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色过人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出生名门,少年时已经享有盛名,南阳名士何颙曾称他为王佐之才,曾当过守宫令,及后遇上董卓之乱就弃官不干。
之后,加入了袁绍集团,被集团主席视为上席,偏偏他却舍当时名气实力俱备的袁绍而投入未成气候的曹操门下,时年二十九岁。加盟后,一路都担当要职,被曹操视为重臣。
在各种三国产品中,都会看到他,而大多数都是文弱,事实上,这位王佐之才,是很有胆色和勇气,不止是个文弱书生。
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多人称道,觉得他有胆色。事实上,大家以为很柔弱的荀彧也做过这种事!
西元194年,曹操攻陶谦,张邈、陈宫联合吕布出手进攻曹攻大本营,整个兖州就只剩下三座城池属于曹军,当时,他跟程昱联手守住这三座城。
当他守鄄城时,豫州刺史郭贡带了数万人来到城下,要见荀彧。夏侯惇阻止,但荀彧坚持赴会,结果,郭贡看见荀彧毫无怯色,觉得此城难下,没有攻城。这事,可见荀彧胆色过人,跟很多人心中的正太弱书生形象大有分别吧?
二、居中持重
荀彧是一名政治家战略家,他不是处身战场上的猛将或军师,他负责的,是更高层次的工作,是分析局势,确保我方补给。看看他在曹营的角色:
居中持重,即管理及守护大本营。在战乱时代,对于各势力来说,这个工作极为重要,因为老家被人抄了的话,既失去了大量资源,亦失去了失利时卷土重来的根据地。所以,这种工作,绝对是生死攸关的冈位,通常都由能人,而且是领导极之信赖的能人来担当。
更强的是,连身边谋臣如云的军事天才曹操,每遇到困惑,也会去信询问他意见,就是因为他料事如神,战略目光远大。
三、全能顾问
政治上,他提出奉天子的方针令曹操取得政治上优势,打理内政也井井有条;军略方面,官渡之战时,分析形势,说明曹营能以弱胜强的道理,令曹操安心;在策略上,提出先平吕布再对付袁绍以免后顾之忧,十分正确。
他分析袁军众人弱点时更是一针见血,如:
结果,真的不出他所料,及后曹操想先攻刘表,但他建议先灭袁绍余众,结果真的大获全胜。
他不单是军事和政治顾问,更是曹操集团的人事部顾问,不少重要谋士,如荀攸、钟繇,甚至郭嘉,都是他推荐。曹操知人善任,也觉得他推荐人才皆能称职,代表他在用人方面也是有极高水准。
而且,他为人,不单有才,也有德,是一位不屈君子,深受当时名人推祟,最后,也因为忠于自己扶持汉室的理想,不惜反对曹操升任魏公,最后被迫害至死。
他一生为曹操持家,又每每在关键时刻安抚和鼓励曹操,可算是曹营中的一大支柱,最后得此下场,实在可悲。
他死时五十岁,谥为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