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一能阻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人,李牧有多厉害?王翦都不是其对手

唯一能阻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人,李牧有多厉害?王翦都不是其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79 更新时间:2024/1/21 5:54:54

一、项燕

项燕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名将,他还是秦末期间的抗秦名将项梁的父亲,“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

[var1]

楚国和秦国,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快速崛起了。商鞅变法损害了秦国贵族的利益。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就杀掉了商鞅,但是他留下了商鞅变法的内容,这让秦国可以持续从中受益。楚国的楚悼王也曾邀请大名鼎鼎的吴起到楚国变法。吴起的变法让楚国国力强大了不少,但是他的变法损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就被楚国贵族射杀了,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内容也一并被废除了,楚国从此走了下坡路。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罕见的顶级名将—白起。白起率领秦国的虎狼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秦国除掉了六国百万士卒,夺取70余座城池,让六国患上了“恐秦症”。楚国也多次败于白起,被迫割让了不少土地给秦国,这让楚国元气大伤,但秦国更强大了。

[var1]

到了秦始皇时期,他连灭韩、赵、魏3国后,就让老将王翦,率兵去为他灭掉楚国。廋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虽然衰落了,但它地广人多,实力依旧不可小觑。王翦向秦始皇提出,需要60万大军才能灭掉楚国。秦国除了镇守边疆、要塞的兵马之外,秦始皇能拿出来的兵马,差不多就是60万了。如果将他们全部给王翦,王翦不但可以灭掉楚国,还能灭掉自己和秦国。

这让秦始皇犹豫了。

秦始皇终究放心不下,不敢将60万大军交给王翦。这时,手下的年轻将领李信站出来说,他只要20万大军就可以灭掉楚国。秦始皇说,王翦老了,于是给了李信20万大军,让他去灭楚。

[var1]

公元前225年,李信和蒙恬率20万大军攻打楚国。楚国为了迷惑李信,故意示弱,且战且退,连续败于李信。让李信以为,楚军不堪一击,所以放松了警惕。这时,项燕率领楚国精锐军队,从后面突然杀出,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李信只能率领残兵狼狈逃走。

李信兵败后,秦始皇迫于无奈,只能去请老将王翦出山,给了他60万大军,让他率兵去灭楚。王翦获得60万大军后,为了打消秦始皇的顾虑,他不断向秦始皇给自己的子孙讨要田地等赏赐,让秦始皇觉得他没有谋逆之心。秦始皇放心了,也就不干涉前线的战事了。项燕是战国时期的一员顶级名将,王翦并没有和他硬碰硬,让两国将士在战场厮杀,而是选择坚壁不出。

[var1]

王翦不进攻楚军,平时就让士兵投石头玩乐。秦军纪律很松散,没有要打仗的样子,但是项燕只有40万大军,也不敢主动进攻。两军对峙了一年时间后,楚军粮草快耗尽了。项燕见秦军没有进攻的打算,于是开始撤兵。楚军一动,士气出现了松懈,阵型也乱了。王翦见状,乘机出击,大败楚军,项燕也战死了。项燕死后,楚国失去了最后的一根支柱,很快被王翦所灭。

二、李牧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崛起了,但是赵国通过赵武灵王改革,也成为了一个实力可以比肩秦国的强国。

[var1]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爆发的长平之战,让赵国丧失了和秦国扳手腕的能力。前261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准备割让上党郡求和。上党郡百姓不愿意加入秦国,他们要求韩国将上党郡割让给赵国,换取赵国的援助。赵孝成王贪图便宜,接受了上党郡,但因此得罪了秦国。

秦国开始出兵攻打赵国。面对来势汹汹、实力更强的秦军,赵国名将廉颇选择了坚守不出的策略。

廉颇想通过防守的办法,消耗秦军的锐气,然后再等待有利时机出击,击退秦军,这让两军陷入了长久的对峙。秦军虽然是劳师远征,但是他们征调了百万青年,疏通渠道,解决了粮草运输问题。赵国由于准备不足,开战之初就存在粮草不足的问题。廉颇打持久战,让粮草问题更加严峻了。缺粮后,赵国派人向齐国借粮。齐国痛恨赵国跟随乐毅五国伐齐,差点灭了齐国,没有借给赵国粮草。韩、魏、楚也因惧怕秦国而不敢援助赵国,这让赵国处境更加堪忧。

[var1]

为了击败赵军,秦军散布流言:“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这时,赵孝成王被粮草问题弄得焦头烂额,他还很反感廉颇坚壁不敢战,于是决定换将。当时赵国国内,还有两位名将。一是李牧,他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不在朝中,所以不在赵王的考虑范围内。二是乐毅,他刚从燕国逃到赵国,被封于观津,其心未附,赵王不敢用他。

赵奢,曾在阏与大败秦军,其子赵括,自幼熟读兵法,是个很优秀的青年。赵孝成王希望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能力挽狂澜,救赵国于危难之中,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秦国得知这个消息后,用白起替换了王龁

赵括年轻气盛,接任赵军主帅后,就选择了主动出击。白起让秦军佯装失败,诱敌深入,等对手进入伏击圈后,他派兵截断了赵军的退路和粮道,让赵括的45万大军成了自己的瓮中之鳖。

[var1]

被秦军围困之后,赵军陷入了断粮断水的境地。不肯认输的赵括,亲自率兵突围,但在这个过程中,他被秦军射杀了。主帅战死后,其他的40万赵军悉数投降了白起。秦军没有粮草供养40万赵军,但又害怕将他们放回去后,会放虎归山,成为秦军强敌,于是将他们全部杀掉了。

长平之战让赵国损失惨重,失去了和秦军抗衡的能力。随后,赵国通过贿赂秦国丞相范雎,劝说秦王让白起撤军,这才没有让白起一鼓作气,灭掉赵国。

赵国在长平之战遭遇惨败之时,李牧却在边疆大放异彩。他大败匈奴,让匈奴不敢南下进犯中原。

李牧是赵国柏仁人,他驻守雁门郡期间,每有匈奴入侵,他就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这让匈奴人觉得李牧非常胆小,更加轻视他了。匈奴放松警惕后,李牧准备了1300辆战车,13000匹战马,5万名勇士和十万名善射的士兵。一切准备完毕后,李牧让人赶着牛羊在各地放牧引诱匈奴士兵。开始,只有小股士兵入侵,李牧佯装失败,将数千牛羊丢给他们。

[var1]

尝到甜头后,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待匈奴人自己走进去了。匈奴大军进入包围圈后,赵军从两翼杀出,打了个匈奴措手不及。赵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匈奴士兵。随后,李牧灭襜褴,败东胡,收降林胡,让匈奴十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李牧镇守的边疆固若金汤,但内部却塌陷了。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即位后,他不喜欢廉颇,派乐乘取代廉颇。廉颇觉得自己受到了排挤而震怒,他打跑了乐乘。事后,廉颇害怕赵王惩罚,逃往魏国避祸。在魏国不受重用,廉颇于是又去了楚国,最后病逝于楚国。

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攻取了赵国的平阳、武城,还在武遂杀死赵将扈辄,斩杀赵国10万兵马。次年,桓齮又乘胜进击,越过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向赵国邯郸杀来。情况万分危急之时,赵王迁将李牧从雁门郡调了回来,让他率领赵军抵御秦军。

[var1]

面对连战连捷,士气高涨的秦军,李牧采取了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李牧不肯出战后,桓齮采取了声东击西的办法,他让秦军佯攻肥下,等李牧率兵救援时,他再率领秦军主力乘机出击,将李牧大军歼灭于路途中。李牧识破了桓齮的计策,没有救援。他等到秦军主力去了肥后,且秦军疏于戒备之际,突然出击,大败秦军。同时,李牧料定桓齮必会救援秦军,于是在半道埋伏,以逸待劳,又大败桓齮,让桓齮惨败而归。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派两路大军入侵赵国。一路兵马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渡漳水向邯郸进发。另一路兵马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从背后攻击邯郸。李牧以漳水和赵长城为依托,构筑了一道防御线,然后他采用了各个击破的办法。李牧让司马尚负责防守,自己亲自率兵去袭击劳师远征的秦军,他在番吾大败秦军。随后,李牧和司马尚会合,一起进攻另一路秦军。北路军已经被赵军击败,南路军不敢恋战,也率兵而逃,李牧取得大胜。

[var1]

李牧是一个攻防兼备的大将,即便秦军实力强于赵军,但是李牧利用其优秀的战略战术和统兵才能,总能以弱胜强,让秦军在他身上难取一胜。只要有李牧在,王翦就很难击败赵军,灭掉赵国,于是秦国又采用了下三滥的手段。秦军用重金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身边进献谗言,诬告李牧勾结秦军,密谋造反。赵王迁信以为真,杀掉李牧,撤换了司马尚。

李牧被杀后,赵国失去了最后的支柱,赵军很快被秦军击败,赵国也被王翦所灭,赵王迁成了俘虏。

李牧是六国中,唯一一个有能力击败秦军,让秦始皇灭掉六国计划破灭的人,但可惜被奸臣害死。

更多文章

  • 如果回到过去,你会怎么劝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劝屈原不要跳江小作文500字,想对屈原说的心里话,如果你遇到屈原你会跟他说什么

    [var1]当时秦楚两国也是通婚的,秦王嬴政的亲祖母夏太后就是楚国人,养祖母华阳夫人是正宗楚国芈姓熊氏人(楚国王族),亲高祖母著名的宣太后(芈月)也是楚国芈姓王族人。可以说,秦王嬴政身上也流淌着楚国王族的血液,秦国实际破的也是楚国的旧王族统治,这个旧王族也不是代表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秦破楚顶多算

  • 春秋诸侯争霸,晋国崛起所伴随的内忧外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是怎么崛起的,春秋时期晋国崛起,纪录片晋国崛起

    东周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标志着周天子的权力一步一步的丧失,从此各个诸侯陆续出现,对于天子礼仪的僭越。[var1]东周初期之前我们讲到,周朝的建立是把商朝的神神鬼鬼,抽象出来成为天的概念,君王称作周天子,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灭商以后,周朝开始对天下诸侯进行分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慢慢的发展,一步一步

  • 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是什么下场?还有哪些国家得以幸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灭六国后六国国君的下场,秦始皇统一的六国分别是哪六国,秦灭六国后都去哪了

    秦始皇任用李斯、尉缭、王翦、李信等诸多能臣勇将,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统一天下。[var1]不过灭国战争并非是一帆风顺,在六国破亡的同时,一些太子或六国宗室贵族还流窜到其它地区组织抵抗,如赵国灭亡后又出现的代国,燕国灭亡后又出现的卫满朝鲜,

  • 研究楚辞,感沐到的不仅是屈原之魂,更窥视到了后世的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屈原与楚辞的地位与影响,屈原的楚辞的意义,楚辞及屈原简介

    [var1]明代——以“文学思想”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作为楚辞学的高峰,汉代及宋代为最具代表性的时期,首先这两个时代分别诞生了王逸的《楚辞章句》以及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这三部周详完备的《楚辞》注释书籍。其次,这两个时代都具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它们反映在了楚辞研究上,使得汉代、宋代的楚辞

  • 春秋时期有一个剩女最多的国家,后来还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有没有女性国君,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女性,春秋战国时期女人的地位如何

    [var1]燕国为公元前11世纪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在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燕召公奭。在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于公元前7世纪灭掉蓟国,建都蓟(今北京市房山区)。[var1]燕国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北

  • 孙权在三个自己人手上“翻船”,不仅让吴国被灭,还牵连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吴国领土范围,孙权的吴国是怎么来的,吴国太和孙权是什么关系

    [var1]在东吴早期,对于以后三国鼎立的预设来说,更多的是希望与曹操南北相望,相安无事的主持自己的政权。在《三国志》中就曾记录过,孙坚和孙策时期的吴国,对汉朝还是保持十分尊敬态度,孙权时期虽然与曹魏时有摩擦,但是却与其的关系还是以缓和的存在。而最后让孙权打破这种维持局面的,莫过于他对三个人任用,从

  • 西施四大美女排第一位,是如何从洗衣女变成祸国红颜?迷惑吴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施为何要害吴王,吴王对西施的态度,四大美女西施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要论对于女性最美丽的赞美,莫过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中国四大美女了;其中,西施又是成名最早,排名最前的一位;据史记载,西施是越国人,其本名为施夷光,出生于越国南部一个叫苎萝村的小村庄;西施的家境十分贫寒,她的父母皆是处于当时社会的底层,父亲以卖柴维生,母亲则在江边浣纱——也就是洗衣服;

  • 从《战国策》的“申包胥哭秦庭”看,楚人为何有感人的爱国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申包胥简介,申包胥的忠国之道,申包胥和楚国的关系

    湖北自古称为荆楚之地,战国时期,楚国的地理位置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楚国虽然没有打败秦国,但是他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诸侯国。甚至,以秦国的强盛也不得不时刻防备着楚国的进攻。除了实力强大,楚国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国家。[var1]战国策中的楚人著名史书《战国策》在楚策里就介绍了

  • 从三家分晋入手,聊聊春秋时期晋国政权下移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的晋国政权,三家归晋晋国存在多久,春秋时期晋国的处境

    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渐衰,各国诸侯为了争夺霸主之位,争斗不休。不过好在,这个时期的战争总体上来说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也就是所谓的战争外交。但是到了战国时代,战争的意味就远远不同了,因为这个时期的主题已经从争霸升级成了兼并,也就是所谓的兼并战争。[var1]而造成这个战争升级的诱因,就是赵、韩、魏三家分

  • 春秋五霸真是齐桓、宋襄、晋文、秦穆、楚庄,真相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文楚庄历史,齐桓晋文之事含义,春秋五霸是今天的哪里

    春秋时代大约是从公元前770~前476年,在这将近300年的时期内,各路诸侯为了生存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可谓一段极其混乱的历史。经过长期战争之后,最后剩下的几个国家,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所控的势力范围相差无几,所以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位诸侯称作“春秋五霸”。据《史记》记载,春秋五霸是指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