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铁铉:固守济南险些杀掉朱棣,让朱棣又恨又赞,最后却被磔刑而死

铁铉:固守济南险些杀掉朱棣,让朱棣又恨又赞,最后却被磔刑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98 更新时间:2024/1/25 0:55:21

事实上,发生在铁铉身上的故事完全可以用悲壮一词来形容。

《明史·卷一百四十二》中如是记载: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而在他本人被朱棣处以割肉离骨,断肢体,而后割断咽喉惨无人道的磔刑之外,就连他的家人也受其“牵连”,儿子被充军发配,八十有余的父母则被发配到海南,妻女甚至还被送往教坊司充当官妓。

但也正因其悲壮才更显忠义之难能可贵,也更让人笃定——世俗的权利,是遮掩不了人性的光芒的。甚至于就连诛杀铁铉的朱棣都有“对群臣言,每称铉忠”的记载。

人如其名,建文之鼎石

铁铉生于1366年,乃是邓(今河南邓州)人。至于他为何会在济南乃至山东被人立祠,则皆因朱棣靖难事。

年少时的铁铉聪明敏捷,也更是凭借德才兼备被举荐入国子监,成为了一名可以做官的监生。后他被授礼部给事中、都督府断事等职务。期间,他还因为审问案件出色的表现被朱元璋器重,赐“鼎石”字。“铉”本意为古代举鼎的器具,倒也颇为贴切。而对于成为朱元璋希冀的“国之重器”,铁铉也确实是以身践行的。

1398年,洪武帝龙驭宾天,年轻的朱允炆荣登大宝。年轻是一种资本,但更是一种罪过,尤其是当你少不更事,还夹杂着所谓的善良之时,尤其是当你得对手是战场铁血、身经百战的枭雄之时。这似乎并不公平,但这却是现实。

而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之下,年轻的朱允炆登基伊始便迅速地开始削藩。坦白讲即便是今天看来朱允炆的削藩也并无过错,这也是维系统一中央集权的必由之路,可是何时推动削藩的时机很重要、对藩王处置的果决之心更重要。

在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等人削爵幽禁之外,对于朱棣朱允炆却太过优柔寡断。为了虚名,不仅错失了诛杀朱棣的时机,就连朱棣三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时都轻易纵放,以致于朱棣不仅没有了靖难的后顾之忧,还能够“裹挟”宁王朱权这等藩王。

这也让朱允炆在政治上的幼稚显露无疑。偏偏这世间,又不都是铁铉这等人物!彼时的铁铉已经擢升为山东参政,并在后方负责为李景隆的大军筹备运输粮草。

然而,李景隆虽然父亲乃是李文忠,开国六公爵之一,他本人却不学无术更无父亲之能,在白沟河一战中更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这种主帅逃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想而知,那就是河北诸郡以及山东北部守军纷纷望风而投。好在铁铉、参军高巍及时收拢溃军才不至于一溃千里。

固守济南,宁死不顾

建文二年四月,朱棣大军兵围济南。此时的济南,只有盛庸所部,兵力单薄,正在外筹集粮草的铁铉火速回到济南,并与盛庸约定固守。

双方实力上存在明显差距,也让朱棣很是轻视铁铉、盛庸。但是,朱棣大军兵围数日却不能破城,也让朱棣只好想要劝降。

面对朱棣的劝降,铁铉怎么做的呢?他让一儒生写了《周公辅成王论》送还朱棣。言下之意,希望朱棣能够做辅佐天子的周公,而不要去做那篡权的二臣贼子。

眼见劝降无果,又三个月未能破城,朱棣勃然大怒。于是便想要掘开黄河大堤,以黄河之水灌城。这样的计谋不可谓不毒,如此一来非但济南难以保住,就是所带来的洪涝也会让无数百姓沦为流民。

铁铉自然不会坐视不顾,于是便行诈降之法。在遣送千人出城诈降疲敝朱棣的警戒心之后,铁铉立于城头,希望朱棣能单骑入城纳降。

志得意满的朱棣,自然不会想到一个文弱书生会有什么阴谋诡计,也不信围困三个月的济南兵卒仍有抵抗之心。谁知就在他骑着高头大马刚刚踏进城门,便被早已预谋放在门拱上的铁闸砸下,铁闸直接将其坐骑砸死,惊慌失措下换乘马匹逃回大营才算幸免一死。

经此一劫,朱棣更怒,下令大军急攻济南。谁知面对朱棣派出的红夷大炮,铁铉却又请出了朱元璋的画像高挂城头,其余垛口也安置上朱元璋的灵牌。

这样一来,打着清君侧名头的朱棣自然不敢轰击。最终,朱棣也只得无功而返,甚至于此后朱棣也不再敢取道济南。后铁铉又与盛庸收复德州等郡县,铁铉也凭借战功被朱允炆擢升为山东布政使,加兵部尚书衔。

铁铉也果如朱元璋期许一般,成为了建文朝的鼎石。

忠义盖天,虽死犹生

然而,在济南屡遭失败的朱棣终于认识到问题所在——他的大军也不一定非要必须走济南。有了这样的认识,问题迎刃而解。

建文四年,朱棣的燕军绕过济南,经由东阿、沛县向南直驱灵璧。而在十余日的进攻中,灵璧陷落。

对于朱棣的意图,有一说一建文帝纵使再年轻也已经看明白了。他随即下诏北方守将直逼燕王朱棣的北平,意图绝其后路。可是,消息并没有传给铁铉。

而短短几十日内,形势便已经急转直下。朱棣在借道驸马梅殷囤守的淮安被拒之后,攻下泗州,扬州,渡过长江,直取南京。

只能说历史的对决中,从来没有公平一说。司马懿人家不就是靠命长端了三国的老本吗?而在朱棣攻破南京荣登大宝之后,铁铉的命运其实也已经注定了。面对回兵北上的燕军,铁铉宁死不降,最终在淮上其所部被击溃,他本人也被俘虏押解至南京。

面对让自己寝食难安的敌人,朱棣要杀铁铉其实是必然的。但是,显然他也并不想落一个滥杀忠良的名头。于是,他让立而不跪、谩骂自己的铁铉向北一顾,铁铉又怎会肯。

铁铉的罪名也就有了,很多人说铁铉以朱元璋画像迎敌,是为不孝,罪当诛杀;铁铉以计谋杀朱棣,是为不忠,当杀。实际上,纵使是朱棣本人也不敢如此为铁铉定罪。因为朱棣的天子身份,缺少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共识——法统基础,也正是因为缺少法统基础,朱棣才惶惶不安有了迁都北京之举。

而铁铉的不肯回顾,也让朱棣命人“割其肉,纳铉口中,令啖之”。虽然被割掉耳鼻,还被塞入了自己口中,可铁铉却是至死不屈。于是,铁铉遂磔于市,家人也被祸连。不过,对于铁铉朱棣倒也有中肯的评价“对群臣言,每称铉忠”。

对于铁铉,在明神宗初年铁铉也被送入了文忠臣庙。自此铁铉的祠庙,也开始不断增加。1792年,清朝时盐运使阿林保又在山东济南大明湖修建了铁公祠。

小结

有人喜欢偷换概念,认为铁铉忠于的是建文帝,而非明朝,所以算不得忠臣,他的被杀也是咎由自取。

但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是占据了法统基础的,他的身份就代表的是王朝正朔。

而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代表的就是明王朝,就是正朔。至于朱棣,尽管他功成名就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的藩王,可这种非法性也伴随了他永乐一朝。而在铁铉的身上,他忠于的的是内心的认同感,是惶惶大日的明朝正统。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宰相张居正,为明续命100年,死后却被抄家,儿子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居正死后明朝的下场,明朝历史上真实的张居正,明朝时期的张居正

    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事落得个这样悲惨的下场?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他辅佐了万历皇帝进行了“万历新政”,历史上将这段改革称为“张居正改革”。张居正出生在一个比较有文学素养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落魄秀才,他出生的时候有个非常吉祥的预兆,他的曾祖父做梦梦到一轮圆月从水中升起,照得周围一片光明,所以

  • 在古代,洗澡的日子也算假期,宋朝假期六十八天之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官员假期,宋朝七天假期有多少,宋朝节假日一览表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不能随便剪,但是留那么长又不方便洗,所以洗澡的日子就会闭门谢客,给自己放天假。到了汉朝,政府还把这一天规定成了正式的休假日,《汉律》记载,“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意思就是,官员工作五天后就可以放一天假用来洗澡。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听到的“休沐”这个词的

  • 明朝大将军蓝玉杀敌无数,北伐却玷污元妃,被朱元璋剥皮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杀蓝玉原因,蓝玉要侮辱元妃吗,朱元璋斩杀蓝玉的视频

    但是,他采取的政策也并非等同于元朝,相反而是和元朝大不相同,他对各民族都采用了怀柔和安抚的政策,以免产生民族敌对的情绪。但是即便如此,退居北方大漠地区的元朝统治者依然有残余势力,这些都对明朝的政权有着很大的威胁。因此,朱元璋安定下来之后,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拾北方的残余势力,以防他们养精蓄锐,卷土重

  • 朱高燧:诬陷太子毒害朱棣,罪恶滔天的他,如何逃过夺命的屠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高燧想毒杀朱棣,朱高燧与朱棣什么关系,朱高燧对朱棣的评价

    朱棣本人骁勇善战,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也寄予厚望,可惜的是,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从小体弱,身体肥胖,几乎不可能上战场,朱棣对他难免有些失望。不过好在次子朱高煦与三子朱高燧身强体壮,又都精通骑射,朱棣对他们二人很是满意。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登基,他上位之后立即着手削藩,这一举动,将朱棣渐渐逼上了绝路。朱

  • 仁宣之治的最大隐患—宦官上学批红领军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仁宣之治背景,仁宣之治的功劳归谁,仁宣之治的五大能臣

    网络图片朱元璋时期,规定了“内官不得干政违者死”的铁律,太监们战战兢兢。在靖难之役中,宦官在情报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朱棣登基后,大力启用宦官,宦官郑和连续多次对下西洋,宦官马琪到交趾国(今越南东北部)采购境内珠宝。明仁宗时期,宦官郑和、王安、马靖均进入军队进行镇守,很多地方都有宦官参与政务。网络

  • 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看看包拯临终前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包拯死后为什么展昭不见了,包拯死后的展昭去哪了,包拯死后展昭下落的原因

    包拯铁面无私,不为任何强权势力所影响,心如明镜,断案如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既有实力又心怀天下的朝廷父母官。包拯的身边也有着我们熟悉的左膀右臂,同他一起除恶扬善,将正义立于人心,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包拯身边的带刀侍卫展昭。展昭其人武功高强又善良正义,在包拯的破案官途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包拯死

  • 李清照的背景有多大?妹夫秦桧,姐夫蔡京,还有个亲戚名声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清照和秦桧蔡京的关系图,李清照社会地位,李清照的家庭简介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公平这个词都是相对的,有些人出生时的境遇,可能就是别人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说到宋代诗坛,存在着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其实更多的是后人因为诗歌内容、风格进行的划分,两者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割裂或者对立的关系。但是一说起来这两个流派,豪放派诗人最先想起的一定是那个风流、中二,却满

  • 文天祥白城被俘,但求死绝不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天祥被俘地方,文天祥在哪一年兵败被俘,文天祥被俘宁死不降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2022年7月18日一、成吉思汗征服金,决定先消灭西夏我认为,西夏原为中国西北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并且与一些北方游牧民族克烈部非常友好。但是统领蒙古部的铁木真于1203年灭了克烈部,使西夏失去了一部分蒙夏间的缓冲,这是。灭亡的原因。1205年,成吉思汗正式入侵西夏,发

  • 靖康之耻到底是怎么个耻辱的存在?皇帝被俘,妃嫔被凌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实的靖康图片,北宋靖康野史,靖康宫女被俘事件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耻辱之一,却被史书一笔带过,靖康之耻的下限只有大家想不到,城破国灭、帝王成囚,妃嫔被凌辱,宋徽宗最喜欢的公主赵金福,被折磨至死,更别提是牵羊礼,巨额赔偿了。今天一起回到900年前,来看看当时的靖康之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金人逆天乱伦,朕义不共天,志思雪耻。”北宋灭亡“金人

  • 南北宋十八位天子名录,带你一观大宋三百年国运,大宋真的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宋天子,北宋王朝真实历史,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北宋

    大宋分为北宋和南宋,国祚共计319年,共有18个皇帝,北宋有9个,南宋有9个,分配还是挺平均的。有人说大宋国力是最弱的一个朝代,到死是不是这样,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宋太祖 赵匡胤在位时间:公元960年—976年,在位16年。关键词【开国皇帝,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当初赵匡胤想的是定都洛阳,奈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