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没有袁世凯,革命党人能够独自推翻清朝吗?

如果没有袁世凯,革命党人能够独自推翻清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10 更新时间:2024/3/5 18:49:28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先说一下武昌起义时期的形势。

被革命军逼着当了都督的黎元洪,竟然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武昌起义爆发后,被革命军逼着当了都督的黎元洪知道自己的命运是跟革命绑在一起了,如果革命不成功,他就会被清廷诛杀九族,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只能竭尽全力促使革命的成功了。

对于当时的武昌革命军来说,他们要乘着清朝集中力量围剿他们之前先发展起来,如果始终困守武昌一城那只有被剿灭的份。这个时候黎元洪就起了个关键作用,当时清政府有笔税银留在了武昌,他就充分利用这笔税银和自己的影响力联系了各省,要求各省跟着湖北一起造反。当然,要造反的话没钱是不行的,对此黎元洪表示只要造反马上就给钱。在黎元洪的运作下,全国一下子就有15个省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跟着湖北一起造反了。

15个省独立后,本来只是武昌一地的起义,一下子就变成了全国性的大革命,整个大清王朝在中原的统治被基本架空。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清廷的军力部署,清廷总共有七十万左右的军队,其中十多万的八旗兵驻防在各中心城市,二十多万的绿营兵和二十多万的巡防营驻防在各地,这些部队都有守备任务不能调动。二十多万新军中,除了驻扎在各省的新军外,战略机动部队只有北洋六镇,而且即便是调八旗军、绿营兵或是巡防营去攻打武昌,他们也不是武昌新军的对手,能打赢武昌新军的,只有北洋军。

如果没有袁世凯的话,那么我们假定即便清廷调了北洋六镇去镇压武昌新军,结果又会如何呢?按照历史事实来说,武昌新军干不过北洋军,在北洋军进攻武汉后,汉口和汉阳很快就被北洋军给拿下了,最后武昌起义军只剩下了武昌一地。如果北洋军继续进攻的话,武昌也会不出意外地被拿下。

不过就算北洋军拿下了武昌,革命的火种也已经播撒到了全国,北洋军已是无能为力了。袁世凯复出后,他就带着北洋军到处灭火,在武昌方面投入了2个镇的兵力对付武昌革命军;陕西和山西独立后,袁世凯安排了部分北洋军进入陕西和山西剿灭当地的起义;对于革命势头最盛的江苏,袁世凯调了1个镇的兵马配合张勋的巡防营镇压革命。此外袁世凯还要留下部分北洋军看守京城,全国到处都是革命,就北洋军这几万人马,到处去跟人死磕也迟早会耗光。

没了袁世凯,清廷派出的北洋军虽然拿下了武汉三镇,但是面对全国的革命形势,北洋军也只能疲于奔命。这样下去没两年,这支清廷花重金打造了精锐部队估计就没剩下多少了,清廷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在当时来说已经成了必然。在出动北洋军都无法控制局面的情况下,清廷只剩下了一个选择:鼓励地方办团练,这就与太平天国时期清廷无力剿灭太平天国,允许曾国藩这些人出来组建湘军是一个情况。

但是这次的情况与太平天国时期完全不同,太平天国时期清朝还掌控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而武昌起义时期,清廷对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控制,这次起义的结果会导致类似于我国东汉末年的情况,中央政府在大起义中名存实亡。

接着就是各地军阀割据时期,各个地方的实力派人物就会涌现出来,仗着手上的军队割据一方,这其中实力强劲的有:

1、革命党。即便失去了武昌,革命党的实力也并不弱。比如当时的安徽都督李烈钧就是个坚定的革命党人,此外江苏也是革命党的大本营,革命党人在江苏拥有较强的实力,在清廷对全国失控后,革命党人可以占据江南部分地区形成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

2、北洋军内部会分裂出直系、皖系、奉系这三大派系。在武昌革命时期,奉系还没有成气候,最先起来的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这两大派系会基本占据我国的北方,他们争夺的焦点是北京,谁能占据北京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北方地区展开激烈的争夺,同时他们还要对付南方的革命党。

3、其他势力。就其他势力来说,阎锡山会乘着清末大乱的局面占据山西,张勋将占据苏北甚至进逼山东,唐继将占据云贵地区等等,但这些势力很难成气候。

综合来说,清廷在名存实亡后,天下主要将在革命党、直系和皖系中展开争夺,就盘面来说革命党最终统一的概率最大。虽然皖系和直系虽然实力都很强,但内部矛盾尖锐,两大派系各自的内部还分成了众多的小派系,很难拧成一股绳,很可能还没消灭南方的革命党,自己就开始了互掐模式。

而革命党则不同,虽然也有一些内部的纷争,但大的目标还是一致的——推翻清朝的统治,再加上革命党还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一批实力派人物掌舵,革命党人也能在他们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同时革命的思想在当时已经遍布全国,很多人都心向革命,这就成为了革命党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治基础。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在我看来只是革命党获得最终胜利的概率更大吧。

更多文章

  • 年羹尧被定罪后,雍正下令抄他家,不料发现一首诗,被气得想骂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年羹尧被抄家发现哪7个字,年羹尧被处死雍正怎么对待其家人,年羹尧被抄家后的反应

    当争储斗争白热化以后,胤禛一边打压兄弟对手,一边还要争取大舅子年羹尧的支持,当时老十四的他最大的威胁,年羹尧就负责托住老十四,雍正顺利登基之后,年羹尧算是最大的功臣之一,后来雍正也对年羹尧委以重任。雍正在位期间,年羹尧多次负责西北地区的战事,先后平定了多次战乱,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为了让年羹尧方便行事

  • 乾隆去世后,嘉庆帝为何就迫不及待的处死和珅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嘉庆帝为何一上任就处死和珅,为什么嘉庆帝处死和珅,嘉庆帝对和珅的评价

    据说,在乾隆八十大寿的那一年,嘉庆的老师朱玉圭,正好运六十岁寿辰。于是还没有当皇帝的嘉庆,当时就写了一首诗,来祝贺自己的老师。在诗中,他将朱玉圭和父皇连在一起,还说将来他可能要在朝廷担任要职。也许嘉庆说的无心,但和珅则聪明过人,他看到这首诗后,竟然将它视为一支备用的“暗箭”。果然,不久之后,乾隆就欲

  • 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实力称帝,曾国藩为何甘愿一生称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如果称帝可以成功吗,曾国藩称帝的野心,曾国藩手握重兵的原因

    正常点的,像刘邦、朱元璋一样扯个大旗,揭竿起义,自己封自己做皇帝;像汉武帝、康熙那样继承祖上的皇位。不正常点的,像王莽、杨坚一样外戚篡国;像曹操、司马家族一样权臣篡国;像朱棣、李世民一样皇族搞政变;再不济,像五代刘知远、郭威那样,地方军阀推翻皇帝,自己上台。有人就说了,曾国藩镇压完太平天国之后,湘军

  • 清朝有康乾盛世,怎么到了最后就不堪一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乾王朝,清朝盛世的图片,康乾和清朝关系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当西方列强开始沐浴工业文明的第一缕阳光时,“康乾盛世”的多项工商业重要指标竟然没恢复到明末晚

  •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灭亡后留下烂账怎么办,30秒看清朝灭亡,清朝灭亡后大量赔款怎么处理

    宣统三年十二月(公元1912年2月),清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自此,这个统治中原整整276年之久的清朝宣告灭亡,清朝的灭亡,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同样也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但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清朝遗留下来的问题着实不少。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在清朝末期,所签署的各类丧权辱国条约,这些条约,不仅将

  • 清末两宫垂帘听政,如果慈安不满慈禧所做所为,能不能推翻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被慈安处罚,垂帘听政慈安教训慈禧,慈安垂帘听政了吗

    清朝的皇后与前面的朝代不同,特别重皇后仪制,实际上是把皇后放在与皇帝等同的地位上,是所谓“帝后敌体”。历朝的皇帝,不管有多少个嫔妃,除了末世的光绪和宣统,没有一个不与皇后敦睦的。咸丰皇帝就是这样,他共有17个后妃,其中最得宠的有好几个,但最敬爱的只有慈安。慈安长得不太漂亮,但她家世好,父亲是内务府出

  • 乾隆60岁大寿,刘墉送一桶生姜,众位大臣嘲笑,为何乾隆看了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乾隆年间,乾隆人生的第一次六十大寿即将来临,在大清王朝,别说皇帝过大寿注重,哪怕民间都也有礼数一说,于是,群臣为了这场大寿可谓是绞尽脑汁,纷纷想砸中乾隆的喜好,一为龙颜大悦,二为加官进爵。于是和珅首当其冲,以示乾隆年轻,遂送了一匹西域找到的玉马,这玉马在关内极其少见,乃是当世域外不得多见的正宗和

  • 乾隆一生有很多妃子,为何最终只有5位与其合葬裕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跟乾隆葬在一起的五位妃子,乾隆一生的妃子有多少,乾隆皇帝的妃子们都葬在哪里

    在乾隆皇帝登基后富察皇后就直接被封为皇后,由于身体原因,生下两个皇子都先后夭折,本人也备受打击,很早就逝世了。富察皇后生前不仅受到乾隆的宠爱,而且对后宫的管理也非常得体,受到了乾隆的尊敬。在她死后葬入后陵,在嘉庆帝永琰被秘密立为皇储后,其母生前为皇贵妃,死后被追封孝仪存皇后,也随葬后陵。乾隆皇帝给出

  • 乾隆一生没能征服的女子,为了逗她开心,乾隆竟送她一只狮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乾隆最珍爱的女子,乾隆狮子图

    在《还珠格格》里面,香妃因为喜欢了蒙尔丹,所以才不愿再上乾隆皇帝的床,但这毕竟只是小说,在正史上也有香妃,她真正成为了乾隆的妃子,然而跟小说类似,香妃对乾隆并不上心,有点爱理不理的感觉。乾隆见香妃长得十分漂亮,据说她浑身上下还透着一股香气,更增添了自身的魅力,乾隆百般讨好她,就像周幽王跟褒姒一样,无

  • 乾隆出绝对选状元,一考生对不出打算走,却被乾隆当场定为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十年状元大全,乾隆状元排名,乾隆出题考状元后续

    在清朝12个皇帝中,乾隆算是最有才华的一位了,尤其是他对汉人文化的研究,远胜其他皇帝,乾隆皇帝一辈子写过四万多首诗,虽然每一首流传下来,但人家毕竟数量在那里,秉着"质量不够,数量来凑"的原则,乾隆在文化方面的造诣,也不可小觑,关于乾隆还有一段很有趣的小故事。据说有一年科举考试,考官改完所有试卷,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