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能在夷陵之战大胜刘备,最宝贵的经验,是靠孙策和刘表给的?

东吴能在夷陵之战大胜刘备,最宝贵的经验,是靠孙策和刘表给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3/12/15 22:13:20

当然,这些细化有趣的内容,就不是老乐要跟大家交流的方向了,咱们还是说毛批三国对这一回的点评,其中就提到了,孙策在得到袁术的支援后,并没有冲动地想要为父报仇,找刘表打一架,而是把安家大业放在了首位,所以才有了江东基业。甚至在孙策刚刚立足的时候,他也没有立刻对刘表动手,说明孙策的战略眼光还是很出色的。这话说的问题不大,但需要说明的是,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小说的描述,好像波折不大,又颇受欢迎一样。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孙策作为一个外来户,想要武力征服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地区,付出的代价还是很大的,得罪的人也是很多的,否则也不会遭来许贡手下的报复,以至于自己都没活到三十岁。

至于他跟刘表之间,其实冲突也不少,大多数结果,都是以东吴势力失败告终,而《三国演义》又始终把刘表看得很低,所以就算为尊者讳,也不能提太多。另外,只江南一带,需要孙氏一族平息的麻烦也实在太多,付出的伤亡也过重,所以东吴军队历来有一个公开的规矩,打胜仗之后,可以随便抢,这才能对士气有更好的激励。以至于后来的孙权手下,有一个著名的“土匪将军”潘璋,不光抢夺战利品,甚至连自己人都抢,但因为潘璋功勋太高,孙权对他也只是睁一眼闭一眼。

但不管怎么说,孙策基本还是以大局出发,没有为了一己私怨,就跟刘表决斗。这一点,跟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最后在猇亭惨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刘备当时刚刚得到西川,内部很多问题没有调节好,立足未稳,便发动这么大的攻势,就算真的打赢了东吴,也会有很多后患。因此,老乐觉得,当陆逊挂帅,面对来势汹汹的西蜀大军时,孙策和刘表之间的几次冲突,以及荆州和江东彼此的成败得失经验,都已经在陆逊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了。所以,陆逊并不畏惧刘备,自己一方获胜,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顺便说一句陆逊,陆逊其实只比孙策小八岁,比诸葛亮也只小两岁,绝对不是小说中描述的年轻小字辈。但他的确是孙策的女婿,他娶孙策的女儿,已经是孙权掌权多年后的事儿了,为什么有这种操作,就是因为陆家是江南名门望族,孙氏想要在这里立足,就必须联姻,也再次证明了孙家创业的艰辛,是小说中根本看不到的。更说明了,陆逊对孙策和刘表那些事儿“门清”,自然对如何对付刘备,也是胸有成竹。

说到这里,孙策和刘备这对一正一反的例子,就很明显了,给咱们普通人的经验,其实更加简单。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在做什么事儿的时候,为了解气,为了过瘾,不考虑后果,就盲目动手,仓促上阵的事儿不少,可实际上呢?这种行为带来的结果,大多数是让我们感到后悔的吧?因此,遇到要为大事做决定的时候,咱们先数个一二三,再尽量考虑到失败的后果,是不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想明白这些,再做不迟。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任何事都有成功或失败的两个方向,老乐建议大家先别只顾着幻想成功的喜悦,而是要充分考虑好,能不能接受未来可能的失败。

更多文章

  • 三国历史:孙权熬死了同时期的所有诸侯为什么终究不能一统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孙权简介,孙权怎么做才能一统天下,赤壁孙权一统天下

    我们都知道孙权如果按年龄和辈分来算的话,孙权算是曹操、刘备等一部分诸侯都算是孙权的长辈,如果按时间来算的话,孙权和曹操他们都是同一时期的诸侯。孙权算是汉末到三国时期最能熬的一个人,不仅耗死曹操祖孙三代人加上刘备,甚至是耗死了司马懿。孙权熬死了这么多人为什么还是不能一统天下呢?其实孙权不能一统天下是因

  • 赵云病逝,诸葛亮只是痛哭,为何张飞儿子故去时,诸葛亮吐血晕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云张飞诸葛亮,诸葛亮赵云张飞哪个厉害,为什么赵云死后诸葛亮只是哭了

    那么,为何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听闻最后一员五虎将、赵云病故时,只是痛哭流涕;而得知张苞的死讯后,会显得更加悲痛,乃至吐血?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诸葛亮对于两人的心理预期不同,并且两人对于蜀汉的意义不同所导致的。诸葛亮对于两人的心理预期不同赵云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唯一位在世的五虎将,但是已经年过七旬

  • 荀彧作为曹操的张良,为什么反对曹操当魏公,仅仅是理念不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荀彧为什么要帮曹操又要反曹操,荀彧墓,荀彧对曹操到底什么态度

    由此可以说,这一回的信息量大,内容繁多,可故事脉络却一点都不乱,从刘备“帮”刘璋开始,中间通过穿插赵云截江夺斗的小插曲,过渡引出孙权,进而再跟曹操打一仗等重要情节,都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也正是因此,毛批在这一回里,几乎把该点评的人和事儿全评了一遍。但篇幅有限,老乐还是想重点聊聊一个很矛盾,很

  • 王佐之才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但他可能误会了曹操本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的谋士荀彧,曹操荀彧对话完整版,历史上的荀彧与曹操

    当然,历史不能这样假设,即使不是司马炎,也会是其他人将三国平定,所以司马晋朝是历史必然中的偶然,这么大的话题,也不是老乐能说清楚的。而且此前咱们也没少揭袁绍的短,反正就他这个人性,想要在乱世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不是很容易。因为他跟曹操最大的区别,就是恒心和信心不足,正所谓多谋无断,说的就是袁绍一天一变

  • 曹操八十三万雄师难胜周瑜,他的“徒弟”却是唯一让周瑜受伤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和周瑜的资料,曹操和周瑜谁智谋好,曹操周瑜谁厉害

    很简单,打跑了曹操,孙权更不需要刘备那微不足道的帮助了,甚至还想卸磨杀驴,直接给刘备撵出荆襄,毕竟鲁肃和甘宁,都给孙权提出过跟隆中对差不多的建议,前提就是占领荆州这个门户。所以,刘备自然成了江东的一块心病,可是,直接翻脸又不好,大家只能在合作的外衣下,各干各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抢南郡。负责守南郡的是曹

  • 曹操和董卓都因美女遇险,典韦与吕布选择却不同,谁才是真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董卓曹操典韦,董卓能搭配典韦吗,曹操和董卓谁厉害

    对此,毛批三国还特意将董卓和曹操这点“糗事”做出了对比,都是因为美女,遭遇到了极大的危险,最终,董卓被吕布送走了,而典韦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成功送曹操逃脱。由此一看,这是非常有趣的巧合,都是雄霸天下的一方权臣,手下都有当世顶级名将,都有人要为此失去生命。但最终结果却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

  • 在诸葛亮眼里,占有荆益两州真的能夺取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是用什么计谋夺取荆州的,刘备为什么先取荆益二州,正史上诸葛亮守荆州几年

    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时,刘备依附荆州刘表任新野守备,麾下仅十几员将领约五千兵力,后勤辎重严重缺乏却面临曹操南下威胁,诸葛亮为刘备提供上中下三个选择:上策是刘备伺机夺取荆州,以荆州富庶财政和三十万甲兵,与东吴孙权和议停战,率精锐夺取曹操老巢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进可攻退可守,削平诸侯便能确立基业

  • 关羽的性格缺陷,不单纯是他太过自负,更因为他对人对己双重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性格缺陷,关羽过哪五关斩哪六将,关羽最明显的特点

    因为刘备当上汉中王以后,终极辉煌就快来了,在此,小说先把关羽的巅峰一战交代个清楚。但我们都知道,巅峰过后,难免走下坡路,所以水淹七军的经典战例,几乎成为了关老爷的绝唱。而在这个过程中,老乐觉得,对于关云长已经不需要花式吹捧了,反而想跟大家多聊几句关平。在打庞德的过程中,关平至少四次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 为什么诸葛亮不一开始自立政权,反而去给别人打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的道理,就是为人主者必须善于抓住人心,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否则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伟业的。当然既能做帅,又有雄才大略是最理想的,如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但多数人主都不可能同时具备这两点。有了这样一个前提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何不自立,而去辅助刘备应当清楚得多了?一、诸葛亮没有人脉1、家庭变

  • 三国各自有一员上将,被刘曹孙三主纵容,他们都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五虎上将哪三个被吴国杀了,三国时期曹刘孙三家谁地盘大,三国时期各个势力的人

    此人就是魏延,作为蜀汉阵营中,仅次于五虎大将的魏文长,他在刘备集团是个很特殊的角色,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魏延实力不差,但之所以没能排进五虎将,主要还是人品不行。可是,刘备对魏延的偏爱是比较明显的,甚至是有所纵容,当然,魏延的能力足以让他取代张飞,成为汉中太守,北拒曹操,可是,正因为刘备的过度器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