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北洋水师访日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北洋水师访日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4/1/29 3:06:06

那时大清国的北洋水师刚刚建成,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装备,亚洲第一,到日本的港口访问。给日本人极大震撼,因为在中国的钢铁雄狮面前,日本海军根本不堪一击。

北洋水师无限风光的离开日本,而从这开始,两国发生的转折有些耐人寻味。

日本加大海军开支,着力培养海军,并且从天皇开始捐钱,压缩皇宫的开销,朝廷的大臣官员都是如此,使得日本海军短短几年追上北洋水师。

另一方面,慈禧太后却挪用海军军费来盖“颐园”,为了在湖中游览还进口了一艘小火轮,使得很有基础的中国海军发展落了下来。

到这,大家一定会骂慈禧昏庸误国了。不过,前几天看到的一些资料挺有意思,先是一封慈禧的手谕,具体的话忘了,大体是:

“尔等兴办洋务四、五年,未见成效,今又要求建造西洋造炮厂,此次务必成功,速拨银款筹办,以强我军。”

应该说这份手谕中的慈禧与我们印象中的无知、荒淫、暴戾的慈禧不一样。对中国当时的地位还是有认识的,倡导像西方学习,大力拨款。可后来还有一件事,使我们看到清末中国的真实面貌。

北洋水师的军官都是从小在同馆学洋文,后来派到英国留学的人,吃了不少苦,回来后成为北洋水师的主要官员。而在北京却还有一支少年海军部队,那是由八旗子弟组成的,是想让贵族子弟不必太吃苦的成为海军中坚,训练地点就在“颐和园”,在湖上模拟,并且太后还经看训练成果,如痛歼敌军,以壮八旗之威。当然,这支军官部队后来不了了之了。

通过这些事,笔者觉得清末的中国还是在争取强盛的,可是就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完全和实际脱离,这就是死于安乐,危机意识只是一带而过,就像慈禧一会大力兴办军工事业,一会又挪海军军费建园子,完全矛盾的行为。就像八旗的海军训练,就是忽弄事,自己认为自己挺强盛,大家挺高兴,就成了!

还有一个应该看一看的资料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际,好多军官自杀殉国,邓世昌撞“吉野”不成投海而死,还有一个提督是行伍出身,从舰上小兵凭军功升至提督的军官,只有他是把手枪放到嘴里开枪自杀,怒目圆睁,血从七窍中流出,最为惨烈痛苦!

日本小国寡民,穷山恶水,所以危机意识非常强烈,总在寻求发展。

而我们地大物博,容易安于现状。即使在危亡的情况下,忧患意识也容易淡化。国力一强就爱搞一些虚的,门面功夫,浪费严重,不节省资源,这很危险。何况现在远还没达到盛世的程度。

更多文章

  • 原创原创原创恭亲王奕䜣才智过人,为何咸丰帝托孤时,没有任命他为顾命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咸丰和恭亲王争皇位,咸丰重用恭亲王,咸丰皇帝为什么要封恭亲王

    咸丰继位后,遵照道光帝遗旨,封奕訢为恭亲王。但奕訢对咸丰继位,不是那么服气。咸丰三年十一月,奕訢受任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咸丰也经常召见奕訢议事。但奕訢为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久而久之,兄弟之间逐渐猜疑不和,此后,终于为静皇贵太妃受封皇太后一事暴露无遗。静皇贵太妃,即恭亲王奕訢之生母静贵妃,姓博尔济吉

  • 清朝紫禁城出现一群身穿“汉服”官员,乾隆对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代皇帝穿汉服,清朝紫禁城服饰,清朝人穿汉服真实影像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可是在1769年,清朝的紫禁城中,真的出现了一批身穿“明朝”汉服的官员,乾隆看了也只能是强陪笑脸,拿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每天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说,临走还赐给了他们不少的好东西。这群胆大包天的人

  • 康熙德妃和荣妃,同样10年生6子 结局却不同 源自恩宠还是母凭子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德妃生了几个孩子,康熙和德妃的关系怎么样,康熙时期的德妃

    其实,最初荣妃比德妃拿到的牌好。荣妃马佳氏的父亲是员外郎盖山,荣妃也是自小便被养在宫中的,长大后自然而然是要做康熙帝的嫔妃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荣妃在这一方面自是比德妃领先一步。而德妃本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出身低贱,不能参加宫廷选秀这种活动,只能从一名小小的宫女做起。基于近水楼台的因素荣妃顺利地

  • 《黄兴全集•前言》之四:《黄兴全集》编纂的理念和方法(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兴实录,黄兴生平简历,辛亥革命时黄兴的资料

    第三,求“源”。民国初年,报刊林立,又各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和倾向,因此各报当时刊登黄兴文电及演说时,往往会根据各自的信息来源的渠道、版面安排的特点或政治立场作出不同的处理。因此,我们通过对当时不同报纸上所刊相同内容的黄兴文电及演说进行溯源,采用内容或要件(电文的抬头、署名、日期等)最全之“源件”,而不

  • 明清松山大战,明军败给了清军的计谋,不由说是败给皇太极的银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太极打明军,明军与清军决战,松山大战明军

    公元1635年,明朝在边关的局势开始恶化,后金皇太极统军三征察哈尔部,号称得到了传国玉玺,并于次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了对明朝的征伐。皇太极率领凶悍的八旗铁骑,将驻守锦州城的明军重重围困。眼看着锦州城即将失守,崇祯皇帝命洪承畴统兵13万前去救援,意图解锦州之围。洪承畴原来一直在西北战场与农民

  • 一分钟搞懂清朝十二帝,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200多年,清朝疆域辽阔,经历过康乾盛世也沦为过半殖民地的地步,今天我们不谈功过是非,说一说在位十二个皇帝的简介,让大家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每一位的鲜明特征。清朝时期疆土首先要说的一定是清朝的第一位CEO,努尔哈赤,清太祖。要说努尔哈赤的命也比较不好,爷爷和老爹都被明军误杀了,这才引起他写下《七大恨

  • 张廷玉被康熙降级,却得到新帝重用,君臣果真心有灵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虽然在登基时年纪不大,可是他却在朝政治理方面十分勤勉,当然他后来的种种成就也无法离开孝庄太后的教导,因为有了孝庄太后康熙皇帝早年间才可以突破各种困难,也有足够的智谋应对朝中像鳌拜这样的人物。康熙皇帝一生功绩卓著,在他晚年病危时,他也一直对于朝政治理十分担忧,所以也对于今后人事上的安排花费了一

  • 清朝能打败太平天国,为何面对几万人的革命军,却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对太平天国作战,清朝打太平天国的部队,清朝对太平天国有多厉害

    清朝被几万人的辛亥革命灭亡了?若是得出如此结论,未免太理想化了,辛亥革命参与人数是否有几万人都不好说,整个辛亥革命,虽说是在革命党人的控制下爆发的,但参与人数着实太少,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场起义也不过上百人尔尔,从哪里来的数万人?更何况,真正让溥仪退位的,并非是革命党人士,而是袁世凯等地方势力的威胁以及

  • 乾隆登基后,雍正朝的8位总督分别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清朝一共有8位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陕西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和闽浙总督。总督是朝廷封疆大吏,他们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当时清朝历史脉络的潜在变化。(陕甘总督的名字要到乾隆时确立,东三省总督要到晚清时确立)乾隆元年,朝廷裁撤原本管辖甘肃、陕西两省的陕西总督,废除四川总

  • 清朝皇帝每3年选一次秀,为何嫔妃和福晋都很丑,都因这一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皇帝如何封福晋,清朝皇帝选秀多久一次,清朝皇帝是如何选举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大清是由满清进行统治的王朝,所以挑选后妃的规定肯定也和前朝有所区别,就比如说当年清太祖在位期间的八旗制,这一制度不仅将人的地位等级划分开了,同时也象征着不同身份的人,给皇上挑的娘娘们基本上都是从这其中三年选一次秀,而那些三旗之中的女子因出身较低的缘故一年只有一次。不得不说清朝之所以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