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此前,康熙册立的太子是胤礽,胤礽哥自幼聪明伶俐,是勤奋读书的好学生,还精通礼仪,曾经主持的祭祀活动井然有序,颇受康熙待见;而且有文韬武略,有代理康熙处理政务的经历,显示了一定的治国才能和当皇帝的潜质,立他为太子,不负众望!
但当康熙消灭太子党核心人物索额图时,太子结党营私的罪行也进一步暴露了出来;此后康熙巡幸塞外期间: 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获悉后非常担忧,而太子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康熙巡幸途中生了病,诏令皇太子飞骑见驾,胤礽察看了憔悴的父皇病容后,没有半点忧伤;一道返回京城的途中,有一次太子夜晚靠近康熙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探,这被康熙认为有“弑逆”的意思!
于是,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怀着极度失望而无法䜣说的心情,坚决废掉了太子! 不成想一石击起千层浪,众皇子们为了太子的位置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勾心斗角,明争暗夺,结果弄得一地鸡毛!
权力熏心、心狠手辣的大皇子胤禔,志大才蔬、情商有限的八皇子胤禩,治军有方、有“大将军王”尊称的十四阿哥胤禵,先后粉墨登场,都使尽各种手段讨好康熙、笼络朝臣、拉帮结派、相互倾轧,但这些雕虫小技在政治家的康熙面前都苍白无力、破绽尽显、原形毕露,康熙认为他们都不是太子的上佳人选,结果,要么被囚禁至死,要么被果断地断绝了父子关系,要么率军去防守边关,远离了朝庭!
耄耋之年的老皇帝康熙同志被传位问题弄的身心交瘁、疲惫不堪,不得不遗诏传位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遗诏:传位四皇子胤禛,气急败坏的诸位肯定不甘心啊,才有了以后的险象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