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真是清官吗?真假墓室忙坏专家,盗墓贼留下8个字证明廉洁

包拯真是清官吗?真假墓室忙坏专家,盗墓贼留下8个字证明廉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95 更新时间:2024/3/18 14:07:13

要说这包拯墓,其实有一点“邪门”。众所周知,中国来对于“入土为安”极为看重。毕竟子孙后代也是要时时祭奠祖先的。然而,包拯墓的具体地点,却是一个上千年没有定论的事件。

截至新中国成立,天下安定时,包拯墓的地点已经形成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河南巩县,有《县志》为证。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县志》中对于包拯墓的具体方位,说的也是含糊不清。一方说是在“孝义保”,另一方说是在“后泉沟”,看得人一脸懵圈。

而另一种说法是,包拯墓在安徽合肥。而且相比于河南巩县,合肥的这个“包拯墓”,看起来就非靠谱了。因为史书上记载包拯墓是一个家族墓,而合肥包拯墓也是一个墓葬群。

可问题是,“合肥有包拯墓”这个说法,当地人民自己都不承认。他们坚决表示,这个包拯墓“是假的”,嘲笑历朝历代祭拜包拯的达官显贵们“拜错了坟头”。

既然这个包拯墓是假的,那真的又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合肥当地人民也做不出回答,而是神秘兮兮地表示,包拯墓“七门出棺,真墓难找。”

什么是“七门出棺,真墓难找”呢?简单来说,相传包拯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曾经表示,父亲一生执法严明,刚正不阿,而且从不受贿。这种绝不“光同尘”的官场作风,虽然会赢得老百姓对他的拥护,但是,也势必会得罪不少同事。

因此,为了能确保父亲死后的安宁,外加“震慑”那些官僚,包拯的儿子建议为父亲建立21座疑冢,从合肥城的七个城门将这些假棺材运出来,分别埋葬。因此,包拯究竟葬在地,也就从此不为人所知。

1973年,因合钢二厂扩建的需要,安徽省批准了省考古队对合肥的“包拯墓葬群”开展清理工作。虽然当地人民都不相信这个“包拯墓”是真的,但是坟地就摆在那里,总不能闭着眼睛直接推平了,还是得看一看的。

结果这一查不要紧,考古队还真的在这里找到了包拯的墓穴。不过不巧的是,包拯墓穴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但是据一些考古队员所说,盗墓贼在墓穴中还写了八个字的“留言”。而当考古队的队员们看到“留言”时,对包拯的人格无不感慨了起来。

那么,包拯墓中究竟都有什么呢?“盗墓贼”们的留言又是什么呢?

鉴于包拯“疑冢”的传言,1973年的这次清理实在有一点“抽奖”的感觉,毕竟这是个墓葬群,谁也不知道到底哪个墓是包拯的真墓,只能按照“先小后大”的原则,从最小的1号墓开始清理。

结果出人意料。就是在这个最小的1号墓,大家一上来就迎来了好消息。只见在考古队员循序有序地挖掘下,一块墓志铭渐渐地显露了出来。专家们对着墓志铭研读了一番,顿时喜出望外:这正是包拯的墓志铭!

刚开始就见到了这么“重量级”的物,大家的干劲立刻就上来了。很快,考古队有了更惊人的发现。

原来这座小墓穴中不止有包拯一个人的墓志铭,还有他的妻子董氏的墓志铭。大家纷纷猜测,这应当是一座合葬墓。可是当大家继续挖掘时,却发现了怪现象。这座相继发掘出包拯和董氏墓志铭的墓葬中,竟然只有一口金丝楠木的棺材。

一棺两铭,这在见多识广的考古队看来,实在是咄咄怪事。他们清理了一下棺材,发现里面的尸身已经朽烂,只剩下35块人类遗骨。大家看得面面相觑:这些遗骨究竟是包拯的,还是董氏的?

于是,考古队把这些遗骨交给了科学研究院,得到的回答是:这些遗骨中有男有女,其中有一块头骨来自于一个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至此,考古队得出了结论:包拯与他的妻子董氏,应当是被埋进了同一口棺材中。这个结论一出,可以说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毕竟都说包拯清廉,但死了之后和自己的妻子挤在同一口棺材里,这绝对不能叫两袖清风,这叫“打皇帝的脸”。毕竟包拯到底也是个二品大员,是可以代表朝廷的,要是下葬的如此寒酸,那谁还乐意在朝当官呢?

而考古队也依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复盘了1号墓的发掘情况,发现了更多的诡异之处。

1号墓作为包拯的埋葬之所,其规格却一点也不高,位置远离墓葬群不说,棺椁埋葬的也非常浅,考古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挖出了墓志铭和棺椁。再加上“一棺两铭”这种儿戏一般的埋葬“礼制”,让考古队基本相信,1号墓应当不是包拯的正墓,而是一座匆匆挖掘出的“迁葬墓”。

于是,考古队继续开始了对包拯墓葬群其他古墓的清理工作。

而在剩下的2-4号墓中,考古队经过发掘和研究,发现这些墓葬基本都是包拯子孙的墓地,与包拯传记中“自子孙以下皆附葬”的记载十分吻合。最后,考古队员把目光放在了唯一没有开的5号墓上。

根据前面的发掘,考古队已经基本在队里达成了共识,5号墓应当就是包拯的正墓。毕竟目前发现的墓葬中,就数它地势最高、封土最大、看起来地位最为尊贵。于是,考古队小心翼翼地开始启封5号墓。

果然,5号墓内的一切都证实着考古队的推断。只见这墓葬的规模,比起前面所有的墓葬都要庞大,而且用料也极为考究,全都是由石料构成,结实牢固,只是墓内空无一物。

当然,考古队对此也都习惯了,这种情况,大概率是碰见盗墓贼了。

在5号墓墓道的门口,考古队发现了包拯妻董氏的墓志铭残片。因此,考古队员基本认定,规格宏大的5号墓,应当是包拯和董氏的初始合葬墓,后来因为不明原因被迁到了1号墓。而且可能是因为董氏的棺椁已经朽烂,所以只能把董氏的遗体迁进包拯的棺椁中,一起埋葬,也就形成了1号墓“一棺两铭”的情况。

如此一来,包拯的遗骸已经找到,其家族墓葬群也被全部清理干净,考古队收获颇丰,已经准备将墓葬回填收工,再写考古报告,并联系上级,给予包拯墓葬群出土文物应有的保护了。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叫做夏广宏的守墓老人的出现,让考古队原本舒缓下来的神经,再次紧绷了起来。

夏广宏说,他们世代都是为包公守墓的。根据祖上传下来的说法,包公的墓葬其实也不在5号墓,而是在一块地势更高的油菜地里,现在是在公路下面了。

夏广宏作为守陵人,他的说法实在让人不得不重视。考古队立刻请了专业团队,对公路的地下进行遥感探测。结果果不其然,公路下方还真的有一块,规模比5号墓还要大的砖室墓!考古队立刻上报,得到批准后,就将公路改道,开始动工了。

有了遥感探测的指引,考古队进展飞快,很快就挖到了墓道。随后顺藤摸瓜,一处更加考究的墓室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考古队将其命名为“6号墓”。

根据一个考古队员所说当他们来到6号墓的墓室中时,赫然发现了墙壁上有盗墓贼“题写”的八个字:包公清廉,吾辈佩服。

随后,考古队检查了一下,发现6号墓中的确只有少许保存完好的瓷银铜器,造型和用料极为质朴,而且没有什么扰动过的痕迹。看来,民间传言包拯一身正气,清白为官,所言实在不虚。

6号墓地势最高,可谓高屋建瓴,只有作为家族长的包拯才能享有如此规格。此外,6号墓与5号墓处在同一轴线之上,在规制上,两个墓葬基本没有区别,而在大小上,6号墓比5号墓要大一些。

由此可见,6号墓应当是包拯正墓,5号墓则是包拯妻董氏之墓。而二人最后被集体迁居到了1号墓,从记载来看,可能是守墓人担心“靖康之变”时,包拯夫妻的遗体被金兵所破坏,所以将二人仓促迁葬。

如今,包拯之墓的一切秘密终于真相大白。包拯墓地经过守陵人上千年的口口相传,竟然丝毫无误,实在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段佳话。

同时,包拯夫妻的遗体经过迁葬,早已不在原来的地方了,也难怪当地群众会嘲笑后世前来祭拜的人们“拜了假坟”,并衍生出了包拯21疑冢的传言。

至于河南巩县的包拯墓葬,鉴于包拯的遗骨已经在这次发掘中被找到,所以绝不可能会是真的了。巩县县志的记载究竟是“以讹传讹”还是“谣言”,就留待后世去考证吧。

而包拯的清名,在这次清理后,也得到了历史的证实。1987年,包拯墓葬被重新规划建立,历经战火,被仓促埋葬了一千多年的包公遗骨,从此再次入土为安。

更多文章

  • 赵光义七女为什么最受宠爱?她嫁给了谁?翻版赵光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光义真人照片,赵光义没后代吗,赵光义的后代现在在哪里

    荆国大长公主是988年出生,1051年去世的,宋太宗赵炅第七个女儿,也是最小的女儿。生母是方贵妃。史载公主“善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所以特别受太宗钟爱,小编不认为是这个原因,其它原因后面会说到。她在至道三年(997年)五月,被宋真宗赵恒封为万寿长公主,这一年的五月八日,赵光义去世,公主

  • 明朝号称段子手的丞相,连去世都那么幽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丞相一览表,明朝的奇葩宰相,调侃明朝皇帝的段子

    然而偏偏有一位官员性格幽默,上下级之间嘻嘻哈哈,甚至对于皇帝也敢诙谐对待。他就是明朝中期首辅、纵横官场50年的一代名臣---李东阳。李东阳一生才华横溢,正直清廉,以文章济世。即使阉党刘瑾祸乱朝廷的八年时间里,也未落败,反而救了许多忠直的大臣。【李东阳,(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

  • 成吉思汗开创蒙古帝国的版图,现在看究竟有多雄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成吉思汗时的蒙古版图,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面积,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帝国的扩张

    他被后人尊称为“世界第一征服者”,与世界上的拿破仑、彼得大帝、凯撒大帝是齐名影响世界的人物。我们都听过的一句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只是比较夸张的一种形容,历史中真正的成吉思汗并不是这样的,他在当时带领自己的军队都杀入了欧洲,由此可见他并不仅仅是一个会“射

  • 权欲无止境,秦桧想让孙子当状元,就让陆游从省试头名沦落到落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陆游受到奸臣秦桧的打击吗,陆游考试被秦桧嫉妒是怎么回事,秦桧和陆游谁厉害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28岁时,当时已经名满江浙,他去参加科举,被主考官陈之茂选为本届省试首名,谁知殿试之后,却落得个名落孙山。状元是当时省试的第二名,名叫秦埙。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不过肯定熟悉他的爷爷——秦桧。一提这个名字,是不是就有一种咬牙切齿的冲动。当时的主考官陈之茂,是宋高宗绍兴二年进士,

  • 他是继成吉思汗之后最恐怖的征服者,一生战无不胜,攻打明朝未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成吉思汗实力,成吉思汗和明朝的关系,成吉思汗为什么不打明朝

    一提到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者,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这是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后世也出现了几个和成吉思汗类似的战争狂人,比如帖木儿、噶尔丹、努尔哈赤等等。其中帖木儿和噶尔丹把成吉思汗当成了偶像,一心想要复制他的伟业。帖木儿和噶尔丹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帖

  • 朱元璋为何要杀掉绝世美女苏坦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坦妹真人照片,苏坦妹是朱元璋杀的吗,朱元璋与苏坦妹关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貌绝伦的绝世美女生不逢时,这个乱世佳人也不可避免地唱响了人生的最后挽歌。她被朱元璋的部将朱文正抓获,朱文正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美女就被她的美貌所折服,他很想把苏坦妹占为己有,但是他的手下胡德济提醒他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样的美女只能交由朱元璋处置,否则你会大祸临头。朱文正这才把苏坦妹交到

  • 直至宋江喝下毒酒,大家才看明白,原来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江为何被赐毒酒,宋江是被谁所赐的毒酒害死的,宋江喝毒酒的真实故事

    明末清初,中国小说历史上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大量优秀的作品竞相涌现,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无疑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义薄云天的宋江,运筹帷幄的吴用,武艺高强的卢俊义……108将忠肝义胆的背后,隐藏着太多众人忽视的细节……棋盘展开,众将入局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东征西讨,死伤无数。最终,宋江也被

  • 宋神宗,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有地位有文化的家庭当中的人,既有名,又有字,还有号。比如诸葛亮,亮就是名,字是孔明。至于号,大多数是文人们给自己取的雅号,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而古代帝王的称呼就更严谨了,年号、谥号、尊号(徽号)、庙号。中国历史上庙号被称为神宗的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只有两位,其中之一就是宋神宗赵顼。谥法上对“神”的

  • 泰山封禅的终结者宋真宗,北宋之后再无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真宗封禅是厚颜无耻吗,宋真宗泰山封禅的后果,宋真宗封禅过程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何为封禅泰山封禅是历代帝王炫耀显赫业绩的政治大典,曾经让很多皇帝心驰神往,相传史前有72位帝王来过泰山封禅,不过真正计入史册的只有秦以后的12位皇帝。他们在泰山上铭功颂德、扬名显号,也因此给泰山留

  • 考古表明:夏朝应有“成熟文字”,或是本世纪发现的骨刻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有没有文字记载,夏朝文字的发展史,夏朝历史上有甲骨文吗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按照文字发展逻辑来说,“成熟文字”之前,必然还应该存在一种“初熟文字”。因此从文字演化规律上看,夏代或是存在“初熟文字”,或是存在“成熟文字”。但以如今二里头等夏朝时期的遗址来看,只有一些零星的刻符或字符,并未直接发现什么文字,似乎由此可以证明夏朝无文字。不过,文献与考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