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抵触到相知,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经历,让人感叹英雄际会之难

从抵触到相知,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经历,让人感叹英雄际会之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18 更新时间:2024/2/3 21:06:10

在刘备阵营中,最被他重用的两个人就是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人一文一武,分别是刘备的丞相之选和武将之首。诸葛亮分管刘备的治国理政,关羽是刘备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员。可以说,他们肩负着刘备政权兴亡的重任。那么,他们在刘备阵营中地位不相上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一、义薄云天的关羽和风流倜傥的诸葛亮。

关羽是刘备起家的班底,他是最早投入刘备阵营的人。在刘备还没有出名的时候,他和张飞就成为刘备得力助手,为刘备征战沙场。他和张飞跟随刘备在大庭广众之中,侍立在刘备身后,终日毫无倦色。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席,恩若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正是这种情谊,使得关羽终生追随刘备,毫不动摇。他在羁留曹营的时候,回答张辽的询问时,就明确地说,我非常知道曹操对自己恩厚,但是我受刘备的厚恩,发誓要和他同生共死,不可背叛。因此,关羽在白马坡斩颜良报答曹操之后,千里走单骑回到了刘备的麾下。

关羽不接受曹操的笼络,对刘备忠心耿耿,不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在刘备阵营中,关羽是位置仅次于刘备的人。刘备在出兵征战的时候,一般就将后方交给关羽镇守。在夺取益州前后,关羽留守荆州,实际上已经成为刘备的代言人。

关羽受到刘备的重用,不仅仅因为他的忠心,还因为他的才能。关羽不但武艺出众,能够冲锋陷阵,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他也有着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能够指挥包括步兵、骑兵、水军在内的所有兵种,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而且关羽还熟读《春秋》,是刘备起兵早期难得的文武全才的将领。因此,关羽是刘备手下首个担任太守的人。他在刘备和诸葛亮进入益州后,成为了荆州的最高统帅,这正体现了刘备对他的文武才能认可。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他封关羽为前将军,并成为唯一拥有假节钺权力的将领。

诸葛亮则是刘备阵营中丞相的当然人选。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才能,得到了当时人们的公认。刘备在北方征战失利,被迫南下投靠刘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阵营中缺乏长于治国理政的人才。这使得刘备虽然得到了徐州,可是终究难以守住。

在来到荆州后,诸葛亮千方百计地搜寻人才,在三顾茅庐后,终于请出了诸葛亮来辅佐自己。而诸葛亮也不负众望,首先向刘备进献了《隆中对》的战略方针,然后在刘备的手下为他壮大实力而努力。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集团很快就从兵不满千的状态,发展成为兵力过万,拥有水陆军种的强大势力。

在刘备阵营的外交方面,诸葛亮也大显身手。在曹操南下,荆州失守,刘备在长坂坡大败的时候,诸葛亮挺身而出,和鲁肃前往东吴。在他的斡旋下,双方结成联盟。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进入益州后,诸葛亮已经成为文官之首,总揽治国的重任。在刘备称帝后,诸葛亮终身担任了蜀汉政权的丞相职务。

从关羽和诸葛亮的生平,我们就可以看到,关羽和诸葛亮分别是刘备阵营武将文官之首,而且双方的地位不相上下。可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处得如何呢?

二、关羽和诸葛亮最初的抵触关系。

关羽和诸葛亮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自然思想理念也有所不同。关羽出身平民,凭借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在本能上,他对于那些咬文嚼字,没有真才实学的士大夫十分反感。再加上关羽的性格又十分高傲,在刘备阵营中他凭借着老资格目中无人。在史书中对他的评价就是“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而诸葛亮恰恰就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士大夫。诸葛亮的祖上担任过汉朝的高官司隶校尉,而诸葛氏又是琅邪的世家大族。晋朝时曾经有过“王葛”和“葛王”的争论。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荆州,在荆州有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可以说,诸葛亮是荆州士族的代表,在他出仕刘备后,为刘备推荐任用了大批的当地人才。

从这一点来看,关羽和诸葛亮之间关系是不会融洽的。在历史记载中,也表现出了这一点。在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刘备对诸葛亮十分看重。他们日夜探讨天下大事,食则同桌,寝则同榻,两人的关系“情好日密”。这引起了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刘备为此专门对关羽和张飞进行解劝,说自己得到诸葛亮,如同鱼有了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多说了。关羽、张飞这才停止自己的言行。

我们从这段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的不满,主要是在于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上。我们知道刘关张的关系如同兄弟一般,如今又增加了诸葛亮进来。而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不同于对关羽、张飞的态度,对他是亦师亦友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差别,关羽和张飞感觉到后,心里自然会有一定的落差。

其实,关羽、张飞的这种抵触情绪,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刘关张三人的情谊是从多年的战争中培养起来的,这中间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而诸葛亮则是在和平时期加入的,他没有为刘备立下尺寸之功,便后来者居上,这当然引起了关羽和张飞的不满。我们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关羽和张飞在刘备面前多次发牢骚,这才引起了刘备的重视,专门向他们解劝。

当然,经过刘备的解劝,关羽和张飞知道了刘备的态度,也就不发诸葛亮的牢骚。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对诸葛亮的态度会有一百八十度的改变。尤其是关羽,他对诸葛亮的态度更是不会很快就会转变的。

三、关羽和诸葛亮的相知关系。

不过,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刘备夺取益州后,诸葛亮和关羽之间的关系达到了顶点。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成为关羽在事业上的帮手。在夺取益州后,发生的一件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夺取成都的时候,西凉的名将马超投奔了刘备。在他的帮助下,成都的刘璋开城投降。马超作为名门之后,再加上拥有的爵位,在刘备阵营中排名靠前。在荆州的关羽得知这个情况后,他就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情况。

诸葛亮在给关羽的回信中答道,说马超虽然十分出色,他的才能跟汉初的猛将英布彭越一样,不过他也就只能和张飞一样并驾齐驱,根本比不上关羽那样的绝伦逸群也。关羽得到这封信后大悦,还把这封信给宾客进行展示。

我们看这件事,就能够看出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十分融洽地步。马超在加入刘备阵营中,由于他的能力和资格,已经能够和关羽分庭抗礼,关羽对此当然十分关注。可是他又不能为此去询问刘备的态度,只能去向诸葛亮写信,寻求诸葛亮的帮助。

诸葛亮给关羽的回信,就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在信中贬低马超,抬举关羽,说明了自己是与关羽站在一起的。这当然让关羽十分高兴,才会将诸葛亮的信件向宾客展示。而诸葛亮的一些行为,也得到了关羽在千里之外的支持。

比如在刘备封赏部下的时候,在封赏到后将军这个职位时,有着两个人选,一为黄忠,一为赵云。刘备在经过考虑后,决定让黄忠担任后将军。诸葛亮为此说,如果关羽知道此事,是不会满意的。刘备说自己会去劝解关羽。果然,在向关羽传达封赏的命令时,关羽对封赏黄忠十分不满,拒不接受封赏,还说什么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经过使者的劝说,关羽才接受了封赏。

其实,对此事稍加思考,我们就会明白,诸葛亮和关羽其实是为赵云打抱不平,想要让赵云担任后将军。按照赵云的能力、武艺和贡献,他担任后将军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刘备经过通盘考虑,选择了黄忠担任后将军。诸葛亮虽然不同意,但是也只能以关羽的态度为借口来劝说刘备。

当刘备没有接受诸葛亮的建议,依然封赏了黄忠为后将军后,关羽为了和诸葛亮配合,上演了一场拒绝封赏的喜剧。关羽和黄忠本无仇怨,再加上封赏已经决定,他就算是再闹也无法改变现实。关羽熟读《春秋》,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因此,他拒绝封赏,也是为了配合诸葛亮,为加重诸葛亮以后建议的分量而做的努力。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相知的程度。

四、诸葛亮和关羽关系转变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从最初的抵触关系,变成了后来的相知关系呢?这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诸葛亮和关羽有着相似的经历,具备相知的基础。关羽是出身草莽的将领,他和刘备、张飞一样,都来自平民。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在乱世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他们在社会底层的时候,备受当权者的冷眼,这使得他们对那些腐朽没落的世家子弟不屑一顾。

而诸葛亮与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他虽然出身世家,也有着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但是他却躬耕陇亩。这是因为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遭到了当权者的疑忌。虽然诸葛亮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他却遭受了当权者的打压,连他结婚都遭到他人的嘲笑。

正是这种共同的经历,才会使得诸葛亮和刘备一拍即合,决心共同创建自己的江山。自然,诸葛亮和关羽和张飞也有着共同语言。在刘备劝解后,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他们的关系自然也慢慢变得融洽起来。

其次,诸葛亮的才能折服了关羽。关羽虽然自傲,但是他傲慢的对象是那些不如他的,没有真才实学的士大夫。当他和诸葛亮相处久了,诸葛亮的才能就慢慢显现了出来。这些才能让关羽自愧不如,当然对他另眼相看。

在治国理政方面,虽然关羽也当过太守,从事过类似的工作。可是像诸葛亮那样,在短期内就让刘备达到足食足兵的程度,关羽是做不到的。而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前往东吴联络孙权,结成孙刘联盟。这种大智大勇的行为,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因为当时东吴上下大部分人要求孙权迎降曹操,如果孙权答应了这个要求,诸葛亮到东吴无异于自投罗网。但是为了刘备阵营的前途,诸葛亮义无反顾地去了东吴。并且凭借着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双方达成联盟,取得了赤壁大捷。可以说,诸葛亮的这些才能和为刘备阵营立下的功劳,彻底折服了关羽,让他对诸葛亮刮目相看。

第三,诸葛亮的忍让大度感化了关羽。我们看到历史上记载关羽、张飞向刘备说诸葛亮不是,却没有看到诸葛亮对他们的反击。这里面说明了诸葛亮的大度,这种胸怀难能可贵,感化了关羽等人。

诸葛亮在策划《隆中对》的时候,就专门为关羽留出了位置。他将镇守荆州,并且率领荆州人马北伐宛洛的重任留给了关羽。这既为关羽留下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也确立了关羽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

关羽对此自然清楚,他对于诸葛亮的善意当然也能领会。诸葛亮用这种姿态表明了自己无意与关羽争夺地位,关羽在明白这一点后,自然也会投桃报李,支持诸葛亮的工作。正是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刘备的阵营才会文武和谐,共创辉煌。

结语:

诸葛亮和关羽两人在最初时的关系并不好,关羽、张飞向刘备抱怨,在史书上写明的事情。为此刘备还专门对关羽和张飞进行调解,不过虽然关羽和张飞不再明说,也不可能马上能够转变态度。不过,在此后,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他们一起共同镇守荆州,抵御曹军的进犯。在诸葛亮入川后,双方的关系达到了顶峰。

在很多事情上,诸葛亮和关羽虽然远隔千里,他们的意见还是能够达成一致。正是这种和谐的关系,才让刘备阵营上下团结,打下了一片江山。这主要是由于诸葛亮和关羽有着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理念,再加上诸葛亮用才能折服了关羽,用大度的态度感化了关羽,双方才有了这种相知的关系。

更多文章

  • 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为何孙权要多等8年?分析这三点发现他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的曹丕和刘备谁更厉害,孙权刘备曹丕谁在位时间最长久,曹丕刘备孙权称帝时间

    登基称帝公元220年,汉献帝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正式成为魏国皇帝。曹丕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天下,说是禅让,但其实大家都懂,曹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听说曹丕称帝,刘备这边坐不住了,因为刘备集团的起兵口号就是匡扶汉室,此时汉献帝退位,曹丕登基,说明汉室已亡,若不及时想法化解,刘备集团就没有了起兵

  • 东汉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因为王允的刚愎自用,使之付诸东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有王允这个人吗,东汉末王允,东汉王朝王允和董卓

    东汉初平三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那就是曾经权倾朝野的董卓,被王允和吕布等人设计杀死。由于董卓贪婪暴虐,此事让天下人都拍手称快。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不到六十天,董卓的旧部就攻下长安,汉献帝的朝廷从此沦为军阀手中的玩物。那么,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一、不作不死的王允。王允诛杀董卓确实是一件义举,他

  • 庞德的武力是否被低估?战平关羽,击退魏延,至少不在孙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庞德vs魏延,孙策和庞德,庞德能打得过魏延吗

    庞德是西凉军骁将,武力仅在马超之下,潼关之战和渭南之战曾让曹操吃了不少亏,曹操对庞德强悍的武力印象深刻,“曹操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勇”,所以曹操平定汉中时就一心想收服庞德:“庞德乃西凉勇将,原属马超,今虽依张鲁,未称其心。吾欲得此人”,为此不惜出动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四大猛将以车轮战出战庞德,“

  • 关羽平生目高于顶,在他自傲的眼里,也就只看得起这四员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打不过的四位将领,关羽真实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真实历史上的关羽武艺有多强

    在三国时期,关羽作为最优秀的武将之一青史留名。关羽的性格中,给大家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这个人目高于顶,十分自傲。因为他的自傲,得罪了不少人。这使得他在最后的荆州之战中吃了大亏,葬送了荆州,也葬送了自己。不过关羽的自傲并非是自大成狂,在他的眼中也还是有瞧得起的武将。那么,这些武将都是谁呢?一、吕布

  • 为何说王莽是穿越者?看看这几大发明,连专家也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莽是穿越者的10大证据,历史上为什么王莽最像穿越者,穿越者王莽

    比如,他在位时,不仅没有歧视手工人,还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这和其他君主都截然不同,他意识到了科技对于自己的王国的重要意义。据说,在他统治期间,中国科技创造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起数量和质量都是前代所比不上的。甚至,在那时民间就有大神发明出来了“能让自己飞的翅膀”,和现在的折翼飞机大同小异。而他也成为了

  • 《隆中对》的北伐方案不可行,刘备又该如何布置,才有望北伐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隆中决策对刘备霸业的影响,刘备临死前隆中三策,刘备怎么找到隆中的

    由于《三国演义》地影响,当我们看三国的历史时,都对蜀汉地英雄抱有无限地同情。我们对关羽的忠义,对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都十分敬佩。同时,我们也都希望蜀汉能够统一天下,刘备和他的兄弟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曾经有一位文人,写看本《反三国演义》,在书中替我们虚构了那段历史,让我们在小说里出了口恶气。但是,

  • 从一个诱惑马超的奴隶身上,我看到了诸葛亮的聪明,和庞统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超与诸葛亮,马超和庞统谁厉害,诸葛亮怎么劝降马超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话,诸葛亮威武的近似于神,而庞统……只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似乎庞统并不足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骆驼一开始也这么想,但骆驼在看了一些史书后,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公元220年,是三国时期,相对让人悲伤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曹魏阵营先后失去了曹操、程昱、夏侯惇等人,而蜀汉阵营,则失

  • 华雄向十八路诸侯叫嚣,关羽出面抢功,曹操的大将却不敢出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汉灵帝离世,朝廷内各方势力因为立刘辩为帝还是刘协为帝争论不止。在混乱的局势面前,大将军何进竟幻想让凉州董卓入京帮助自己。结果在董卓入京之前,何进便被宦官诛杀,而宦官势力并无实权,在董卓面前毫无抵抗。董卓诛杀宦官之后,顺势掌管朝政。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董卓完全执掌朝政,皇帝被架空,演义

  • 曹丕要杀功臣曹洪,并不仅是他不借钱的恩怨,更有宗族斗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与曹洪的关系,曹洪个人简历,曹丕和曹洪是什么关系

    曹丕是曹魏政权的第一个皇帝,他通过艰苦的继承人斗争,才成为曹操的世子。在曹操死后,他通过禅让的方式篡夺了汉室江山,开创了曹魏朝代,做了他父亲所不敢做的事情。而曹洪则是曹操的堂弟,他是曹操起兵时的第一批部下,对曹操有救命之恩。按理说,曹丕和曹洪应该有君臣之义,骨肉之亲。但是,曹丕登基后,却要诛杀曹洪,

  • 公孙瓒武艺如何,相当于曹魏哪些武将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公孙瓒的实力,历史上的公孙瓒强吗,公孙瓒厉害之处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在众人的簇拥下,袁绍成为盟军盟主,并命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大将,各路诸侯一起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可是到了硬碰硬的时候,除去孙坚与曹操出力最多外,就属公孙瓒提枪上马,上阵对敌了。初战吕布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率领猛将攻打权臣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被关羽斩杀,锐气大伤,董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