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奶奶是慈禧、伯伯是光绪、哥哥是溥仪,而他却默默教书活到2015年

奶奶是慈禧、伯伯是光绪、哥哥是溥仪,而他却默默教书活到2015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76 更新时间:2024/1/20 8:47:21

大清王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的败亡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后世之人总会用一种战略的眼光,去研究清末的每一个名留青史之人,我们想要还原当时先人们经历的事情,以此来填补历史的空缺。

而除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学者们还将目光放到了其他不太重要的皇室之人身上,企图获得新的发现。所以一名对于历史而言微不足道的边缘人物,走过时间的长河,到达我们的眼前。

这个人在大清有着显赫的背景,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仪,大伯是光绪,此人并没有因为清末民初的战乱与世长辞,相反的是他一直低调的教书育人,还成为了“历史活化石”,活到了2015年。此人究竟是谁?他在清王朝覆灭以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没落的皇族

这位没落的清朝皇室贵族叫做溥任,前文已经笼统的提到了溥任和几位清末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小伙伴们就会明白这些历史人物具体的关系。但要真正了解这个人,还是要从慈禧开始说起。

1853年,尚是懿嫔的慈禧生下了皇长子载淳,五年后咸丰皇帝驾崩。根据立嫡立长的制度,载淳被拥立为新一任皇帝,史称同治皇帝,而成为太后的慈禧正式开始享福。但是这种悠闲的日子,她只过了十四年。

后来仅仅亲政两年的同治皇帝驾崩,并且由于这位皇帝的后嗣中一个男孩子也没有,所以皇位无人继承。无奈之下,慈禧只能暂时接管政务,并且挑选新皇。一番挑选之下,慈禧最后让同治皇帝的堂弟、醇亲王之子载湉接手了皇位,是为光绪皇帝。

而慈禧的品行在选继承人一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时年仅四岁的载湉之所以登上皇位并不是因为自身的才学,而是因为他的亲生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

失去儿子的慈禧第二次开养娃之路,她作为太后垂帘听政,涉猎朝政十五年,而后还政于皇帝。在后宫颐养天年的慈禧熬死了她的顶头上司慈安太后,也熬死了光绪皇帝。载湉于1908年暴毙而亡,时年38岁。

由于光绪的后嗣中也没有男孩继承皇位,慈禧作为皇室辈分最高的人再次从宗室中选择皇位继承人,这一次她选中的人是光绪皇帝的侄子、醇亲王的孙子、摄政王载沣长子溥仪,是为末代皇帝。而本文的主人公溥任,就是载沣的第四子。所以说慈禧是溥任名义上的奶奶,同治、光绪都是他大伯,而溥仪是他亲哥。

如果清王朝没有灭亡,拥有着这样出身的溥任一定是一位财势双全的贵族。但是世间没有如果,1912年隆裕太后颁布了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大清就此宣告灭亡。溥任也从皇室贵族变成了百姓。

虽然没有了显赫的出身,但是溥任的童年也没吃什么苦。为了彰显民国政府对皇室的优待,溥仪一干人等被允许继续住在故宫。皇室成员也可以遵循旧例生活,新政府每年还会拨出不菲的经费用以维持皇室的生活。所以幼年的溥任虽然没有贵族的头衔,但是在生活上与贵族基本无异。

但是意外又一次降临到了溥任的头上。1924年,军阀冯玉祥破坏了新政府与皇室的条约。他派遣部下直接闯进紫禁城,将溥仪等人赶出皇宫。而国民政府也顺势停止向皇室发放生活费,溥任彻底成为了普通百姓的一员。

从贵族到老师

不过溥任的心态极为良好,他并没有像兄长溥仪一样沉湎于大清朝过去的辉煌,并且妄图用各种手段重新建立大清。这位曾经的皇室贵族很快地接受了自己身份上的变化,并且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乐趣——读书。

从大清朝覆灭以后,溥任一家就极为低调,因为醇亲王无比害怕军阀中出现一位冯玉祥2.0版,会将他们一大家子赶出王府,所以他们可以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被父亲关在家中的溥任只能靠看书打发时间,渐渐地他发现了书中的黄金屋,并且一头扎了进去。

溥任忙着做学问的同时,他哥哥溥仪也没闲着。这位末代皇帝为了他重建大清朝的梦想和日本人合作,成立了伪满洲帝国。为了使帝国的皇室看起来更真实、可信,溥仪和日本人邀请醇亲王一家到东北继续担任皇室贵族。

但是这个提议被醇亲王一家无情地拒绝了,在这件事情上,醇亲王和溥任的看法完全一致,那就是:大清朝已经是过去式,民主共和的想法早已经深入人心,溥仪完全是在做无用功。此后思念儿子的醇亲王曾以私人身份带着溥任一起,去满洲看望溥仪。见到溥仪被日本人处处掣肘的样子后,溥任既愤怒于大哥勾结外敌,又替溥仪的境遇感到难过。

此后的溥任一直在王府中低调地钻研学问,祖上留下的产业足够支撑平日的开销,溥任只需要一心读书便可。后来博览群书后的溥任决定自费开办一所小学,将自己一身所学用于教化世人,同时也是为文明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此项活动得到了其他家人的大力支持,从此醇亲王府走上了砸锅卖铁办小学的路。

由于这一家子多年以来一直在避世,家中成员虽然读书不如溥任多,但是给幼儿启蒙是绰绰有余。所以醇亲王府众人在溥任的带领下,开始了教师的生涯。

不得不说醇亲王一家可谓是幸运至极,在溥任专心学习、教书的这些年,王府外的世界可谓是兵荒马乱,每天都有很多人横尸荒野,但是醇亲王府的众人仿佛被彻底遗忘了一般。除了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曾经不顾溥任等人反对,强行驻扎在这里一段时间以外,整个民国时期,醇亲王府再未受到战争的创伤。

北平被我党以极快的速度解放以后,溥任做主将家中的小学无偿捐献出来作为公立小学,是为北京竞业小学。而后在新中国刚成立的一段时间内,溥任先后无偿捐献出了古籍七千余册,和清代皇家有关的文物近百件。

这些文物中有书画、印章、图册、古董等物品,它们中的大部分对史学家研究清代晚期历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很多不清晰的历史片段得以补全。而溥任在建国之后一直在竞业小学教书育人,后来成为一代教育学家,这位可敬的老人于2015年逝世。

结语

作为一名清朝直系皇室成员,溥任在大清灭亡之时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帝国不会再成立,而自己也不会再成为贵族。所以他很快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他的哥哥溥仪则一直在此问题上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相比于溥任平淡安稳的后半生,溥仪的后半生可谓是吃尽苦头、颠沛流离。

在这两兄弟的人生际遇中,我们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对一件事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然即使追梦之人穷尽一生、受尽磨难,也无法实现梦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七世孙”恒绍,身穿龙袍手戴帝王扳指,号召百官公开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七世孙穿着龙袍祭祖,孙恒绍,恒绍是谁的儿子

    百姓们欢呼雀跃,被统治者压制百余年终于解脱。有人欢喜有人忧,曾经的“作恶者”恨不得钻到地缝里,生怕遭到清算,许多皇族后裔甚至改名换姓,尝试着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人人平等,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但少数人仍然当起了另类。对于部分“有心人”而言,爱新觉罗氏像极了一种荣耀,自己每天沉醉其中,不

  • 辞官回乡罢你的官,安享晚年抄你的家,乾隆为何这样整治张廷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是官二代,父亲张英是康熙初期的大学士,康熙非常欣赏张英的学识,特意请他做太子胤礽和雍正的老师。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29岁考中进士,因康熙对其父的偏爱加上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康熙的赏识和提拔,45岁时,已然成为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逝世后,雍正守灵期间,很多事情只能口述,雍正讲完后

  • 三朝元老张廷玉,晚年连出昏招,被乾隆抄家,一查是廉洁模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张廷玉被抄家的事,有朋友说,家没被抄,一查张廷玉是廉洁模范,弄得皇帝很尴尬。其实并非如此,抄家这事在《清史稿》记载语焉不详,而关于张廷玉太廉洁,皇帝太尴尬方面。我做了一个查证,于是我就翻了《钦定清高宗实录》,在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八月甲子)谕、前经降旨。张廷玉说受恩赐物件……着将御赐物件收回…

  • 八旗子弟今何在?和珅后人在黑龙江种地,如今仍然保留祖上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黑龙江八旗后裔,清朝和珅还有后人吗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有着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让世界为之赞叹,只不过历经短暂的繁荣后,便迎来了灭亡。清朝由满族人建立而来,他们在一些事情上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作为清朝统治阶级核心的八旗子弟,就是其特色之一。凭借这一身份,那些八旗子弟在当时拥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尽管清王朝灭亡,但其血

  • 画家献仙童祝寿图,群臣齐声喝彩,可慈禧却说:这明明是在骂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画像100幅,慈禧的祝寿诗,仙童祝寿

    话说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仓促之间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带,便携光绪帝一路向西奔逃。这一路老太太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不少的苦头。慈禧自掌权以后,生活之奢靡可谓是空前绝后,本来大清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可她的个人花销却大得离谱。据说慈禧一顿平常的晚餐所花费的银两,就够以一百户人家一年

  • 康熙长子胤禔被圈禁在府26年,疯狂纳妃生下20个孩子,却因祸得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的大儿子胤禔,康熙长子胤禔活了多少岁,康熙的皇长子胤禔很有实力吗

    不过,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皇子们相互争斗而发生的“九子夺嫡”,让康熙的晚年过得不那么顺心。这“九子夺嫡”中第一个出局的倒霉蛋就是康熙的长子“爱新觉罗·胤禔”。从37岁被圈禁起来,直到63岁去世,胤禔下半辈子在府邸里过了26年的软禁生涯,倒霉吗?听起来是很倒霉,但是这26年间,胤禔疯狂纳妃,生下了20

  •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乱不断故吐蕃可占领长安,郭子仪以疑兵收复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子仪和谁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郭子仪和谁进军河北,安史之乱后吐蕃是怎样入侵唐朝

    当年蒙古铁骑不过20多万人,却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建立天下无敌的大蒙古国。清朝入关的时候,也不过只有10多万八旗兵,但是却能够统一天下,维持了近三百年之久的统治。当年金国的女真人,也只有10多万的部队,甚至打算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可他们依旧能够灭亡大辽、北宋,霸占中原地区。为什么这些民族人口不多

  • 谄臣争拍马屁,大赞张昌宗貌美,武则天大发花痴,婆娑老眼看情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和武承嗣是一样的,同样是个有奶就是娘的主。他的父亲虽然是武则天搞死的,但武则天给予他的荣华富贵他没法拒绝,只好把杀父之仇抛到九宵云外,对武则天百依百顺,奴态十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称制,起用武三思为右卫将军,后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

  • 唐太宗: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大喜可惜真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袁天罡来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代传奇人物,也许他的事业并不是那么的光鲜亮丽,但是他确实非常有才华,甚至还被唐太宗给亲自接见过,无比风光。当时唐太宗问了他一个问题,大唐何时亡?袁天罡说:猪上树时。李世民瞬间大喜,猪不会上树。奈何当时的李世民不懂,之后果然应验了。 智对唐太宗,一语成谶 袁天罡就是一个不

  • 1986年,山东一名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称帝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文盲皇帝”;第二类是“江湖术士皇帝”。老少边穷地区多出文盲“称帝”,他们大多在边远地区和山林之中。由于交通不便,发展落后,有人便趁机称霸乡里,作威作福,甚至聚众“称帝”。愚昧产生专制,专制供立暴君,当代中国“称帝”的人形形色色,晁正坤便是其中一位特有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