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昭寿:太平天国最没有底线的叛徒,在身败名裂中结束肮脏的一生

李昭寿:太平天国最没有底线的叛徒,在身败名裂中结束肮脏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00 更新时间:2024/2/16 18:06:29

因为这个无耻小人,在其短短二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在捻军、满清与太平天国几大势力之间来回反叛,实在没有办法把他准确归纳到某一方阵营之中。

谁对自己有利,便依附于谁,“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毫无道义、原则、信仰和底线可言。

因其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后世常将之比作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姓家奴”吕奉先,谓之曰“晚清吕布”。

观其为人,湘军主帅曾国藩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此辈暴戾险诈,最难驯驭”。

至其身死,太平天国研究巨擘罗尔纲先生,仍咬牙切齿地评价“这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叛徒,最后还是滚在自己的血泊中结束了肮脏的一生。

这个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政治投机和军事冒险的赌徒,在晚清复杂而艰难的生存环境之中,献媚取巧于清、太两大势力之间,左右逢源而游刃有余,甚至官至清廷一品要员,最终却在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被无情处决,结束了自己肮脏而卑鄙的罪恶人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晚清的投降专家,叛变老手——李昭寿。

为害乡里的市井流氓

1822年,李昭寿出生于河南固始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

虽然家族败落,但父母仍含辛茹苦供其在私塾上学,希望他有一天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但李昭寿志不在此,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偷鸡摸狗才是兴趣使然。

因其身材高大壮硕,从小又练就了一身飞檐走壁的本事,于是游走乡里之间,净干些坑蒙拐骗、鸡鸣狗盗的不法勾当。

在长期的流浪过程中,年少的李昭寿逐渐成为了骚扰一方的市井无赖, 而据史料记载其“秃而黠”,宗族之人对其厌恶至极,贱称其为“贼秃”。

生于破落之家而又不甘清贫,不思功名进取而寄望于通过非法手段获利,长此以往,终于给李昭寿带来了牢狱之灾。

成年之后的李昭寿恶习不改,因多次犯法而被关进商城、固始、霍邱等地的监狱,因为没钱贿赂狱卒,在监狱之中受尽折磨与侮辱。

曾有狱卒就把他绑在便器上,狱卒撒尿的时候都会溅到他的牙齿上,他哀求狱卒不要撒得太急,狱卒就打开他的嘴巴,把尿撒进他的嘴里。

幸好有一个老狱卒可怜他,给他饭食,他才能勉强熬过那段不堪的日子,活着走出监狱。

早年的贫困生活和不学无术,让李昭寿的身上更多地具有流氓无产者的特征,这也决定了他后来的人生价值取向——没有原则,只有利益。

而此后在牢狱之中遭受的非人虐待,也让他在内心之中,对当权者怀有深刻的仇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其日后加入捻军,揭竿反清的举动。

聚众造反,加入捻军

1853年,太平天国林凤祥、李开芳率两万精锐北伐,太平军一路由安徽入河南,攻城略地,声势浩大,而豫、皖等省的捻军也纷纷起事,响应和配合太平天国的北伐。

风雨欲来,动荡的时代终于给了蠢蠢欲动的李昭寿机会。

同年,李昭寿联合薛之元,也趁乱起义于霍邱,得到数千余兵力,打击地方团练,牵制了河南、安徽的部分清军。

浑水摸鱼之间,李昭寿的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考虑到接下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李昭寿随后带着7000兵马加入“捻军”首领张乐行阵营,尊其为“大汉盟主”,正式成为捻军的一员。

无论是揭竿起义还是加入捻军,实际上李昭寿并没有什么革命理想与抱负,也谈不上对满清有多大的阶级仇恨,他的造反无非是一种追求荣华富贵的赌博而已,而筹码,便是他手下的这几千人马。

但李昭寿的部众毕竟都是些乌合之众,小打小闹可以,终究难成气候。

在此后与清军的作战之中,李昭寿败多胜少,其间还与安徽太平军取得过联系,商议共同夺取商城,但其实湘军已然蓬勃而起,太平军疲于应付,无暇分身。

李昭寿只能孤军作战,兵围商城,没成想商城的清兵正严阵以待,而指挥这支清军的商城县令、正是后来创建“嵩武军”的悍将张曜。

李昭寿在商城屡为清军所败,损兵折将而不得寸进,最后无奈败退霍山,却被清军以优势兵力重重围困。

1854年10月,李昭寿走投无路,与同党马超江商议之后,率六千之众向“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何桂珍投诚,隶其麾下为兵。

咸丰四年(1854年),聚众叛乱后又加入捻军起义的市井无赖李昭寿,终于摇身一变成为了政府军的一员。由此发端,也拉开了其多次降而复叛人生的序幕。

降清而后复叛

招降李昭寿的何桂珍,虽然在商城剿匪有功,但却被顶头上司,安徽巡抚福济弹劾救援庐江不利,被免去了正四品道员的官职。

丢官之际,何桂珍并没有考虑个人的前途,而是担心刚刚投降的李昭寿等人又重走聚众造反的老路,反复劝慰鼓励他们忠君爱国,约束部下,早晚会为国家所用。

文人出身的何桂珍,对李昭寿可谓用心良苦,也单纯地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成为利国利民的可造之材。孰不知像李昭寿这种唯利是图的小人,除了个人得失,哪里会有什么家国情怀,又怎么会有忠诚可言。

此后不久,因安徽战事颓靡,何桂珍又重新出山,组织团练剿匪,并因功被清廷赏赐六品顶戴。

但此时的六品小官何桂珍,和当初的“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四品大员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不仅人微言轻,更重要的是没有财政权,行军打仗之际,后勤补给更是尤为艰难。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以及李昭寿等降将的加入,让本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何桂珍更加地捉襟见肘。

出于现实的困难,何桂珍不得不多次减少李昭寿部众的粮食配额,这本是无奈之举,却并没有得到李昭寿的理解。

不管造反也好,降清也罢,他追求的就是荣华富贵,现在反而连温饱都成问题,不免心中就对曾经的恩人何桂珍产生了不满。

何桂珍为了挽留住李昭寿,便向清廷为其讨要官职,但又被老冤家福济从中作梗而没有实现。

正在此时,李昭寿的同党马超江又意外被匪徒所杀,李怨恨官府不能缉拿凶手,替好兄弟报仇,竟头脑发热地为马超江私设灵堂,并大肆召集捻军旧部来凭吊祭拜。

此举为李召来了巨大的非议,一时之间,河南、安徽两省流言四起,直指其萌生反叛之念。

李昭寿自知大祸临头,急忙找到何桂珍处,匍匐跪地,痛哭不起,向其表明绝无二心。

仁厚的何桂珍选择了相信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下属,却不曾想,此时的一念之仁却为自己日后埋下了杀身之祸。

不久之后,对此事有所耳闻的巡抚福济,以密信知会何桂清,建议其暗中除去李昭寿,以绝后患。

只是不知有心还是无意,这封要命的绝密文件,竟然鬼使神差地落入了当事人李昭寿的手里。

1855年11月,决定先下手为强的李昭寿,于英山小南门设宴款待何桂珍,并设伏兵将其一行47人全部杀死,随后便带领人马,投奔太平天国而去。

转投太平天国

李昭寿投靠太平天国之后,被划归为李秀成的部下,此时的李秀成还远不是之后在太平天国呼风唤雨的忠王殿下,但对于李昭寿的到来,仍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诚意,直接从自己本不富余的狭小地盘中,割让滁州、天长、全椒三城予其容身。

李昭寿也懂得投桃报李,马上利用自己捻军出身的关系,拉拢、游说张乐行、龚德树等首领率七万人投靠太平天国。

捻军的七万兵马,虽说质量良莠不齐,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天京事变后翼王出走出走造成的兵员匮乏,对于当时的太平天国,不啻为“雪中送炭”。

而因为招降捻军有功,李秀成迅速得到提升,“有功之臣”李昭寿更是获得了太平天国的信任。

但这段短暂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李昭寿市井无赖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鱼肉百姓,而且放任部众横行乡里。

1858年初,陈玉成领兵攻打河南固始,命令李昭寿出兵配合,但其不仅迁延不进,大战之际还在营帐之中吸食鸦片。

违抗军令、破坏军纪,陈玉成可不是李秀成,跟你讲感情留情面,英王盛怒之下就要将其就地正法,李昭寿故技重施,长跪不起,痛哭流涕,苦苦哀求才堪堪逃过一劫。

陈玉成以其贻误军机,欲斩之,兆寿跪谢,久之乃已

咸丰八年(1858年)春,藏在尉氏县的李昭寿家属被胜保抓获,胜保以此为筹码,要挟李昭寿投降。

此前因固始出兵之事,李昭寿对陈玉成怀恨在心,现在家属又被挟持,本就意志不坚定的李昭寿再次动摇。

1859年初,李昭寿献滁州、来安、天长三城,率部众投靠清朝钦差大臣胜保,不仅如此,还顺带着劝说浦口守将,之前和自己一起投靠太平天国的薛之元,一并降清。

李昭寿降清后,被清廷封为参将,所部四万余众经胜保裁撤为一万八千人,号“豫胜营”,每月提供饷盐,令其自行售卖以充军饷。

再降清廷

李昭寿可谓声名狼藉,但对于其率众数万,并献三城再次降清,清廷相当满意,欣慰之余,竟为其赐名“世忠”。

真不知道咸丰是难得糊涂,还是有意为之,竟然给这个首鼠两端、毫无道义的小人起了这么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名字。

李昭寿镇守滁州期间,其“豫胜营”部众从不到两万人迅速扩张到五、六万人。

他拥兵自重,豪横不法,“自滁以西,北属五河,皆其关镇”,当地朝廷官员形同虚设,滁州仿佛独立王国,而李昭寿更是俨然“土皇帝”一般。

但当时清政府正与太平天国激战正酣,而李昭寿实力强劲,他处于哪一方阵营,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清廷为从大局考虑,暂时选择了隐忍。

时间来到1863年,湘军已经在与太平天国的对抗中逐渐占据了主动,而劣迹斑斑的李昭寿仍然不知收敛,在滁州境内销售私盐,抽取厘税不说,还在洪泽湖与皖北另一军阀苗沛霖为争盐船运送私盐而大打出手。

其后不久,胜保因战事不利获罪,不知天高地厚的李昭寿上书求情,被朝廷严词申斥,同时密旨曾国藩等开始着手整饬胡作非为的李昭寿,勒令其献出踞地及各厘卡,其所部交曾国藩挑选归并于湘军。

狡兔死,走狗烹,失去利用价值的李昭寿终于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味,这个贪图富贵的无耻之徒在关键时刻倒是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主动放弃手中职权,移交地盘,遣散兵勇,希望从此平安过渡,颐养天年。

伏法受诛

辞职之后,李昭寿没有返回河南原籍,而是暂居安徽,花天酒地妻妾成群,好不快活。

此时太平天国已不复存在,捻军也是风雨飘摇,清廷更是对这个臭名昭著的小人毫无兴趣,一介平民的“李世忠”,再没有什么势力可以投靠,又开始干起出卖好友的丑恶勾当。

同治六年(1867年),李昭寿原来在捻军中的好友李蕴泰全军覆没,逃到安徽五河,投奔李昭寿家躲避。李昭寿毫不犹豫,绑缚李蕴泰亲送安徽巡抚英翰处。

而这还不是李昭寿第一次出卖朋友,在此之前,其死党兼老乡,就是之前受其鼓动一起降清的薛之元,1860年再次率众叛清。

后薛为提督李若珠所败,走投无路之下,藏匿于安徽李昭寿府邸,世忠大人更是干脆利落地将薛之元一家全部处死,并将其首级割下,送于胜保处邀功。

1871年,捻军将领张特滕、任汶、张昆投靠李昭寿,还是没有例外,也被其绑送清军大营杀害。

1881年,横行乡里多年的李昭寿,帮人讨债,抓了贡生吴廷鉴。李昭寿最恨读书人,将吴打个半死。安徽巡抚裕禄闻讯大怒,下令逮捕李昭寿。

李昭寿一开始也并不在意,他自认为战功显赫,以前杀人如麻都没事,这次不过打个贡生而已。谁知清廷对其所作所为早就看不顺眼,直接将李昭寿处斩。

在其临死前,这个罪行累累的小人还大言不惭地为自己申辩:吾无大罪恶,唯枉杀何桂珍,宜有此报。”

纵观李昭寿之一生,无情无义,唯利是图,即无手足之情,也乏同袍之谊,更视变节投降如家常之事,最终身败名裂,死不足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编纂贰臣传的真实目的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贰臣录名单,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编纂国史创立了什么

    乾隆主抓下的官修书目《贰臣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突然决定编撰官修史书《贰臣传》,该书统计了明朝叛徒120人,根据情况又将其划分为甲类和乙类。所谓甲类就是投降清朝后功勋卓著的人,乙类就是投降清朝后毫无建树的人。从努尔哈赤第一个投降的低级军官李永芳,到满清入关前高级将领洪承畴算起,这120人在不同

  • 清朝一人家出殡路遇暴雨,老先生预言:要出大官,多年后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出殡,清朝大户出殡图片,清朝出殡真实影像

    风水五行,乾坤八卦一直是古人所信奉的学问,这其中的奥秘至今都难以解答,古人信奉这些几近痴迷。这不仅是古人的讲究,放在我们现今社会也被大家所信奉,现在的婚丧嫁娶,也在日子的挑选上极为讲究,不光是日子时辰,就连天气也是十分讲究。对此,曾经有这样一则记载的故事。在清朝时期,一户百姓家在举办丧事时突然下起了

  • 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错字”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避暑山庄错字,康熙写的避暑山庄哪一个是错字,康熙避暑的避暑山庄叫什么

    因康熙高高端坐在龙椅上,他们远望看不清其脸上的表情,只能静等反应。康熙看到“万寿无疆”主题的屏风心里一阵酥麻,暗叹:“终于还是英雄不敌岁月,也到了渴望长命百岁的年纪吗?”回过神来,豪爽地谢过大臣的一番心思,以意思到了就行,将屏风推却,只把事件记录在史官的册子上。开场词客套完毕,大臣就着歌舞开始吃喝应

  • 作为四大中兴名臣之一,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曾国藩工资有多少,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官职到底多高,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无他,只因为在封建社会时期,上下分级十分严重的年代,某一位官员如果能够做到清廉二字,一定会让获得众多老百姓的信任。 在这种信任的心理作用下,即便官员本身比较平庸,也不失为人们口中的好官。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朝廷自身发放的俸禄不多,官员们养家糊口、人情来往都成了问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不贪污不

  • 8点早朝,为何慈禧3点就起床?这期间慈禧都在专注这一件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在最后24个小时干了哪些大事,慈禧每天上朝吗,慈禧上朝时大臣们始终跪着吗

    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一般的人完全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在古代,人们晚上的时间要比现在长很多,晚上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且也没有灯光照明,当时蜡烛也算是比较昂贵的东西。所以古代人经常就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而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接下来笔者就要讲一下,在封建朝代

  • 同治帝为何只活到19岁?为保全皇家颜面,梅毒当成天花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同治帝有多厉害,历史对同治帝的评价,同治帝的现状

    花柳病也就是常说的性病,排名前三的有梅毒、淋病和尖锐湿疣,据传同治帝死于梅毒,这个疾病主要分为三期,特点是生殖器上出现红斑以及部位肿大,尽早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拖到三期就很难说了。那同治皇帝久居深宫,为什么会患上这样难以启齿的病呢?这要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开始说起。清咸丰十一年七月,在躲避英法

  • 为何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看洪秀全是如何对待女性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秀全是怎么对待女性的,太平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对太平天国评价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尤其是在被逼到绝境之时。就说农民起义这件事,至今为止,我国农民起义的例子数不胜数,但能真正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起义者大多思想觉悟不高。在起义的道路上,往往经不住诱惑,忘记了初心。可能有些人距离成功只差临门一脚,但最后依然败给了内心的私欲,继而让农民起义这件事,变

  • 香妃容貌复原图问世,她和此美女明星最像,难怪乾隆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香妃真人图片,历史上的真实香妃容貌,香妃古代容貌复原图

    虽然后来很多人出演香妃,但要论最经典、公认最美的香妃,还是要数刘丹扮演的这一版。香妃之所以叫香妃,原因就是她的身体天生散发着异香,在剧中,香妃饱受这股香味的折磨,每次和心上人私奔,都失败。虽然《还珠格格》是一部虚构的琼瑶剧,但里面的人物也大都是有历史原型的。经过考证,香妃的历史原型就是乾隆后宫的“容

  • 乾隆一生有41个女人,却只爱翻她的牌子,翻掉了漆重做继续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两个人也算是青梅竹马,后来乾隆即位之后,富察氏成了他的皇后。此后,两个人更是美满和睦相敬如宾。那个时候,乾隆很喜欢翻富察氏的牌子。因为他总是翻这块牌子,导致木牌外层的漆都掉了。内务府的人只能重新做一块富察皇后的牌子,留给乾隆继续翻。一、出身名门由于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习俗,封建社会的每朝每代的皇帝都有

  • 太平天国五方将 为何只有韦俊全身而退 做二五仔要及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历朝对待农民起义都是只诛首恶,胁从可以适当宽大。当然这种宽大也是要看情况的。比如一个小会道门首领,在破庙里面举行登基仪式。就百十来号信众像演戏一样拥戴称帝。不幸被官兵破获了。这土皇帝不用说自然要千刀万剐。百十来号信徒估计也难逃挨个斩首。但是如果是成万,超十万,超百万的人扯旗造反呢。总不能挨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