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完了?被特克斯勒效应所骗的不是你一个人!

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完了?被特克斯勒效应所骗的不是你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54 更新时间:2024/2/27 16:23:09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和唐朝是古代封建王朝中非常强盛、也涌现出非常有名的皇帝、文臣、武将、文学家的时代。

特别是唐朝。

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还是武则天取代李唐建立武周,再到唐玄宗李隆基创下了大唐盛世之巅的开元盛世……大家提起这些故事来可以说是朗朗上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自从安史之乱后,唐朝迅速由盛转衰,从此之后许多人都已经说不出来唐代有哪些皇帝、有哪些大臣,而唐代后期的大诗人李商隐、杜牧等,更多的也只是了解他们的文学作品,至于诗人们生活在中唐还是晚唐,恐怕能准确说出来的人寥寥无几。

甚至有很多人会觉得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就好像结束了一样,完全忽视了唐朝国祚长达289年(618年—907年),安史之乱只不过爆发在公元755年至763年,是发生在唐朝中期,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也延续了长达144年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这种错觉呢?

在生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做“特克斯勒消逝效应”(Troxler'sfading),也就是当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的时候,这个点周围的图像就会逐渐淡化,如果周围的图像颜色本身较淡,或者图像比较模糊,那么整个图像就会彻底消失。

这个现象是瑞士物理学家特克斯勒1804年发现的,他指出,当一个人的目光聚焦在某个固定点上20秒或者更长时间之后,在该固定点周围,也就是在观察者余光中的其他视觉刺激源将会在观察者的视野中慢慢淡化直至最后消失。——特克斯勒消逝效应

其实把“特克斯勒消逝效应”延伸到文史领域,效果也是如此。

我们就拿安史之乱举例说明。

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刚刚经历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鼎盛的时期之一——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唐朝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达到的顶峰阶段。这时期的唐朝有多么强大呢?杜甫在他的《忆昔二首》其一中写道:“小邑犹藏万家室、男耕女桑不相失”。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据历史记载,在大唐天宝年间,唐朝的人口达到了8000万人,当时的长安是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不但有东方日本、朝鲜的留学生、遣唐使,还有西方来的昭武九姓、波斯商人、大食商人……可以说各种语言、各种皮肤、各种信仰的人全部都集中在大唐。

这一时期的大唐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建筑……各个方面全面领先于世界,从各个角度来讲都是无可辩驳的世界第一强国。

唐朝的对于世界的影响力流传至今,日本的许多古建筑依然保存着大唐的形制,世界各地中国人聚集的地方也还被称为唐人街,甚至领导人会面穿着的中国传统服饰也还叫做唐装。

可以说不论是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还是唐玄宗李隆基,他们的故事和他们开创的盛世就像我们紧盯着白纸上的那个点一样,深深的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注意力。

而在安史之乱爆发时期,唐玄宗李隆基狼狈逃亡四川。抛弃了百姓,抛弃了首都的唐明皇可以说就已经失去了皇位的正当性,连他的太子也抛弃了他。

太子李亨随后抛开李隆基,前往灵武自行称帝,史称唐肃宗。李隆基就这样成为了太上皇。

在大唐的浩劫安史之乱后,李隆基的时代落幕了,大唐最为繁华的时代也落幕了。

《兵谏马嵬坡》——吴介平

大唐之后的皇帝没有一个能达到唐明皇李隆基之前的高度,他们无法获得李氏祖辈们创下的赫赫功绩,甚至许多皇帝都为太监所困,连性命也无法保全。

这些皇帝比起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英主,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估计要是李世民看到自己的后辈一个个这个德行,恐怕要气的活过来了。

这样的皇帝无法获得足够的关注度,正如“特克斯勒消逝效应”一般,他们和他们的故事理所当然的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当然,“特克斯勒消逝效应”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还有一个原因值得一提。

安史之乱时期繁盛的大唐如同一件美好的艺术品被打碎,随后之后的皇帝大臣们努力修补,但永远也无法重现未打碎之前的情形了。

此时的唐朝已经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大家的日子都过得非常不好。

大唐的皇帝活着的时候就被太监所掌控,死后谁来继承依旧被太监掌控,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留下来中兴美名的皇帝,大部分皇帝的政令能传达出长安城就不错了。

而大唐的百姓过的更是水深火热,不是被军阀们当作炮灰,就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这种悲情的历史也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还不如不读。

毕竟人们都喜欢喜剧,而不是悲剧。您说是吗?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特克斯勒消逝效应——百科

《新唐书》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子拜师,夫子问不乖能打吗?朱元璋4字回应令人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问皇子的九大问题,朱元璋给皇子们讲的话,朱元璋如何对待皇子

    朱元璋出身贫寒,可和寻常百姓父母一样,他也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儿女们的教育,朱元璋极为重视,更是屈尊降贵请来大儒宋濂亲自教导,并信誓旦旦保障绝不干涉。可宋濂心里没底,伴君如伴虎,若不小心把皇子打坏了,自己全家也得跟着掉脑袋。于是他小心翼翼的问朱元璋:如果皇子不乖能打吗?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

  • 宋朝人都吃哪些主食?看了才知道,原来种类这么多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以前吃什么主食,宋朝的主食,宋朝主食都有哪些

    尤其是在古代,人们主要依靠主食来填饱肚子,即便是粗粮,但是也能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那么在700多年前的宋朝,古人又是吃什么主食呢?实际上自古以来,国人的主食都是以南北为界限的。南方以米食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不过因为南北方交流的关系,主食也是有所交替的。宋朝南方盛产稻米,南米北送,加上北方稻米

  • 明末乱世,邯郸殷二相公宁死不降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厉害了,烟袋锅,我的天,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呢?据说,这个人是殷二相公。传说,殷二相公的父亲殷老相公,家有良田千顷,家境殷实。有一个废弃的打场石磙子扔在门口,一年来了个南蛮子,一眼相中了这个磙子,然后出高价要买走。殷老相公心知其中必有缘故,立即命令下人将石磙挪到了院子里。南蛮子几次买不到就说了实话,原来

  • 好的不学坏的学,朱元璋为什么不学习赵匡胤反而是刘邦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和赵匡胤谁的能力强,朱元璋和赵匡胤谁更雄才大略,朱元璋和赵匡胤哪个人品好

    朱元璋压根是不可能学赵匡胤的,这两位有着巨大的不同,局面也不太一样。别的先不说,我们大概可以通过了解朱元璋和刘邦的一些相同点,就不难发现,他们有着诸多共同点。而从这些共同点背后就可以分析出他们为什么是一路人,与赵匡胤甚至包括唐朝的李渊这样的人反而不是一路人的原因。朱元璋和刘邦都是苦出身,他们并没有做

  • 在魏忠贤还掌权的时候,明朝为何能在辽东战场压着皇太极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会灭亡吗,魏忠贤和皇太极谁厉害,魏忠贤对皇太极的评价

    魏忠贤是能臣也是奸臣。年轻时因为赌博输得倾家荡产,输掉老婆和女儿,自宫后没死,选择入宫求生存求发展。这就很好解释了后来他为什么疯狂敛财,同时没有对劳苦大众痛下狠手,他自己就是底层民众出身。明朝后期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一方面老百姓穷困潦倒,一方面庞大的皇室宗亲和地主官僚阶级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掌权的魏

  • 明朝覆灭崇祯皇帝自尽,李自成入主京师,整个北京城沦为女性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与李自成关系,李自成为什么能占领北京城

    如果,当时李自成能吃一口饱饭,家里头再有个婆娘,或许他就不会扯大旗造老朱家的反了,古代的农民们就是这么的淳朴,他们要的只是能吃饱饭。但是,等他们真的扯大旗造反,就完全变了样,靠着“抢掠”吃饭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女人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前朝”后宫中的女人。明末的“闯王”李自成,便是这一类的代表

  • 景泰帝为什么没有除掉哥哥朱祁镇,反而留着这么一个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揭秘朱祁镇,大明王朝朱祁镇,景泰皇帝朱祁镇

    结果我们都清楚,朱祁镇这家伙命还挺好的,没有被杀,反而被放了回来。蒙古人这么做就是恶心一下明朝,看看你们这两个皇帝怎么搞。结果明朝还很得没有弄好。景泰帝当上皇帝以后,再让他放弃显然不可能。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哥哥给软禁了起来。可惜,最终在景泰帝病重的时候,朝中一些有心之人反对了夺门之变,让朱祁镇再次复

  • 众人都知司马光砸缸,却忽略了被他救下的小孩,怪不得老师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光砸水缸救的是谁,为什么司马光砸缸会遭家长的反对,司马光砸缸的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司马光的成就可远不止于此。他的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是当之无愧的四朝元老,官至宰相,司马光为北宋朝廷辛劳一生,死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师、温国公。并配享太庙。尽享身后哀荣。除了在仕途大放异彩之外,在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的15年间,司马光还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如果《水浒传》中宋江未接受招安,是否能够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招安,宋江不接受招安可以得天下吗,水浒传宋江是为了自己才招安的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不可能夺得天下的!为什么呢?一,宋江当时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不可能的。1.因为宋江以前只做过最大的官是押司,也就是处理一些小的事情,接触的最高官府领导也就是知府。2.宋江一心想着招安,想着入仕,想着被上面封官。所以,就是不被招安,那么他也只会哀叹,甚至恨朝廷,在这种犹

  • 如果岳飞不执意迎回徽钦二帝,是否就不会被赵构给莫须有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死于莫须有,岳飞与赵构的关系好吗,赵构对岳飞的态度有几次变化

    秦桧听说岳飞在前线节节胜利,很快就要收复汴梁了,是连忙催促宋高宗赵构让岳飞收兵,还让其它将领也都撤了回来,然后以岳飞孤军深入为由,连发12道金牌逼岳飞撤军。岳飞被逼只得撤军,收复的失地又被金兵占领了。秦桧但心岳飞反对自己议和,于是让宋高宗赵构把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几个人名升暗降,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