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又称:包龙图,999年5月-1062年7月,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东),北宋名臣,杰出清官代表。他十分聪明,断案英明刚直,任何犯人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相传在包拯38岁那年,他去了一个地方做知县,有一天,有一位老大爷,急忙忙地跑到衙门击鼓鸣冤,老大爷哭着说:“我家的一头老黄牛被人割了舌头,吃不了早,看着很快就要没命了,没了老牛,家里的田可怎么办呢”。包拯听完后,思索了一会,他想了一个办法可以找出割牛舌的犯人说:“你现在就回家把这头牛杀了卖掉,照我的做,帮你把犯人找到。”老大爷虽然十分疑惑,但还是按照包拯的吩咐去做了。第二天一早,衙门就来了一位农民大叔,向包拯告发道:“大人,小人发现城东街口,有人私自宰杀耕牛,大人快去派人把他抓了吧”。包拯一听不仅没有捉人,反而笑了起来。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牛舌,还来告人家状呢。”那农民大叔一听一下子就心虚了,大人这时重重的一拍惊堂木,大叔彻底慌了,哆哆嗦嗦地认了罪。
大家知道为什么包拯很断定大叔就是割牛舌的犯人呢?
在宋朝的时候牛是归国家管的,普通老百姓谁伤害了牛,会受到惩罚的,更别说把牛给宰杀掉了。犯人割掉牛舌头,就是为了报复老大爷,让大爷受到惩罚,现在包拯让大爷把牛直接宰杀掉,他的罪就更重了,犯人要是知道这件事,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来衙门告状的。这样他就自投罗网了。
还有一个关于包公的故事里非常有名的段落《铡美案》,它也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经典剧目。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被宋皇帝招为驸马,留在京城。但陈世美的老婆秦香莲在家久久没收到陈世美的书信,于是带着儿子来京城找老公。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还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杀求义,秦香莲反被污蔑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命名下,把他老婆秦香莲发配到边疆,让官差半路杀掉,幸好被展昭所救。展昭到陈世美老家寻人证祺家夫妇,不料途中琪大娘已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想定驸马之罪,找人证物证,但公主和太后都来阻挡,包拯铁面无私执法,终将陈世美送上了龙头铡给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