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贫寒,可和寻常百姓父母一样,他也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儿女们的教育,朱元璋极为重视,更是屈尊降贵请来大儒宋濂亲自教导,并信誓旦旦保障绝不干涉。可宋濂心里没底,伴君如伴虎,若不小心把皇子打坏了,自己全家也得跟着掉脑袋。于是他小心翼翼的问朱元璋:如果皇子不乖能打吗?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先生不必顾虑,不死即可!宋濂听闻深受感动,大呼“万岁圣明”。
朱元璋对不识字的感触颇深,很多士大夫为此瞧不起他,哪怕后来苦读四书五经却也掩盖不了骨子里的自卑感。所以朱元璋对儿女们要求严格,“不死即可”四个字包含着父亲对儿女们的期望。古人讲究尊师重道,就连“屠夫皇帝”朱元璋在老师面前也是一个乖宝宝,可自诩“千古一帝”的康熙却显得十分残忍了——他将给皇子授课的徐元梦杖责致残,更可恶的是,还把徐元梦的家人发配黑龙江予披甲人为奴。而这一切皆是因为徐元梦打了皇子两板子。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大宅门》中白景琦为师报仇,怒杀洋鬼子;《精武英雄》里陈真为师报仇,单挑整个虹口道场。康熙渴望儿子成才,却又不想儿子受委屈,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适当的体罚是必须的,无敬畏之心,如何能成才朱元璋一辈子称呼刘伯温“老先生”,而报读圣人书的康熙却如此不堪,两人差距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