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灭亡之后,绝世美人西施下场如何?历史上真有西施这个人吗?

吴国灭亡之后,绝世美人西施下场如何?历史上真有西施这个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2 更新时间:2024/1/19 19:10:20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常被用来美女的绝世容颜,这两个成语来自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西施在越国浦阳的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为她的惊世容颜而自惭形陋,沉入江底;汉朝时期,王昭君奉王命与匈奴和亲,大漠之中的她起哀怨的《出塞曲》,天边飞过的大雁听了也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

因此有了“沉鱼落雁”的说法。

相传三国时期,貂蝉在花园中拜月,因为她容颜美丽,让皎洁的月也躲进云中,黯然失色;唐朝时期,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她用手抚弄花朵,花瓣刹那间合拢垂下,不敢与之比美。

因此有了“闭月羞花”的说法。

“四大美女”之中,以西施居首。然而在那个红颜薄命的时代,美貌并不一定能带来人生的幸福。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使出“美人计”,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后来越国灭掉了吴国,西施不知所踪。

绝世美人西施下场如何?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史学界一直争议不断。

[var1]

据考证,西施原名“施夷光”,越国人,公元前506年出生在浙江诸暨的宁苎萝村,也就是今天的西施故里诸暨浣纱村。西施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火不断。生于乱世,也注定了西施的红颜薄命。

据《吴越春秋》记载,当时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吴国在北,越国在南,两个国家都想吞并对方。彼此实力相当,谁也不能吃掉谁,于是连年征战,互相玩命。

公元前496年春天,吴王阖闾对越国发动战争,结果大败而归。阖闾受了重伤,回国后没几天就死了。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发誓要为父报仇。夫差重用伍子胥、佰嚭,励精图治,国力昌盛。

两年后,还没等夫差报仇,越王勾践反而找上门来,率兵攻打吴国。越军长驱直入抵达吴国都城,遭到吴国军队迎头痛击。越国军队一败涂地、溃不成军,越王勾践率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

吴国军队包围了会稽山,勾践采纳大夫范蠡和文种的建议,以金银、美女贿赂吴国大臣佰嚭。佰嚭被收买之后,竭力说服吴王夫差将越国变成附属国。夫差听信谗言,准许了勾践的求和。

按照吴国的要求,勾践带王后和大臣范蠡等作为人质,到吴国服苦役。

“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奴隶,给先王阖闾看坟,给夫差当马夫,受尽嘲笑和屈辱,过着非人的生活。

勾践被羁押在吴,忍辱负重,甚至不惜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为他诊断病情。三年后,勾践终于被释放回国。“狠人”勾践回国后,就开了“卧薪尝胆”的复仇之路。

接下来,就到了西施登场的故事。

[var1]

《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对大夫文种说:“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

文种回答道:“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豁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

文种献上“伐吴七术”,勾践一一采纳。

相传,勾践让大夫范蠡前往民间寻访美女。范蠡来到宁苎萝村,见到一个在溪边浣纱的美丽女子,打听后得知她就是西施。范蠡将西施带回都城,与另一位美女郑旦一起进行精心的调教。

经过三年的训练,西施和郑旦不仅精通琴棋书画、音乐歌舞,而且被灌输了爱国热情,知晓她们去吴国的使命——以美色魅惑夫差,让他荒废政事,越国再趁机灭亡吴国。据说在长期的相处中,范蠡与西施暗生情愫。但是西施,注定要被送到吴王的后宫。

西施与郑旦两位绝色美人,被勾践敬献给了吴王夫差。两人倾国倾城的美貌,让夫差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吴王夫差沉溺美色,放松了对越国的戒备;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韬光养晦,逐渐恢复了国家的强盛。

西施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女间谍”,受命于危难之际,深入虎穴,狐媚惑主,为越国赢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喘息时间。

[var1]

吴王夫差特别宠爱西施,郑旦因此受到冷落,不久抑郁而终。郑旦死后,西施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了讨西施的欢心,夫差在灵岩山上为她建造了一座华丽的行宫“馆娃宫”。

“馆娃宫”工程浩大,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修建宫殿的木头从水路运来,把河道都填满了。此后夫差又花了三年时间大兴土木,修建姑苏台、建造“春宵宫”,不分昼夜地与西施饮酒纵情,沉湎声色。

所谓“红颜祸水”,夫差在西施的蛊惑下不仅掏空了国库,而且起兵讨伐齐国,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忠臣伍子胥看穿了越国的“美人计”,他劝谏夫差:

“臣闻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眩。故以妹喜灭,纣以妲己亡,幽王以褒姒死,献公以骊姬败。自古丧身亡国,未有不由妇人女子者。今越王进此女,正是要主公学这几个昏君,切不可受他。”

伍子胥三番五次让夫差杀掉西施,然而忠言逆耳,他以历代昏君来比拟夫差,冒死进谏,招来杀身之祸。伍子胥被赐死,据说他死前指天发誓:“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死,我今日死,明日越兵至,掘汝社稷矣。”

他还交代家人,死后将他的眼睛摘下挂在国都的东门之上,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是如何灭掉吴国的。

伍子胥死后的第三年,励精图治的越王勾践看时机成熟,突然袭击吴国,包围吴国首都姑苏城。吴王夫差走投无路,于是向勾践投降。越国撤兵后,夫差更加颓废萎靡,整日与西施纵酒为乐。

转眼又过了10年,公元前473年,越国再次兴兵攻打吴国,吴国已经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直接被灭国,吴王夫差也自刎而死,时年55岁。

[var1]

宋代郑獬在《蠡口》一诗中写道:“千重越甲夜围城,战罢君王醉不知。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吴国亡了,夫差死了,按道理作为“美女间谍”的西施应该荣归祖国。但是作为第一功臣的西施,却不知所踪了。

在西施的家乡苎萝,明代建有西施祠,祠前楹联写道:“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只合铸娇姿。”殿内挂有两块牌匾“以身许国”和“忍辱负重”。这是后人对西施的客观评价,家乡父老还了她一个公道。

西施下落如何?《吴越春秋》记载:“吴国亡,西子被杀。”唐代杜牧亦有诗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据说吴王夫差死后,吴人将亡国的怒火都发泄到了西施的身上。他们用锦缎将西施层层裹住,放在大麻袋之中沉入江心,以祭伍子胥忠魂。但是应该用来祭奠伍子胥的,不应该是夫差吗?封建统治者犯下的错,最终算到了女人的头上,所以才会有“红颜祸水”一说。

西施可谓家喻户晓,但是在正史中却找不到她的踪影。春秋战国史的《左传》和《国语》中没有西施的记载,就连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详细写了勾践、范蠡和文种的君臣之事,西施却查无此人。

难道历史上没有西施这个人?当然不是。在先秦诸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管子》等书中,多次出现西施的名字。西施历史上确有其人,绝不是凭空杜撰而来的。

那么正史中为什么没有关于西施的记载呢?这都是因为西施的女人身份。作为民间女子、红颜祸水的典型,史家狭隘的观点认为,将她记录在史册中是“污了纸张”,不屑于写关于她的事迹。

[var1]

所幸各种野史、小说、戏曲等没有看轻西施,反而对她大书特书,因此西施才会家喻户晓。但是野史、小说的杜撰,也让西施的事迹失去了真实。

大多数的文献记载对于西施的下落,都主张“沉水”一说。但是西施是被吴国人沉水,还是被越国人沉水,有所争议。

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中提到: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按照这一说法,越王勾践本想将有功于国的西施纳入后宫,然而善妒的王后却害死了西施。当然,也有人认为越王勾践为了遮羞,亲手杀死了西施。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馆娃宫怀古》中一语道破天机:“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据说勾践灭亡吴国之后,不仅没有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反而“狡兔死、走狗烹”,过河拆桥。

范蠡辞官隐居,躲过一劫;文种就没那么幸运了,被勾践赐死。文种临死前仰天长叹:“吾不听范少伯之言,乃为越王所戮,岂非愚哉。”范蠡、文种尚且如此下场,已经徐娘半老、失去利用价值的西施恐怕也难逃一死。

也许是人们不愿看到西施有一个凄惨的结局,因此有了另一个美丽的传说。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苏轼的《水龙吟》词里也写道:“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据说范蠡与西施本有旧情,互相爱慕。西施为了家国大义牺牲了自我,也牺牲了和范蠡的爱情。吴国灭亡后,两人重修旧好,泛舟五湖,遁世隐居。这种才子佳人式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更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

更多文章

  • 让秦昭王都害怕的山西历史人物,蔺相如,一言不合就搏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蔺相如,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历史蔺相如简介

    关于蔺相如的生卒年月,也是不详,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讲的很多历史人物呢,诸如韩厥,猗顿,廉颇,尹铎等等,都是这么一个状态,可能啊,历史真的离我们太遥远,所以呢,也只能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来了解他们曾经所做过的重大事件。[var1]那么提到蔺相如,中国人人人知晓的就是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了,可是谁又曾想到

  • 千古之谜,秦始皇是否为吕不韦的儿子?看王立群老师如何解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立群讲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王立群秦始皇完整版,王立群秦始皇三件奇事

    [var1]公元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表面上拥有无尽的风光和面子,但是儿时的嬴政和婚姻中的嬴政是不幸福的,因为自己的母亲他此生从未立后,所以没有所谓的妻子,他的一生无人懂他,甚是孤独!但是秦始皇内心却充满野性,江山是他唯一的爱好,想要完成统一大业,战争必不可免,当然手段各异

  • 秦国奋六世而崛,德国四十余年,妄图称霸欧洲,你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六世霸气宣言,德国与秦国,秦国是怎么打败德国的

    中国古代的秦国和近代欧洲的德国,都是曾经崛起起来的大国,然而在面对同样的困境和危难,两国不同的处理方式,却换来了不同的结果。今天,我们就好好地比较一下两国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我们从中要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秦国东出秦国的这个国家可以说和中原诸国比较起来,有着先天的不足。秦国的祖先,因为帮周天子

  • 芈月传:楚国娘娘们下线瞬间,谁才是你心中的意难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芈月传各人物介绍,芈月传人员顺序,芈月传时间线

    [var1]1-向妃向妃是芈月的母亲。她的一生有两个愿望,一个是芈月、芈戎和魏冉姐弟三人能够健康长大;另一个就是她能够得到楚王的怜惜,让楚王除掉楚威后这个坏女人。只可惜向妃棋差一着,她饮了毒酒也没用,不仅没能除掉楚威后,反而气死了楚威王。[var1]2-莒姬莒姬是芈月的养母。她的一生只有一个目的,那

  • 芈月传:秦国娘娘们下线瞬间,哪一个才是你心目中的意难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芈月传每个人物解析,芈月传十大特写,芈月传秦国发展视频

    [var1]1-虢美人虢美人长得特别美,但是她没有什么心机。她被魏氏姐妹当棋子跟后宫妃嫔作对,第一次说芈月私造符节被关禁闭,第二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跟王后秘书作对被掌嘴,第三次想威胁王后芈姝结果上吊自杀了。虢美人的结局真的一点都不可惜!毕竟没有人愿意同情一个没脑子但却坏事做尽的人![var1]2-魏长使

  • 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为什么吕不韦因秦始皇30字短信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么,秦始皇和吕不韦有啥关系,秦始皇与吕不韦存在的微妙关系

    [var1]可是,巅峰的吕不韦却在人生高光时刻,被秦始皇罢免相权,流放蜀地,最终自尽而亡。这一切,使得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为什么吕不韦最后因秦始皇短短的30字短信而自杀,在历史上都是一个谜!吕不韦的简历我们现在开始看吕不韦的一生。吕不韦,姜姓,名不韦,乃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卫国濮阳人。早年的吕

  • 智伯:上承春秋,下启战国,与孙武,范蠡等同处风云激荡的年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时范蠡和孙武认识么,孙武与范蠡,孙武和范蠡的关系

    春秋末,混战的时代背景如果按照剧本走,基本就是秦,晋,齐,楚春秋四小龙,逐鹿中原的格局。不过这个意外出现在了公元前512年,经过伍子胥的七次软磨硬泡,闾阖终于同意见一见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孙武。当孙武递给了闾阖其潜心创作的《孙子兵法》时,闾阖粗看孙子十三篇点头沉思,细看面露震惊,进而狂喜,惊为天人。

  • 在历史上孔子是小人吗?为什么这种人在职场上永无出头之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如何对待小人,孔子是怎样对待小人的,孔子是怎么做人做事的

    孔子被推荐,每次都会被人家所排斥掉。原因就是他的优秀不是在别人之下的优秀。就是说一开始你没取得人家信任,你不是人家的部下或结成同盟的情况下,你展示出远远高于人家的才华,人家为什么要用你呢?咱们看一看,孔子是通过子圉推荐见的太宰的,然后太宰就说我看了他之后觉得你很渺小,这说明什么啊?这说明孔子在会见太

  • “五经”,孔子的五种不同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五经指哪些,孔子整理五经主要思想,孔子的真正处世之道

    [var1]孔子像《孔子世家》中最早出现并加以介绍的是《诗经》,但《孔子世家》并未正面描写《诗经》编纂过程,只有孔子引用诗句询问弟子的记述: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子贡、颜回)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上述记载的上一部分是孔子受困陈蔡,但也只是他周游列国活

  • 老子的复仇-南阳天团 让吴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老子的复仇--南阳天团让吴国灭亡[var1]故国的回忆老子李耳(字聃,通常的称呼是「老聃」,读音「单」)必须逃离河南,他装扮成小市民,骑着青牛,打算通过函谷关(河南西端)进入秦国(关中)。根据传说,关令(函谷关长官)尹喜登上土台,发现东方的天际线放射出若干簇紫气,夹杂着万道霞光。这天象透露,一位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