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的时程昱劝说曹操,为何曹操没听呢?

赤壁之战的时程昱劝说曹操,为何曹操没听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4/3/21 15:22:20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的是三国赤壁之战,如果不是老天刮东南风帮助周瑜火烧赤壁,那曹操就会把大小乔锁到铜雀台之上,以娱晚年。虽然这个诗句是一个假设,但也充分说明了如果不是突然上天帮助,周瑜赤壁之战实在难以取胜。

虽然火烧赤壁是周瑜的得意之作,但在曹操手下仍有3个谋士识破了火攻之计,可惜2个劝谏无效,1个逃之夭夭。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孙刘联军趁机扩张,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所以这三位谋士对于曹操来说极其重要,今天就分析一下他们都为何人。

首先说2个劝谏无效的,其中一人就是谋士程昱。

程昱字仲德,曹操的五大谋士之一,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为人智勇双全,深有计谋。在赤壁之战中,黄盖献苦肉计,被打得皮开肉绽,然后阚泽又献诈降书,取得曹操的信任。最后在愚蠢的蒋干带领下,庞统又在曹营大摇大摆地献连环计,把所有大船都用铁钉捆绑到了一起。这一系列的操作可谓天衣无缝,曹操也是志得意满,以为天下必定。

身为曹操所倚重的谋士,程昱却十分紧张,认为看似完美,但却暗藏祸患。在曹军用捆绑的大船训练水军的时候,将士如履平地很是方便。曹操大喜,认为庞统的计谋确实高超。但程昱进言:“大船被铁链链接,看似平稳,但如果敌军用火攻,如何抵挡呢?”曹操却大笑道:“现在正是冬季,我军在北方,敌军在南方,如果要用火攻,必须借用风力,冬天只会刮北风,何惧之有。”所以众将都认为曹操说得对,十分拜服。

可惜好事多磨,事与愿违。突然在这个冬天居然刮起了东南风,老将黄盖也在当日来投降。船头插青龙牙旗,内装硫磺干草。直奔曹军水寨而来。曹操很是高兴,认为黄盖果然如约而至,但此时又是程昱发现了不对劲,马上提醒曹操必须制止来船,曹操大惊问为什么,程昱说道:“信上说是押运粮船而来,如果是粮船,应该重且稳,而今天的来船轻快,如果再用火攻之计,怎么抵挡呢!”曹操大惊失色,马上命人去制止来船。文聘跳上小船去叫停黄盖船队,可惜在慌乱之中,黄盖一箭射倒文聘,大举进攻。

原著中写道:“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第二个劝阻无效的就是谋士荀攸。

荀攸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其谋略胆识与郭嘉不相上下。而且为人忠义,看人很准。在曹操攻下荆州后,蔡瑁张允等人前来投降,极尽阿谀奉承,曹操却任命为高官显位,荀攸就马上提醒曹操此二人都是小人,不可重用。

在赤壁之战中,程昱向曹操进言必须提防东吴用火攻之计,曹操大笑。荀攸进言:“程昱说得很对,丞相为何发笑呢?”可见当周瑜这一顿凶猛操作后,曹操已被蒙蔽,曹操手下的谋士却察觉一切太顺利了,应该提防一切隐患。荀攸和程昱一起看出了其中的弊病,可惜曹操觉得冬天不可能刮东南风,于是没有采纳二人的进谏。

最后说下逃之夭夭的谋士,也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

徐庶早期曾投奔刘备,为刘备效命。在徐庶的帮助下,刘备可谓大开眼界,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如挫败大将曹仁,李典,夺取樊城,可谓胜率百分之百。徐庶料敌于先,可谓世之奇才。

在赤壁之战中,徐庶虽然不得已归降了曹操。但暗下决心,不为曹操献一计,设一谋。在庞统献连环计时,徐庶就看出了端倪,但没有在曹营点破。在庞统准备逃走的时候,徐庶在后面大叫:“好大的胆子,黄盖献苦肉计,阚泽诈降计,你又来献连环计,难道怕曹军八十三万人马烧不尽,杀不光吗?”

庞统听到此话后,大惊失色,甚至可以说是魂不附体。回头一看,是朋友徐庶,庞统这才放心。庞统说道:“元直当真要说破我的计谋?”徐庶回答道:“我受刘皇叔厚恩,发誓不会向曹操进一谋先一策,怎么能说破你的计谋呢。但大火一起,玉石俱焚,我怎么才能脱身呢?”

庞统笑着回答:“元直这样聪明,怎么想不出呢?”庞统与徐庶附耳相告。徐庶回到曹营后,散步流言,说北方马腾韩遂要袭击后方,夺取许昌。曹操大惊,与众将商议。徐庶自告奋勇去镇守后方,逃之夭夭了。

可见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实力雄厚,但却志得意满。俗话说骄兵必败,此时的曹操已经听不进良言,自以为是。可惜曹操没有听取谋士的进谏,失去了一个统一中华的大好时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丸案有何后续?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史称明末三大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丸案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

  • 在古代太医可以随时出入皇宫,皇帝却一点都不担心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医,清朝,历史解密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权威性不容任何人挑衅,当然,皇帝所使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所有的人都是皇帝的子民,甚至所有的女人也可以都是皇帝的女人。

  • 与之前的宰相机构相比,明代的内阁存在哪些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中书省,中国古代的宰相机构从此成为历史。虽然明朝后来还有称得上是宰相机构的内阁以及内阁大学士,但与朱元璋以前的宰相机构相比还是存在不足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之前的宰相机构相比,明朝的内阁有三个弱点:

  • 三国武将众多,他们的武力排名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武将单挑一直都是重头戏,各大名将之间的相互厮杀,比较的是双方武力之间的强弱。三国演义中,有无数名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都不假。在这么多名将中,他们的武力排名怎么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有句话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虽然有些道理但实

  • 黄巾起义究竟是什么样的 该起义为何能快速蔓延到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黄巾起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黄巾起义,为何能迅速蔓延东汉全国?这篇文章,我们来说说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二月。起义刚爆发时,势头很猛,起义军攻城拔寨,焚烧官府,没逃走的官吏要么给杀死,比如南阳郡守褚贡;要么给绑票,比如安平王刘续。刘续被活捉后,

  • 正史之中的吕布如何?有人能够击败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吕布是三国时期武力值最强的一人,在三国名将排行中是第一名。 吕布善于骑射,弓马娴熟,臂力过人。吕布善使的武器是方天画戟。画戟重二十四斤,长一丈二。吕布坐骑是一匹千里马,名为赤兔。因此又被称为“飞将军”。吕布勇猛善战。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指的是吕布一人对抗

  • 古尔王朝简介 王朝的兴衰史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富汗,印度,历史解密

    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是指12~13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的穆斯林王朝(1148~1215),中国史籍称郭耳国。亦译“廓尔王朝”,又称古尔苏丹国。王朝简介古尔原是阿富汗赫尔曼德山谷与赫拉特之间的一座山名,这里地旷人稀,气候寒冷。首府设于菲鲁兹库。居住在当地的古尔萨木

  •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道教,佛教,历史解密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

  • 刘禅的结局为什么比孙皓要好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的结局为什么比孙皓要好很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虽然在东汉末年出现了群雄逐鹿的盛况,但在第一代人去世之后,这种让人热血澎湃的感觉就没有了。曹刘孙三家虽然都称了帝,但曹家的人寿命都不长,而蜀汉和东吴也都慢慢没落了,最终被曹魏和司马家灭了国。相对于孙皓来讲,刘禅虽然经常被人家说傻,可

  • 揭秘:清朝时期的学政是个什么样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的学政全称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学宪,每省一员,地位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并列,同为一省主官。顾名思义,提督学政,其主要职权范围就是全省教育及科考事宜,虽然同为一省主官,却不能干预教育、科考以外的事务,实际权力含金量要远低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之类的地方大员。虽然权力含金量并不太高,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