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五方将 为何只有韦俊全身而退 做二五仔要及时

太平天国五方将 为何只有韦俊全身而退 做二五仔要及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73 更新时间:2024/2/5 19:05:47

第一,历朝对待农民起义都是只诛首恶,胁从可以适当宽大。当然这种宽大也是要看情况的。比如一个小会道门首领,在破庙里面举行登基仪式。就百十来号信众像演戏一样拥戴称帝。不幸被官兵破获了。这土皇帝不用说自然要千刀万剐。百十来号信徒估计也难逃挨个斩首。但是如果是成万,超十万,超百万的人扯旗造反呢。总不能挨个杀吧。距离太平天国之前不过数十载的川楚白莲教之乱,在乾隆年间的时候是逮着教徒就杀。反而造成了官吏诬陷普通老百姓是白莲教徒,勒索钱财。如此不是教徒也是教徒,不想造反也被逼着造反。嘉庆年间改变策略,只问罪造不造反,不问信不信教。就是造反的,也只诛首恶。不诛从犯。如果及时接受招安,不仅无罪还有赏。如此很快就分化瓦解了对方的势力。而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招抚工作从广西时就已经开始做了,并且也确实分化瓦解了相当一部分低级太平军首领。而且这部分也确实在清廷过的还不错。所以韦俊这才放心接受清廷招安。

第二,就算是起义军首领,只要不称、称帝还是可以招安可以谈的。比如几乎和川楚起义同时的海盗首领张保仔就最终接受了清廷的招安。而韦俊在接受清廷招安时,不过是天福爵。而且就算是天国的王爵,到最后也不值钱了。总不能两千多个王全咔嚓了。皖北军阀,太平天国的奏王苗沛霖也接受过朝廷的招安。韦俊进不了太平天国的决策层,只相当于第二梯队的人物。所以还是可以招安的。第三,别说是韦俊这样第二梯队的首领了,当时的大环境,清廷巴不得级别更高的太平军诸王接受招安。接受招安的人员级别越高。越能够打击天平天国的信心。然而为何只有韦俊一人接受了招安呢。因为第一韦家本身是广西富商地主家庭,不像那些泥腿子。本身就一直在计算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天京之变韦昌辉受诛。韦家大受打击,更让韦俊选择接受清廷招安。而这样的人精于算计,随遇而安。自然也不用担心他搞出更大的动作。

第四,乱世之中精于算计的不止韦俊一人,前面提到的苗沛霖一直在清廷与太平天国两股势力之间反复抉择。但是苗沛霖有挑的资本,因为他是安徽本地豪强。兵都是当地子弟兵。所以有在两股势力之间抉择,以实现占山为王的可能。而韦俊一个广西人,跑到安徽去哪占山为王呢。所以没得选,只能安心做清廷的鹰犬。而清廷也正是看到韦家在天平天国那边已经被排挤和韦俊客居安徽,没有资本首鼠两端。才放心用韦俊。而苗沛霖把别人都当成傻子,又高估了自己的资本,最终反而玩火自焚。

第五,一个普通人要入伙山寨,要投名状。而一个反贼要接受朝廷招安,同样要投名状。比如清朝评书中,黄天霸接受清廷的招安就杀兄灭嫂。靠鲜血染红顶子,武林中名声完全臭了。这样的人朝廷用着才放心,因为他已经基本没退路了。前面说的天平天国基本已经没有韦家一席之地,韦俊客居安徽也基本没有退路,这还不够,必须有投名状才行。而韦俊在安庆之战中表现卖力,杀了不少昔日同袍,算是交了投名状。第六,也有可能投名状交了,真心实意招安。对方就是要卸磨杀驴,比如苏州杀降。但是苏州杀降发生在太平天国后期,而韦俊接受招安比较早。不是任何时候投降都叫识时务为俊杰,早投降肯定比晚投降好。

对于韦俊投降的行为,用粤语说叫二五仔。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人欲求二五仔而不可得,可见时势造英雄,也造狗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戊戌变法注定失败 成功学大师康有为 成功不能随便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有为戊戌变法,康有为是怎样推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五口通商之役爆发时,对满清刺激不大。欧洲当时整体的环境也依然是后君主专制时代。二鸦战争后,满清算是彻底认清了英法的实力。开始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而在二鸦战争前欧洲也爆发了场大变。1848年革命,波旁王朝的小宗奥尔良王朝被推翻。卡佩家族的势力彻底在法兰西消除。欧洲的许多国家不是变为共和政体,就是专制

  • 民国第一恶婆婆:和儿媳一同产子,让儿子吃儿媳妇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非常难处理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啊,婆媳关系也令很多男儿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的媳妇儿,处理不好最受难的就是这些夹在中间的男子了。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婆媳产生恶劣关系已经层出不穷,其实在古代以及近代史上也是如此,也发生了不少因婆媳而产生的矛盾,发生的一些

  •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和刘墉下棋,乾隆和刘墉下棋输给刘墉,乾隆让刘墉去跳河刘墉全身而退

    自古伴君如伴虎,作为封建王朝中权力的最高点,大部分皇帝可以说对自己手下的大臣有着绝对的掌控欲。在皇帝身边或者担任要职的大臣如果惹怒了皇上,要么就是被贬职处理,要么就是倾家荡产。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里,皇帝的权力更是集中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清朝乾隆时期,哪怕是贪污了将近一年政府

  • 曾国藩主张勤俭,李鸿章存巨额财产给后代挥霍!谁的后代更有出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国藩李鸿章关系图,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藩和李鸿章谁的官职更高

    曾国藩早期的人生经历咱们先来聊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娄底的一个普通富农家庭,他的父亲曾麟书从小就开始参加乡试,直到43岁的时候才通过了秀才,而那是他父亲第17次参加乡试了,可见他们家真的是天赋一般,而我们熟知曾国藩的另外一个故事即是他有一次晚上背《岳阳楼记》,花了大半个晚上都没有背下来,摇头晃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是民国第一记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十大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民国中国著名记者

    黄远生弃官从文,黄远生投身新闻业黄远生,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黄远生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受到家中的文化熏陶,自幼时起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小便通读各类经世,学识广博。另外,家中还为他请了一名外国女教师,教授他学习外文和各种外国文化知识。黄远生在小的时候便展现出他的文学才能,被家中人视作掌上明珠。

  • 世人只知和珅贪,无人识得乾隆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那么贪乾隆为什么不杀他,和珅第一次见乾隆完整版,历史上乾隆知道和珅贪吗

    先说说我的官职吧。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那年我26岁,被授为军机大臣兼总管内务府大臣,但官秩是正二品。其实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嘿嘿,妥妥的低职高配啦。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我再领九门提督衔。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领户部尚书衔,军机处行走,兼理藩院尚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 康熙的亲姐姐:为擒鳌拜赔上一生幸福,死后被迫进鳌拜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智擒鳌拜后鳌拜妻儿结局如何,康熙晚年为何会后悔擒下鳌拜,康熙是怎么逮捕鳌拜的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古代女子的命运再好不过。无论是生活在官宦世家的大家闺秀,还是出身卑微的平民女子,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下,女性地位是远低于男性地位的,所以才会有妻妾制度的存在。就连王朝的没落,很多人都会把过错推到女子身上,从褒姒误国到杨贵妃引起的安史之乱,这些美丽的女子莫名其妙地就替

  • 李莲英在慈禧去世之后还活了3年,没了主子的他,那三年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安全感造成的,皇帝在整个皇宫之中,其实很是孤独的,除了后宫的女人、丫环,他也需要别的陪伴,朝中大臣也未必都是忠良之臣,于是就产生了太监这类“不完整的男人”。表面上来看太监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坐到皇帝身边的太监,因为有了皇帝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自然知道很多的内幕,因

  • 慈禧起床后被宫女看了一眼,就将其处死?这宫女看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被下令处死,慈禧是怎么被处死的,慈禧被谁打入冷宫

    说到慈禧太后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她可谓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极为“出名”的女性,垂帘听政数十年,身为皇太后的她穷奢极欲,昏庸无能,不仅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反而还在面对西方外来殖民侵略者的时候,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喜怒无常之人,是人命如草芥,据说有一次慈禧起床后只是被宫女看了

  • 清军入关时,多尔衮问一道士:清何时亡?道士的回答让他自我怀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多尔衮入关后的统治兵力,清朝入关时多尔衮的政策,满清入关时多尔衮举棋不定

    在1644年,随着明朝的灭亡和吴三桂的叛变,这让清军有机可乘,越过了山海关,正式入驻中原,自此之后,也是建立了大清王朝,开始长达数百年的统治,不过此时虽然表面上统治者是顺治皇帝,但是实际上却是摄政王多尔衮。作为这清朝真正的掌权人,在清军入关后时刻注意着国家发展的方向,更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为了解答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