袁天罡说:猪上树时。李世民瞬间大喜,猪不会上树。奈何当时的李世民不懂,之后果然应验了。 智对唐太宗,一语成谶 袁天罡就是一个不

  • 1986年,山东一名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称帝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文盲皇帝”;第二类是“江湖术士皇帝”。老少边穷地区多出文盲“称帝”,他们大多在边远地区和山林之中。由于交通不便,发展落后,有人便趁机称霸乡里,作威作福,甚至聚众“称帝”。愚昧产生专制,专制供立暴君,当代中国“称帝”的人形形色色,晁正坤便是其中一位特有的“女皇帝

  • 隋文帝一生专情独孤,却为何死前怒骂妻子毁其江山原因只有1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个人简介,隋文帝的死因之谜,隋文帝的传奇一生

    因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所以在独孤迦罗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杨坚的妻子。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高贵的家庭,加上母亲又是草原上的贵族小姐。所以在独孤迦罗的身上不仅带着草原人们的豪迈,还有这一般人所不能及的文化底蕴。虽然说是古代,但是从这一点上面我们还是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将来有多大的作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