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只因为在封建社会时期,上下分级十分严重的年代,某一位官员如果能够做到清廉二字,一定会让获得众多老百姓的信任。
在这种信任的心理作用下,即便官员本身比较平庸,也不失为人们口中的好官。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朝廷自身发放的俸禄不多,官员们养家糊口、人情来往都成了问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不贪污不走后门,那就更加难得。
作为清朝晚年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便是如此,一生总为钱财烦恼,却从来没有想过贪污二字。
不过也正是从曾国藩的月工资就能看出来,清朝那个年代究竟有多么腐朽。
腐朽的清政府
清朝的整个发展演变,其实就是由盛转衰再转衰的一个过程。尽管在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辅助下,清朝晚期也出现了短暂的复兴势头,但这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在愚昧无知的慈禧统领下,所有上位者都只想着如何保全自身利益。整个国家想要真正改头换面,根本就不现实。
尤其是在奢靡享受这件事情上面,其实早在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就已经初现端倪。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康熙、雍正两位帝王对国家的治理,的确让清朝的国力更加强大。
可乾隆四处征战,六次巡游江南,这就导致整个国家的财力受到严重影响。更别说有和珅这样的贪官存在,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激烈。
可清政府坚持盲目自大,随后的帝王虽然勤勉,但始终没有从根本源头解决问题。
到了慈禧太后执政时期,勤勉之风不复存在,报复性消费反而成了权贵们日常生活的常态。
可笑的是,此时清朝奉行的是官员低薪制。所以一部分官员在声色犬马中流连忘返,另一部分官员却为了生计四处奔波。
曾国藩便是如此,别看表面上位高权重、光鲜亮丽,手下还有湘军这支晚清时期最强悍的军队,但依旧为五斗米四处折腰。
曾国藩在自传中就曾经记载过:睡梦之中,常常梦到自己意外发财,每次醒来,都觉得十分羞愧。
国家中兴名臣竟然为了窘迫至此,清朝的腐朽可见一斑。试问一个真正兴盛的王朝,官员怎会为此烦忧。
曾国藩的月薪
那么曾国藩的一个月的工资究竟是多少呢?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曾国藩刚刚入朝为官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折合成人民币,大概不过三千元而已。即便是后来官至封疆大吏,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六千元。
尽管他有无数方式方法可以中饱私囊,但他依旧没有选择向生活妥协。官场上的人情往来,能避免几乎全都避免。
朝廷重臣尚且如此,底下的官员更不用多说,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加富裕,官员们时常会和商户勾结,趁机赚取一点外快。
这样的事情清朝政府可不会管,大家都这样做,如果某一位官员突然不这样,反而会让人不适应。当然,曾国藩作为国家重臣,即便“特立独行”,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很多人或许很疑惑,既然清朝财政如此紧张,慈禧为何还能够一生都走在铺张浪费的路上?
答案很简单,取之于民、用之于己。
用力挤压海绵,总归能挤出一点水分,全力压榨百姓,自然也能够多出一些民脂民膏。只要官员想往上爬,就注定老百姓会为此付出代价。至于百姓是否因此受到什么伤害,那就不是官员们愿意思考的事情了。
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曾国藩总是痛心疾首,可他也十分清楚,凭自己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国家的现状。唯一能做的不过是自己坚持廉洁,并尽量让身边的人也少贪污一些。
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曾国藩真的严以律人,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跟着他手底下做事。也难怪发展到最后,有识之士面对清朝,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好在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于在辛亥革命中灰飞烟灭。整个国家也终于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尽管在后续的发展之中,依旧充满了崎岖和坎坷,但蜕变之路不总是布满荆棘。如果连这些苦痛都无法撑过去,又怎能看到崭新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