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给张爱玲奶奶多少陪嫁?八〇年张家捐献文物,还获利20万

李鸿章给张爱玲奶奶多少陪嫁?八〇年张家捐献文物,还获利20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38 更新时间:2024/3/6 20:25:25

张爱玲父亲张志沂(左),祖母李菊耦,姑姑张茂

01

先从一部小说讲起。

有一次张子静从外面回来,丢给张爱玲一部小说,说道:"听说爷爷在里面。"

张爱玲一看是《孽海花》,顿时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

《孽海花》是曾朴所作。首创于1903年,1931年出版第三集,前后历时28年。小说出版后引起很大影响,是当时很多清朝遗老遗少热衷于谈论的一部书。因为按照那时读者的说法,这部书影射的人物非常多,因此在发表几年后不断有读者做"人名索引"和"人物故事考证"工作,把小说里的人物与历史人物相对照,比如威毅伯影射李鸿章,庄仑樵影射张佩纶。张子静那时候才10岁,他第一次从小说里知道自己的祖父叫张佩纶,外曾祖父叫李鸿章。

李鸿章

小说里的庄仑樵是翰林学士。因为为官清正,俸禄不高,难免家境捉襟见肘。他见那些外官有很多外快,因此接连上奏折抨击时弊,称为清流。于是立志做一番事业的庄仑樵奉命成了钦差大臣,到福建去督办军务。他天性高傲,目中无人,不把当地下属放在眼里,又崇尚空谈,不懂军务,因此在与法国人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庄仑樵只得顶了锅盖冒雨逃出来。直到四五日后庄仑樵才把失败的消息奏报朝廷,朝廷大怒,不久后就把他革职充发,落了个悲惨下场。

晚清小说《孽海花》

《孽海花》里的庄仑樵与晚清名士张佩纶的经历是一样的。张佩纶在福建战败后被充军,后来因为李鸿章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千方百计把他保出来留在身边做事。但此时的张佩纶并不想做官,"爱才心切"的李鸿章便做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把自己的小女儿李菊耦嫁给张佩纶,那时候张佩纶刚死了二房夫人。李鸿章夫人当即大骂他老糊涂,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李菊耦成为张佩纶的第三位夫人,也就是张爱玲的奶奶。成为李鸿章的女婿后,张佩纶和李菊耦来到南京,住在李鸿章陪送的大宅里——据说是康熙年间靖逆侯爵张勇后代建造的府邸——从此再也没有正式做官。

张佩纶,字幼樵

张佩纶与《孽海花》里的庄仑樵一样也是"清流",当官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积蓄,他自己还经常为吃米发愁。他又不出来做官,除了与李菊耦生育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姑姑张茂渊两个儿女外,与大夫人朱芷芗还生育了张志沧、张志潜两个儿子。张志沧早逝,张志潜成为大房唯一继承人。与第二位夫人边翠玉没有生育儿女。儿女们又各自成家立业,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大家庭,如何维持生计是个难题。但事实的情况是,张佩纶家族维持很好的"上流社会"生活:一直到张爱玲和张子静出生后很长时间家里都有仆人服侍。那么张佩纶的收入是从哪里来的?

张佩纶书信手迹

照张子静的说法:

一家子的财产都是三祖母陪嫁过来的!

也即,张佩纶家的财产都是李鸿章给张爱玲奶奶李菊耦的陪嫁!

在90年代,张爱玲也写过介绍自己家世的文章:

我祖父出身河北的一个荒村七家岮,比三家村只多四家,但是后来张家也可以算是个大族了。世代耕读,他又是个穷京官,就靠我祖母那份嫁妆。

那么,李鸿章到底给了张爱玲奶奶多少陪嫁?

李菊耦与母亲

目前没有准确数据,任何家族的财产都属于"秘密",但外人可以通过他们的生活窥见一二。

可以肯定的是:

他们的富贵程度超出我们想象!

02

1903年,张佩纶去世。1912年李菊耦去世。偌大一个张氏家族的财产都落到张志潜手里。张志潜比张志沂大17岁,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因此在张志沂与黄逸梵结婚后,还是与张志潜生活在一起。小两口很想分家单独过,但寓于封建礼教不好意思开口,因此两人的日子过得很压抑,黄逸梵经常住到娘家。1921年5月,张志沂找到一个机会,他堂伯父张志谭出任北洋政府交通部长,因此张志沂在津浦铁路局谋了英文秘书的职位,才与张志潜分家。

张家同父异母的三兄妹

分家没有那么简单。房屋、地产、不动产都有契据,因此这个容易分。但张佩纶留下来的一批宋版书产生纠纷,当时都在张志潜手里。按照张爱玲姑姑的说法,这也是遗产的一部分,应该兄妹三人平均分掉。但张志潜不愿意。于是兄妹3人对簿公堂。张志潜和张志沂都花重金请了律师。张志潜毕竟老谋深算,他花心思拉拢张志沂不与妹妹一条心,因此兄妹不和,输掉官司,张志潜全部占有这批宋版书。但不管怎样,家总算分了。1923年,张志沂和张茂渊都搬到天津居住。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70PT9MPCjT

张志沂一家在天津

张志沂在天津的工作只维持了5年。他担任英文秘书是个闲差,只是依靠伯父维持一个名头,在交际上显得好看而已。由于他生活不检点,在外面的名声越来越狼藉,堂伯父不得不进行干预。1927年1月张志谭被免职,因此失去靠山的张志沂也失去职位,第二年春天搬回上海。

1934年,张志沂又在住友银行谋了份英文秘书的职位,但是3年后他担心被人误会,又辞去职位。

照张子静的说法,父亲一生只做了两份正经工作,另外还有一次"创业"经历,就是他辞去住友银行职位后与两位朋友开了一家钱庄。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很有热情,经常去做一些业务,但没过多久干脆就不去了,后来委派他第二任妻子孙用蕃的内侄代他出面上班。这且不说,张志沂还经常拿钱庄的钱做超前消费,最后透支的窟窿越来越大,两位朋友只得与他散伙。

从那后,张志沂就开始长期地坐吃山空生活。

张爱玲父亲张志沂

坐吃山空是需要有家底的。除了分到的古董财宝外,另外主要就是田庄和房产。张志沂到底分到了多少财产,张爱玲和张子静都无法说出具体数目。首先田庄是有的,这在张爱玲的文章里有很多证明,比如她小时候喜欢吃一种叫"捻捻转"的零食,是用大麦粒做成的,麦粒是"从前田上的人带来的。"张爱玲说:"我们家的田地大概都在安徽,我只知道有的在无为县。"

其次是房产。

张子静后来回忆说:刚从天津回到上海时,我们家的房子越住越大,后来越住越小。

他们在天津住的也是大洋房。位于英租界。洋房前有一座花园。那时候张爱玲4岁,张子静3岁。张子静说:"如果母亲没有在那一年出国,姐姐和我的童年应该是富足而幸福的。"但张爱玲的母亲还是走了,张子静和姐姐常常由保姆带着在花园里唱歌,荡秋千,追逐大白鹅。

童年时代的张爱玲与张子静在别墅前

回到上海后他们住在武定路石库门的小洋楼里。

后来张爱玲母亲和姑姑回来,一家人又搬到陕西南路宝隆花园一座欧式洋房里,一共有4层,门前有小花园。

黄逸梵与张志沂离婚后,张爱玲家又搬到康乐村10号小洋楼。

上海康乐村仍然保存的小洋楼

1934年,张志沂与孙用蕃结婚后,孙用蕃因为嫌康乐村的房子狭小,便怂恿张志沂搬到麦德赫斯托路一座大房子里。这座别墅一共有20多间房,也是李鸿章给张爱玲奶奶的陪嫁。当年李菊耦在世时,张志潜一家和张志沂张茂渊都居住在这里,张爱玲和张子静也出生在这里。

张爱玲家的大别墅,李菊耦的陪嫁,现在已成张爱玲故居

后来分家,这座别墅分在张志潜名下。因此张志沂住在这里需要向张志潜缴纳房租。这是清末民初的房子,房间多而深邃,其中后院有一圈房子是专供佣人居住的。住房的下面还有同等平面的地下室,张志沂后来关押张爱玲的地下室就是其中一间。

张爱玲和弟弟出生在这里

1942年,张志沂由大房子搬到小房子居住,起先是搬到汶林路口的一座小洋楼。

后来又搬到华山路一间三室一厅的公寓。

大约在1948年,张志沂卖掉上海最后一套房产,与孙用蕃搬到江苏路一间14平米的房子里居住。

江苏路张志沂曾经住过的地方

以上是张爱玲家的基本住房情况。

常德公寓,张爱玲曾和姑姑居住在这里

这仅仅是上海的房产,他们在南京、青岛、天津还有房产。尤其是南京的房子,在张爱玲姑姑的印象里:有一座大花园,每年桃花或杏花开了,李菊耦都会扶着女佣的手去赏花。李菊耦是李鸿章的爱女,才貌双全,他对李菊耦的婚事可谓很尽心,但千挑万选,最后却选了一个败军之将张佩纶,比李菊耦大20多岁。但李菊耦与张佩纶结婚后,似乎过着很满意的生活。两人都很有文学才华,她和张佩纶还在这里合写了一本小说叫《紫绡记》,很罗曼蒂克。

南京张佩纶宅,小姐楼介绍

关于这座宅院后来又有红学家考证:最早可能是曹雪芹《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但不管怎么说,张家在南京的这座宅子非常豪华。辛亥革命时张佩纶从南京搬到青岛,后来又搬到上海。

张佩纶宅邸屡经改建,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1995年,香港作家季季去上海采访张子静。张子静谈起自己的显赫家世,也谈起父亲继承的遗产。他说:不知道父亲到底继承了多少遗产,但至少在1935年左右,他们家在虹口还有8栋洋房出租,另外还有不少田产和古董。但是在其后10余年间,这些财产都化为乌有了。1888年李菊耦嫁给张佩纶带来大量陪嫁,他祖父没有出来做官,他父亲张志沂也没工作几年,张爱玲和张子静算是赶上一个尾巴,1948年张志沂卖掉最后一套洋房,祖孙3代坐吃山空长达60年才把分到的遗产败光,这也说明,张爱玲奶奶的陪嫁是多么丰厚!

张子静(右)回访旧居

但是,这还没有完。

这仅仅是分在张志沂名下的遗产。分到张志潜名下的遗产更多。但张志潜比张志沂知道节俭,不像张志沂一样奢侈浪费。张志潜1942年在上海病故,享年63岁。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张子美,老二张子闲。张子美毕业于香港大学,1992年去世,他有3个儿子1个女儿。张子闲是圣约翰大学毕业,他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与女儿也有后代。张爱玲两次婚姻都不幸福,孤独去世,张子静也是孤老终生,因此张志沂这一支已经没有后代,张志潜则家业绵延不绝。

张佩纶世系

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举办"严庆祥、张子美、沈莱舟、陆颂年、沈粹禛、王亢元捐献文物授奖会",上海市图书馆在市政府支持下,出资20万对张氏家族的善举进行奖励,张氏捐书共计450种,3274册。

2013年,张志潜的后人又向上海市图书馆捐赠170多册张佩纶手稿。

2013年,张佩纶后人,也即张志潜的后代向图书馆捐赠文物

张爱玲家的遗产在1948年左右就败光,而他二伯父张志潜分到的遗产在1980年左右还能获利20万!

03

张爱玲家的亲朋好友非富即贵。

她母亲黄逸梵是晚清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父亲黄宗炎去世后,黄家所有家产都落到黄逸梵和弟弟黄定柱手里,后来黄逸梵与弟弟分家,弟弟要了房产地亩,黄逸梵要了古董。黄家在南京有一座库房专门存放古董,库房有专人看管。黄逸梵是个新潮女性,20年代就出国留学。后来因为与张志沂婚姻不合又多次出国,每次出国她都带一箱子古董变卖。与张志沂离婚后她还是保持上流社会生活,在外租了别墅,买了汽车,雇了司机,还雇了一个欧洲厨子。黄逸梵的古董没有变卖干净,1957年在欧洲去世后,还留了一小箱子古董给张爱玲,张爱玲称之为"垃圾",主要是瓷瓶和绸缎什么的。这让张爱玲和赖雅维持了一段时期的生活。

黄逸梵是那时候的新潮女士

张爱玲的后母孙用蕃是北洋总理孙宝琦之女。孙宝琦一生养育8子16女,孙用蕃排行第7。但孙用蕃年长36岁才嫁给张志沂。张志沂是张佩纶之子,李鸿章的外孙,与孙用蕃结亲也算门当户对。1953年张志沂去世,孙用蕃改变了不少,这时候家产早就败光。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孙用蕃不得不四处找点零活干。但是她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青岛房屋的租金。这是张志沂最终没有卖掉的房产,因为登记在张志潜和张志沂两人名下,张志沂一个人无法做主。

孙用蕃

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没有得到父亲什么遗产。张爱玲后来出国的费用还是向好朋友宋淇和邝文美借支的。这让她与宋淇保持了一辈子的友谊。宋淇这个人在文坛上不出名,但他与钱钟书、傅雷等文学大师都是好友,论资排辈的话,钱钟书还称呼他为"兄长"。傅雷在上海的房子就是租赁宋淇的,傅聪最早用的钢琴也是宋淇家的旧钢琴,傅雷折价买回来的。宋淇曾跟儿子宋以朗说:当年他们家在上海有一整条街的房子!对照张爱玲家的房产,可见宋淇没有夸张。

总结

从前的时候读《红楼梦》,总觉得曹雪芹非常夸张:这么一个大家族,几百口子人,大多数人都不工作,却每天过着吃喝不愁的生活,不是今天喝酒,就是明日作诗,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后来才渐渐明白,"大家豪门"的生活超出我们想象,比如张爱玲的家族其实就是这样。

张子静对自己的父亲评价很低。1995年在接受季季访问时,他说父亲"所有败家的本事,无一不缺。""整天在家,过的就是挥霍无度的生活。"每年春节过后请客喝酒,差不多每隔两天就请一批人。家里的伙食,每天鸡鸭不断,咸鸭蛋只吃蛋黄,炒鸡蛋要用鲜香椿芽,夏天吃海瓜子。经常买外国进口的火腿肠和罐头食品。交通方面是出门就坐小汽车。只要看到新式的进口轿车,他就要卖掉旧车换新车。1940年他买了最后一辆汽车,花费高达8000美元。

张子静晚年与朋友在一起

遗憾的是,坐吃山空50多年后,张家终于败光家产。张子静最终得到孙用蕃留下来14平米的蜗居。就是这14平米孙用蕃的娘家人还惦记着,希望张子静放弃继承,否则就是不孝顺。张子静据理力争才保住这点房产。轰轰烈烈的架子早就倒了,可人性的自私还是没变,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更多文章

  • 她自愿被康熙占有,儿子被封铁帽子王,他的名字几乎被众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清铁帽子王,康熙最宠爱的女人是谁,雍正封十三爷为铁帽子亲王

    看过《康熙王朝》的都会了解,宝日龙梅是喀尔喀部落的公主,因为噶尔丹无情的侵扰,喀尔喀部落最终家破人亡,大汗土谢图也被残忍杀害。从清军入关到统治全国,满汉之分日益严重,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叛乱,作为蒙古部落的大汗,噶尔丹开始着手统治蒙古,几年时间摇身一变成为清朝的劲敌。宝日龙梅在父亲的指引下来到京城

  • 乾隆出生地为何造成三朝乌龙?他的孙子道光借此还办了一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死的时候道光多大,乾隆死于道光哪一年,乾隆遇到道光

    嘉庆皇帝嘉庆二十五年(1820)六十一岁的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猝然去世。跟随嘉庆出行的旻宁在众大臣当众开启乾清宫的鐍匣,宣布嘉庆四年的时候的诏书,立旻宁为皇太子,护送灵柩回京后即皇帝位,史称道光皇帝。虽然登基在平稳中过度,但是道光帝还是在心中存有一丝不快,原来在嘉庆遗留下来的军机大臣以66岁的托津、

  • 李昭寿:太平天国最没有底线的叛徒,在身败名裂中结束肮脏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这个无耻小人,在其短短二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在捻军、满清与太平天国几大势力之间来回反叛,实在没有办法把他准确归纳到某一方阵营之中。谁对自己有利,便依附于谁,“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毫无道义、原则、信仰和底线可言。因其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后世常将之比作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姓家奴”吕奉先,谓之曰“

  • 乾隆编纂贰臣传的真实目的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贰臣录名单,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编纂国史创立了什么

    乾隆主抓下的官修书目《贰臣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突然决定编撰官修史书《贰臣传》,该书统计了明朝叛徒120人,根据情况又将其划分为甲类和乙类。所谓甲类就是投降清朝后功勋卓著的人,乙类就是投降清朝后毫无建树的人。从努尔哈赤第一个投降的低级军官李永芳,到满清入关前高级将领洪承畴算起,这120人在不同

  • 清朝一人家出殡路遇暴雨,老先生预言:要出大官,多年后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出殡,清朝大户出殡图片,清朝出殡真实影像

    风水五行,乾坤八卦一直是古人所信奉的学问,这其中的奥秘至今都难以解答,古人信奉这些几近痴迷。这不仅是古人的讲究,放在我们现今社会也被大家所信奉,现在的婚丧嫁娶,也在日子的挑选上极为讲究,不光是日子时辰,就连天气也是十分讲究。对此,曾经有这样一则记载的故事。在清朝时期,一户百姓家在举办丧事时突然下起了

  • 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错字”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避暑山庄错字,康熙写的避暑山庄哪一个是错字,康熙避暑的避暑山庄叫什么

    因康熙高高端坐在龙椅上,他们远望看不清其脸上的表情,只能静等反应。康熙看到“万寿无疆”主题的屏风心里一阵酥麻,暗叹:“终于还是英雄不敌岁月,也到了渴望长命百岁的年纪吗?”回过神来,豪爽地谢过大臣的一番心思,以意思到了就行,将屏风推却,只把事件记录在史官的册子上。开场词客套完毕,大臣就着歌舞开始吃喝应

  • 作为四大中兴名臣之一,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曾国藩工资有多少,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官职到底多高,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无他,只因为在封建社会时期,上下分级十分严重的年代,某一位官员如果能够做到清廉二字,一定会让获得众多老百姓的信任。 在这种信任的心理作用下,即便官员本身比较平庸,也不失为人们口中的好官。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朝廷自身发放的俸禄不多,官员们养家糊口、人情来往都成了问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不贪污不

  • 8点早朝,为何慈禧3点就起床?这期间慈禧都在专注这一件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在最后24个小时干了哪些大事,慈禧每天上朝吗,慈禧上朝时大臣们始终跪着吗

    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一般的人完全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在古代,人们晚上的时间要比现在长很多,晚上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且也没有灯光照明,当时蜡烛也算是比较昂贵的东西。所以古代人经常就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而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接下来笔者就要讲一下,在封建朝代

  • 同治帝为何只活到19岁?为保全皇家颜面,梅毒当成天花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同治帝有多厉害,历史对同治帝的评价,同治帝的现状

    花柳病也就是常说的性病,排名前三的有梅毒、淋病和尖锐湿疣,据传同治帝死于梅毒,这个疾病主要分为三期,特点是生殖器上出现红斑以及部位肿大,尽早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拖到三期就很难说了。那同治皇帝久居深宫,为什么会患上这样难以启齿的病呢?这要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开始说起。清咸丰十一年七月,在躲避英法

  • 为何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看洪秀全是如何对待女性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秀全是怎么对待女性的,太平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对太平天国评价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尤其是在被逼到绝境之时。就说农民起义这件事,至今为止,我国农民起义的例子数不胜数,但能真正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起义者大多思想觉悟不高。在起义的道路上,往往经不住诱惑,忘记了初心。可能有些人距离成功只差临门一脚,但最后依然败给了内心的私欲,继而让农民起义这件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