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与亳州的那些事、亳州像根橛⼦嵌进河南,却为啥属于安徽?

朱元璋与亳州的那些事、亳州像根橛⼦嵌进河南,却为啥属于安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2 更新时间:2024/1/19 4:58:13

亳州地处于安徽省西北部,东面是淮北、蚌埠,南面是阜阳,西面是河南周口,北面是河南商丘。亳州是个平原上的城市,四面皆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亳州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在夏朝时,亳州就成了豫州的一部分。西周武王定天下,这里成为神农氏后裔的封地,设置焦国。春秋时,楚灭陈后占领了焦,后改为谯。

东汉定都洛阳,从关中沿黄河南岸到华北平原,这里是东汉的核心统治区域之一。再往南过了淮南是扬州,东汉时扬州治所曾在今安徽马鞍山的和县(历阳),后迁到寿春(安徽寿县),在长江北岸。洛阳的东汉朝廷要控制扬州,亳州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交通中转站。咱们看地图,如果将洛阳、徐州、寿春当成一个大三角,亳州基本上卡在中间位置。

曹操的家乡在沛国谯县,沛国治所确实不在谯,但作为沛国上一级的豫州,治所却在谯。豫州的西北角就在国都洛阳城郊,豫州的安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洛阳的安全。东汉将如此重要的豫州治所放在谯,自有其深层考虑。

古人称谯“扼汴宋(开封、商丘一带)之颈,抚颍(河南中东部)、寿(安徽中北部)之背,为南北之分界,天下争雄者莫不争此。”别人不说,就是作为谯人的曹操,曹操迎汉献帝定都于许昌,但曹操每次要南征孙权的时候,多会在谯地整兵。作为曹操的宝贝儿子,魏文帝曹丕继位后也是如此,每用兵于江淮时,作为曹魏陪都之一的谯都是重要的中转站。只要曹丕准备对孙权动手,基本上都是在谯做出的决定。曹魏有五都,除了洛阳之外,还有谯、长安、许昌、邺。

谯变成了亳州,是在南北朝后期北周消灭北齐时。北齐灭亡后,天下只剩北周和江东的陈朝争天下(不算北周扶持的后梁小王朝)。为了打击陈朝的北上计划,北周在亳州设立总管府,方便统一行动。不止是北周,早在东晋时,只要晋军北伐,往往都会先顿于亳州再北上。反之也一样,北朝如果南征,也基本上是以亳州为跳板。隋炀帝喜欢折腾,将亳州变回了谯郡,但之后还是称为亳州。南宋时,因为亳州为金朝所占,等于给北宋故都开封设置了一道(对南宋而言)防火墙,“(南)宋不能复汴洛,因亳在金故也” 。对于南方王朝来说,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亳一线,否则淮河防线就没有屏障,极易受到北方王朝的攻击。如果南宋能控制亳州,即使收复不了开封,也能给金朝在河南的统治造成巨大压力,可以缓解南宋在其他方向受到金朝的压力。

亳州在元朝属于归德府(曾辖河南商丘、安徽宿州和淮北、江苏徐州大部)

明初 划到了凤阳府。这个划分很有深意,由直隶(永乐后为南直隶)控制亳州,一则可以捍卫凤阳及南京,二可以控制河南的开封一带,不至于有影响朝廷统治河南的因素存在。

朱元璋和亳州的那些事儿

朱元璋称帝后对亳州进行了镇制,原来是亳州发生了这样的事。

韩林儿亳州谯城区双沟人。祖辈因从事白莲教活动被迁徙河北永年,1351年父韩山童因组织白莲教领导群众起义,后被元军杀害。刘福通和韩林儿发现亳州人文荟萃,北枕涡河,南望州城,五谷丰登,商业繁盛,是个钟灵毓秀、衣食无忧之处。通真观这处地方被水系环绕,且观前有花井崖一处,系帝王龙脉所在,就坚信在这里落脚,并建造一座明王宫,定可保少主人韩林儿帝业兴旺。

1355年5月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定亳州为“国都”。建国号为“宋”,建元“龙凤”。仿元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地方设行省。立双沟为陪都。

1366年,朱元璋在平定南方割据势力取得节节胜利之际,以奉迎小明王韩林儿赴应天为名,船至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南瓜埠),沉之江中,韩林儿溺水而亡。(传说为朱元璋谋杀,至今仍无考证)。小明王也知道这一去必死无疑,曾经留下遗旨:“死后葬于亳之双沟”,众多宫人见旨,无不凄苦,只好将小明王旧时衣冠带至双沟入葬,遗址在今双沟镇王阁村明王寺。

玉字井 朱重八疑虑亳州王气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不管怎样刘福通和韩林儿也算是明朝的创始人,为前期明朝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朱元璋称帝后一直在分解亳州的管辖势力,洪武六年(1373年)亳州降为县,归颍州(阜阳)管辖,并把鹿邑、永城划给河南。因为亳州有“帝王之气”和“王”字形街区使朱元璋担心这里再出现一个帝王。还在亳州老街“王”字街口打了一眼深井,破了“王”字,成了“玉”字街。

朱元璋早年到我亳州讨饭

1348年凤阳的朱元璋家境贫寒外出来亳州一带讨饭,有一天来到巩店白鸡村,饿昏在路旁,醒来后发现不远处一棵大柿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吃过柿子后不但解饿味道还异常甜美。后来的后来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从此推翻了元蒙统治并统一了全国。朱元璋称帝后念念不忘救命的那棵老柿树。每年当地官员把这里质优味甜,风味独特的甜柿子作为贡品送到京城。巩店也成为当时凤阳府知名的贡柿产地。“贡殿贡柿”由此得名。如今这棵老柿树被当地人敬为“神树”。村里人都尊称为“大柿树爷”。也是利辛县的柿树王,2016年入编《亳州市古树名木》,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认定为一级古树,安徽省贡柿树王。每到大年初一 村里人都会来树下跪拜还愿祈褔,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柿)成,事事(柿柿)如意的美好愿望。

自从朱重八降亳州为县

自汉代以降,直至明代,一千多年中,亳州一直文风甚盛,从“三曹”领导“建安七子”,开创“建安风骨”一代文风,到唐代大画家曹霸、大诗人李绅等等,学者、画家、诗人不绝如缕,人才辈出,闻名远近。但到了清代,不知是何原因,亳州文风衰落了,文才淹淹,科举不利,一连几十年没中过一个进士,连举人都几乎没有。乾隆三十年,新任知州郑交泰上任后,发誓要振兴亳州文风。传说他精通“堪舆之术”,会看风水,他认为,城市内文风“已然平荡”,需振发提扬,方能恢复。于是,几经勘察,决定使“巽”位高拔耸立,就捐出俸禄,在薛家阁上倡建一座“文峰塔”,如一支“文柄”,居高临下,提点振发亳州文风。

薛阁塔由来

薛阁塔,原名文峰塔。清乾隆中叶,知州郑交泰因此地文风不正,于城东南一里筑此塔,以倡文风。原五层,后绅士何天衢捐资复建二层,成为七级浮屠。

文峰塔后人为什么又称薛阁塔呢?由来是这样的:明朝武宗时候,亳州名人薛蕙,字君米,号西原先生。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司郎中。薛蕙曾建家于此,名叫薛阁塔。薛蕙的嗣孙薛凤翔,明崇祯年间,官鸿胪寺少卿,能诗善书,著有《牡丹史》四卷,为我国古代研究牡丹的专著,薛氏名噪一时,又因塔紧靠薛家阁,故后人多称文峰塔为薛阁塔。

更多文章

  • 出土的宋代象棋为何独缺棋子两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时期象棋,出土最早的象棋,中国有没有出土过象棋

    武士俑为什么说奇特呢?其实,之前全国也发掘了不少古墓,出土了象棋,比如1962年在河南开封出土的,系北宋末年徽宗崇宁年间遗的文物,也是黄铜制作的,拿手里棋子沉甸甸质感十足,啪一声,敲在棋盘上,一棋定乾坤!棋子是正反两面,一面写汉字,一面画有图形。也是按照有将无帅、有象无相、有炮无炮、有卒无兵来铸造的

  • 改土归流并非清朝独有,看明代的改土归流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改为土归流后会发生什么,明代改土归流的特点,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明代的改土归流,其实就是皇帝和土司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政治行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当然是繁多的,于是为了方便管理,朝廷就采取了这一方针来进行经营,维护自己的统治。最开始朱元璋的手段就是安抚为主,有些顽固的就用兵力恐吓,总之就是一个巴掌一颗糖的态度,力求用最大的待遇来达到目的。等到朱棣也延续

  • 2005年,挖掘朱元璋之子墓时发现6名陪葬少女,墓门喷出阵阵白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和乾隆的墓不可谓不坚固,最终不还是被孙殿英给炸开了?可是在湖北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有一明朝皇族大墓郢靖王墓,此墓在历史上曾经招来盗墓贼的多次光顾,仅仅是建国后就有九次,但均一无所获。九次盗墓中有七次,大胆包天的盗墓贼都使用了炸药,结果同样是枉费心机。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座尘封五百多年的古墓。

  • 宋朝才女刁难和尚,出对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让才女羞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面对面吃面的下联大全,古代绝妙的对联,北宋经典对联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我国社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之后对女性产生的偏见,在那个完全不公平的社会状况之下,社会中的女性从多方面受到了压迫和剥削,尤其是在受教育方面,她们多数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守闺中。基本没什么文化程度。但是有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洪流之中的“才女”也

  •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妃嫔全部殉葬,3岁女儿一句话救了母亲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名单,朱元璋殉葬年纪最小的妃子,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妃子的地位

    这句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帝王,在生气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也从侧面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下,君权的至高无上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历朝历代都有人在皇帝的命令之下失去生命。站在社会顶端的皇帝发号施令,所有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就是圣旨,不管正确与否、不管将要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都必须没有

  • 贵州山洞出土“明代干尸”,满身血迹死因成谜,引出一段宫廷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古尸500年不腐之谜,明朝埋尸案纪实,明代浮尸案真相揭秘

    乌江边发现干尸的悬崖山洞一处悬崖绝壁,一个隐秘山洞,居然停放了一具红色大棺材?棺内之人身穿明代官服,居然600年尸身不腐……此人是谁?真相如何?01、古怪的祭祖时间坐标:1991年地点坐标:贵州思南县这一年的清明节前后,思南文物管理所的研究员覃立波,下乡普查。路过一处寨子的时候,发现这里正在进行隆重

  • 盗墓贼不愿去的皇陵-宋朝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皇陵地宫照片,十大盗墓皇陵排名,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皇陵

    每一个皇陵基本上都是聚宝盆,因为有无数的奇珍异宝陪伴着皇帝下葬。但是有一个皇陵却是连盗墓贼都不愿意去,它就是宋朝的皇陵,为什么呢?因为宋朝的皇陵太穷了,不只是盗墓贼不愿意去,连考古学家都懒得搭理。考古学家们只是在一九八五年做了一次摸底调查,认为不具备考古价值,就再也没有来看过的宋朝皇陵。当全国其他的

  • 安徽的包青天,家乡的包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包拯是哪里人简介,包青天包拯的祖籍在哪里,包青天包拯真实照片

    包拯,又称:包龙图,999年5月-1062年7月,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东),北宋名臣,杰出清官代表。他十分聪明,断案英明刚直,任何犯人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

  • 平庸的守成之君宋仁宗,是怎么变成千古明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代明君宋仁宗,宋仁宗成为了天下人心目中的明君,宋仁宗的守成之君

    但是,能被称为仁的皇帝却很少。儒家的核心便是仁,仁爱治国是儒家的理想。能被万民赞颂的皇帝更是少之又少,宋仁宗在位42年,基本上算是一个平庸之君,在位期间也没有做出什么大的贡献。然后在宋仁宗死后,群臣却突然开始对他大加赞扬。曾经那个被骂作懦弱君主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选用贤能,虚心纳谏,勤俭美德的仁君

  • 朱元璋废相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废丞相的原因,朱元璋什么时候废相的,朱元璋废丞相之后怎样处理政事的

    明太祖朱元璋,从最底层崛起,没有任何背景,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直到25岁那年被郭子兴看上,把自己养女嫁给了朱元璋,至此朱元璋走上人生崛起之路!接着从公元1352年到公元1368年,历经15年时间,率领起义军席卷当时的中国大地,从而覆灭元朝统一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登基称帝之后,朱元璋致力于打造一个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