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袍是皇帝的专利品,包拯为何能天天穿龙袍?真相让人恍然大悟

龙袍是皇帝的专利品,包拯为何能天天穿龙袍?真相让人恍然大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80 更新时间:2023/12/8 12:26:06

民间传说中包拯被塑造成了一个铁面无私 无所不知的大清官,凭着他的智慧与才能,破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比如狸猫换太子、血手印等等,所以从上到下任人都对包拯闻风丧胆。

而历史中的包拯虽没有传说中那么神通广大,但的确是个清正廉洁 不可多得的好官。28岁考中进士 ,却因孝心放弃当官。

仁宗天圣五年,包拯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苦读十多年终于收获了该有的功名,这是多少读书人心心念念的梦想。

但包拯却拒绝了赴任,因为父母已经年迈 ,他想更好的照顾父母,最终上面也体谅他的难处,于是将他改任为前往州,但包拯想着离家太远不方便照顾父母,最终还是辞官回家了。

本可以一举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包拯却可以为了父母而放弃,可见他的孝心。包拯在家中尽心尽孝,几年后 包拯的父母相距离世,包拯坚持在父母墓旁守孝,当他的守孝期满后 ,包拯仍然不舍得离去,当地的父老乡亲都来劝他继续开展仕途,这时包拯才开始了他的为官之路。

景祐四年 38岁的包拯赴京听选,被任命为了天长(位于安徽)知县,凭着包拯的优秀的才能,他既担任过陕西 河北的转运使,又当过监察御史,他清正廉洁,坚持不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成为浑浊的官场上一股独特的清流。甚至因办案方面卓越,被皇帝御赐三把铡刀,那么如此正直的一个人,为何还会身穿龙袍呢?

其实啊,仔细看就能发现,包拯穿的“龙袍”,与皇帝的龙袍差别还是挺大的。比如皇帝的龙袍是五爪的,并且身上的龙都是上升的龙,但包拯穿的“龙袍”却只有四个爪子,而且身上的龙头也是朝下的。

以及在颜色上,皇帝的龙袍就是黄色,以显示他的高贵与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包拯穿的“龙袍”却大多都是黑色的,包拯既没有官至宰相,又不是皇亲国戚,哪来的胆子穿龙袍呢?

所以啊,包拯穿的并不是龙袍 而是蟒袍,但蟒袍却是在明朝之后才出现,宋朝时是不可能出现的,宋朝的官服基本上都比较单调,没有任何的图案,讲究简约朴实,毕竟要为百姓干实事,就不能设的多么复杂,而显得华而不实了,再说就算是皇帝赏赐自己的龙袍给你,又有哪个人敢天天穿出去呢?这不得砍头也得灭族了。

因此,包拯穿龙袍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之所以会出现包拯穿龙袍的说法,还是源于影视剧的影响,因为包拯是龙图阁大学士,所以为了提高包拯的威武,和百姓心中的地位,当时的人就给包拯穿上了,更具特色与地位的蟒袍,那么历史中的包拯结局是怎样的呢?

包拯年近七旬的时候仍在为国操劳,直到一次在朝堂上突然口吐白沫晕倒,从此病情便越发严重,64岁病逝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在包拯死后,最伤心的莫过于宋仁宗了,从此他少了一位真心劝谏他的大臣。宋仁宗亲自去包拯家吊唁,并为此停朝一天,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真实历史中,包拯都是一个铁面无私 清正廉洁的清官,尽管在古代64岁已是长寿,但包拯的为官生涯其实也只有24年。但在这24年里,包拯却把每一件事都办到了极致,在皇帝和百姓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即使他刚正不,在为官的道路上得罪了很多人,但他却仍然能善终,首先便是他很有能力,官场上他的办案能力,优秀的让人挑不出病,个人作风上他又是极致的清正廉洁,对自己要求极高,从不贪污任何,哪怕是皇帝也为他的清廉所惊讶。所以即使有人想弹劾,也找不到能攻击的点。

其次便是幸运的遇到了宋朝最仁慈的皇帝 宋仁宗,包拯的直言不讳,换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他都已经死了好几次了,但仁宗却从不计较,能放下身段每次都无条件的信任包拯。

包拯为官24年却名垂青史,值得后世永远的尊敬。

由老谭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更多文章

  • 明代藩王从旁支进封还能祭祀亲爹吗?并不能,要另找他人奉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封在山西的藩王,明代藩王死后会入太庙吗,明代藩王埋葬制度

    关于明代皇室能否过继的问题,简直就是口水话题了,以前没少人给猴格留言,言之凿凿地说——明代皇室是不许过继的!自从猴格专门写文辟谣明代允许过继后,也或许他们自己也查了资料,才又改口说——明代虽然允许过继、但禁止袭爵继统,因为明代是继统不继嗣,和前代是不同的云云。就无语!“继统不继嗣”明明是嘉靖朝张璁的

  • 郑和带回两只神兽“麒麟”,众人稀罕不已,现公开画像令人捧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经济上,最让人熟知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了。有趣的是,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海外收获两只“麒麟”,郑和将麒麟带回来后送给了朱棣,这让朱棣大喜过望。然而在今天博物馆展示了当年麒麟的画像,今天的人们看到当年麒麟的样子,都不禁捧腹大笑。为什么郑和带回来的麒麟会那么有趣?这只麒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一,南

  • 朱元璋外出巡查,路上被一老太太辱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侄子犯法朱元璋大怒,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对老百姓有什么惩罚

    天下正值战乱,各方势力并存博弈,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人,郭子兴的手下内心确实有些胆怯,万一是敌军派来的卧底呢?宁可错杀一万,不留一线生机,守城士兵抄起家伙就要斩了他。朱元璋的内心充满了畏惧,本以为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谁曾想连自己的命运跟着都走向了终点,这买卖有点太亏。正在这时,郭子兴恰好路过城门,看到

  • 朱元璋与亳州的那些事、亳州像根橛⼦嵌进河南,却为啥属于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安徽亳州,朱元璋是亳州的人吗,朱元璋老家在毫州还是亳州

    亳州地处于安徽省西北部,东面是淮北、蚌埠,南面是阜阳,西面是河南周口,北面是河南商丘。亳州是个平原上的城市,四面皆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亳州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在夏朝时,亳州就成了豫州的一部分。西周武王定天下,这里成为神农氏后裔的封地,设置焦国。春秋时,楚灭陈后占领了焦,后改为谯。东汉定都洛阳,从关

  • 出土的宋代象棋为何独缺棋子两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时期象棋,出土最早的象棋,中国有没有出土过象棋

    武士俑为什么说奇特呢?其实,之前全国也发掘了不少古墓,出土了象棋,比如1962年在河南开封出土的,系北宋末年徽宗崇宁年间遗的文物,也是黄铜制作的,拿手里棋子沉甸甸质感十足,啪一声,敲在棋盘上,一棋定乾坤!棋子是正反两面,一面写汉字,一面画有图形。也是按照有将无帅、有象无相、有炮无炮、有卒无兵来铸造的

  • 改土归流并非清朝独有,看明代的改土归流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改为土归流后会发生什么,明代改土归流的特点,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明代的改土归流,其实就是皇帝和土司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政治行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当然是繁多的,于是为了方便管理,朝廷就采取了这一方针来进行经营,维护自己的统治。最开始朱元璋的手段就是安抚为主,有些顽固的就用兵力恐吓,总之就是一个巴掌一颗糖的态度,力求用最大的待遇来达到目的。等到朱棣也延续

  • 2005年,挖掘朱元璋之子墓时发现6名陪葬少女,墓门喷出阵阵白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和乾隆的墓不可谓不坚固,最终不还是被孙殿英给炸开了?可是在湖北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有一明朝皇族大墓郢靖王墓,此墓在历史上曾经招来盗墓贼的多次光顾,仅仅是建国后就有九次,但均一无所获。九次盗墓中有七次,大胆包天的盗墓贼都使用了炸药,结果同样是枉费心机。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座尘封五百多年的古墓。

  • 宋朝才女刁难和尚,出对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让才女羞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面对面吃面的下联大全,古代绝妙的对联,北宋经典对联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我国社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之后对女性产生的偏见,在那个完全不公平的社会状况之下,社会中的女性从多方面受到了压迫和剥削,尤其是在受教育方面,她们多数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守闺中。基本没什么文化程度。但是有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洪流之中的“才女”也

  •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妃嫔全部殉葬,3岁女儿一句话救了母亲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名单,朱元璋殉葬年纪最小的妃子,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妃子的地位

    这句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帝王,在生气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也从侧面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下,君权的至高无上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历朝历代都有人在皇帝的命令之下失去生命。站在社会顶端的皇帝发号施令,所有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就是圣旨,不管正确与否、不管将要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都必须没有

  • 贵州山洞出土“明代干尸”,满身血迹死因成谜,引出一段宫廷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古尸500年不腐之谜,明朝埋尸案纪实,明代浮尸案真相揭秘

    乌江边发现干尸的悬崖山洞一处悬崖绝壁,一个隐秘山洞,居然停放了一具红色大棺材?棺内之人身穿明代官服,居然600年尸身不腐……此人是谁?真相如何?01、古怪的祭祖时间坐标:1991年地点坐标:贵州思南县这一年的清明节前后,思南文物管理所的研究员覃立波,下乡普查。路过一处寨子的时候,发现这里正在进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