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朱元璋
有人说是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而著称于世,向有“前朝军师
诸葛亮,后朝军师
刘伯温”之说。所以,称刘伯温为明朝第一谋士更合适些。
刘伯温
有人说是王阳明。写过畅销书《明朝那些事》的当年明月就是这么认为的。当年明月曾说,“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王阳明
王阳明确实够牛!堪称文武双绝!武的方面,他打仗从来没有败绩,而且平定了宁王之乱,挽救了大明王朝;文的方面,就是刚刚提到的创立心学。从明到清,及至民国,无数政治家、思想家和仁人志士,都将王阳明奉为心灵偶像,对阳明心学顶礼膜拜,并从中汲取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王阳明之奇,主要在于他的才气。所以,称其为明朝第一奇才更为合适。
那么,明朝第一奇人到底是谁呢?姚广孝!他的胆识不输朱元璋,谋略不输刘伯温,才气不输王阳明,真堪称明朝第一奇人!
影视剧中的姚广孝
明朝的大思想家李贽曾说:“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成祖文皇帝说的是明成祖朱棣,姚少师说的就是姚广孝!
胆识之奇
成大事者不能没有胆识!姚广孝的胆识就非同一般。建文帝即位后,执意削藩,步步紧逼。朱棣的处境十分危险,而且以北平曲曲弹丸之地对抗全国,实力相差悬殊。朱棣一直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毕竟是造自己侄子的反,可以理解)。是姚广孝以其超强的胆识和远见的卓识,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断地诱导,并对当时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才说动朱棣及时起兵,占据先机。
谋略之奇
朱棣起兵三年,与建文帝各有胜负,但没有突破性进展,仅仅保住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姚广孝敏锐地意识到,长此下去,别说夺取朝廷政权,就是生死存亡都很难预料。在这危急的关头,姚广孝提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谋,那就是:“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朱棣听从了他的意见,接连在淝水、灵璧击败中央军,并渡过长江进入京师金陵,成功登基为帝。
明成祖朱棣画像
才气之奇
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永乐大典》吧?《永乐大典》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明成祖朱棣最著名的功业之一。全书前后有两三千人参与,总共用了六年时间,共有22937卷,11095册,字数达三亿七千万。朱棣最开始是安排大才子解缙负责编纂的,但解缙拿出初稿,朱棣看后并不满意。这才命姚广孝担任《永乐大典》的最高编纂官。姚广孝出马,这才有了世界上著名的《永乐大典》。姚广孝之才气,可想而知。
行事之奇
《明史》记载:“姚广孝非武臣,而以其为永乐功臣之首,则与张玉、朱能等同卷”。以姚广孝之功,朱棣登基后本打算让他蓄发(14岁就剃度出家,法名道衍),他却不肯。朱棣赐给他府第和两名宫女,他也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过着和尚般的生活。就连姚广孝的着装也成为当时的天下一奇,白天上朝穿着朝服,退朝后到家就披上袈裟。
此外,他保持了一个和尚的本色,视金钱如粪土,永远不蓄钱财。他曾因公干到家乡长洲,把朝廷所赐的金帛和财物都分给了宗族乡人,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奇哉怪也?没错!这就是真实的姚广孝!大明第一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