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康熙的后宫当中就有一位妃子来自于蒙古,她就是宜妃。在蒙古族,宜妃的家族非常的显赫,来自于博尔济吉特氏,其实按照辈分来算,她和当时的太后还有亲戚关系,她和顺治的皇后一样都是孝庄的侄孙女,所以说康熙按照辈分,其实应该叫宜妃一声姨妈,这种关系有点尴尬。
这样的关系就已经很复杂了,但是其实宜妃和皇帝还有另一层关系呢,宜妃的亲姑姑悼妃曾经也是顺治帝的妃子,所以说从这方面来看,他们两个算是表兄妹的关系。在康熙初年的时候,宜妃被送进了皇宫,但是不少人都说宜妃其实只是一个替代品,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据说康熙的宫中有一个蒙古妃子,但是年纪一直不到成婚的时候,本来打算等到她到了年纪在成婚,但是还没成婚,她就去世了,所以在她去世之后,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就又送来了宜妃替代她,那个时候因为清朝的地位已经稳固了,对于蒙古的妃子不像之前那么的重视了。
满清的皇室更加注重的是满洲的女子,而且对她们的家世要求很高,而蒙古嫔妃在皇帝的后宫地位都不太高,康熙也不喜欢这些,只不过是因为孝庄皇太后的面子罢了。在宜妃进宫之后,一直都是一个庶妃的身份,根本就没有册封礼,更不用说能不能给皇帝生孩子了。
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的时候,要举行皇帝最后一次册封礼,这一次他终于想起来,在他的后宫当中还有一位蒙古妃嫔被他忘记了,所以就封给她宜妃的称号。其实这个时候对宜妃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或许来最初的期待都没有了,毕竟她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人了,在她被封之后,她也就要去过晚年生活了。在康熙八年的时候,宜妃去世了,她的一生波澜不惊,在她去世之后,乾隆对这个祖母也没有什么表示,只是按照规矩安葬了她。
虽然宜妃的一生没有什么大的殊荣,但是她的家族确实非常的厉害,在清朝的后宫当中占据了不少的皇后。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顺治废后、孝惠章皇后与孝静成皇后这些皇后都是来自于她的家族,其实如果宜妃再往前生几年或许也能有所作为。不过这样平淡的生活也是当时后宫女子一直想要的,这样安度一生,总比每天活在勾心斗角中担惊受怕要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