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何杀了吴应熊,孝庄求情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康熙为何杀了吴应熊,孝庄求情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05 更新时间:2024/1/24 5:50:00

不管是康熙要杀吴应熊孝庄是不是来求情,他们俩之间的利益注定将是一致的。

毕竟孝庄是奶奶,康熙是孙子,俩人携手能走到一起不仅仅是血脉,更加重要的是目的一致。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那么咱不妨瞅瞅康熙为嘛要杀吴应熊。

说道这里估计会有人说:“杀不杀吴应熊,这取决于吴三桂到底反不反!”

如果您真的抱着这种想法,只能说您太天真了。

其实说到底吴三桂,压根就没有造反的想法。他这辈子最大的野心,也就是杵在云南这地界,整个王的帽子戴戴就蛮可以了,至于朝廷这块,他还是拿你当颗葱的供着。

当然这话都说了好几年了,咱得说证据不是。

证据

当年吴三桂接了多尔衮交给他的大金链子,一家伙就套在了大脖子上,提着刀把子,搁前边领路,在大华夏地上上蹿下跳,那叫个好不得意啊,但凡碰到抵抗的硬茬子,屠城那都是顺手的事。

他这么卖命的干,其实也向着他的主子表明他的决心,把自己个后路给断掉:“俺就老老实实的给满清卖命了,没啥想法。”

也就是说帝王要的名声,这玩意压根就不在他的需求范围之内!

后来他不就带着一帮子从大明朝投降过来的骁勇之士将南明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

一家伙就把永历帝赶到了缅甸去吃土了。话说永历帝那会也没啥势力,身边也就是些文武大臣,外加一些压根起不了多少作用的士兵。

就是这帮子人到了缅甸地头,还被缅甸压榨成了穷光蛋不说,面子还被丢在地上踩。

而这个时候的满清政府,对于永历帝这伙人也没啥想法,就那么地吧。

可回头吴三桂就整了一个《三患二难疏》的折子上去,阐明了必须干掉永历帝的道理。

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永历帝一天不死,满清地头上的反抗势力绝对会借着这个名头不断的闹事。

就是这个折子,让满清政府下定决心搞定永历帝。

最为关键的是,这奏折不仅有必须干掉永历帝的道理,他还详细的列举了如何干掉永历帝,条条框框连使用多少军饷都给计算了出来,不可谓不用心。当年崇祯用他的时候,他都没这么上心给干过一件事。

这不吴三桂带这大头兵,一股脑的就闯到了缅甸,逼迫缅甸王交人。

但人被交出之后,满清原来想把人带到北京城再做处罚。可吴三桂力排众议,因为路途遥远万一路上出点事咋整?干脆,一了百了就地解决。

于是就有了永历帝被杀的结局,而且当时按照吴三桂的想法,一刀下去剁了脑壳完事。但满人认为这样对待一个皇帝,太过分了,这才有了吴三桂用弓弦勒死永历帝的事,算是留了个全尸。

咋说呢?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吧,这吴三桂向满清一再表明,自己的忠心,至于皇帝这位置,他压根就没有考虑过。

吴三桂的态度有了,那么作为主子的满清就应该表示表示,表彰一下他的英勇。

得咧,吴三桂之流就得到了他们搁在大明朝一辈子都捞不到的异姓王的头衔。

吴三桂之流表示很满意,满清表示这还不够,大华夏地头上一半的赋税交给吴三桂让他们整顿南边,并且还允许他们自己在自己的地盘上挑瞅着顺眼的人当官,到后来还发展到四川,陕西,广西这些地方也有了吴三桂推荐上去的官。

那么西选官这就成了当时的一个特色。权利不可谓不大,这都成了国中之国的形式。

这仅仅是一场交易而已,吴三桂之流用不想造反自断后路的法子,交换到了超过他们想象的权利。

这就是证据。

杀吴应熊的理由

但吴三桂他就没有想到,这世界上还有俩字叫——捧杀。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好日子到头了,就该杀了,毕竟养猪养肥了不杀,那不就可惜了吗?

说道这里估计就有人说了:“开头不是说,吴三桂压根就没有造反的想法,双方都知道,那为什么康熙还着急忙慌的要杀吴三桂呢?这不矛盾吗?”

是啊,吴三桂之流不想造反,他多尔衮知道,他顺治也知道,他孝庄也明白,而康熙何尝不明白呢?

但皇权这东西,历来都是独享的,压根就没有分享出去的想法。回头瞅瞅吴三桂,这已经拥有了一部分皇权,居然可以任命各级官员,而且还有蔓延之势,这可就是危险的信号。

康熙能不防备他吗?杀吴三桂之流这就成为了必然,那么想要杀掉一个封疆大吏,这不是电视里边,一张圣旨就可以解决的事,必须有合适的理由,而造反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理由。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了:“其实这事也好解决,让吴三桂做一个空头王爷不就得了!吴三桂他不就想做个王爷,给他。只要交出军政大权不就完了吗?”

您这想法就有点子可笑了,纵观整个历史,那个异姓王能安安稳稳的当王爷,就算是他这辈子不搞,你能保证他的后辈子孙不搞吗?所以最好的办法,趁着有实力的时候,干掉他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整个满清他最不信任的就是汉人,留你这么一个汉人王爷,而且还是异姓王,康熙心里不舒服啊!

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这道理。其实这个局面,有人早一步就给吴三桂预见到了。

告诉吴三桂,要想久久远远的搁云南这地称王称霸,就得学学李成梁,那个把满清养成庞然大物的大明将领。云南这地就不能太平,一旦太平,那么吴三桂也就到了完蛋的时候了。

结论就是永历帝不能杀。这人就是头号大汉奸洪承畴,他的经历就能说明满清真的不好糊弄。他虽然为满清做了很多事情,但结局可不好。

他历经四朝,把自己的明节丢了辅佐满清二十年,顶着个大学士的空帽子退休,仅仅捞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轻车都尉。不仅汉人说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满人给的评价也是如此,做人都做到他这份上了丢人啊!

哎,这话说的有点远了,咱拉回话头接着聊。

好吧,结果就是你不想造反,那就逼你一把。康熙可不是个善茬,借你吴应熊的脑袋办个事,这不是应该的吗?

康熙逼的是吴三桂吗?

话说回来,你这吴三桂是不想造反,可你手底下那帮子人有没有这想法呢?

其实说穿了康熙防备的不是他吴三桂,他防备的是吴三桂这个集体,这个被利益捆绑的集体。

逼你一个吴三桂这不值当,但逼你吴三桂身后的这个集体,这才是康熙的目的。

吴三桂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这个集体依靠吴三桂,那么这个集体就会臭大街。

水能载舟既能覆舟,这个道理谁都懂,没有了老百姓的支持,这就是无根之水,涨不了多久。

一旦这个集体不依靠吴三桂,依靠一个新的人,这样的机会可就要没了。

所以逼吴三桂造反,是必然的。最后康熙还不忘拿出他当年写的《三患二难疏》的折子,再臭上一臭吴三桂的名声。

你还抗大明的旗子,还反清复明,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被吴三桂拉上战车的,没多久这就内讧了。

更有甚者,仅仅是康熙的一道圣旨就投降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并不信佛,为何还常去五台山烧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帝到底有没有去当过和尚,其实在他心中,是有当和尚的想法的,据说董鄂妃去世后,他本想去当和尚,可朝中诸事需要处理,于是他派了个太监代替自己,去五台山当了皇帝,他自己则没去,那么顺治帝当真24岁就去世了吗?在《清史稿》中,并没有详细讲述顺治帝的死因,然而康熙登基之后,多次去五台山拜佛,大家都知道,康

  • 康熙撞破太子和郑春华的奸情,那么,郑春华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和郑春华有孩子吗,康熙怎么知道是郑春华,胤礽第一次与郑春华相遇

    郑春华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显示太子胤礽的无情,以及在王权下人性的复杂和扭曲,也反映了一个女人,在绝对的男权社会中的无助和凄惨。郑春华是康熙的妃子,但是康熙后宫人数太多,康熙甚至都已经忘记这个女人的存在。据郑春华自己说,康熙已经好几年都没翻过她的牌子了。寂寞就是穿肠毒药,郑春华多么想有个人能陪陪自

  • 康熙有97个孙子,为什么一眼就相中12岁的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康熙和乾隆谁的孩子长得好,乾隆和康熙谁的后代最厉害

    康熙六十一年,这是老皇帝人生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春天,圆明园的牡丹台,数百株牡丹花开正盛,雍亲王,也就是后来的雍正,邀请父皇康熙来赏牡丹。老父皇很开心的来了,观赏牡丹之余,雍正貌似无意的说起:父皇,您的两个皇孙,自生下来还没有见过圣颜呢。十几岁的皇孙没见过爷爷,这在康熙朝也是正常的,因为康熙爷有近百

  • 康熙四十七年,废了太子胤礽,为什么又要在四十八年复立胤礽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太子胤礽什么时候死的,康熙太子胤礽被废多少次,康熙王朝太子胤礽吻戏

    再加上官方文献不便记载之太子胤礽的“男风”癖好,同康熙妃嫔的荒唐关系,终于让康熙皇帝忍无可忍,等不到返回京城便召集诸位皇子、王公大臣,公开宣布了废黜太子胤礽的决定。只是,胤礽毕竟是康熙皇帝最为钟爱的皇子,而且已然身居储位长达30余年,这突然的变故势必会让已经56岁的康熙皇帝承受不住,出现了轻微的脑中

  • 光绪年间,康熙陵墓为何遭到雷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陵墓是被谁盗的,康熙皇帝墓被盗过吗,康熙陵墓真实事件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生前英明神武,算是对历史有大功的人,他死后葬于景陵,不过景陵似乎常常有异灵事件发生,比如历史上景陵曾好几次遭到雷劈,首次关于康熙陵墓被雷劈的记载,是在光绪三十一年,为什么康熙的陵墓会被雷劈呢?根据史料记载,1905年,康熙的景陵突然燃起大火,连大殿也不能幸免,慈禧太后听

  • 嘉庆成为太子后,被乾隆带去祭拜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做过太子吗,嘉庆坐上皇位的原因,嘉庆与太子的关系

    永琏是乾隆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在潜邸所生之子。雍正八年,永琏出生。“永琏”这个名字取得就富有王气,从字面意思看,就是继往开来,续写王图霸业之意。乾隆非常钟爱永琏,乾隆继位登基后,认为永琏是“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永琏更是被乾隆秘密建储,立为皇太子。但令人可惜的是,这位皇太子虽然气宇

  • 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究竟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墉父亲刘统勋活多大,刘统勋和刘墉,刘墉跟刘统勋的关系

    虽说在大众的视野中,这几个人的出场率一般都比较高,但这并不说明清朝没有其他更讲究的官员,刘墉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相比较刘墉,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刘统勋祖父两代为官,都是进士出身,可以说,打从一开始,刘统勋就生在了一个官宦世家,同样的,刘统勋的儿子,刘墉出生的环境更好,

  • 康熙王朝:孝庄凭什么信村姑送来的芨芨草可以救治昏迷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王朝康熙和孝庄,康熙得天花吃的芨芨草,康熙王朝孝庄太后对康熙说一段话

    剧情回顾苏麻喇姑原来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他的家人都在一场天花的瘟疫中去世,只留下她一个人在世界上。苏麻喇姑得到了孝庄太后的喜爱,把她留在了身边。苏麻喇姑这个名字就是孝庄太后给起的名字,她要苏麻喇姑照顾只有八岁的玄烨,既要把玄烨当作弟弟,也要当成主子。有一天,玄烨突然发高烧,而且昏迷不醒。原来是玄烨

  • 康熙去世后,为何陵墓连遭大火?原因一次比一次玄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陵墓全景图,康熙皇帝的尸骨还在棺材里吗,康熙的陵墓被盗了没

    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康熙的景陵突然被雷劈中了,然后着火了,当时慈禧太后被吓得不轻,她甚至觉得这是上天怒了,毕竟她架空了光绪帝,自己当了一国之主,或者这是上天对她的警告?不过这件事后来也不了了之了,到了1945年,景陵再次发生了火灾,这次据说是因为盗墓贼引起的,当时有一群盗墓贼探听到康熙陵

  • 号称亚洲第一的大清帝国北洋水师为什么会惨败ne1?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李鸿章与洋务运动要说北洋舰队,先来了解一下清朝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期洋务派开展的一次自强、自救运动。魏源《海国图志》里就曾提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晚清历经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国力空虚,内外交困。清廷统治者和一些官僚逐步意识到打开国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