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实力称帝,曾国藩为何甘愿一生称臣呢?

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实力称帝,曾国藩为何甘愿一生称臣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06 更新时间:2024/1/26 1:56:34

正常点的,像刘邦、朱元璋一样扯个大旗,揭竿起义,自己封自己做皇帝;像汉武帝、康熙那样继承祖上的皇位。

不正常点的,像王莽杨坚一样外戚篡国;像曹操、司马家族一样权臣篡国;像朱棣、李世民一样皇族搞政变;再不济,像五代刘知远郭威那样,地方军阀推翻皇帝,自己上台。

有人就说了,曾国藩镇压完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号称三十万,满清一个烂摊子,要是他造反,极有可能成功,他为什么没有造反。

【1】

且看曾国藩的身份,他虽然统领湘军,本质上他是一个文臣。他没有皇族、外戚、权臣的身份,他也不像刘知远、郭威之类的领军武将。

历史上有文臣举兵造反成功的案例吗?貌似没有。反而,历史上留下一句“书生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

曾国藩比咱们懂历史,他当然知道文臣没有举兵成功的案例,即使听了别人鼓动,也就有贼心没贼胆了。也不是说曾国藩没那胆子,这里是要说,历史上造反的一般是武将,文官没有造反的传统。

中国人重传统,尤其曾国藩这样,生在清王朝、长在科举下,特别推崇“君君臣臣”儒家思想的人,在没有逼到一定程度时,天然就不会生出造反念头。

【2】

时势造英雄,那“英雄”也都是有能耐的人,在晚清乱局中,曾国藩能够应时而起,成为满清权柄最盛的封疆大史,也算是有眼界、有能耐的人。他即使有将满清皇帝“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也要估算一下敌我形势。

其一,湘军号称三十万,看上去吓人。但是,总督名义上只有节制权,他直接领军不超过10万,其他的实际领军的是各省巡抚、提督。在满清威信尚存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追谁他造反,还是个未知数。弄不好,曾经齐心协力剿灭太平军的战友,转身就背后一刀。

其二,在剿灭太平军后期,英法等列强完全站着了维护清朝的立场。李鸿章单独出去组建淮军,正好辖区包括上海,所以一直就有洋人军队打配合,李鸿章也因“媚洋固宠”扶摇直上。

要是曾国藩造反,很大概率,英法列强的枪口会对准他。以当时军队普遍对洋人心存畏惧的情况看,湘军对上洋人,也没多大胜算。

其三,满清历来“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玩弄权术,防止大臣尾大不掉这方面,慈禧比谁都内行,早就对曾国藩做了防范。在长江上游、下游布置了自己的底牌(僧格林沁、富明阿等军队),就在湘军附近虎视眈眈。名义上当然是配合湘军剿灭太平军,另一层意思就是要盯住他。

所以,剿灭太平军之后,曾国藩看似兵强马壮,但是要造反的话,成功的概率实在很低很低。

其实,曾国藩非要造反的话,最好的时机是在,湘军成军之后,太平军实力未损之时,湘军与太平军合流,强强联手,一鼓作气足够灭了满清。可惜,“信孔子”的曾国藩应该跟“信上帝”洪秀全、杨秀清肯定尿不到一个壶里。

更多文章

  • 清朝有康乾盛世,怎么到了最后就不堪一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乾王朝,清朝盛世的图片,康乾和清朝关系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当西方列强开始沐浴工业文明的第一缕阳光时,“康乾盛世”的多项工商业重要指标竟然没恢复到明末晚

  •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灭亡后留下烂账怎么办,30秒看清朝灭亡,清朝灭亡后大量赔款怎么处理

    宣统三年十二月(公元1912年2月),清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自此,这个统治中原整整276年之久的清朝宣告灭亡,清朝的灭亡,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同样也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但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清朝遗留下来的问题着实不少。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在清朝末期,所签署的各类丧权辱国条约,这些条约,不仅将

  • 清末两宫垂帘听政,如果慈安不满慈禧所做所为,能不能推翻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被慈安处罚,垂帘听政慈安教训慈禧,慈安垂帘听政了吗

    清朝的皇后与前面的朝代不同,特别重皇后仪制,实际上是把皇后放在与皇帝等同的地位上,是所谓“帝后敌体”。历朝的皇帝,不管有多少个嫔妃,除了末世的光绪和宣统,没有一个不与皇后敦睦的。咸丰皇帝就是这样,他共有17个后妃,其中最得宠的有好几个,但最敬爱的只有慈安。慈安长得不太漂亮,但她家世好,父亲是内务府出

  • 乾隆60岁大寿,刘墉送一桶生姜,众位大臣嘲笑,为何乾隆看了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乾隆年间,乾隆人生的第一次六十大寿即将来临,在大清王朝,别说皇帝过大寿注重,哪怕民间都也有礼数一说,于是,群臣为了这场大寿可谓是绞尽脑汁,纷纷想砸中乾隆的喜好,一为龙颜大悦,二为加官进爵。于是和珅首当其冲,以示乾隆年轻,遂送了一匹西域找到的玉马,这玉马在关内极其少见,乃是当世域外不得多见的正宗和

  • 乾隆一生有很多妃子,为何最终只有5位与其合葬裕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跟乾隆葬在一起的五位妃子,乾隆一生的妃子有多少,乾隆皇帝的妃子们都葬在哪里

    在乾隆皇帝登基后富察皇后就直接被封为皇后,由于身体原因,生下两个皇子都先后夭折,本人也备受打击,很早就逝世了。富察皇后生前不仅受到乾隆的宠爱,而且对后宫的管理也非常得体,受到了乾隆的尊敬。在她死后葬入后陵,在嘉庆帝永琰被秘密立为皇储后,其母生前为皇贵妃,死后被追封孝仪存皇后,也随葬后陵。乾隆皇帝给出

  • 乾隆一生没能征服的女子,为了逗她开心,乾隆竟送她一只狮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乾隆最珍爱的女子,乾隆狮子图

    在《还珠格格》里面,香妃因为喜欢了蒙尔丹,所以才不愿再上乾隆皇帝的床,但这毕竟只是小说,在正史上也有香妃,她真正成为了乾隆的妃子,然而跟小说类似,香妃对乾隆并不上心,有点爱理不理的感觉。乾隆见香妃长得十分漂亮,据说她浑身上下还透着一股香气,更增添了自身的魅力,乾隆百般讨好她,就像周幽王跟褒姒一样,无

  • 乾隆出绝对选状元,一考生对不出打算走,却被乾隆当场定为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十年状元大全,乾隆状元排名,乾隆出题考状元后续

    在清朝12个皇帝中,乾隆算是最有才华的一位了,尤其是他对汉人文化的研究,远胜其他皇帝,乾隆皇帝一辈子写过四万多首诗,虽然每一首流传下来,但人家毕竟数量在那里,秉着"质量不够,数量来凑"的原则,乾隆在文化方面的造诣,也不可小觑,关于乾隆还有一段很有趣的小故事。据说有一年科举考试,考官改完所有试卷,发现

  • 乾隆时期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为何不欢而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代马戛尔尼访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画像,马戛尔尼访华乾隆说的原话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与以天朝自居的清朝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强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尽管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失败,失去了北美殖民地,但英国又在澳洲建立了新殖民地,在亚洲拥有印度殖民地的同时,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占领了非洲的埃及,又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大国中国。那时,英国不但建立了资本主

  • 民国才女赵清阁,与老舍什么关系,为何终生未嫁苦等6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1938年在重庆萌生情愫,此前老舍在1931年与胡絜青结婚,并育有三个孩子。抗战爆发,北平陷落,老舍与妻儿分开,辗转武汉,到达大后方重庆。赵清阁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写过话剧、小说,时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得到过鲁迅的关怀和接见,1938年,她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主编《弹花》。1914年

  • 清朝囚犯被判死刑后,有一种方法可以免死,但操作起来太血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的死刑,死刑犯怀孕可以免死刑吗,有钱可以免死刑吗

    乾隆前期还是政治清明的,到了乾隆这里,各种贪官污吏横行起来,所以在清朝假如囚犯被判了死刑,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免死,这种方式俗称"宰白鸭",或许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称,也就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有人犯了死罪,就花钱找替死鬼去刑场抵命。一般愿意去抵命的,都是写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自身地位低下,通过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