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弑父篡位如出一辙,两个发小的相同归宿

安史之乱的弑父篡位如出一辙,两个发小的相同归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4/2/8 14:48:37

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的格局。使得曾经辉煌鼎盛的大唐,走向了不可控制的衰落。

盛极一时的唐朝,以安史之乱为一条分水岭。之前是国人向往的盛世美景,之后是混乱不堪的中晚唐。

如我们所知,安史之乱,是两个带头人,分别为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人,都是胡人,确切地说,是胡人、汉人的“杂种”。

而且,他俩起初就是发小。安史之乱,安禄山首发,而史思明能和他并称,是因为两人都登基称了皇帝。

安禄山走上反叛的路,可以说,完全是唐玄宗李隆基纵容的结果。安禄山从一个无所长的中介商,到卑微的偷羊贼,之后被迫投军,最终凭借自身通晓多国语言,得以升迁、进阶。

又凭借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能耐,成功地巴结上玄宗这个天下共主。

又因为舞蹈跳得好,很得杨贵妃的欢心。杨贵妃把安禄山认作了干儿子。

就这样,从一个低贱的偷羊贼,鬼使神差地走向了人生巅峰。成了手握重兵的一方封疆大吏。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且欲壑难填。

当李隆基只沉迷于和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时,当李隆基一次又一次给予安禄山大权的时候;此时的安禄山,已经野心勃勃,开始觊觎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位。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倪裳羽衣曲。九重宫阙生烟尘,千乘万骑西南行。”

安禄山彻底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竖起了反叛大旗。

轰轰烈烈的安禄山反叛,也就持续了一年多。可这一年多里,唐玄宗逃亡了蜀地,京城长安几乎成了一片空地。

唐朝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奋斗,几乎都在瞬间,化成了乌有。

没多久,安禄山就称帝了,建立燕国。可惜,安禄山也就是一个暴戾之徒,他贪图享乐,而且不久,他得了眼疾。从此,脾气更是暴虐,说打人就打人。

导致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他最信任的宰相,还有宦官,以及他的大儿子安庆绪,三人密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潜入深宫,杀了不得人心的安禄山。

就这样,仅仅当了一年左右皇帝的安禄山,也命归黄泉了。

安禄山,死于他的儿子之手。不幸的是,史思明,同样的悲剧发生在他身上。他被儿子史朝义所杀。

02 又一幕弑父篡位的闹剧

史思明手下干将骆悦等人,顺利进入驿站后,径直冲进了史思明的寝室。

然而里面却空无一人。 骆悦等人大惊失色,赶紧四处搜寻。

由于夜里太黑看不真切,骆悦等人不问青红皂白,见人就砍,一连砍翻数人。

其他几个侍从吓得死死趴在地上,举着双手大喊:皇上在茅房。

骆悦连忙带人冲向驿站后院,只见史思明已经跃上一匹马,正准备从后门逃离。骆悦等人立刻放箭,其中一箭正中史思明手臂。

史思明跌落马下,众人一拥而上,把他严严实实地捆了起来。 史思明一脸沮丧,问:“乱者为谁?”

骆悦冷冷地说:“奉怀王(史朝义)命。”

史思明一下全明白了。

他仰天长叹:“我白天说错了话,活该如此下场。可何不等我攻下长安再动手呢?现在杀我,未免太早,大业恐怕没有希望了。”

骆悦可不想去关心史思明的什么大业,他现在最庆幸的是自己和怀王终于可以免于一死了。

是日深夜,骆悦将史思明囚禁在柳泉驿(今河南宜阳县西柳泉镇),然后回营向史朝义作了禀报。

次日,史朝义拔营返回洛阳,经过福昌时,周挚硬着头皮出营迎接。骆悦暗中劝史朝义,说周挚是史思明的头号心腹,若不除之,恐为后患。

史朝义随即逮捕周挚,将其斩杀。大军进抵柳泉驿后,骆悦等人深恐军心有变,遂派人缢杀了史思明。

回到洛阳当天,史朝义就在骆悦等人的拥立下迫不及待地登基即位了。同日,史朝义派遣张通儒等人回到范阳,诛杀了史朝清,还有他的母亲辛氏及其一干党羽。

史朝义的斩草除根之举很快就在幽州城里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不久,各派势力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火并,张通儒被杀,动乱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死亡人数达到数千人。史朝义随即任命心腹将领李怀仙为范阳尹兼燕京留守,而后才渐渐控制了局势。

虽然史朝义篡了燕朝皇位,但驻守各地的节度使基本上都不买他的账。因为他们大多是安禄山的旧部,连史思明都不见得能收服他们,更不用说这个年纪轻轻的史朝义了。

就在这一幕似曾相识的弑父篡位的闹剧中,燕朝又完成了一次非正常的权力更迭。

没有人会料到,史思明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竟然会与安禄山如出一辙。

曾几何时,安禄山和史思明义无反顾地造了李唐王朝的反,可到头来,他们的儿子也毫不留情地造了他们的反。

如果用佛教的话来说,这就叫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而报应的方式如此之相似,并且来得如此之迅速,实在是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史思明的帝王生涯总计不过一年十一个月。而此前的安禄山比他还不如,只当了一年皇帝就命丧黄泉。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他们看上去就像两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可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浪花,而是深不可测的旋涡。

因为大唐王朝的巨舫一从他们身边驶过,就开始发生剧烈的颠簸和摇晃,并从此进入了一个半世纪的迷航……

安禄山和史思明虽然先后死于非命,但一切并没有就此结束。

毋宁说,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

虽然安禄山和史思明已经命丧黄泉,但是无数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却将在他们的身后蓬勃成长。

虽然安史之乱很快就将彻底终结,但是许许多多拥兵割地的跋扈藩镇,却将联手开唐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大裂变时代!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厉害的家族,出了5个皇后,她是康熙的表妹,50年封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最有名的三个皇后,清朝最牛的皇后是谁,清朝哪个家族出过的皇后最多

    就像康熙的后宫当中就有一位妃子来自于蒙古,她就是宜妃。在蒙古族,宜妃的家族非常的显赫,来自于博尔济吉特氏,其实按照辈分来算,她和当时的太后还有亲戚关系,她和顺治的皇后一样都是孝庄的侄孙女,所以说康熙按照辈分,其实应该叫宜妃一声姨妈,这种关系有点尴尬。这样的关系就已经很复杂了,但是其实宜妃和皇帝还有另

  • 揭秘历史真相,从一份报告中,就能知道洪秀全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洪秀全历史评价,洪秀全娶了2000多个老婆视频,洪秀全历史真实情况

    夏福礼是英国人,在1861你那的时候,担任了英国驻宁波副领事。在他担任副领事期间,旁观了清朝政府与太平天国的战争,并且还想英国驻华大使提供了20多篇的报告,这报告的就是清朝政府和太平天国的战争。夏福礼对于这战争的态度,直接就影响了英国人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还影响到了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看

  • 清朝公主生了个娃,乾隆一高兴给孩子取了这名字,直接打破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公主的名字怎么取,乾隆公主名字和封号,乾隆皇帝给孩子取名

    其中有一个女儿最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这个女儿就是皇后生下的和敬公主,古代对于嫡庶非常的看重,和敬公主因为是皇后,生下来的,所以出生之后就受到了乾隆的喜爱。据说在她十岁的时候,康熙就已经给她物色驸马的人选,并且对于这些少年,每一个都亲自挑选,希望给自己的女儿嫁一个好人家,其他公主可没有这样的待遇。乾隆

  • 清朝规定男子必须要留辫子,那么清朝男子多久会去洗一次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剪掉辫子会怎么样,清朝允许剪辫子吗,美女剃清朝男人阴阳头留长辫子

    这种行为我们称为“剃发留辫”,而“剃发留辫”并不是清朝的风俗,因为在中国的古代时候,有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所以剃发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不孝的体现。这种风俗其实是满族人的传统习惯,是在努尔哈赤攻占了辽沈之后,开始强迫汉族人剃发留辫,后面统治了清朝之后,还是有很多汉族人是不愿意去剃头的,于是他

  • 比乾隆小36岁,却失宠8年,直到为乾隆生下女儿,她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最小的妃子是谁,为乾隆生子最多的妃子是谁,她为乾隆生下了最有名的皇子

    不知大大家还记不记得一部童年老剧,由吴孟达和叮当舒畅主演的《少年大钦差》,是《九岁县太爷》的第二部,主要围绕天资聪颖实为乾隆儿子的徐文杰的一些故事展开,在这部电视剧里,还比第一部多出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和孝公主。剧里,和孝公主和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儿,因为老来得女,乾隆对这个女儿十分疼爱,对她有求必应

  • 此女没令妃出名,也没富察皇后得宠,却是乾隆朝最幸运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最爱富察还是令妃,乾隆时期最得宠的妃子,富察皇后与令妃的关系

    她是庆妃陆氏,出生于雍正2年,父亲是陆士隆,家世原因,她初入宫只是一名常在,随后她凭借着自己,一步步晋升为贵人、嫔、妃、直到贵妃,更关键是,陆氏一生都没有子女,古代皇家最看重的就是子嗣,陆氏没有生儿育女却能被封为贵妃,由此可见她很得宠,或者说很受皇帝重视的。不过她的这种宠爱和令妃、富察皇后比起来,简

  • 皇帝做梦梦见一位女子,召见之后纳入后宫,生下清朝圣明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圣明君主,梦见自己有皇后成了亡国之君,梦见三位王爷争帝位

    因为处理国家大事比自己想象的要太困难了,而且自己又实在是太过于稚嫩,在熟悉政务的时候还要警惕自己身边的大臣,稍微有些错误就会被人留下把柄。其次顺治皇帝亲政的条件就是需要成年,而成年的标志则是结婚。可是他的结婚对象却是自己母亲孝庄太后的安排,这位女子的名字叫做孟谷青。但是在皇帝眼里看来孟谷青不过就是自

  • 朱元璋晚年诛杀功臣,为什么唯独没杀沐英,有这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把沐英埋在南京,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后果,朱元璋杀沐英真相

    历史上除了刘邦杀功臣,还有一个开国皇帝也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而且比起刘邦来是更心狠和残忍,这个皇帝就是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褒贬不一的人,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让天下又重新回到汉人的统治之中,结束了多年的战乱,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但是他后来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让很多人痛骂朱

  • 明朝最后一个爱国将领不满官场黑暗,辞官10年,复出后战死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最后一位将军,明朝最悲壮的将领,明朝开国后第一位战死的将领

    有人认为孙传庭当年本可以将在外不听皇帝旨意,他掌控的是一支精锐秦兵,是大明朝仅存的三大兵力之一,此时更加要慎重对敌,不然一不小心把这老本拼没了,明朝也真的是没有军队可用了。可惜崇祯一再催促,孙传庭没了办法,只能从命。当他率令秦兵出关的那一刻,感叹的留下一句话:“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结果正面硬

  • 鲁智深反对招安,为何宋江不敢收拾他?鲁智深才是隐藏的大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鲁智深对宋江招安态度,为什么鲁智深不阻止宋江招安,鲁智深和宋江的关系好吗

    因为鲁智深的话,可以清楚的知道,鲁智深已经看透了本质。一个是看透了朝廷的实质,招安并没有什么意义。另一个是既然招安没有意义,不如大家散货吧。这两点足以让宋江后背发凉,想要靠着招安换层皮,由黑变白,可能就要被鲁智深搞凉了。但是为何宋江不敢收拾鲁智深呢?一从人心来讲。纵观全书,鲁智深基本上没有污点,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