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传达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红楼梦》,还是《水浒传》《西游记》,他们传达的都是直白的智慧,但《三国演义》不一样。这本书传达的是战争与争斗、逐鹿天下,但天下自古就只有一个王,所以势必需要谋略与智慧的彰显。诚如人们所见,三国里面的智慧代表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也因为在蜀国的谋划中,因为谋略的出彩,一度被人们称为“智绝”,可见他的智谋是世人公认的。当然,在这个时期,除了诸葛亮本人以外,作为他的老对头司马懿的个人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要是不够聪明,怎么能做对手?但是,细细品味《三国演义》,就会发现除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之外,里面还有两位顶级谋士,其能力不逊于他们,但他们到死都未出山。那么,他们到底是谁呢?
诸葛亮和司马懿
无论是三国之前的张良,还是三国之后的刘伯温,他们都是智谋、聪慧的象征,但要说起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一定是诸葛亮,人们一度认为他足智近妖。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都体现了诸葛亮不可一世的才华。
因为他有才华,所以刘备作为一个主君,不惜自降身份三顾诸葛亮的茅庐,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做自己的军师。除了这些之外,诸葛亮还与周瑜打赌,在三天之内“借”来了十万支羽箭。而他之所以如此聪明,就是因为他懂得预测天气。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他巧合成功的,但一次成功是巧合,两次成功就是实力了。在后来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的战斗中,正是因为诸葛亮提前预测了东风,所以才有了火烧赤壁,一举打败曹操,让他半天没有缓过神来,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完全应了杜甫那句“功盖三分国”。
诸葛亮的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后来的世人都对其充满了赞许,但诸葛亮在三国时期,也不是常胜将军,因为他还是有对手,这个对手就是著名的司马懿。可能很多人从“空城计”这里认为司马懿也不是很聪明,不然他怎么不去攻打呢?
但仔细了解三国这种政局平衡局面,就知道司马懿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是魏国的一把剑,主要的作用就是帮魏国抵御外敌,但他最终的对手就是诸葛亮。试想,要是在空城计这里,他直接就端了诸葛亮,那么他司马懿以后就没有用了,注定难逃曹操的卸磨杀驴。所以,他能成为诸葛亮的敌人,那在实力上一定是旗鼓相当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紫薇双星,但三国这个能人辈出的时代,诸葛亮和司马懿只是比较出名而已,实际上还有两个人的能力完全不逊于他们两个,属于顶级谋士的级别,但他们最后到死都没有出山。他们分别是谁呢?
司马徽与胡昭
第一个就是司马徽,被称为“水镜先生”。司马徽出身于颍川阳翟,一生十分清高,不喜世俗的名利与追逐。可能有些人在看到诸葛亮如此聪明,却对刘备或者说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认为司马徽是假清高,但实际上,司马徽绝对有清高自持的资本。
因为世人称赞的诸葛亮就是他的徒弟。诸葛亮虽然年少就很聪明,但水镜先生司马徽能力突出,世人皆知,因此前来请教学问和拜师的人很多,因此诸葛亮每天被司马徽教授的时间就很少,但诸葛亮却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天给打鸣报时的公鸡多喂一点,这样公鸡就会推迟鸣叫的时间,如此自己便可以得到更多的授课时间。司马徽见诸葛亮如此努力,于是便更加用心的教授他。
学成之后的诸葛亮一直也像司马徽那样隐于世,但还是期待有能力之人能够让自己施展才华。而后刘备去拜访司马徽的时候,司马徽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个卧龙凤雏之才。可以说,司马懿不仅是诸葛亮的老师,还是他的伯乐。虽然诸葛亮后来的智谋可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况,但是司马徽的才能绝对是不差的。
第二个人就是胡昭,他被誉为第二个孔明,因为在《三国志》上说:“胡昭,字孔明,养志不仕。”他的能力其实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第一个就是袁绍,但是读过《三国演义》书籍的人都知道,袁绍此人是一个非常注重眼前利益的人,而且没有容纳大才之人的心,一旦有谁的能力超越了自己,就会产生忌惮之心,欲杀之而后快。
不过,胡昭能当司马懿的老师,自然也就能看出袁绍的为人,所以没有把他的招揽看在眼里,转眼间曹操统一了北方,也非常看重胡昭的才华,所以就多次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在《三国志》就有记载:“太祖(曹操)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一句“频加礼辟”就可以看出曹操对他的重视,不过他还是没有出山。
而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又是出自胡昭的门下,所以从司马懿的才能就可以看出胡昭的才华,并且司马懿也是十分敬佩自己的这位老师,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就是用来纪念他的老师的,因为“师昭”就揭露了答案。引得那些主君频频招揽,以及司马懿的钦佩,胡昭的能力绝对是不低的。
结语
《三国演义》最为突出的就是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的战争与智谋交锋,所以这里面尤其出彩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因此人们一度以为诸葛亮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最聪明的一个人,其次就是司马懿。但是,经过了解之后,就会发现,能教出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才,老师自然也不是愚者,所以司马徽和胡昭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司马徽和胡昭的能力如此突出,他们为何不出山展示自己的才华呢?其实,这属于人各自有追求罢了,或许就是司马徽和胡昭不喜欢乱世中的纷争。再者,他们能做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老师,那就是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他们实力固然强,但身体的实际情况也许并不适合他们如此劳心劳力。毕竟社会就是这样,有人愿意在尘世中一展宏图,但有的人只愿意隐于尘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