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力压白起的战国名将,70家贵族为他陪葬,至今一县以其为名

吴起:力压白起的战国名将,70家贵族为他陪葬,至今一县以其为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14 更新时间:2024/2/3 21:00:04

[var1]

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近200年岁月中,齐、楚、秦、赵、魏、韩、燕7个霸主之间,展开了长期的国力拉锯大战。而这段长期却又纷乱不堪的岁月,就以“战”为名,被后人称做了“战国时代”。

近200年的战国时代中,无数名将蜂拥而出,如:庞涓、孙膑、乐毅赵奢、嬴疾、景翠、田单等。其中四位战功最为显赫,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就是白起、李牧、廉颇、王翦,人们也往往认为他们就是战国最杰出的名将群!

[var1]

但其实有一位兵家的“亚圣”,只因道德存在瑕疵,就长期被人们忽视,他就是战国第一名将——吴起。这位兵、法、儒三家集于一身的“亚圣”,是战国唯一能够力压白起一头的战国第一全才!

战国的终结者秦始皇嬴政手下,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叫做尉缭。他所著作的绝世兵书《尉缭子》中,这样评价他认为秦始皇时代之前,最能征善战的人物:

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尉缭子》

如果说世上有谁,能带十万之众横行天下?那一定是齐桓公;七万之众呢?一定是吴起;如果只有三万之众呢?只有“兵圣”孙武才能做到。

[var1]

而尉缭作为战国末期的秦国名将,既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又对同为战国时期的吴起、白起都了解颇多。为什么会将吴起列为,力压白起的战国第一名将,仅次于“ 兵圣”孙武的天下第二名将呢?

这和吴起的全面才能脱不了关系:吴起年轻的时候跟着曾子学儒家思想,曾子以不孝之名将其逐出儒家后;吴起立马改习兵家思想,并在人生第一战就取得了以鲁国击败齐国的优异战绩;而后在帮助魏国强大被猜忌后,还能逃到楚国变法,数年后,再用楚国击败强盛的魏国。

李贽这样赞叹吴起的才华:“吴起用之魏则魏强,用之楚而楚伯”!吴起在魏国,魏国就强盛;吴起跑到了楚国,楚国就能崛起;可以说,吴起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强大一个国家的全才!

而白起的才华仅仅体现在军事层面,即使是在军事层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只能说是“将”的极致;而且更多的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的国力成就了白起;而非白起一人之力强大了秦国,白起只是让强大的秦国变得更强而已——锦上添花并非质变!

[var1]

可是吴起到了魏国,立刻就能开创常备军的先例——魏武卒组建成功!练兵有成的同时,在阴晋之战中,取得了5万魏武卒击败50万秦军的壮举。此一战后,职业军人与民兵的战力差距彰显到了世人眼前,大大加速了战国军事的发展进程。

吴子》一书中,这样描述吴起的军事才能: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吴子》

一生大战76场,全胜64场,其余皆平手,生平百战、无一败绩。替魏国开辟河西,增加国土千里,打得秦国萎靡数十年。直到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秦国才在吴起死后,逆转了秦、魏两国的国力。

[var1]

单单有这样的军事实力已经很恐怖了,更可怕的是吴起还是一位变法高手。吴起来到楚国后,立刻向楚悼王建议推行变法:将法律公布于众,使官民都知晓。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

吴起变法数年之后,楚国国力大增;领土向南扩张到了洞庭湖一带;向北又打败了战国早期,当之无愧的霸主魏国。来到魏国,就能成就魏国霸主之位;离开魏国,还能再次打败霸主;这就是军政全才,兵家”亚圣“吴起的厉害之处。

设想吴起变法如果能够贯彻如一,那么拥有辽阔疆域的楚国,一定会比先秦国商鞅变法而更早走向强大。可惜楚悼王的突然离世,毁掉了楚国变法最好的时机,短视的楚国贵族们不满变法利益受损,竟然用箭射伤吴起。

[var1]

失去了楚悼王庇护的吴起急中生智,急忙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惊动王宫守卫的同时,扑向楚悼王尸体,最终贵族们的箭雨同时洗礼了吴起和楚悼王的尸身。新继位的楚肃王顺水推舟,借故灭掉了七十多家楚国贵族。

吴起变法至此以失败告终,可是吴起临死前的急智,不仅拉来了七十多家贵族与自己陪葬,还为楚国强大尽了最后一份力量。对于吴起变法的遗憾,韩非子这样说道: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韩非子

楚国没有贯彻吴起变法而动乱、衰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走向富强!由此可见,吴起的政治能力与变法才能之出众。

除了百战百胜的军事才能和首屈一指的变法才能,吴起早年的儒家经历,还让他拥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与教化能力。在吴起存世的《吴子兵法》,他不仅注重军事技巧,还将军事和政治完美结合,认为两者都应当重视。在军事、政治并重的前提下,还要重视民众的教化和仁义思想的传播。

可以说,体现着吴起主要思想的《吴子兵法》中,将兵家、法家、儒家完美地融合为了一体,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正是出于这种近乎全能的才干,吴起才被尊为孙武之后的兵家“亚圣”,兵家才被称为“孙吴之学”,可以说中国后世所有的军事家都是兵家的延续与继承者。

[var1]

为了纪念这位史无前例的全才,兵家的“亚圣”,清朝更是在陕西靖边县设立了吴起镇。1942年,破格提升为吴起县,归属于延安市管辖,至今仍有一县之地以吴起之名命名,这就是吴起照耀千年的光辉!

可是长期以来,出于被曾子逐出儒家、杀妻求将等道德上的考量,吴起在儒家文化盛行的中国古代一直处于被淡化的边缘。以至于这位兵家“亚圣”,中国历史上一等一的全才,甚至知名度不如韩、白、卫、霍等将才,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谨以此文,致敬吴起;望千载之后,后来者仍知兵家“亚圣”风采!

更多文章

  • “围魏救赵”救了赵没有?你不知道赵国被害得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围魏救赵中的赵国在哪,围魏救赵的赵国国君是谁,围魏救赵时齐国与赵国的关系

    “围魏救赵”经常被人津津乐道,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人们无比赞叹孙膑的智谋,欣赏其避实击虚的战法。然而,人们只知道此一孤立战役的胜利,对整个战争的结果却不甚了然。其实这场战争,不论是齐国,还是赵国,均未取得胜利。换句话说,“围魏救赵”并没有救了赵国,反而将它害得很惨。赵国首都邯郸不但沦陷,而且被魏军占

  • 典故窃符救赵中的主人公除了信陵君,还有他们三人,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信陵君窃符救赵被称作史家之绝唱,信陵君窃符救赵讲了什么故事

    [var1]魏国的支援迟迟不来,这可极坏了赵王,于是赵国公子平原君便写信给魏国公子信陵君。这赵国的平原君夫人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姐。信陵君心疼自己的姐姐,便再次请求魏王命令晋鄙出兵,但都被魏王拒绝了。无奈之下,信陵君便亲自去救姐姐。当他的人马经过都城的夷门时,信陵君想到了一位隐士侯赢,他想让侯赢跟随

  • 长平之战中,廉颇被赵括替换,此后他干什么去了?李牧为何不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括长平之战后廉颇哪去了,廉颇与赵括的关系,长平之战谁打败了廉颇

    那么换帅以后,廉颇到底去了哪儿?还有后世非常感兴趣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在长平换帅以后,到底在干些什么呢?[var1]廉颇击退燕军,却被赵悼襄王给罢免了。廉颇被换下来以后,心里当然很不爽。在赵括彻底败亡以后,廉颇也没有因为被换掉而置气,依旧选择保卫赵国,毕竟是自己的母国,他不忍心放弃。当时秦军围

  • 长平之战白起歼灭40万赵军扬名千古,但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杀了赵军吗,长平之战赵军的实力

    在如此多的战争里,最有名的当为赤壁之战,毕竟罗贯中完全把诸葛亮写活了,借东风虽然为假,但也足以让诸葛亮以及赤壁之战变得广为人知。而最血腥的战争,当为长平之战。[var1]长平之战之所以血腥,是因为死了起码有四十万人,还都是被秦军活埋,这一切都要归根白起的命令,这也成为了白起最值得诟病的一点。长平之战

  • 一座山一座庙,来自春秋的一场祭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祭祀的故事,春秋祭祀是什么节日进行的,春秋时期祭祀重要场合

    流浪十九年的重耳在秦国的护送下,大张旗鼓地回国即位成了晋文公,饱经世情冷暖,积累了丰富的洞察力和政治经验,深知在强国林立环伺左右,拥有实力才是真正的国际话语权。他励精图治、让晋国先强盛起来,再拥兵勤王,打出了尊王攘夷这张王牌,护送周襄王回国,荡平了同父异母弟弟的叛乱。其次要成为中原霸主,必先征服楚国

  • 晋文公62岁回国创业,67岁成为天下霸主,所以别说自己来不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文公个人资料,晋文公的悲惨命运,晋文公怎样成就霸业的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就是总是在后悔和抱怨,回忆当初。然后就说自己现在年龄大了,岁月不饶人,很多机会都错过了,现在努力也来不及了。岂不知任何时候,只要努力从来就不会晚。怕就怕一个人总是停留在自怨自艾的后悔和抱怨上,不行动永远不会成功,甚至不会有成功的可能。我们不说别人,就说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他就是大

  • 秦始皇嬴政身世揭秘,吕不韦是否为其生父,这几点足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嬴政的身世,深入分析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之谜,吕不韦是不是嬴政生父

    在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富商,这个人就是卫国的商人吕不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吕不韦传奇》这不电视剧,在这部剧把吕不韦这个人物演的很神奇,演绎了吕不韦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秦国帝王的位置,也就是秦始皇。剧中的吕不韦和秦始皇是父子的身份,有“有一个女人买一个国家”的故事,说的是吕不韦将怀了孕的赵姬

  • 《山海经》之蚩尤大战天神,天神大败,这就是轻敌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山海经中五大异兽蚩尤,山海经记载黄帝战蚩尤,山海经中最大的boss是蚩尤吗

    [var1]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在当时被叫做酋长,蚩尤本人就是一个异常勇猛且骁勇善战的人,他率领的队伍战斗力也是极强的,据说蚩尤的队伍是由他九九八十一个兄弟组成的,这81个兄弟个个都骁勇善战,周围部落的人也比较尊敬蚩尤的部落,但是这个消息最终传到了天神的耳朵里。[var1]天神一听说蚩尤的队伍这么厉

  • 长平之战赵国要想不败,究竟该怎么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平大战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如何破局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打仗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谋略取胜,次一档就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一档才是通过兵马对抗取胜,最差的结果就是攻城,因为死伤最严重。长平之战赵国所采用的办法,显然是第三档,也就是通过兵马对抗,想要获得胜利。这已经是比较差的一种选择了。我认为当时赵国要想取胜,最好的办法,就是伐谋、伐交。

  • 长平之战赵括真带了45万人?纸上谈兵丝毫不假?白起以逸待劳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无能吗,长平之战赵括厉害吗

    赵国换将之前,秦赵两国虽然发生过小摩擦,但是损失并不大。由此可见,当时赵括所带领的人马,足有45万人之多。结果是这45万人,没有几个能够回家的。因为赵括指挥失当,使得赵国40万大军投降秦国,结果全部被白起坑杀。很多人说赵军有40万有生力量,就算是朝着一个方向冲,也不可能全部被坑杀吧?那么问题来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