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初汉三杰,又用兵如神,然而一生的命运似乎都由着萧何肆意摆布。
那么萧何为什么要这样对韩信呢?
萧何拥戴的是刘邦,月下追韩信也是为了刘邦。
萧何与刘邦是旧相识,萧何觉得刘邦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所以常常在暗中帮助刘邦。
在刘邦妻子吕雉被沛县县令抓捕后,也是萧何周旋解救出来。
等到刘邦推辞不愿做义军领袖的时候,萧何建议抓阄来推选出义军领袖。
萧何写了十个纸团,声称纸团上是十个沛县有声望的人的名字,等到众人从中挑选出一个纸团后,萧何将剩余纸团全部塞进嘴里嚼碎。
而纸团上的名字正是刘邦,萧何高呼“这是天命所归啊!”。
事后,刘邦才知道,那十个纸团上都是自己的名字,因此对萧何感激不尽。我想在刘邦称帝之后,将萧何放在功臣第一位,与这些不会没有联系的。
再到后来,刘邦率军攻入关中,其他人都争着抢着,想要得到金银珠宝,只有萧何将秦朝律令、图书收藏了起来,这些对刘邦日后打败项羽也提供了很大帮助。
由此可见,萧何是真心拥戴刘邦。对于月下追韩信一事,也仅仅是考虑到韩信对刘邦打败项羽有帮助。
韩信居功自傲,惹恼了举荐自己的萧何。
韩信的军事能力很强,但如果得不到重要,始终还是那个受胯下之辱的浪荡子。
天下诸侯中,项羽瞧不起他,刘邦又没看上他,如果不依附这两个人,仅凭他自己又如何能闯出一番天地。
好在萧何慧眼识英才,挽留了他,甚至让刘邦破例封他为大将军。
可韩信却不知好歹,在攻打齐王田广时,因为好大喜功,害死了高阳谋士郦食其。
不仅如此,韩信更是在平定齐国后,向刘邦发难,要求自封为齐王。
而萧何作为刘邦的臣子,又怎么会满意韩信的做法呢?只不过天下未定,韩信尚且还有用处。
除掉韩信是吕雉的意思,更是刘邦的意思,更是萧何保全自己的办法。
公元前197年,陈稀起兵叛乱,刘邦亲率大军讨伐刘邦。
而韩信的下人向吕后告密,说韩信伙同陈稀想要篡夺汉朝天下。吕后找到萧何商量。
萧何自然明白吕后的意思,更知道这是刘邦的意思。
于是萧何将韩信诱骗到长乐殿,将韩信杀害。
萧何又怎么不懂刘邦诛杀异姓诸侯来巩固天下的心思,自己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帮刘邦解决这些烦恼,反而可以讨得刘邦欢喜。
最后,萧何也如愿以偿,得到了刘邦的封赏,加封五千户,刘邦也更加信任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