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死于纵横家之口的战神,你知道商鞅为什么那么厌恶这个群体了吧

死于纵横家之口的战神,你知道商鞅为什么那么厌恶这个群体了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25 更新时间:2024/1/24 10:55:05

[var1]

等待灭赵的白起

长平之战后,秦国声威大震,诸国纷纷入函谷关事秦,形势对秦国非常有利,秦国对统一六国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长平之战结束,白起命秦军坑杀数十万赵卒,将赵国的有生力量彻底消灭。当时赵国好像个不设防的国家,又像个放在秦国嘴巴的肥肉。白起本来打定主意,趁着合纵抗秦联盟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口吃下赵国,再灭亡韩国,休养生息数年后,秦国就能进行灭魏国的行动,秦昭襄王的有生之年很可能见到大一统的天下。

[var1]

公元前259年10月,白起率领气势如虹的秦军,一鼓作气再度攻占上党郡,之后再分兵两路,一路是王龁带领的,攻占赵国重镇皮牢;一路是司马梗率领的,北上夺取太原。而秦军主力和统帅白起皆留在上党郡,等待关中秦昭襄王的一声令下:全军出击!可是等了两个多月,秦军从长平之战中得到的士气加成影响已经彻底没有,只剩下出征多年未归家思乡且身心俱疲士卒。关中消息传来,不是进攻邯郸,而是“罢兵”诏令。

只顾自己利益的嘴强王者

这段时间,赵国在休整,各国在思考该不该帮赵国一把,而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带着众多贵重礼物来到秦国游说秦相范雎。两位纵横家相见,苏代占先手,对范雎进行两个灵魂拷问:“武安君禽马服子乎?即围邯郸乎?”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苏代没有直接说与范雎本人息息相关的事,而是大义凛然地说到白起亡赵之后地秦国危机,这样是为了让范雎觉得苏代说的话是利于秦国的,为了后面范雎的私利做好精神和大义铺垫。“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var1]

苏代接着说,“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你甘愿在白起这个武夫之下吗?若他真的亡赵,再怎么样都来不及了。“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最后苏代从百姓不服、白起功劳、你的功劳等方面,得出结论:不能再让白起得到功劳了啊。

范雎一听,欸,还真有理,便以军队疲劳为由请秦昭襄王不要灭赵国和韩国,去收取他们的封地吧。秦昭襄王答应,得到“韩垣雍、赵六城”。白起知道是谁坏了这件事,所以与范雎有了间隙。秦军退兵后,韩国献出土地,赵国却拒绝了答应的事,还派使者去齐国联盟抗秦。知道自己被耍的秦昭襄王大怒,欲以白起为主将再次出兵。白起当时真的生病了,所以不能出征,而且他强烈反对再次出兵: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var1]

白起不愿出兵的各种正当理由

白起虽有对前面范雎的事不满,还有他真的认为形势不利于秦军,并且还有他年老的身躯染病的缘故。屡次劝说,秦昭襄王就是不听,非要白起挂帅出征,白起不肯起来,并对前来请他的宰相范雎进行形势再一次分析,希望他好好劝劝秦王。范雎这人偏不劝,还数落白起装病不肯来,秦昭襄王自然大怒,便用其他人为主帅灭赵。白起忤逆秦王,其实正合范雎之意,因为他当时有着让自己的亲信郑安平为秦军主帅的谋算。

前线秦军危急,赵国军民拼死抵抗,魏国和楚国也出动大军攻击秦军。秦昭襄王放下君主的颜面,屈尊到白起府,亲自请他去前线指挥,白起心里有气,但还是继续劝说秦王及时止损,快点诏令大军回来。秦王还不听,还说就算白起重病在床也要去指挥,在床上指挥。白起不听,大怒的秦昭襄王彻底失去理智,削去白起爵位,驱逐他出咸阳城。当时白起真的有病在身,所以没有立即动身走。三个月后,秦军彻底战败,还是惨败。消息传来,秦昭襄王怒火再起,范雎又在旁边煽风点火,说白起不走就是想看大王的笑话啊,你再留着他,日后恐怕是个祸患。

[var1]

数十万大军都杀不了打败不了的杀神,被范雎用一张嘴弄死

所以白起莫名其妙地就被秦昭襄王赐死了。笔者实在好奇,秦昭襄王杀白起的罪名是什么?刚开始要打,你非要议和;叫你别打,你偏不听。现在来怪我?我白起征战沙场数十年,胜多败少,现在你们这些没领过军、打过仗的人来教我打仗?白起当时又不是装病,人家真是重病在床,本就神志不清,能顶得住高强度的战争指挥吗?指挥出的效果好吗?若是白起死在突然死在军中,全军不会大乱吗?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秦军从赵地回秦地,再去赵地作战,下面的将士们受得了吗?一紧一松,一松一紧,违背战争规律。

[var1]

可惜啊,白起何辜,碰上秦昭襄王和范雎这对君臣,实在无解。古代战争,从没有主帅重病在身的军队指挥战争胜利过,若是颠簸中主帅突然去世,那不是士气大跌、军心松懈,必败无疑吗?从白起之死,你知道商鞅为什么那么厌恶游说之人了吧。这群说客,没有一个根本的立场,黑的白的都能说给你听,还很有道理一样说服你,所以你觉得他们嘴巴里有多少句真话?这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知道。另外,从这件事也能看出,秦昭襄王其实就是个昏君,杀有功大将泄愤?真丢秦国的脸。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中的5大燕国:慕容垂的后燕最强,北燕非慕容氏嫡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的慕容燕国,慕容氏建立了几个燕国,慕容皝和慕容垂什么关系

    这个时候以匈奴、羌族、鲜卑、氐族、羯族为首的一帮胡人,看准时机,果断南下占领中原大片土地,各自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这就是五胡十六国时代。五胡十六国,具体来说,有这么一些:5个凉国: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4个燕国:前燕、后燕、南燕、北燕。3个秦国:前秦、后秦、西秦。2个赵国:前赵(汉赵)、后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貌美女儿,嫁给近60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尉迟敬德与李世民,李世民与尉迟恭的关系,李世民跟尉迟恭是什么关系

    在李世民凌烟阁大臣中,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都曾经获得李世民的婚配,长孙无忌更是自己人,而魏徵是因为后来侯君集事发被取消了婚约,但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李世民的亲家,总不能说李世民试探他俩吧,这个联姻其实就是亲上加亲的表现啊。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骑兵将领,一生在沙场上狂奔,杀敌无数,在李世民多次有生命之忧

  • 年纪轻轻的李隆基没有什么势力,为何可以推翻权势滔天的韦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被谁推翻的,李隆基和李韦后是什么关系,韦后篡位

    武则天统治末年爆发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将天下还给了李氏皇族,李显登基称帝,但是李显的性格有些懦弱,而李显的皇后韦皇后又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子,所以李显登基后,韦后一直都在干预朝政,韦后想要成为像武则天一样的女皇帝。李显与韦后有一个女儿安乐公主,李显为了稳固朝政将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自此李氏

  • 刘禅死后,司马炎放了哪些陪葬品?总共三样,每样都在嘲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炎死后刘禅怎么活的,司马炎与刘禅,刘禅死后司马炎下场

    刘禅自幼便跟随父亲四处游走,他见识过残酷的战场,经历过腥风血雨,人间大难。他更明白和平的重要,在他继位的几十年里,百姓一直安居乐业。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政局变更的速度永远敌不过时间的变化,刘禅是三国时期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他手下能人异士不少,虽然说有他父亲刘备与肱骨大臣诸葛亮的威慑力在,

  • 李世民曾用12个字评价曹操,为何后人说他是在嘚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对曹操评价,李世民与曹操的关系,曹操与李世民谁更厉害

    前一句一将之智有余也是不对的,也不符合事实。如果曹操智谋足够的话,应该在有生之年统一了全国,不会犯下那么多军事上的错误。比如赤壁之战、比如汉中之战都是失败的,通过这2个战争,天下就三分稳固了。曹操从此没有再往南方推移一点。那么,李世民又为什么要这样说曹操呢,其实是在说他自己。综合起来,李世民这句的点

  • 李元吉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最后却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元吉咋死的,正史上李元吉有多厉害,李元吉的真实历史

    我们知道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有着很大的功劳的,但是李元吉也是一位帅才,只不过李世民的光芒太大,人们没有注意到李元吉的能力,说起李元吉也是比较凄惨的,李元吉刚刚出生的时候长相是非常丑陋的,窦皇后特别厌恶李元吉的长相,甚至窦皇后不愿意抚养李元吉,还想将李元吉抛弃,李元吉可以活下来还要多亏了李元吉的乳母没

  • 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不是被逼政变,是蓄谋已久存心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玄武门的地位

    所以,李世民在后代人的眼里,他是一位明君,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帝王的表率。然而,即便这李世民这样的圣明君主,一生之中也是颇多瑕疵,就拿“玄武门之变”来说,真实情况也是扑朔迷离,让后人迷惑,并且李世民曾经修改历史的做法也是让人议论不已。贞观三年的时候,李世民下令设置史馆,让人专门负责修编前五代历史,意外

  • 李世民一生求贤若渴,为何一定要杀单雄信?真相终于被说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杀单雄信埋下什么祸根,李世民杀死了单雄信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什么要斩杀单雄信

    正所谓:走遍青山妨遍洲,人心那比水长流。都说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到白头。瓦岗寨将领们大难临头各自飞,单雄信在艺术作品中是隋末豪侠的典型代表。艺术作品中的被杀在各种话本评书、演义小说乃至戏剧作品中,单雄信拥有赤发灵官、义薄云天小关羽、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二贤庄庄主、单二爷等多个江湖称号,颇有地位,绝

  • 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为何不敢向朱元璋造反,问题到底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真的很怕朱元璋吗,李世民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李世民和朱棣谁有实权

    一,家庭情况不一样李渊和朱元璋虽然都是开国之君,但是真的论起能力,朱元璋甩李渊十条街都不止。李渊起兵前已经是唐国公,屯重兵于太原,况且李家本身就是关陇贵族集团,而且他起兵时,各路军阀实力都不强。而且,很多仗都是他的几个儿子打的,他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还不及李世民。但是朱元璋就不一样了,朱元璋从一个乞

  • 李世民玄武门残杀手足,李渊说了14字“毒咒”,结果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李世民是怎么被李渊所杀的,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

    另外一位我们比较熟悉的靠篡位登基的皇帝就是李世民了,他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胁迫自己的父亲退位当了太上皇。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他是一位好皇帝不假,但是他也有着狠辣的一面。在皇位的角逐中他不失为一个狠角色,亲手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他才有机会成为皇帝。而倒霉的就是李渊了,这个为李唐江山开疆扩土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