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十六国中的5大燕国:慕容垂的后燕最强,北燕非慕容氏嫡系

五胡十六国中的5大燕国:慕容垂的后燕最强,北燕非慕容氏嫡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80 更新时间:2024/1/26 16:12:56

这个时候以匈奴、羌族、鲜卑、氐族、羯族为首的一帮胡人,看准时机,果断南下占领中原大片土地,各自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这就是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十六国,具体来说,有这么一些:

5个凉国: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

4个燕国:前燕、后燕、南燕、北燕。

3个秦国:前秦、后秦、西秦。

2个赵国:前赵(汉赵)、后赵。

还有大夏和成汉两个政权。

其实除了这16个政权以外,这一时期,还存在着翟魏、冉魏、仇池、谯蜀、代国(北魏前身)、西燕等。这么算起来五胡十六国时代,实际上有20多个割据政权。

这么多政权当中,国号相同,但并不同宗的太多太多了。比如说5个凉国,压根彼此就没什么瓜葛:

前凉是汉人张轨所建,后凉是氐族人吕光所建,西凉是汉人李暠(唐高祖李渊先祖)所建,南凉是鲜卑人拓跋乌孤所建,北凉是匈奴人沮渠蒙逊所建。

但是五胡十六国里的燕国,却都是鲜卑慕容氏所建,这就比较特别了。慕容氏究竟有多牛?为何能先后建立5个像模像样的格局政权呢?

[var1]

一、前燕,其他几个燕国的祖宗。

鲜卑慕容氏需要集体膜拜一下他们的大恩人司马懿。为啥?因为司马懿屠灭辽东公孙渊一族以后,把辽东15岁以上男子全部诛杀,官员也全部诛杀。

这也就算了,他匆忙回去以后,居然没在当地驻军,也没派遣官员管理辽东。这地方只剩下了一堆老弱妇孺。住在辽西的鲜卑慕容氏一眼就看中了这块好地方,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部落便迁徙到了辽东。

从此以后,鲜卑慕容氏就在辽东扎根了。到了西晋司马炎时期,鲜卑慕容氏发生内乱。大酋长慕容涉归去世了,本该由他的儿子慕容廆继位,可慕容涉归的弟弟慕容耐却夺取了政权,逼迫慕容廆逃亡在外。

2年以后,慕容廆的支持者诛杀了慕容耐,将慕容廆给接了回来。此后慕容廆便带领着鲜卑慕容氏长期定居在辽宁地区,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var1]

西晋王朝八王之乱的时候,慕容廆看到了机会,二话不说自称大单于,同时接受东晋的官爵,以此做好两手准备。

此后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皝继位,慕容家族内部斗争再起。慕容皝的弟弟慕容仁割据辽东自立,因此鲜卑慕容氏一分为二。经历了3年的内部斗争后,慕容皝终于灭了弟弟,再次完成了鲜卑慕容氏的统一。

这个时候慕容皝发现前赵、后赵纷纷自立,实在是眼馋啊!所以他也公然自立为燕王,建立了燕国,定都龙城,这就是前燕的初期。

慕容皝死后,他的儿子慕容儁继位,在多次击败后赵,夺取幽州以后,慕容儁将都城迁徙到了蓟。慕容儁时期,他的弟弟慕容恪击败并宰掉了冉魏政权冉闵,这使得慕容儁信心大增,公然称帝。

慕容儁、慕容恪相继去世后,他们的弟弟慕容垂在枋头之战中击败东晋桓温的北伐军,斩杀敌军3万多人,名震天下。可惜后来慕容垂被逼着逃离了前燕。自此一蹶不振。

慕容儁死后,继位的慕容暐是个傀儡,政权掌握在慕容儁的叔叔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氏手里,这两位除了夺权,什么都不会,最终前秦的王猛,带兵灭了前燕,前燕国祚34年。

[var1]

二、后燕,5大燕国中最强的一个。

慕容垂,这是鲜卑慕容氏绝对不容忽视的一位人才。他是慕容皝的第五子,可谓是文武双全。可惜从小就被哥哥慕容儁深深嫉妒。

慕容垂长大以后,屡立战功,却依旧不得重用。他的妻子段氏,也被慕容儁的皇后可足浑氏给折磨致死。此后可足浑氏和慕容评执政期间,还要害死在枋头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慕容垂。

未免骨肉相残,慕容垂无奈只好逃离邺城,打算前往故都龙城避避风头。结果刚走到邯郸,就被自己的小儿子慕容麟给举报了。

无奈之下的慕容垂,只好带着子侄逃到了前秦那儿去。前秦苻坚对慕容垂很不错,哪怕丞相王猛设下不可解的金刀计,苻坚依旧厚待慕容垂。王猛死后,慕容垂再也没了后顾之忧。

淝水之战的时候,苻坚带领80多万大军南下讨伐东晋,结果被谢安谢玄以8万大军击溃,前秦瞬间土崩瓦解。

慕容垂为了报答苻坚的恩情,将手里毫发无损的3万大军交给了苻坚,同时护送苻坚北归。此后慕容垂便北上建立了后燕帝国,恢复了燕国基业。

[var1]

慕容垂手里的后燕,实在是太强了,先后击败过东晋、前秦,灭亡了西燕,一度成为当时东亚最强大的政权。

这个时候,鲜卑拓跋珪反水,也打算恢复昔日祖上代国的基业。谁都有一颗想当老板的心,因此后燕和北魏开始交战。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给拓跋珪揍了一顿以后,70岁的慕容垂还要上战场。

慕容垂一来,就挖穿太行山,绕道击溃了北魏3万大军。这可把拓跋珪吓坏了,连忙打算去草原避一避。没想到,这个时候慕容垂却死在了路上,可谓是天佑北魏。

缓过劲儿来的拓跋珪,二话不说就攻下了后燕的都城中山,将后燕一分为二。自此后燕一蹶不振,虽然又经历了6位君主,却始终处于内乱之中,后燕最后一位皇帝慕容熙被杀后,后燕被北燕所取代,国祚24年。

[var1]

三、南燕和北燕,都是后燕的产物。

第一,南燕。

刚才说了慕容垂死后,后燕被一分为二。那么是怎么分的呢?慕容垂死后,慕容宝继位。结果都城中山被北魏攻克,慕容宝只好带着亲信逃到了龙城,让自己的叔叔慕容德镇守邺城。

慕容德又不是傻子,他觉得慕容宝都跑了,这邺城能守住吗?于是二话不说也跑到了滑台,自称燕王。这么一来后研究被一分为二了,分别是龙城的慕容宝和滑台的慕容德。

慕容德在位期间,南燕还算比较稳定。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攻占了兖州、青州等地。只可惜70岁的他将皇位传给侄子慕容超以后,南燕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慕容超觉得地盘不够大,居然打起了东晋的主意。也不看看东晋当时是个哪个猛男执政,他居然惹着了有“皇帝杀手”之称的刘裕。

这下好了刘裕立刻带兵北伐,慕容超毫无还手之力。慕容德攒下的那点家业,一股脑儿,全都被刘裕给端了,南燕自此灭亡,国祚仅12年。

第二,北燕,非慕容氏来源于慕容氏的燕国。

北燕又是怎么回事呢?慕容宝有不少儿子,可偏偏又收养了个养子叫慕容云。慕容云虽然跟着慕容宝姓,可他是高句丽的宗族后代,本姓高,所以又被称为高云。

慕容宝的弟弟慕容熙在残破的后燕称帝以后,暴虐无道,压根就不得人心。这个时候权臣冯跋便发动了政变,将慕容熙诛杀,改立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慕容云为帝。

冯跋这家伙的心比较黑啊,慕容氏那么多子孙,一个都不立,偏偏要立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其目的昭然若揭:一来慕容云比较好控制,二来慕容云不是慕容氏正宗,将来方便取而代之。

北燕的军政大权,都落在了冯跋手里,所以当慕容云被宠臣杀害以后,冯跋顺理成章就成了北燕的皇帝。

冯跋统治北燕的20多年里,北燕倒也安稳得很。他有一个创纪录的光辉事迹,那就是拥有100多个儿子。这回皇位总归要落在自己儿子手里了吧?

没想到,就算有100多个儿子,也不保险。冯跋死后,他那个黑心的弟弟冯弘,为了夺位,把冯跋的100多个儿子都给宰了。

这个时候北魏已经盯上了北燕,冯弘无力抵抗,只好弃城而走,投奔了高句丽。高句丽可不想得罪北魏,冯弘就这么稀里糊涂被杀了。北燕也就此未灭,国祚30年。

[var1]

四、西燕,一个不足为虑的存在。

前燕灭亡以后,除了慕容垂想要复国,其实慕容氏的很多后裔都打算复国。这或许就是为啥《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整天考虑复国的原因吧?

西燕的开国之君慕容泓,是前燕皇帝慕容儁的儿子,慕容暐的弟弟。前燕灭亡以后,慕容泓归顺了前秦。在淝水之战后,前秦被打散了,慕容垂回河北建立了后燕。而慕容泓得知这一消息以后,二话不说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在陕西地区建立了西燕政权。

只可惜1年以后,慕容泓就被弑杀了。开国之君就这么被手下人做掉了,这直接导致西燕政权的不稳。此后慕容儁的另一个儿子慕容冲继位,结果1年以后,慕容冲也被弑杀了。

此后西燕内乱不止,还没强盛,就开始衰败了:

鲜卑人段随虽然称王,可压根镇不住手下人,没多久也被弑杀了。

此后慕容顗继位,被慕容韬弑杀。

慕容瑶继位后,又被慕容永给斩杀了。

慕容忠刚继位,又被杀了。

好家伙西燕地盘不大,实力不强,可内斗的水平杠杠的。

最终慕容永继位,西燕才勉强稳定了一段时间。只可惜慕容永哪里是慕容垂的对手,这哥们还不服软,偏偏主动向慕容垂宣战,结果被慕容垂一招干服。西燕瞬间灭亡,国祚仅仅10年。

由于国祚太短,再加上实力太弱,还有就是内乱不止,10年换了7个皇帝,这政权能好到哪里去?所以史学家在统计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并没有把西燕给算上,真是够尴尬的。

[var1]

总结:鲜卑慕容氏,创业精神不止。

鲜卑慕容氏,从公元337年建立前燕开始,一直到公元436年北燕灭亡,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混迹了接近100年之久,绝对是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慕容氏虽然起起落落,可他们家族的子孙,始终不甘心给别人打工。哪怕是自家人,他们也不愿意。慕容氏身上有一种创业的精神,而且一个感染一个,以至于5大燕国,风云百年之久。

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貌美女儿,嫁给近60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尉迟敬德与李世民,李世民与尉迟恭的关系,李世民跟尉迟恭是什么关系

    在李世民凌烟阁大臣中,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都曾经获得李世民的婚配,长孙无忌更是自己人,而魏徵是因为后来侯君集事发被取消了婚约,但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李世民的亲家,总不能说李世民试探他俩吧,这个联姻其实就是亲上加亲的表现啊。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骑兵将领,一生在沙场上狂奔,杀敌无数,在李世民多次有生命之忧

  • 年纪轻轻的李隆基没有什么势力,为何可以推翻权势滔天的韦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被谁推翻的,李隆基和李韦后是什么关系,韦后篡位

    武则天统治末年爆发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将天下还给了李氏皇族,李显登基称帝,但是李显的性格有些懦弱,而李显的皇后韦皇后又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子,所以李显登基后,韦后一直都在干预朝政,韦后想要成为像武则天一样的女皇帝。李显与韦后有一个女儿安乐公主,李显为了稳固朝政将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自此李氏

  • 刘禅死后,司马炎放了哪些陪葬品?总共三样,每样都在嘲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炎死后刘禅怎么活的,司马炎与刘禅,刘禅死后司马炎下场

    刘禅自幼便跟随父亲四处游走,他见识过残酷的战场,经历过腥风血雨,人间大难。他更明白和平的重要,在他继位的几十年里,百姓一直安居乐业。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政局变更的速度永远敌不过时间的变化,刘禅是三国时期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他手下能人异士不少,虽然说有他父亲刘备与肱骨大臣诸葛亮的威慑力在,

  • 李世民曾用12个字评价曹操,为何后人说他是在嘚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对曹操评价,李世民与曹操的关系,曹操与李世民谁更厉害

    前一句一将之智有余也是不对的,也不符合事实。如果曹操智谋足够的话,应该在有生之年统一了全国,不会犯下那么多军事上的错误。比如赤壁之战、比如汉中之战都是失败的,通过这2个战争,天下就三分稳固了。曹操从此没有再往南方推移一点。那么,李世民又为什么要这样说曹操呢,其实是在说他自己。综合起来,李世民这句的点

  • 李元吉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最后却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元吉咋死的,正史上李元吉有多厉害,李元吉的真实历史

    我们知道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有着很大的功劳的,但是李元吉也是一位帅才,只不过李世民的光芒太大,人们没有注意到李元吉的能力,说起李元吉也是比较凄惨的,李元吉刚刚出生的时候长相是非常丑陋的,窦皇后特别厌恶李元吉的长相,甚至窦皇后不愿意抚养李元吉,还想将李元吉抛弃,李元吉可以活下来还要多亏了李元吉的乳母没

  • 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不是被逼政变,是蓄谋已久存心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玄武门的地位

    所以,李世民在后代人的眼里,他是一位明君,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帝王的表率。然而,即便这李世民这样的圣明君主,一生之中也是颇多瑕疵,就拿“玄武门之变”来说,真实情况也是扑朔迷离,让后人迷惑,并且李世民曾经修改历史的做法也是让人议论不已。贞观三年的时候,李世民下令设置史馆,让人专门负责修编前五代历史,意外

  • 李世民一生求贤若渴,为何一定要杀单雄信?真相终于被说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杀单雄信埋下什么祸根,李世民杀死了单雄信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什么要斩杀单雄信

    正所谓:走遍青山妨遍洲,人心那比水长流。都说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到白头。瓦岗寨将领们大难临头各自飞,单雄信在艺术作品中是隋末豪侠的典型代表。艺术作品中的被杀在各种话本评书、演义小说乃至戏剧作品中,单雄信拥有赤发灵官、义薄云天小关羽、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二贤庄庄主、单二爷等多个江湖称号,颇有地位,绝

  • 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为何不敢向朱元璋造反,问题到底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真的很怕朱元璋吗,李世民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李世民和朱棣谁有实权

    一,家庭情况不一样李渊和朱元璋虽然都是开国之君,但是真的论起能力,朱元璋甩李渊十条街都不止。李渊起兵前已经是唐国公,屯重兵于太原,况且李家本身就是关陇贵族集团,而且他起兵时,各路军阀实力都不强。而且,很多仗都是他的几个儿子打的,他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还不及李世民。但是朱元璋就不一样了,朱元璋从一个乞

  • 李世民玄武门残杀手足,李渊说了14字“毒咒”,结果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李世民是怎么被李渊所杀的,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

    另外一位我们比较熟悉的靠篡位登基的皇帝就是李世民了,他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胁迫自己的父亲退位当了太上皇。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他是一位好皇帝不假,但是他也有着狠辣的一面。在皇位的角逐中他不失为一个狠角色,亲手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他才有机会成为皇帝。而倒霉的就是李渊了,这个为李唐江山开疆扩土的开国皇帝

  • 李渊还有三个哥哥,最后却为何是他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国公李渊简历,李渊怎么当的唐国公,李渊为什么继承唐国公爵位

    李渊的父亲李昞虽然也不是嫡长子,也一样继承了其父李虎的爵位陇西郡公(北周时改封唐国公)。但是毕竟是由于李昞的大哥李延伯留在了东魏,二哥李真早死,才轮到了他,还是说得清的。但是,李渊这三个哥哥是怎么回事呢?李渊当了皇帝以后追封了三个哥哥,即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汉王李洪。因为史书中记载李渊的父亲只有独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