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中,廉颇被赵括替换,此后他干什么去了?李牧为何不相助

长平之战中,廉颇被赵括替换,此后他干什么去了?李牧为何不相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47 更新时间:2024/1/20 12:46:13

那么换帅以后,廉颇到底去了哪儿?还有后世非常感兴趣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在长平换帅以后,到底在干些什么呢?

[var1]

廉颇击退燕军,却被赵悼襄王给罢免了。

廉颇被换下来以后,心里当然很不爽。在赵括彻底败亡以后,廉颇也没有因为被换掉而置气,依旧选择保卫赵国,毕竟是自己的母国,他不忍心放弃。

当时秦军围困邯郸一年多的时间,差点就把赵国给灭了。要不是后来魏无忌窃符救赵,或许秦昭襄王就提前完成称帝的想法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史记》

隔了一年,燕国也不淡定了,燕国丞相栗腹去了一趟赵国,发现赵国的壮丁基本都没了,家家户户戴白孝,小男孩儿还没长大,这正是灭亡赵国的好机会。

[var1]

于是在燕王的支持下,栗腹带着两路大军直奔赵国而来。栗腹进攻鄗城,而卿秦进攻代地。刚对付完秦国,又来了燕国,赵王心里当然很不是滋味。

这个时候廉颇挺身而出,带领大军在击败并且杀死了栗腹,又前往代地俘虏了卿秦。为了给燕国一个教训,廉颇甚至长驱直入,将燕国国都给包围了起来。最终燕王不得不选择割让五座城池休战,可见廉颇依旧没有放弃赵国,而且战斗力的确很强。也因此廉颇被封为信平君,成为了赵国的相国,此后廉颇又攻取了魏国的繁阳。可惜这个时候找想成为死了,赵掉襄王上台以后,立刻用乐乘取代了廉颇。廉颇当时还在外带兵,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非常愤怒,所以带兵击败了乐乘。这么一来廉颇可就犯了大罪了,于是他索性就逃到了魏国大梁。此后廉颇再也没有回到赵国为母国效忠。后来楚国将他接了过去想要重用他,可惜他心在赵国,所以没有建立什么功勋。

[var1]

李牧的发展时期,是在战国末年了。

其实李牧和长平之战是完全不沾边的,因为赵括在打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还没有成名,至少并没有为赵国立下多大的汗马功劳。

为此赵王也不可能将李牧安排到主帅的位置上去,廉颇是老成持重的老将,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他们都是有理由成为主帅的,唯独李牧当时还没有。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

李牧发迹的时候,已经到了赵掉襄王时期,这个时候廉颇已经被赵国赶到了魏国去了。放眼整个赵国,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也就李牧了。

[var1]

他之前一直在北方抗击匈奴,没办法他自己就是赵国北方边境出身的人,所以自幼对抗击匈奴有着天然的兴趣。

长大以后李牧便投入到了抗击匈奴的事业中,他对付匈奴有自己的办法。从长期来看,他一直以防守为主,可是一旦抓住机会,就会把匈奴引入包围圈,进而全歼敌军。

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匈奴人就好像没长记性一样,一连几次都是这么被李牧给击败的。此后十多年,匈奴人都不敢南下侵犯赵国的边境。

当李牧闻名天下的时候,长平之战已经打完了好多年,廉颇也已经离开了赵国。整个赵国都靠李牧支撑着。

这个时候进入到了秦始皇的时代,他想要一统六国,大将王翦发现李牧实在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为此便动用了反间计。最后赵王迁居然自毁长城,把李牧给杀了,赵国也就灭了。

[var1]

廉颇和李牧都没能参与到赵括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廉颇负责的,后半部分是赵括负责的。廉颇负责的部分,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是也没有什么错误,属于稳中求发展的状态。

而赵括负责的长平之战,却是一个积极向上、打算和对手决一死战的阶段,结果我们也知道,赵国几乎是满盘皆输。

而赵括在负责长平之战的时候,廉颇是被闲置不用的,他手里没有兵权,所以也帮不上赵括任何忙。

李牧就更不用说了,长平之战的时候,他还远没有到达堪当大任的时候,所以李牧也不可能出现在长平之战的战场上。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虽然占了俩,可是这两个都没有在长平之战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活该赵国被秦国打得没有还手的余地了。

[var1]

总结:如果李牧和廉颇同时参战的话。

开个小脑洞,如果长平之战中,李牧和廉颇都能够参战,那么赵国大军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李牧、廉颇和赵括来带领,每个人有15万人马,这已经相当充裕了。

廉颇长期负责防守,使得赵国之地固若金汤,赵括长期负责进攻,不断袭扰秦国的军队。至于李牧则是赵国的杀手锏,前期负责防守,观望寻找机会,到了后期一旦找到机会,就对秦国军队发起猛攻。

李牧还可以设下埋伏,在长期防守后,派遣一部分人马前去诱敌,等到对方进入包围圈,李牧和赵括联手出击,至于廉颇,千万不能动,这是赵国的根本所在。如果真的能够这么做,赵国自然是不会那么快灭亡的。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白起歼灭40万赵军扬名千古,但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杀了赵军吗,长平之战赵军的实力

    在如此多的战争里,最有名的当为赤壁之战,毕竟罗贯中完全把诸葛亮写活了,借东风虽然为假,但也足以让诸葛亮以及赤壁之战变得广为人知。而最血腥的战争,当为长平之战。[var1]长平之战之所以血腥,是因为死了起码有四十万人,还都是被秦军活埋,这一切都要归根白起的命令,这也成为了白起最值得诟病的一点。长平之战

  • 一座山一座庙,来自春秋的一场祭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祭祀的故事,春秋祭祀是什么节日进行的,春秋时期祭祀重要场合

    流浪十九年的重耳在秦国的护送下,大张旗鼓地回国即位成了晋文公,饱经世情冷暖,积累了丰富的洞察力和政治经验,深知在强国林立环伺左右,拥有实力才是真正的国际话语权。他励精图治、让晋国先强盛起来,再拥兵勤王,打出了尊王攘夷这张王牌,护送周襄王回国,荡平了同父异母弟弟的叛乱。其次要成为中原霸主,必先征服楚国

  • 晋文公62岁回国创业,67岁成为天下霸主,所以别说自己来不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文公个人资料,晋文公的悲惨命运,晋文公怎样成就霸业的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就是总是在后悔和抱怨,回忆当初。然后就说自己现在年龄大了,岁月不饶人,很多机会都错过了,现在努力也来不及了。岂不知任何时候,只要努力从来就不会晚。怕就怕一个人总是停留在自怨自艾的后悔和抱怨上,不行动永远不会成功,甚至不会有成功的可能。我们不说别人,就说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他就是大

  • 秦始皇嬴政身世揭秘,吕不韦是否为其生父,这几点足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嬴政的身世,深入分析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之谜,吕不韦是不是嬴政生父

    在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富商,这个人就是卫国的商人吕不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吕不韦传奇》这不电视剧,在这部剧把吕不韦这个人物演的很神奇,演绎了吕不韦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秦国帝王的位置,也就是秦始皇。剧中的吕不韦和秦始皇是父子的身份,有“有一个女人买一个国家”的故事,说的是吕不韦将怀了孕的赵姬

  • 《山海经》之蚩尤大战天神,天神大败,这就是轻敌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山海经中五大异兽蚩尤,山海经记载黄帝战蚩尤,山海经中最大的boss是蚩尤吗

    [var1]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在当时被叫做酋长,蚩尤本人就是一个异常勇猛且骁勇善战的人,他率领的队伍战斗力也是极强的,据说蚩尤的队伍是由他九九八十一个兄弟组成的,这81个兄弟个个都骁勇善战,周围部落的人也比较尊敬蚩尤的部落,但是这个消息最终传到了天神的耳朵里。[var1]天神一听说蚩尤的队伍这么厉

  • 长平之战赵国要想不败,究竟该怎么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平大战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如何破局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打仗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谋略取胜,次一档就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一档才是通过兵马对抗取胜,最差的结果就是攻城,因为死伤最严重。长平之战赵国所采用的办法,显然是第三档,也就是通过兵马对抗,想要获得胜利。这已经是比较差的一种选择了。我认为当时赵国要想取胜,最好的办法,就是伐谋、伐交。

  • 长平之战赵括真带了45万人?纸上谈兵丝毫不假?白起以逸待劳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无能吗,长平之战赵括厉害吗

    赵国换将之前,秦赵两国虽然发生过小摩擦,但是损失并不大。由此可见,当时赵括所带领的人马,足有45万人之多。结果是这45万人,没有几个能够回家的。因为赵括指挥失当,使得赵国40万大军投降秦国,结果全部被白起坑杀。很多人说赵军有40万有生力量,就算是朝着一个方向冲,也不可能全部被坑杀吧?那么问题来了,你

  • 长平之战后,赵国邯郸本快要被白起攻破,光靠魏无忌能保住邯郸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拿下邯郸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之战后赵国现状

    比如说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中,孙膑的确把庞涓揍了一顿,可是依旧挡不住魏国人攻破了邯郸城,也就是说围魏救赵本质上是失败的。长平之战以后,也是一样,白起灭了赵括,坑杀40万赵军。此后长驱直入,一眨眼又打到了邯郸城下。不过这次倒是有点例外,因为面对白起强大的攻势,赵国保住了邯郸。是秦国抽抽了,还是赵国得到了

  • 曹操死前给儿子留下一员猛将,他若活着,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曾对自己的儿子曹丕说过:“司马懿他虽然不是我们曹氏之人,但是他一定会插足我们的事情,你一定要无时无刻的小心着他”。从中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他早有防备,在自己死后还安排了一员猛将保护自己儿子的安全。这就是曹操为自己家族做出的最后一点贡献,相信很多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已经猜到了,这个人正是曹真。在当年司马

  • 徐晃与曹洪,为何能成为曹操十大将中,最特殊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手下徐晃,曹操曹仁徐晃最佳搭配,如何评价曹操和徐晃

    这十个人在曹操手底下,可说是最重要的将军。其中,徐晃战功彪炳,但排在五子最末。曹洪的官职,更是跟其他人都大不相同。一、四方将军来看这十个人在曹操手下的最高职务:夏侯惇:前将军(魏王手下最高)于禁:左将军乐进:右将军张辽:征东将军曹仁:征南将军夏侯渊:征西将军张郃:荡寇将军徐晃:平寇将军四方将军:前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