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长子胤禔被圈禁在府26年,疯狂纳妃生下20个孩子,却因祸得福

康熙长子胤禔被圈禁在府26年,疯狂纳妃生下20个孩子,却因祸得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61 更新时间:2024/2/7 5:43:45

不过,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皇子们相互争斗而发生的“九子夺嫡”,让康熙的晚年过得不那么顺心。

这“九子夺嫡”中第一个出局的倒霉蛋就是康熙的长子“爱新觉罗·胤禔”。从37岁被圈禁起来,直到63岁去世,胤禔下半辈子在府邸里过了26年的软禁生涯,倒霉吗?

听起来是很倒霉,但是这26年间,胤禔疯狂纳妃,生下了20个孩子,而且还因祸得福。

嫡庶之分

爱新觉罗·胤禔,名义上是康熙的长子,实际上算起来应该是第5个儿子。因为他前面出生的4个哥哥因为种种原因都夭折了,没有长大成人,所以他这个“老五”就成了长子。

但胤禔只是庶长子,不是嫡长子,因为他的母亲是惠妃乌拉那拉氏,并不是皇后。

爱新觉罗·胤禔

在康熙的诸多儿子中,胤禔是非常出类拔萃的那种,作为皇子们的大哥,他也总是身先士卒作为表率,弟弟们年幼的时候,也是他更多的帮助康熙处理事务。

军事上他曾数次作为将领参战,甚至还陪康熙御驾亲征过,民生上也曾有所作为,曾经巡视永定河河堤的修筑,康熙事后非常满意。

根据康乾时期在京城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所写的《康熙帝传》中的记载。胤禔确实是皇子中最出色的,白晋在书中写道:

“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由此可见胤禔在康熙心中的地位,那么胤禔是不是距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呢?

康熙

并不是,这一步之遥却是咫尺天涯,作为康熙的第7个儿子,也是嫡次子的爱新觉罗·胤礽,在一周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了。

古人讲究嫡庶、长幼之分,选择传承人时,虽然长幼先选长,但是嫡庶的优先级在长幼之前,所以胤礽还是个一岁幼童时就以嫡次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

以胤禔的出色才华与办事能力,最终也不过是在27岁时被封为多罗直郡王,只因为他是庶长子,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白费。

胤禔的心中自然极其不满,但是他暂时忍住了,一方面尽力表演兄友弟恭,一方面在康熙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

胤禔的隐忍没有白费,事情出现了转机,成为皇太子的机会出现了,但是隐忍的胤禔没有沉住气,一向老成稳重的胤禔面对皇太子之位,失去了分寸。

爱新觉罗·胤礽

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顾名思义,九个儿子夺取太子的位置。本来这几个儿子都是庶子,皇太子之位被嫡次子胤礽占据之后,其余皇子们就不用起一些不该有的心思了。

可惜这胤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正式册立的皇太子,他自己不争气。

熟悉康熙的人都知道,他虽然8岁就登基了,但是朝政一直被鳌拜等大臣把控,直到康熙14岁除去鳌拜后才开始掌握朝政。

而14岁的康熙能除去大臣鳌拜,大臣索额图出力不小,而索额图正是太子胤礽的叔爷爷。

太子胤礽自幼就是太子,地位尊贵。虽然母亲去世得早,但是康熙对其宠爱有加,索额图更是非常爱护这个孩子。

于是,多方宠爱下长大的胤礽就长歪了,小时候是个熊孩子,长大了就成了纨绔子弟。

1703年,28岁的胤礽可能是觉得康熙命不久矣了,开始愈发的骄横霸道,在索额图的帮助下开始结党营私,勾结朝中大臣,这无疑是让康熙极其生气。

后果就是索额图被幽禁处死,太子被训斥,父子二人开始出现隔阂。

胤禔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搜集了很多太子弟弟的罪证,比如说太子性情暴戾,殴打贝勒和大臣;私自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府邸下人对外敲诈勒索等等。

康熙大怒,18年前,康熙重病,胤礽却是一点悲伤之情都没有,康熙就已经很不满,胤礽之后又勾结大臣,如今更是开始徇私枉法为非作歹。

胤礽呢?一点不知错,甚至有些歹心,一天夜里,胤礽偷偷在康熙的帐篷外面偷窥康熙。

康熙大怒,最终废了太子,而此时的大皇子胤禔开心的有点昏了头,竟然直接对康熙说:“如果父皇不忍下手,儿臣可以代劳”。

这赤裸裸要帮助父皇杀死废太子的言辞,让康熙对于胤禔十分厌恶,极为寒心,以往的信赖与喜爱荡然无存,康熙对于儿子们还是爱护的,他不希望看到儿子们手足相残。

但此时的胤禔还只是被康熙厌恶而已,真正的绝杀来自于兄弟的暗下黑手。

当太子被废后,九子夺嫡就开始了,当时康熙还有24个儿子,选择参与争夺储位的有9个儿子,于是史称“九子夺嫡”。

当时9个皇子分为5个派别,一边相互暗中勾结,一边又相互挖坑陷害兄弟。

5个派别分别是大皇子胤禔的“大皇子党”、废太子胤礽的“太子党”、胤祉的“三皇子党”、胤禛的“四皇子党”、胤禵的“十四皇子党”。

此时太子已经被废,五派去其一,剩下的4个皇子自然开始互相针对。大皇子胤禔没想到,9个兄弟里第一个出局的就是自己。

相比较于其他的皇子,胤禔对于废太子的仇怨是最大的,如果没有废太子,胤禔就是顺理成章的太子。

所以胤禔一直记恨着太子,甚至暗中对废太子使用“魇镇之术”,也就是偷偷扎小人诅咒废太子。

这件事被和废太子关系很好的三皇子胤祉发现了,恰好此时开心地昏了头的胤禔对康熙说能够代为杀死废太子。

以至于康熙非常不喜,三皇子胤祉立刻借机把胤禔诅咒太子的证据交给了康熙。

面对儿子之间的手足相残,康熙暴怒之下直接废去了胤禔的王爵,并且下令软禁胤禔于王府之中,不得出入。

于是前不久还开心于太子被废的胤禔,也有了差不多的下场,这一年是1708年,胤禔37岁,他的下半辈子都将在府邸里度过。

争储失败的下场

自古以来,皇储之争都伴随着流血,失败者不会有好下场的。胤禔作为第一被淘汰的,相反却是被淘汰的皇子中最幸运与最安逸的。

至少他吃喝无忧,虽然是软禁,但是生活用度都不缺,甚至还纳了一大堆妃子,生下了20个孩子。

其余的几个皇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胤禔被软禁后,出于对于亡妻仁孝皇后的愧疚与怀念,以及一众大臣的上书,废太子又被复位了。

不过胤礽是一点教训都没有学到,继续勾结大臣,最终导致康熙无法容忍,康熙觉得胤礽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于是彻底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幽禁至死。

第3个出局的是三皇子胤祉,他和废太子的关系很好,眼看争储如此凶险,打起了退堂鼓,表明自己退出了储位之争。

但是一入此局身不由己,虽然争储过程中他安然无恙,但是在胜利者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登基之后,随便找了个理由,把胤祉的王爵除去,幽禁在景山永安亭至死。

第4个出局的是八皇子胤禩,八皇子的出局至今不知道是谁干的,胤禩曾经送给康熙两只海东青,但是运送过程中被人动了手脚。

两只精神烁烁的海东青到了康熙面前就成了奄奄一息的样子,康熙大怒,觉得八皇子在咒他死。直接断绝了父子关系,废除了八皇子,停止了一切钱财的供养。

雍正之后幽禁了八皇子,并且强行改名为“阿其那”,也就是古满语“狗”的意思,八皇子之后生了大病猝死了。

雍正

之后九皇子、十皇子支持十四皇子,十三皇子支持雍正。最终雍正成为了胜利者,于是九子夺嫡中除了支持雍正的十三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四皇子都倒了霉。

九皇子胤禟被雍正关在牢狱中折磨至死,并改名为“塞思黑”,也就是古满语“猪”的意思。

十皇子胤䄉被雍正幽禁了13年,直到乾隆登基之后,才把这位叔叔放了出来,不过胤䄉出来后没几年也病死了。

十四皇子胤禵作为雍正的亲弟弟,还是得了一个善终的,不过也被雍正一直幽禁在景陵,直到乾隆登基才被放出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参与争储的9个皇子,除了胜利的雍正和辅佐他的十三皇子以外。都没有好下场,然而反向思考一下,最先出局的的大皇子胤禔却是几个倒霉兄弟里活得最滋润、最舒服的。

虽然都被幽禁,但是相比较于其他被幽禁在皇陵、牢狱的兄弟,胤禔可是在自己的府邸里被“幽禁”。

而且胤禔一直针对的是废太子,对于雍正并没有暗中谋害过,所以雍正也一直保证着这位大哥的生活保障。

别的兄弟在幽禁中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有生命危险,胤禔却是除了不能出门以外,其他方面都很享受。

于是胤禔面对已经被断绝的皇储之路,加上弟弟雍正的暗中照顾,开始放飞自我,成了一个“逍遥王爷”,整日里只知道享受。

前前后后甚至还纳了不少女子入府,光是在康熙朝满文朱批中有名有姓记载的就有17个,别的外室之类的就不用多言了。

这是严格的幽禁吗?幽禁怎么可能可以纳妾,正常人家的女子又怎么可能会入一个被幽禁的王爷府邸,显然雍正对于这位大哥还是待遇很好的。

一个除掉了废太子的大哥,一个被先帝下令幽禁的大哥,一个只知道享受不再有异心也不可能再有异心的大哥,雍正自然不会继续针对。

而且根据胤禔以往的做事套路,真的比不过雍正,雍正也乐意好吃好喝的供养大哥,一来省的大哥跳出来找麻烦,二来也给自己弄个好名声。

毕竟真要斤斤计较起来,皇位应该是大哥胤禔的,因为胤禔是被康熙下令幽禁的,所以雍正只能是把待遇提高一些,不好真的把胤禔给放了。

但是胤禔本人是没有前途希望可言了,但他的子嗣们可并没有受到影响。胤禔一生一共有29个孩子,15个男孩,14个女孩。

除了一些因故夭折的孩子,其余长大的孩子并没有受到来自于被幽禁的父亲的负面影响。

比如胤禔的二儿子弘昉,爵位是镇国公,还担任过镶白旗、镶红旗都统,这可是掌握实际军权了。

十二子弘晌,先后担任过镶黄旗都统、福州将军、盛京将军、绥远将军,这更是一方驻守地方的大将军。

而且胤禔还有不少儿子在皇宫中担任侍卫。镇守地方的将军、率领一旗军马的都统、驻守皇宫的大内侍卫,这每一处职位可都是非亲信不能担任的要职。

这说明雍正与乾隆都非常信任胤禔,虽然胤禔被幽禁,但是他的儿子们都身居要职,女儿们也没有被人嫌弃,都有成亲。

而其他被幽禁的皇子们别说子嗣了,八皇子的福晋都被雍正强行休掉了;废太子的孙子被乾隆幽禁在果园至死。

可想而知其他皇子的后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胤禔的孩子们可活得太舒服了。

胤禔处心积虑想要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毕竟他本应是距离皇位最近的皇子,可惜功亏一篑第一个出局。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胤禔却因此因祸得福,毕竟他最先被淘汰也就没有得罪雍正,所以得到了雍正的善待。

在雍正登基后对于兄弟们算旧账的过程中,胤禔得以置身事外。

其他失败皇子都是郁郁而终,甚至是被杀死的。可胤禔却是善终而逝,享年63岁,还有绵延不绝的子嗣。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乱不断故吐蕃可占领长安,郭子仪以疑兵收复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子仪和谁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郭子仪和谁进军河北,安史之乱后吐蕃是怎样入侵唐朝

    当年蒙古铁骑不过20多万人,却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建立天下无敌的大蒙古国。清朝入关的时候,也不过只有10多万八旗兵,但是却能够统一天下,维持了近三百年之久的统治。当年金国的女真人,也只有10多万的部队,甚至打算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可他们依旧能够灭亡大辽、北宋,霸占中原地区。为什么这些民族人口不多

  • 谄臣争拍马屁,大赞张昌宗貌美,武则天大发花痴,婆娑老眼看情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和武承嗣是一样的,同样是个有奶就是娘的主。他的父亲虽然是武则天搞死的,但武则天给予他的荣华富贵他没法拒绝,只好把杀父之仇抛到九宵云外,对武则天百依百顺,奴态十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称制,起用武三思为右卫将军,后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

  • 唐太宗: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大喜可惜真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袁天罡来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代传奇人物,也许他的事业并不是那么的光鲜亮丽,但是他确实非常有才华,甚至还被唐太宗给亲自接见过,无比风光。当时唐太宗问了他一个问题,大唐何时亡?袁天罡说:猪上树时。李世民瞬间大喜,猪不会上树。奈何当时的李世民不懂,之后果然应验了。 智对唐太宗,一语成谶 袁天罡就是一个不

  • 1986年,山东一名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称帝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文盲皇帝”;第二类是“江湖术士皇帝”。老少边穷地区多出文盲“称帝”,他们大多在边远地区和山林之中。由于交通不便,发展落后,有人便趁机称霸乡里,作威作福,甚至聚众“称帝”。愚昧产生专制,专制供立暴君,当代中国“称帝”的人形形色色,晁正坤便是其中一位特有的“女皇帝

  • 隋文帝一生专情独孤,却为何死前怒骂妻子毁其江山原因只有1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个人简介,隋文帝的死因之谜,隋文帝的传奇一生

    因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所以在独孤迦罗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杨坚的妻子。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高贵的家庭,加上母亲又是草原上的贵族小姐。所以在独孤迦罗的身上不仅带着草原人们的豪迈,还有这一般人所不能及的文化底蕴。虽然说是古代,但是从这一点上面我们还是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将来有多大的作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要看

  • 荒唐的“洗三礼”,唐玄宗是真的昏聩吗?不过是玩平衡玩砸了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礼是哪三礼,唐玄宗整体评价,什么叫洗三礼

    玄宗皇帝也欲前往,杨贵妃却劝道:“臣妾去养子,圣人何故要去?况女人养儿污圣人气运。”玄宗皇帝听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龙颜大悦,赏赐下无数“洗儿钱”,寓意慰劳杨贵妃给他生下一个胖娃娃。这“洗儿礼”一洗就是三天,一时间丑闻四起,可玄宗皇帝却浑然不以为意,置若罔闻,正因此也被后世称其为“唐乌龟”。那么,玄宗

  • 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何时而亡?袁天罡:猪上树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见袁天罡说天命,李世民问袁天罡唐国什么时候灭亡,袁天罡和李世民谁厉害

    直到现在,《推背图》还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然而,当时大唐的天子李世民对这样的预言天才可是特别感兴趣的。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猪上树时!这可是一件让任何人都无法相信的问题。众所周知,猪是四蹄动物,它想上树那可是千难万难的,当时的李世民认为,这可是预示着大唐江山永固千年的吉言啊!于是,满

  • 隋文帝偷腥,被皇后气离家出走,名臣高颎出面劝慰,不慎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高颎墓,杨广和高颎矛盾,高颎和杨坚的关系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隋文帝杨坚虽然能力出众,如若没有一大帮良臣虎将的相助,他是没办法坐稳帝位,并开创出“开皇盛世”来的。如果要问,杨坚得到哪位良臣相助最多,首推第一者当为高颎无疑。高颎本身能力超群,做事又认真,为大隋的开创和发展呕心沥血,《隋书》称赞他“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

  • 女宰相上官婉儿到底为什么会惨遭“墨刑”之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一生之中有三个不同的身份,分别是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她是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上官婉儿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其门第高贵,却

  • 李元霸与李世民真的是双胞胎么?历史上还有哪些双胞胎领导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和李元霸是双胞胎吗,李元霸和李世民谁官大,高祖李元霸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中国自秦始皇以来,大概2000多年的历史中有四五百位皇帝,如果加上秦始皇以前的夏商周的帝王,以及各种偏安政权少数民族政权,那么我们大概有1000位左右的帝王。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这么多帝王中,似乎没有哪一位帝王是孪生的双生儿,双胞胎在我们人群中的比例不是太大,但是我想咱们普通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