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为何孙权要多等8年?分析这三点发现他真聪明

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为何孙权要多等8年?分析这三点发现他真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4/1/23 1:32:50

登基称帝

公元220年,汉献帝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正式成为魏国皇帝。曹丕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天下,说是禅让,但其实大家都懂,曹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听说曹丕称帝,刘备这边坐不住了,因为刘备集团的起兵口号就是匡扶汉室,此时汉献帝退位,曹丕登基,说明汉室已亡,若不及时想法化解,刘备集团就没有了起兵的合法性,人心也会逐渐丧失。于是,刘备决定自己称帝,国号仍然为汉,你曹丕不是把汉朝给灭亡了吗?我这边新建一个大汉,以此聚拢人心,将会更具合法性。

公元221年,刘备登基,建国“汉”,在当时的社会,刘备其实已经成为真正延续汉室的人,就好比刘秀当年。只不过刘备没能做到一统天下,如果他做成了,那么他就会是另一个刘秀!蜀汉其实只是我们后世为了方便区分,硬加给刘备集团的。

那么问题来了,曹丕220年登基,刘备221年登基,为啥孙权不紧跟着登基称帝,反而要等到8年之后呢?按理说孙权的实力比刘备还大啊!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孙权没有称帝的理由

虽然这很多事情,在我们大家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都是为了争权夺利,为了一统天下才会登基称帝。然而在当时,做这些事还是需要名正言顺的,称帝还是需要合法性的,不然别人都不承认你!像曹丕称帝,他是汉献帝禅让,大家不得不承认。而刘备称帝,国号为“汉”,他本身就是皇族后裔,再加上当时还有许多人一时转变不过来,心向汉室,所以刘备重建汉朝的举动非常受大家的认可,于是刘备也具有了合法性。然而孙权不行啊,他家出身不高,本就是汉臣,按理说他的出路只能向曹丕称臣,承认魏承汉祚,或者向刘备称臣,承认新建的汉室。无论如何,孙权也没有理由自己称帝,他若称帝,则会落得和袁术一样的下场,乱臣贼子而已,人人得而诛之!

二、孙权内部不稳

东吴看似一片祥和,实际上内部权力交错,十分的不稳定。孙家本身不是什么豪门大族,所以在江东士族的眼中,孙家一直是个外来者,而孙家这些年,都是靠武力来压服其他人的,很多士族对孙家并不满。可以说,从孙家开始做大,对他们家族的反抗,或明或暗一直都有存在,孙策的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孙权上位后,不再像孙策那么强硬,对那些世家大族都有一定程度的妥协,所以这些年来,东吴看起来还算和平。然而私下里是怎么回事,孙权清楚得很。他在江东的声望还不够大,不足以彻底压服这些大族。

这次一旦他登基,那些世家大族肯定会借机攻击他,到时候东吴的内部肯定不会稳定。这么多年下来,孙权虽然有能力应对内部的这些动乱,但是外部的隐患他却没办法控制!

三、外部形势不利

曹丕刚刚登基为帝,肯定是需要起兵建大功,以此来证明他身为皇帝的能力。而相比下来,刘备的汉中不好打,曹丕极有可能选择进攻孙权。而刘备这边,之前偷袭荆州,击杀关羽的旧账还在,孙权不称帝,刘备可能都要想办法报复。孙权一称帝,那肯定成为众矢之的,曹丕、刘备一起攻打东吴,两大对手倾力相攻,东吴势必大败。以刘备对孙权的痛恨,借机痛打落水狗,东吴很可能亡国!所以说此时孙权登基,完全有可能陷入亡国的境地。

其实,这也是孙权的聪明之处,他看得懂形势。后来,孙权一番权衡,选择了向曹丕称臣,稳住了曹魏。最终在刘备伐吴时才有足够的精力抵挡击败刘备,化解一场大灾。

那么为何8年之后孙权又选择了称帝呢?

因为那个时候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东吴内部经过整顿,孙权有了更强的掌控力。而外部环境呢?刘备、曹丕相继去世,蜀汉为了自保,表示想和东吴重归旧好,而且出兵北伐,这在孙权看来释放了一个巨大的信号,那就是蜀汉真的不计前嫌了,要和曹魏死磕。少了蜀汉这个敌人,孙权就不怕受到两大对手联手攻击了,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胆的登基称帝了!

总结

在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后,孙权之所以等了8年才称帝,是因为孙权这个人,越来越聪明了,他敏锐了发现形势不对,登基的时机还未成熟,所以果断放弃。也正是因为他的聪明看得懂形势,他才能成功的护得东吴数十年的和平,要不然东吴早就被联手给灭了。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更多文章

  • 东汉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因为王允的刚愎自用,使之付诸东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有王允这个人吗,东汉末王允,东汉王朝王允和董卓

    东汉初平三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那就是曾经权倾朝野的董卓,被王允和吕布等人设计杀死。由于董卓贪婪暴虐,此事让天下人都拍手称快。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不到六十天,董卓的旧部就攻下长安,汉献帝的朝廷从此沦为军阀手中的玩物。那么,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一、不作不死的王允。王允诛杀董卓确实是一件义举,他

  • 庞德的武力是否被低估?战平关羽,击退魏延,至少不在孙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庞德vs魏延,孙策和庞德,庞德能打得过魏延吗

    庞德是西凉军骁将,武力仅在马超之下,潼关之战和渭南之战曾让曹操吃了不少亏,曹操对庞德强悍的武力印象深刻,“曹操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勇”,所以曹操平定汉中时就一心想收服庞德:“庞德乃西凉勇将,原属马超,今虽依张鲁,未称其心。吾欲得此人”,为此不惜出动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四大猛将以车轮战出战庞德,“

  • 关羽平生目高于顶,在他自傲的眼里,也就只看得起这四员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打不过的四位将领,关羽真实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真实历史上的关羽武艺有多强

    在三国时期,关羽作为最优秀的武将之一青史留名。关羽的性格中,给大家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这个人目高于顶,十分自傲。因为他的自傲,得罪了不少人。这使得他在最后的荆州之战中吃了大亏,葬送了荆州,也葬送了自己。不过关羽的自傲并非是自大成狂,在他的眼中也还是有瞧得起的武将。那么,这些武将都是谁呢?一、吕布

  • 为何说王莽是穿越者?看看这几大发明,连专家也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莽是穿越者的10大证据,历史上为什么王莽最像穿越者,穿越者王莽

    比如,他在位时,不仅没有歧视手工人,还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这和其他君主都截然不同,他意识到了科技对于自己的王国的重要意义。据说,在他统治期间,中国科技创造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起数量和质量都是前代所比不上的。甚至,在那时民间就有大神发明出来了“能让自己飞的翅膀”,和现在的折翼飞机大同小异。而他也成为了

  • 《隆中对》的北伐方案不可行,刘备又该如何布置,才有望北伐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隆中决策对刘备霸业的影响,刘备临死前隆中三策,刘备怎么找到隆中的

    由于《三国演义》地影响,当我们看三国的历史时,都对蜀汉地英雄抱有无限地同情。我们对关羽的忠义,对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都十分敬佩。同时,我们也都希望蜀汉能够统一天下,刘备和他的兄弟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曾经有一位文人,写看本《反三国演义》,在书中替我们虚构了那段历史,让我们在小说里出了口恶气。但是,

  • 从一个诱惑马超的奴隶身上,我看到了诸葛亮的聪明,和庞统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超与诸葛亮,马超和庞统谁厉害,诸葛亮怎么劝降马超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话,诸葛亮威武的近似于神,而庞统……只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似乎庞统并不足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骆驼一开始也这么想,但骆驼在看了一些史书后,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公元220年,是三国时期,相对让人悲伤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曹魏阵营先后失去了曹操、程昱、夏侯惇等人,而蜀汉阵营,则失

  • 华雄向十八路诸侯叫嚣,关羽出面抢功,曹操的大将却不敢出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汉灵帝离世,朝廷内各方势力因为立刘辩为帝还是刘协为帝争论不止。在混乱的局势面前,大将军何进竟幻想让凉州董卓入京帮助自己。结果在董卓入京之前,何进便被宦官诛杀,而宦官势力并无实权,在董卓面前毫无抵抗。董卓诛杀宦官之后,顺势掌管朝政。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董卓完全执掌朝政,皇帝被架空,演义

  • 曹丕要杀功臣曹洪,并不仅是他不借钱的恩怨,更有宗族斗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与曹洪的关系,曹洪个人简历,曹丕和曹洪是什么关系

    曹丕是曹魏政权的第一个皇帝,他通过艰苦的继承人斗争,才成为曹操的世子。在曹操死后,他通过禅让的方式篡夺了汉室江山,开创了曹魏朝代,做了他父亲所不敢做的事情。而曹洪则是曹操的堂弟,他是曹操起兵时的第一批部下,对曹操有救命之恩。按理说,曹丕和曹洪应该有君臣之义,骨肉之亲。但是,曹丕登基后,却要诛杀曹洪,

  • 公孙瓒武艺如何,相当于曹魏哪些武将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公孙瓒的实力,历史上的公孙瓒强吗,公孙瓒厉害之处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在众人的簇拥下,袁绍成为盟军盟主,并命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大将,各路诸侯一起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可是到了硬碰硬的时候,除去孙坚与曹操出力最多外,就属公孙瓒提枪上马,上阵对敌了。初战吕布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率领猛将攻打权臣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被关羽斩杀,锐气大伤,董卓于

  • 他因吃软饭被朋友鄙视,最后却被刘邦封王,多年后才明白他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封王一览表,刘邦的胆量有多大,刘邦封王的地方在哪里

    张耳曾经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门客,而陈馀也是魏国相当有名的名士,陈胜对于这两个人是早有耳闻,可惜从未谋面过。今天这两位贤才一同前来拜访陈胜,他的心里是相当高兴的,张耳和陈馀二人因此同时成为了陈胜军中的校尉。在他二人的劝说之下,陈胜派遣武臣为将军,令张耳、陈馀二人跟随其后,率领义军三千人马一路向北,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