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直至宋江喝下毒酒,大家才看明白,原来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直至宋江喝下毒酒,大家才看明白,原来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24 更新时间:2024/1/19 10:45:43

明末清初,中国小说历史上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大量优秀的作品竞相涌现,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无疑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义薄云天的宋江,运筹帷幄的吴用,武艺高强的卢俊义……108将忠肝义胆的背后,隐藏着太多众人忽视的细节……

棋盘展开,众将入局

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东征西讨,死伤无数。最终,宋江也被奸臣陷害,饮下毒酒。

深知自己被利用的宋江万念俱灰,临死之前,回顾自己的一生,宋江才发现,自己从来都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梁山的辉煌与落寞,皆掌握在智多星吴用一人的手上。

有人曾经说,在梁山好汉的108将中,吴用作为军师,不需冲锋陷阵。吴用的才能,原本应该在指挥军队上发挥作用。

然而纵观梁山众多大胜的战役,皆凭借着林冲李逵等大将开路,吴用本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如此“无用”的人,真的能够成为梁山幕后的老大吗?

答案确实是肯定的,众人回顾梁山的整个发展过程,从领导者的更替,到梁山的辉煌,直至最后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分崩离析,都离不开吴用的谋划。

说起吴用与宋江,便不得不说起另一人:晁盖。他也是在宋江之前,梁山真正的“掌权者”。

最初出现在《水浒传》中的晁盖,是村子的保正,家境殷实,社会地位极高。同大多数的江湖豪杰一样,晁盖爱好交友,宋江与吴用,皆在其中。

吴用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才子,怀抱读书、考取功名的梦想。作为父亲唯一的希望,吴用自小就被确定好了未来的道路,科举、做官。

事实证明,吴用确实是读书的材料,参加第一次科考,他便被主考官选中,差点成为状元。

遗憾的是,由于吴用未对权臣蔡京示好,遭到对方的嫉恨。蔡京的几句谗言,便让吴用与做官擦肩而过。

后来,吴用放弃了科考的念头,开始钻研兵法。父亲勃然大怒,将他赶出了家门。

走投无路的吴用,只能来到广招天下英雄的晁盖庄上,成为了一名教书先生。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吴用与晁盖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尽管吴用暂时放弃了科考、做官的念头,但在他的心中,走入朝廷的梦想从未熄灭。

后来,在吴用的建议下,晁盖带领手下众人,劫走了蔡京的生辰纲。

被官府捉拿的晁盖走投无路,便再次在吴用的建议下,前往梁山,落草为寇,自此,梁山好汉的故事正式开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用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梁山108将的最终结局。

最初,吴用将晁盖“逼”上梁山,他原本胸怀大志。

作为读书人,吴用向来清高,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成绩,让朝廷看到自己的价值。让晁盖登上梁山的主位,就是吴用计划的第一步。

然而渐渐地,吴用发现,自己当初推举晁盖做领袖的举动,是一步“错棋”。

落草梁山的晁盖,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兄弟间的感情,吃香喝辣,毫无斗志,这与吴用的想法背道而驰。

纵使晁盖于吴用而言有知遇之恩,但为了自己的前途,吴用还是决定放弃追随,暗中寻找新的掌权者,以此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吴用突然想到,从前结识的宋江,似乎与自己有着共同的“职业规划”。宋江与吴用二人,因为与王英相识,二人却一见如故。

他们同被妻子背叛,家中之事,羞于齿,且有着相同的政治观念:不希望完全脱离朝廷,成为真正的劫匪。“酒逢知己千杯少”,与宋江畅饮一番后,吴用在心中有了计划。

此后,吴用经常向晁盖谏言,希望为梁山增添一些人才,可以被自己利用的宋江,成为了头号推荐对象。

然而宋江被逼上梁山之前,曾经是十里八乡著名的“老好人”,有着“及时雨”的称号。他一掷千金,广交朋友,享受着万人的追捧。

与此同时,宋江一直有着远大的理想,那便是摆脱平凡的生活,前往朝廷做官。是以,在被逼上梁山之前,对于梁山落草为寇一事,宋江内心充满着抗拒,不愿与其为伍。

可惜天不随人愿,宋江怒杀阎婆惜后,一步步酿成大祸,命悬一线。

宋江与晁盖,自少年时期开始,便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在晁盖的反复邀请下,宋江决定来到梁山。而宋江的“野心”,似乎让吴用看到了希望。

自从见到宋江的第一眼,吴用便意识到,他们是同一类人。宋江虽然表面上平和,实际上却有自己的谋划。

在吴用看来,如果未来宋江能够回到朝廷,与他称兄道弟的自己,自然可以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宋江有一定的能力,远非池中之物,如果未来飞黄腾达,吴用也可以“鸡犬升天”。

更为重要的是,宋江在江湖上几乎呼风唤雨,能力远超晁盖。相较于晁盖,宋江能够为吴用提供的帮助更大。

是以,综合多方面考虑,吴用放弃了自己的好兄弟晁盖,转而默默扶持宋江。

晁盖虽然没有远大的理想,却并不是无能之人。

宋江来到梁山后,开始与吴用密切配合,策划了大大小小的军事战争,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赞扬,如此,晁盖在梁山的威望,便大大降低。

此时的晁盖,显然意识到了危机,如果不采取行动,他的权力,将彻底被架空。

为了重新树立起威信,晁盖率领手下讨伐曾头市,却未预料到自己竟然被敌方的箭射中,一命呜呼。

晁盖显然已经看出了宋江的野心,并未计划传位于已经在梁山积累起势力的他,临死之前还是想方设法,阻止宋江登位。

他说道:“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外之意,宋江想要成为梁山的下一任主人,必须要捉住杀害他的人——史文恭。

然而史文恭战斗力强悍,宋江武力值有限,又如何替晁盖报仇?晁盖的一句话,让野心颇大的宋江,在梁山几乎没有后路。

为了让宋江成功登位,助自己完成大业,吴用煞费苦心。吴用在梁山众好汉中,开始暗中提高宋江的地位,营造众星拱月的局面。

与此同时,宋江也在日益膨胀的权力中,逐渐放下了自己的佛系。他开始大肆收买人心,以备不时之需。

晁盖死后,宋江虽然在名义上没有立刻即位,却已经掌握了整个梁山的权力。

然而晁错临终前的遗言,犹如一把利刃,始终悬在宋江的脖子上,也悬在吴用的脖子上。纵观梁山众好汉,能够捉拿史文恭的,只有“豹子头”林冲。

然而吴用知晓,林冲对朝廷恨之入骨,如果他继任,未来的梁山,只会与朝廷渐行渐远,那时吴用的“入仕”之梦,又如何能实现?

精心谋划,步步为营

是以,吴用当务之急,需要尽快将宋江扶上位。

此时的宋江,亦焦头烂额。纵使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史文恭一日不死,宋江即位,便一日得位不正。

宋江一筹莫展之际,吴用为他谏言,为两个人谋划了一个完美的方式。

宋江以“危险”为由,不允许手下捉拿史文恭,如此,便不会有人借史文恭的性命登位。

不久后,吴用与宋江联合计谋,希望通过卢俊义的手,除掉史文恭。卢俊义此人,也是吴用千挑万选的“棋子”。

史文恭和卢俊义是同门师兄弟,卢俊义的武功远在史文恭之上。

而相较于宋江,卢俊义在梁山好汉心中没有丝毫的分量,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他杀掉史文恭,也撼动不了他与吴用、宋江的地位。

然而卢俊义家庭条件优渥,为何要上梁山,成为朝廷的眼中钉?宋江百思不得其解,不禁愁容满面。

此时吴用却坦然地说道:“吴用也在心多时了,不想一向忘却。小生略施小计,便教本人上山。”

从吴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中,众人便可以看出,在谋划梁山未来的道路上,吴用从未有一刻停止算计。

宋江与吴用思索一番,只能将卢俊义骗上山来。吴用伪装成一个算命先生,与李逵一同前往卢俊义的府邸。

吴用凭借着招摇撞骗的能力,让卢俊义起疑心,认为自己未来将有血光之灾。

卢俊义询问如何化解,吴用只留下了一首诗,“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意外之意,即是谋反。从那时开始,卢俊义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后来,宋江与吴用联合设计,卢俊义发现了妻子出轨的秘密,妻子十分恐惧,便诬陷卢俊义谋反。

当朝统治者疑神疑鬼,便将卢俊义打入死牢,昔日辉煌的他,成为了阶下囚。

正当卢俊义即将英勇就义时,“及时雨”宋江及时赶到,救下了卢俊义。

宋江于卢俊义,有救命之恩,卢俊义自然对其感恩戴德。最终,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宋江表面上尊重晁盖的意愿,表示愿意让位于卢俊义,然而卢俊义初来乍到,自然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便拒绝了就任家主的建议,只坐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一朝梦碎,悔不当初

如此精心设下的一盘棋局,卢俊义落草为寇,宋江名正言顺,吴用也终于心愿达成。“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那一刻,就已经为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在邀请卢俊义上梁山的过程中,吴用也有自己的私心。

吴用虽然希望宋江即位,却也不希望他的权力过于膨胀。家世好、武艺高强的卢俊义,与可以对宋江形成气势上的压制。

就这样,吴用暗中推动,在梁山上建立了以宋江、卢俊义,自己为中心的权力三角带。

此番成功登位,宋江对吴用刮目相看。

后来梁山大大小小的决定,宋江都会询问吴用的意见。

是以,吴用神不知鬼不觉地,间接控制了宋江的思想。尽管宋江心机深沉,但在老谋深算的吴用面前,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后来,梁山108人聚集,实力日益发展壮大。朝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多次派遣军队征讨。

然而梁山众人倚靠天险,又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多次将朝廷的军队击溃。

见此状况,朝廷只能转变策略,不再攻打,而是向宋江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梁山众人归顺于朝廷。此时梁山的众人,不得不再次面临新的抉择:是否接受朝廷的招安。

事实上,在是否接受招安的问题上,宋江的态度一直是肯定且明确的。

晁盖在世时,宋江就表现出自己对朝廷的好印象,这也是晁盖拼死不愿让位给宋江的原因。

与此同时,希望自己重新入仕途的吴用,也对接受招安持有赞同意见。

是以,吴用与宋江一拍即合,二人不顾武松等人的反对,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然而梁山的势力,对于朝廷来说,不过是棋子。为了压榨梁山的剩余价值,皇帝派遣众人前去征讨方腊。方腊势力强悍,纵使是骁勇善战的梁山众人,也死伤无数。

面对这凄惨的景象,吴用只是说道:“当初破大辽之时,大小完全回京,皆是天数。今番折了兄弟们,此是各人寿数。”

此时的吴用,似乎与当年在梁山上与众人称兄道弟的智多星判若两人,变得铁石心肠起来,他罔顾众人的死亡,一心只想做出成绩。

事实上,自劫取生辰纲开始,吴用便一直将众人当作他的棋子与冲锋陷阵的工具。

纵使是宋江等人,在吴用的计谋压制下,也毫无还手之力。

遗憾的是,吴用一生算计,却还是没有实现自己在朝廷做官的愿望。

梁山众人被朝廷奸臣忌惮,宋江也被设计饮下毒酒,曾经辉煌的梁山画面,最终落下帷幕。

宋江离世,此时的吴用才意识到,自己大错特错。自上梁山以来,他殚精竭虑,用尽一切方法,只为了回归朝廷,为此甚至不惜利用自己最好的兄弟。

遗憾的是,不论是宋江、吴用还是梁山的其他好汉,对于朝廷而言,始终是威胁,欲杀之而后快。

万念俱灰的吴用,选择在宋江的墓前,以最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精于算计,却又一事无成的一生。

众人不禁疑惑,一向只将宋江当作“合作伙伴”的吴用,为何选择在他的坟前自杀?

一方面,宋江的死,让一直怀有希望与侥幸心理的吴用恍然大悟。

作为梁山众好汉中尚存的为数不多的“灵魂人物”,吴用自知难逃一死。

在吴用看来,与其惨死于别人的计谋之下,不如主动赴死,这便是吴用作为文人的最后风骨。

另一方面,曾经的兄弟相继死去,支持招安的吴用,自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众人猜测,一直利用宋江的吴用,在宋江死后,确实面临着道德上的谴责。

是以,选择在宋江坟前自缢,或许是吴用赎罪的一种方式。

梁山108将,卧虎藏龙,有人武功高强,有人步步为营,而一切的走向,都掌握在吴用一人的手中。

如今细细想来,众人不禁感叹,吴用心思之深,皆在梁山众人之上。

更多文章

  • 宋神宗,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有地位有文化的家庭当中的人,既有名,又有字,还有号。比如诸葛亮,亮就是名,字是孔明。至于号,大多数是文人们给自己取的雅号,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而古代帝王的称呼就更严谨了,年号、谥号、尊号(徽号)、庙号。中国历史上庙号被称为神宗的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只有两位,其中之一就是宋神宗赵顼。谥法上对“神”的

  • 泰山封禅的终结者宋真宗,北宋之后再无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真宗封禅是厚颜无耻吗,宋真宗泰山封禅的后果,宋真宗封禅过程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何为封禅泰山封禅是历代帝王炫耀显赫业绩的政治大典,曾经让很多皇帝心驰神往,相传史前有72位帝王来过泰山封禅,不过真正计入史册的只有秦以后的12位皇帝。他们在泰山上铭功颂德、扬名显号,也因此给泰山留

  • 考古表明:夏朝应有“成熟文字”,或是本世纪发现的骨刻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有没有文字记载,夏朝文字的发展史,夏朝历史上有甲骨文吗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按照文字发展逻辑来说,“成熟文字”之前,必然还应该存在一种“初熟文字”。因此从文字演化规律上看,夏代或是存在“初熟文字”,或是存在“成熟文字”。但以如今二里头等夏朝时期的遗址来看,只有一些零星的刻符或字符,并未直接发现什么文字,似乎由此可以证明夏朝无文字。不过,文献与考古发

  • 残暴荒淫的纣王只有2个儿子,清心寡欲的周文王却有100多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文王与纣王,纣王和周文王是啥关系,周文王是纣王的次子吗

    因为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警醒后世的知识,但不止于此,还有我们看到的历史是我们以为真实的历史,而且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历史真的就像是一个刚满18岁的少女,不同的装扮就会展示不同的样子。《封神榜》大家都看过,也都听说过纣王荒淫无度,残害忠良,宠幸妖妃妲己,可以说基本具备了所有昏君需要具备的条件。而周文

  • 彩礼在周朝已经出现,历朝历代情形皆有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朝彩礼都是什么,历朝历代娶妻都要彩礼,周代彩礼

    三媒六聘,自然分成三媒与六聘。三媒(三书)指的是:聘书:为结婚而准备的聘请书,也就是婚书,是男方向女方求婚的时候需要用的,在六礼之中的“纳吉”环节交过去,而女方接过了聘书,就意味着接受了求婚,在古代,倘若接下聘书又随意退还的话,那么这个女子就很难再嫁出去。迎书:为迎娶新娘时准备的文书,在成婚的当天,

  • 西周初年的八个公爵诸侯国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分封的71个诸侯国,西周时期全部的诸侯国,西周初期有几个公爵

    周朝分封制据记载,周朝初年一共分封了八个公爵之国,分别是焦国、蓟国、祝国、陈国、杞国、宋国、虞国、虢国,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这八个诸侯国的结局。焦国焦国纪念碑焦国先祖是炎帝,姜姓,最初的封地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中牟县一带,焦国是周武王灭商后搞的面子工程,虽然国君爵位很高,但是国小民弱,完全就是个花瓶,

  • 盘点封神榜十大凡人武力,残暴纣王位居第四,黄飞虎仅排第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封神榜十大最强人物,封神榜最厉害人物排名,黄飞虎与纣王决战

    有人可能会说武成王黄飞虎或是暴君纣王其实他们都没进武力值前三名为了对他们的实力有所了解小虎为大家盘点一下封神榜凡人武力值第十 魏贲魏贲原是一山野武将他虽出身凡人但武艺超群他的武艺凌驾于大部分普通将领之上擅使得兵器是长枪身骑一匹战马魏贲一直都有着投靠西岐的想法曾在金鸡岭阻拦武王东征大军与西岐先锋官南宫

  • 清末外交官《琉球歌》中的殷商起源地陕西商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人与殷商同宗同源,文献上记载的商朝城市,民国时期的商朝

    白头老臣倚墙哭,颓髻斜簪夜惨绿。自嗟流荡作波臣,细诉兴亡溯天蹴。天孙传世到舜天,海上蜿蜒一脉延。弹丸虽号靼尔国,问鼎犹传七百年。大明天子云端里,自天草诏飞黄纸。印绶遥从亦士颁,衣冠幸不珠崖弃。使星如月照九州,王号中山国小球。英姿双持龙虎节,绣衣直指凤麟洲。从此苞茅动人贡,艳说扶桑茧如瓮。酋豪入学还请

  • 兵祖“姜子牙”到底是河南人还是山东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姜子牙,又称:姜尚、姜太公、子牙公、子牙、太公望,别号飞熊先生,是明代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主角人物之一。乃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阐教弟子之一,后被派下山辅佐明君周武王姬发反商伐纣,代理封神,推翻恶君商纣王后,奉法旨敕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自己无福成正果,只能得享人间富贵,最终老

  • 中国历史上存不存在夏朝?上个世纪,胡适提出了一简单的验证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从时期上划分1840年以前可以称为古代史,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间段可以分成近代史,1949年再往后到当今时代则称为现代史。中国历史的开创可以从黄帝王朝时期的公孙轩辕算起,约有五千年。在我们的文明中,有两种文明分别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这两种文明可以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