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旗子弟今何在?和珅后人在黑龙江种地,如今仍然保留祖上传统

八旗子弟今何在?和珅后人在黑龙江种地,如今仍然保留祖上传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72 更新时间:2024/1/13 14:59:3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它有着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让世界为之赞叹,只不过历经短暂的繁荣后,便迎来了灭亡。

清朝由满族人建立而来,他们在一些事情上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作为清朝统治阶级核心的八旗子弟,就是其特色之一。

凭借这一身份,那些八旗子弟在当时拥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尽管清王朝灭亡,但其血脉还是保留了下来。那么曾经的八旗子弟今在?他们又在做着什么呢?

八旗子弟,保卫大清王朝

八旗子弟泛指八旗人的后代,八旗根据组成成员的不同可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等。

八旗最早为四旗,其分别为“黄、白、蓝、红”四种颜色。

这四种颜色分别指的是土地、水、蓝天和太阳。在女真人看来,他们靠天吃饭、种地,并且,只要有水和太阳他们就可以繁衍生存。

一直到努尔哈赤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势力,四旗才演变成为“八旗”。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种旗帜。

准确来说,“八旗制度”是在天聪二年,由皇太极确立。

在此制度下,八旗子弟享受非同寻常的优待。他们不用缴纳差徭、粮草、布匹等。

他们的职责主要就是出兵作战或者农耕。不过由于八旗子弟不善于农耕,所以他们会将土地转租给汉族耕作,从中获取收入。

后来,随着清朝逐渐稳定,八旗子弟也不需要出兵作战。

无所事事,变得贫困潦倒

清朝对八旗子弟的优待,使得八旗子弟逐渐丧失了上进心。他们不需花费劳动就能从朝廷领到不错的收入,这也导致清朝的财政压力巨大。

说过,八旗子弟们不善于农耕,因此,他们并没有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只是靠着出租良田获取收入。

但那时的八旗子弟的后代大多不学无术,整日无所事事,他们过着奢靡的生活,这样不成正比的花费使得他们大多家道中落。清朝灭亡后,他们日子过得更加贫困潦倒。

当时的八旗子弟分为几大类。

第一类出身于王侯贵族,他家世显赫,祖上几代为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金银财宝本可使他们平凡地度过一生。

只不过从简入奢易,从奢入易难。过惯奢靡生活的八旗子弟在清朝灭亡后将家产挥霍一空,家庭情况快速下降。

第二类出身普通家庭,他们只是拥有满人血统。其中的一部分成员聪明机智在清朝灭亡前就开始经营生意,靠着买卖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些人在清朝灭亡后日子是八旗子弟中过得最好的一种。

另一部分习惯于无所事事的生活,他们一代不如一代。原本擅长骑射的八旗子弟因为贪图享乐变得懒惰不堪,清朝灭亡时面对西方列强,即使八旗子弟人数有数百万之多,但也眼看着清朝灭亡。这些人在清朝灭亡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乞讨度日。

八旗子弟今何在?仍然保留祖上传统

清朝灭亡后,不同的八旗子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们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

即便有的从曾经的王侯贵族沦落为街边乞讨的乞丐,可他们依旧延续着八旗子弟的血脉。说起八旗子弟的下落,这就要不得不提一个叫拉林满族镇的地方,

拉林满族镇是满族的发源地,乾隆年间乾隆帝派遣八旗子弟在其开荒,建立了“京旗二十四屯”。清朝灭亡后,许多八旗子弟就逃亡到这个大本营。在其地区,八旗子弟在老人的教导下学会了务农耕作,过上了稳定平淡的日子。

这些八旗子弟中有许多名门望族的后代。乾隆年间最大的宠臣和珅他的后代就居住在黑龙江的拉林满族镇。和英琦就是和珅的后代之一,他已经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拉林耕作土地,保证自己衣食无忧过着简朴的生活。

日子简朴,但八旗子弟的后代仍然延续了祖上传统。

首先,拉林地区隶属东北,却不适用东北话交流,反而北京味十足,这也彰显着他们的独特之处。和英琦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保留了祖上的小影,和珅的画像是唯一保留下来的真品大影。

其他家族的大影都是后来翻刻的赝品。其次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教导具有家族荣誉感,清王朝的灭亡在他们的眼中是不可被原谅的伤痛。如若清王朝没有覆灭,他们现在都是王侯贵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怎会通过耕作来度日呢?

八旗子弟在拉林地区延续了祖上传统,他们任何事情都大操大办。婚丧嫁娶都严格地按照清朝的仪式流程来进行。

女子出嫁时,一定要宰杀一头黑猪。如果黑猪摇头说明上天同意了这门亲事。除此之外每年除夕夜时八旗子弟的后代都需同聚一堂,祭拜大影。

按照满清传统,以西为尊大影粘贴在西墙上,仪式感十足。

现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血缘关系的八旗子弟仍旧保留着祖宗的传统,他们会进行满清时期的礼仪。八旗子弟们也在此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旗文化。

例如拉林地区在清代有许多寺庙,佛教文化的层次较高,有华藏寺、关帝寺等著名的寺庙。就连世界佛教领袖宣传上人就出生在拉林地区。

京旗文化独具特色,历史背景深厚,从乾隆年间延续至今,文化内涵丰富。京旗文化是中国京城文化和东北地区文化碰撞的产物,是汉民族和满清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晶。

总结:

清朝的灭亡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后代本就不复从前的荣光。

拉林地区的八旗子弟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没有沦落到街头乞讨丢失自己的尊严和性命。虽说从皇族后裔到耕作的农民,但这样平淡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讲倒也是惬意。

现在的八旗子弟没有往日的特权,和普通人生活的没有什么两样,过着普通的生活,在此形成的京旗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更多文章

  • 画家献仙童祝寿图,群臣齐声喝彩,可慈禧却说:这明明是在骂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画像100幅,慈禧的祝寿诗,仙童祝寿

    话说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仓促之间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带,便携光绪帝一路向西奔逃。这一路老太太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不少的苦头。慈禧自掌权以后,生活之奢靡可谓是空前绝后,本来大清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可她的个人花销却大得离谱。据说慈禧一顿平常的晚餐所花费的银两,就够以一百户人家一年

  • 康熙长子胤禔被圈禁在府26年,疯狂纳妃生下20个孩子,却因祸得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的大儿子胤禔,康熙长子胤禔活了多少岁,康熙的皇长子胤禔很有实力吗

    不过,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皇子们相互争斗而发生的“九子夺嫡”,让康熙的晚年过得不那么顺心。这“九子夺嫡”中第一个出局的倒霉蛋就是康熙的长子“爱新觉罗·胤禔”。从37岁被圈禁起来,直到63岁去世,胤禔下半辈子在府邸里过了26年的软禁生涯,倒霉吗?听起来是很倒霉,但是这26年间,胤禔疯狂纳妃,生下了20

  •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乱不断故吐蕃可占领长安,郭子仪以疑兵收复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子仪和谁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郭子仪和谁进军河北,安史之乱后吐蕃是怎样入侵唐朝

    当年蒙古铁骑不过20多万人,却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建立天下无敌的大蒙古国。清朝入关的时候,也不过只有10多万八旗兵,但是却能够统一天下,维持了近三百年之久的统治。当年金国的女真人,也只有10多万的部队,甚至打算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可他们依旧能够灭亡大辽、北宋,霸占中原地区。为什么这些民族人口不多

  • 谄臣争拍马屁,大赞张昌宗貌美,武则天大发花痴,婆娑老眼看情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和武承嗣是一样的,同样是个有奶就是娘的主。他的父亲虽然是武则天搞死的,但武则天给予他的荣华富贵他没法拒绝,只好把杀父之仇抛到九宵云外,对武则天百依百顺,奴态十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称制,起用武三思为右卫将军,后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

  • 唐太宗: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大喜可惜真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袁天罡来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代传奇人物,也许他的事业并不是那么的光鲜亮丽,但是他确实非常有才华,甚至还被唐太宗给亲自接见过,无比风光。当时唐太宗问了他一个问题,大唐何时亡?袁天罡说:猪上树时。李世民瞬间大喜,猪不会上树。奈何当时的李世民不懂,之后果然应验了。 智对唐太宗,一语成谶 袁天罡就是一个不

  • 1986年,山东一名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称帝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文盲皇帝”;第二类是“江湖术士皇帝”。老少边穷地区多出文盲“称帝”,他们大多在边远地区和山林之中。由于交通不便,发展落后,有人便趁机称霸乡里,作威作福,甚至聚众“称帝”。愚昧产生专制,专制供立暴君,当代中国“称帝”的人形形色色,晁正坤便是其中一位特有的“女皇帝

  • 隋文帝一生专情独孤,却为何死前怒骂妻子毁其江山原因只有1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个人简介,隋文帝的死因之谜,隋文帝的传奇一生

    因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所以在独孤迦罗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杨坚的妻子。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高贵的家庭,加上母亲又是草原上的贵族小姐。所以在独孤迦罗的身上不仅带着草原人们的豪迈,还有这一般人所不能及的文化底蕴。虽然说是古代,但是从这一点上面我们还是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将来有多大的作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要看

  • 荒唐的“洗三礼”,唐玄宗是真的昏聩吗?不过是玩平衡玩砸了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礼是哪三礼,唐玄宗整体评价,什么叫洗三礼

    玄宗皇帝也欲前往,杨贵妃却劝道:“臣妾去养子,圣人何故要去?况女人养儿污圣人气运。”玄宗皇帝听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龙颜大悦,赏赐下无数“洗儿钱”,寓意慰劳杨贵妃给他生下一个胖娃娃。这“洗儿礼”一洗就是三天,一时间丑闻四起,可玄宗皇帝却浑然不以为意,置若罔闻,正因此也被后世称其为“唐乌龟”。那么,玄宗

  • 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何时而亡?袁天罡:猪上树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见袁天罡说天命,李世民问袁天罡唐国什么时候灭亡,袁天罡和李世民谁厉害

    直到现在,《推背图》还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然而,当时大唐的天子李世民对这样的预言天才可是特别感兴趣的。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猪上树时!这可是一件让任何人都无法相信的问题。众所周知,猪是四蹄动物,它想上树那可是千难万难的,当时的李世民认为,这可是预示着大唐江山永固千年的吉言啊!于是,满

  • 隋文帝偷腥,被皇后气离家出走,名臣高颎出面劝慰,不慎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高颎墓,杨广和高颎矛盾,高颎和杨坚的关系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隋文帝杨坚虽然能力出众,如若没有一大帮良臣虎将的相助,他是没办法坐稳帝位,并开创出“开皇盛世”来的。如果要问,杨坚得到哪位良臣相助最多,首推第一者当为高颎无疑。高颎本身能力超群,做事又认真,为大隋的开创和发展呕心沥血,《隋书》称赞他“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