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将樊於期为何牺牲自己,也要帮助荆轲刺秦王?他为何要叛秦?

秦将樊於期为何牺牲自己,也要帮助荆轲刺秦王?他为何要叛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77 更新时间:2024/2/19 7:52:58

[var1]

虽然《史记》中对秦将樊於期的记载并不多,但根据分析论证,樊於期很大可能是因为参与叛乱失败后逃离秦国。之后秦王嬴政便下令将樊於期的父母亲人、族人处死,并用黄金千斤和万户封邑来悬赏樊於期首级。

樊於期因此仇恨秦王嬴政,但仅凭他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报复贵为一国之君的秦王嬴政,而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打动了他,于是樊於期自刎,用自己的首级帮助荆轲完成刺杀秦王的计划。

樊於期为什么要参与谋反呢?

《史记》对樊於期的记载较少,对樊於期为何谋反也并未记载,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史料来进行分析论证。

[var1]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根据史料记载,樊於期是因为得罪了秦王嬴政才被迫逃离秦国。后来逃亡到了燕国,被燕国太子收留,那么樊於期究竟是因为什么得罪了秦王嬴政呢?

《史记》记载:“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虽然史料并未记载,但樊於期逃离秦国后,秦王嬴政曾下令将樊於期的父母亲人处死,族人也沦为奴仆,并“赏赐千金,封万户侯”来悬赏樊於期的首级,以此可见嬴政对樊於期是相当痛恨。

[var1]

除樊於期之外,能让秦王嬴政如此痛恨,不惜用重金悬赏者只有长信侯嫪毐获得过这种待遇,而嫪毐是因为发动叛乱,意欲谋逆篡位。以嫪毐作为参照,樊於期很大可能就是参与过叛乱,而且不仅仅是参与叛乱那么简单,不然也不会让秦王嬴政如此痛恨。

跟随嫪毐参与谋反的门客,罪重者也不过处死本人,并未牵连家族,而罪轻者只是被处以流放、服劳役,只有发动叛乱的主谋嫪毐被处以车裂之刑,并诛灭三族。而秦王嬴政对待樊於期的方式和处理嫪毐的方式基本差不多,说明嬴政是真的很痛恨樊於期。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估计也只有叛乱一事才会让嬴政对樊於期如此大动干戈,而樊於期在逃离秦国之前,只有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在屯留(现今山西省长治市)发动过叛乱,最后以失败告终。樊於期很可能参与过这次叛乱,并且还是叛乱的主谋或是主要参与者,樊於期因此得罪了秦王,在叛乱失败后逃离秦国。

[var1]

  • 那么樊於期为什么要参与叛乱,而且还是叛乱的主谋或是主要参与者?
  • 樊於期很可能是长安君成蟜的部下,在参与叛乱之前属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将领。而秦始皇刚即位时有老将蒙骜、王齮、麃公、张唐,新晋将领也有王翦、桓齮、杨端和、内史腾、羌瘣、辛胜、王贲、蒙武、李信、蒙恬等人,可以说并无根基的樊於期基本上是没有出头之日。

    樊於期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又或许是他不想让嬴政当秦王,便劝说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蟜起兵叛乱,只要谋反成功,樊於期便可以作为有功之臣,迅速获得权势地位。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吕不韦为相,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因为正史中对樊於期叛乱一事没有记载,我们也只能进行分析推测。在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盛年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位秦王,由于嬴政年幼,秦国朝政皆由相邦吕不韦主持。在嬴政继位八年时(公元前239年),吕不韦命秦王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带兵去攻打赵国。

    [var1]

    此时成蟜只有十几岁,之前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因此身边必然有善战的将领辅佐,樊於期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樊於期在此前并无史料记载,因此成为大军主将的可能较小,吕不韦也不会让樊於期来担当大军主将。

    《史记》记载:“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

    而嬴政继位后,能征善战的老将只有蒙骜、王齮、麃公等寥寥数人,不过王龁(公元前244年)和蒙骜(公元前240年)已经先后去世,能堪大任者只剩下麃公,虽然当时并没有记载,但长安君叛乱失败后,有一名叫“壁”的将军战死,可能麃公就是将军壁。

    当长安君拥有兵权后,樊於期便劝说他一起发动叛乱,于是樊於期成为长安君的亲信部下,也是这次的叛乱的主谋之一,因此被嬴政痛恨,在平定叛乱后,下令处死樊於期父母亲人,并用重金和封邑悬赏樊於期首级,《东周列国志》中也表明是樊於期劝说长安君发动叛乱。

    [var1]

    原因是樊於期认为嬴政不是秦庄襄王的亲生子嗣,而是相邦吕不韦和赵姬所生。樊於期不想让吕不韦行盗国之事,在秦庄襄王之子长安君掌握兵权后,便将此事告知了长安君,想拥立长安君为秦王,之后樊於期将吕不韦进妾之事起草成一篇檄文,四下传布,嬴政见此檄文大怒,当即便发兵征讨弟弟长安君。

    秦王嬴政对主谋樊於期是深恶痛绝,为此下令要活捉樊於期,可能也是想要将其处以同嫪毐的一样的车裂之刑才方能解恨。不过樊於期也因此逃过一劫,因为秦王有令,秦军不敢放冷箭,樊於期杀出一条血路,之后几经辗转去了燕国,后来樊於期为了帮助荆轲刺杀秦王甘愿自杀相帮。

    樊於期为何宁愿自杀,也要帮助荆轲刺杀秦王呢?

    荆轲刺杀秦王完全是因为燕国太子丹的报复,原因是燕王喜曾于公元前232年派遣太子丹去秦国做人质,而秦王嬴政却对太子丹这位少年时期的好友不太友好,于是太子丹想办法逃回燕国,并开始想办法报复秦王嬴政,之后便有了荆轲刺秦王的典故。

    [var1]

    根据史料记载,樊於期是在太子丹回国后不久逃至燕国,被太子丹收留。那么太子丹为何要收留这个被秦国用重金悬赏的逃犯呢,难道不怕因此得罪秦王嬴政,从而派兵攻打燕国呢?而樊於期为何在太子丹逃回燕国后投奔他呢?

    此时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两人共同的想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太子丹因为秦王对他不友好想报复嬴政,而樊於期因为嬴政牵连了他的父母亲人,为此也想找秦王报仇,但仅凭樊於期一人又如何能完成复仇呢!他连接近秦王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也不能这么绝对,秦王嬴政还是乐于看见樊於期的首级,而这也是荆轲想到唯一能接近秦王的办法。

    《史记》记载:“荆轲曰:“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var1]

    荆轲答应太子丹帮助刺杀秦王后,但一直并未行动,原因是无法接近秦王,只有用秦王想要得到的东西才能近距离接近秦王,从而完成刺杀。之后荆轲听闻秦王悬赏千金、封万户邑抓捕樊於期,便想用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的督亢地图(燕国境内最为肥沃富饶的土地)作诱饵,以此接近秦王。

    《史记》记载:“樊於期偏袒搤捥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刭。”

    虽然太子丹不忍杀死樊於期,但荆轲还是找上了樊於期,并对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樊於期听闻荆轲的计划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自秦王杀害他的父母亲人后,樊於期做梦都想找秦王嬴政复仇,但他连秦国都进不去,也想不出报仇的办法。

    荆轲的计划却可以让他报仇雪恨,于是樊於期自刎而亡,用生命帮助荆轲刺杀秦王。之后荆轲和副手秦舞阳便带着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督亢地图前往秦国,伺机刺杀秦王嬴政,不过最终荆轲刺杀秦王失败,樊於期也白白牺牲了性命。

    [var1]

    结语:

    虽然《东周列国志》中记载樊於期是为了防止相邦吕不韦窃国才劝说长安君发动叛乱,但笔者个人认为樊於期更多是为了个人名利才撺掇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谋反。如果秦始皇真的不是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秦庄襄王完全可以将王位传给嬴成蟜,而且秦国的宗室大臣也不会看着一个外人成为秦王。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魏蜀吴三国争霸时期,还有第四国存在,被忽略的第四国是哪一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蜀吴三国在现今哪里,魏蜀吴三国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三国时期魏蜀吴哪个国厉害

      [var1] 三国时期的第四国就是辽东霸主公孙家族 其实与魏蜀吴三国同时并立的第四国割据政权就是割据辽东地区的辽东霸主公孙家族,说起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地区还得从东汉辽东太守公孙度说起。公孙度是辽东襄平(现今辽宁辽阳)人,他的老爹公孙延在他幼年时在家乡犯了法,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因此公孙延举家迁到了玄菟郡

    • 细数春秋战国百年以来,秦国史上有为的君主,秦国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尴尬的是,秦国这个在诸侯国中弱小又尴尬的角色,在中原人眼中,它是夷戎,而在夷戎眼中,它又是西周的诸侯,武公时期“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①,极大地扩大了秦国的疆土。到了公元前659年,秦国出现了一位深谋远虑,有枭雄之志的君王——秦穆公,穆公是德公之子,宣公成公之弟,他善用有才之人,领兵东

    • 三家分晋后,魏国历经8位君主,结果一代不如一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国的四大君主,魏国哪位君主最强,魏国后期有几个国君

      [var1]一、魏文侯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特别是在魏文侯在位时的李悝变法,更是为商鞅变法、吴起变法提供了借鉴。因此,魏国得以

    • 荆轲刺秦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太子丹还是太年轻了,信错了这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荆轲为什么答应太子丹去刺秦,荆轲刺秦成功了吗,历史上怎样评价荆轲刺秦

      [var1]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燕太子丹物色的刺客叫荆轲。荆轲为刺杀秦王作了精心的准备,他带上秦国的仇敌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一带地区的地图,这两样东西都是秦王非常想得到的。同时燕太子丹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后来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又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

    • 燕国都城,汉朝广阳郡,唐朝范阳,后为何称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范阳个人简历,燕国都城是现在哪里,燕国城池名称

      [var1]据《尚书》记载,大禹分天下九州,其中并没有幽州之名,但是在《周礼》中却记载,“东北曰幽州”。相对中原来说,幽州范围大致就包括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及辽宁一带。幽州地理位置优越,古人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周朝取代殷商后,分封天下,幽州为召公封

    • 看完武则天做的这三件事才明白孔子为什么让大家不要得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做的三件好事,武则天和孔子谁厉害,武则天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妃子,很多史料暗示在太宗尚在时,她就和太子李治发生过关系。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本应和太宗的其他妃子一样,出宫到佛寺中削发为尼度过余生。对武则天余情未了的李治在皇后王氏的撺掇下,把武则天从佛寺中接回宫中并封为“昭仪”。[var1]本想和武则天联手对付萧淑妃的王皇后始料未及的是武则天凭

    • 秦王要杀白起, 派使者对白起说了一句话, 白起听后羞愧的拔剑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临死前与秦王对话,白起死前说了什么让秦王听了落泪,秦王为什么要除掉白起

      在白起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攻克了大小城池七十余座,杀敌近百万。他也因为杀孽太重,在历史上被人称为杀神。整个战国时代战死的士兵大约有两百多万人,其中有近一半都是死在白起手上的。然而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最后却不得善终,被秦昭王下令赐死。[var1]自古以来,将相失和的结局都是以将死而终,像廉颇和蔺相如这

    • 浅析商鞅变法与军功爵制,秦军与六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变法中的军功制,商鞅变法后的秦军做了哪些改革,商鞅变法后期秦国面积

      [var1] 其实在这里我们走到的一个误区,即认为军公爵制是商鞅来到秦国后,随着其变法才出现的。事实是军公爵制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商鞅变法前,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其实都已经开始实行军公爵制了。因此,其实商鞅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给秦国带来了所谓的军公爵制、统一度量衡等,而是商鞅的改革

    • 洛阳这座3000年历史的古城,曾是千古奇人吕不韦的封侯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洛阳历史遗址一览表,历史文化古城洛阳,洛阳最古老的古城

      [var1] 其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等朝代的首都,时间长达500多年。是我国古代延续使用时间较长的重要都城之一,城市形制变化极为复杂,是了解我国历史早、中期都城形制与发展变化的重要遗址,在我国都城发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var1][var1] 汉魏洛阳故城现被确定为国家专项资

    • 经过六代人的开拓和坚持,秦国具备了六国合纵都打不倒的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如何破合纵之策,秦国五国合纵联盟,秦国和六国合纵谁厉害

      经过六代人的革命,秦国已经从封建国家转变为集权国家。封建国家,就是一个共主,其它都是大地主。大地主只有在能够获得明显的巨大的好处时候,才能被国家动员。集权国家,只有一个王,只要需要打仗,国家可以动员三分之一的人口,还有几年的存粮,物资等。这些改革措施,基本上让秦国处于主动地位。秦国虽然主动,但是自然